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嫦娥二号”(CE-2)卫星进入环绕日地拉格朗日L2点的李萨如轨道后卫星喷气卸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光压力矩辅助卫星太阳电池翼角度调整进行角动量管理的方法.在轨试验表明,太阳光压强度足够对飞行在L2点环绕轨道上的CE-2卫星进行角动量管理,可以大幅度减少动量轮在轨喷气卸载的次数,有利于CE-2卫星的轨道维持.  相似文献   

2.
日本已发射三颗广播卫星——一颗实验广播卫星(BS)和两颗实用广播卫星(BS-2a 和 BS-2b)。本文介绍 BS 和 BS-2a 的主要故障及其对策。一、实验广播卫星(BS)BS 是世界上第二颗实验广播卫星,是日本第一颗采用三轴零动量控制的卫星,也是日本的第一颗广播卫星。该星于1978年4月8日发射,4月26日进入东经110度  相似文献   

3.
传统以对地指向偏差为约束的对日定向方法在星-日、星-地连线的夹角达到极值后,卫星期望姿态会发生大幅度快速翻转,导致较大的峰值功耗和寿命损伤。针对该现象,提出了一种可使期望姿态平稳变化的以对地指向偏差为约束的对日定向方法,将卫星的期望姿态设置为绕一基准姿态周期性地旋转。在不显著牺牲对日定向效能的同时,既确保卫星期望对地轴与对地方向的夹角小于约束角,又使得卫星姿态总体平稳变化。数值仿真表明:所提出的平稳对日定向方法能够大幅降低卫星期望角速度的峰值,同时能够满足对日指向和对地指向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美国"日地关系观测台"卫星发射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娅莉 《国际太空》2006,(11):14-15
□□2006年10月26日,2颗几乎完全相同的"日地关系观测台"(STEREO)卫星由德尔他-2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5.
韩国通信、海洋和气象-1(COMS-1,又叫"千里眼")卫星是韩国通信、海洋监测和气象观测多功能卫星。该项目于2002年启动,由韩国科技部、韩国气象局、信息和通信部及海洋渔业部出资。千里眼-1是三轴稳定卫星,设计寿命10年,由美国阿斯特留姆公司(Astriun)公司承制,由阿里安-5(Ariane-5)火箭发射。千里眼-1于2010年6月27日发射,2011年4月1日投入业务运行,定位于128.2°(E)。正在研制的韩国多用途卫星-2(Kompsat-2)由2颗卫星组成:一是气象卫星—多用途卫星-2A,计划于2017年发射;另一为海洋环境卫星—多用途卫星-2B,计划于2018年发射。  相似文献   

6.
天兵 《国际太空》2006,(11):1-6
□□2006年9月11日,日本照相侦察卫星--信息搜集卫星-3a(IGS-3a)由三菱重工公司建造的H-2A-F10火箭成功发射,成为日本正在构建的全球信息处理系统的第3颗在轨运行的卫星.这是自2003年11月H-2A发射第2对照相侦察卫星(见图1)失败以来,日本火箭太空公司(RSC)进行的第4次发射(H-2A火箭在2005年2月26日、2006年1月24日和2月18日进行的3次发射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7.
刘悦 《国际太空》2016,(11):51-58
1 商业通信卫星制造进入"小"时代 对于商业卫星制造业的发展来说,2015年1月16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总裁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卫星互联网计划,将在西雅图开设一个卫星制造工厂,在未来5年内研制4000颗低地球轨道(LEO)卫星,提供全球互联网接入服务,并在20日宣布获得了来自谷歌公司(Google)和富达投资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10亿美元的投资.  相似文献   

8.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6月29日23:09,美国空军利用人牛怪-1(Minotaur-1)火箭在沃勒普斯发射场成功发射了作战快速响应太空-1(ORS-1)卫星,9月15日开始业务运行。ORS-1卫星是一颗战术侦察卫星,质量约430kg,从研制到发射历时30个月,是ORS办公室的第一颗业务卫星。该卫星的发射标志着美军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9.
航天简讯     
1999年2月23日,一枚波音公司的德尔他-2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把美国空军2722kg重的“高级研究和全球观测卫星”(Argos——AdvancedResearchandGlobalObservationSatellite)送入太空,这是美空军迄今为止重量最大、能力最强的研究开发卫星。这次发射还搭载了两颗小卫星:丹麦的“奥斯特”(Orsted)卫星和南非的“太阳卫星”(Sunsat)。原定1月14日进行这次发射,由于天气和技术问题等原因推迟了40天。为了在发射台上维护这颗待发射的卫星,耗费了100万美元。造成发射推迟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卫星和地面遥测站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问题;德尔他-…  相似文献   

10.
吴研 《国际太空》2003,(10):14-17
□□2003年1月13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美国航宇局(NASA)用美国波音公司的德尔他-2(Delta-2)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激光高度计试验卫星”(ICESat)卫星。这是一颗试验型激光高度计卫星,星上装载一台地球科学激光高度计系统(GLAS)。ICESat卫星是“地球观测系统”(EO  相似文献   

11.
面向认知太阳风暴和保障航天安全的国家战略需求,中国近年来提出太阳与内日球立体探测卫星计划,拟适时部署环黄道面的拉格朗日点L3-L4-L5定点卫星星座和脱离黄道面的太阳极轨对偶卫星。通过该卫星计划的初步科学论证分析,建议将其科学目标凝练为太阳磁场、太阳风暴、太阳风,将其应用目标定位于日地空间天气预报,建议配置成像类、粒子类、波场类的综合科学载荷。此外,利用日地空间的三维磁流体数值模拟和计算机图形学的艺术可视化,形象地表达环黄道面卫星“对日凝视”和太阳极轨卫星“鸟瞰全景”的探测概念。中国太阳与内日球立体探测卫星计划将揭示太阳磁场的起源规律及其爆发机理、日地耦合系统的空间天气变化机理,并能够为日地空间天气三维数值建模提供观测数据驱动的初边值条件,必将极大推动空间天气的立体监测、前沿研究、精准预报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2月 7日两颗绳系小卫星皮米卫星 (picosatellite)从近地球轨道上的“母”卫星上送入太空。这两颗皮米卫星是由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出资 ,Aerospace公司生产的。Aerospace公司很早以前就进行小卫星的研究 ,并早在1993年奥地利召开的第 4 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就正式提出纳米卫星 (nanosat)的概念 ,而且提出纳米卫星的制造、电源和使用理论 ,到今天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皮米卫星是比纳米卫星体积和重量更小的卫星。这两颗皮米卫星是世界上第 1次发射的功能较全的超小型卫星 ,每颗卫星尺寸大约 1 0 cm× 7.5cm× 2 .5cm,…  相似文献   

13.
航天简讯     
美国直播卫星公司获准建造直播卫星系统美国直播卫星公司(DBSC)已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建造并发射该公司计划的10信道大功率直播卫星系统。DBSC 公司,多米尼恩视频卫星公司、卫星电视公司和美国卫星广播公司,是在7月17日 FCC 最后限期承办卫星建造任务后,获得批准的仅有的第一批直播卫星申请者。据 DBSC 公司董事长威尔伯·L·普里查  相似文献   

14.
1986年8月13日早晨,日本业余无线电卫星JAS-1作为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试验火箭H-1的有效载荷之一和其它卫星一起被发射到空间。JAS-1送入轨道后取名为“富士”,在国际上也被叫作“富士-OSCAR12(FO-12)。OSCAR(Orbiting Satellite Carrying Amateur Radio)是西方各国业余卫星的名字,而“富士”是世界12颗业余卫星之一,下面介绍“富士”的有关情况。业余无线电卫星的计划是1980年电波  相似文献   

15.
经过几年研究的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封三图1)计划,于1985年12月16日提交给加拿大政府审议,12月底获得批准,预计1986年中期开始研制,1991年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雷达卫星的星上硬件由加拿大斯派尔(Spar)航宇公司(它为巴西生产了两颗国内通信卫星)负责监督制造和装配;主承包商是加拿大马可尼公司和航宇公司。卫星上的硬件利用欧空局的“奥林匹斯”卫星和美国费尔柴德公司的出租卫星(Leasecraft)上的硬件。太阳电池翼使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月,美国航宇局(NASA)的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授予波音卫星系统(BSS)公司设计、制造、组装和发射3颗“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COES)的合同,这3颗卫星分别是COES—N、O和P。这是美国新一代的COES卫星,包括它们在内,波音卫星系统公司总共制造了8颗COES系列卫星。COES—N将于2005年5月4日发射,12月和2008年发射。本期封面。另外2颗将在2005年GOES—N在轨示意图见  相似文献   

17.
9月19日凌晨,我国第14、1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改1型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升空,并被准确送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2万多千米的中圆转移轨道。这是我国第2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表示,"一箭双星"对于加快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进程、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意义重大。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也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顺利进入收官阶段。2007年4月14日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此后,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阶段的5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GEO)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和2颗中圆轨道(MEO)卫星的发射。  相似文献   

18.
正新闻:2019年12月16日15时22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解读:北斗三号卫星星座是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组成。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月21日,以色列首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技术合成孔径雷达”(TECSAR,见图1),由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入轨,这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第2次进行商业发射任务,也是以色列首次用印度火箭发射卫星。该卫星质量只有300kg,载有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SAR)  相似文献   

20.
□□2003年4月10日,印度卫星-3A(INSAT-3A)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进入地球静止转移轨道(GTO)。INSAT-3A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研制的1颗多功能卫星,是INSAT-3系列卫星中的第3颗。 INSAT-3A的质量为2950 kg,是ISRO迄今造价最高且最重的多用途卫星。其星体尺寸是2.0m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