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侵蚀燃速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控制论中的辨识技术用于确定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装药的侵蚀燃速关系式,对燃速辨识方法作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研究.通过对假想发动机作燃速辨识,对该方法的可行性作了充分的论证.用燃速辨识法对真实型号的发动机作了侵蚀燃速辨识,获得了同一发动机装药在不同初温下侵蚀燃速关系式.由于燃速辨识仅需利用一条发动机试车压力一时间曲线,并且在电子计算机上用最优化方法给出结果,因而该方法具有迅速、经济、准确等优点,能更实际地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状态下的装药侵蚀燃烧特性.而且便于观察过去实验研究做得较少的初温对侵蚀燃速的影响.这是一种在工程应用上确定装药侵蚀燃速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过载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颜红  梁晓庚  陈斌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0):1944-1948
大过载会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燃烧产生很大的影响。采用基于加速度的装药燃速增强模型,通过水平集(Level set)算法对非均匀燃速下的复杂燃面非平行层推移过程进行计算,得到了大过载下的内弹道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过载对发动机内弹道影响不大,在过载作用方向上装药燃速增加,可能导致装药出现偏烧,绝热层提前暴露,造成该处烧蚀加剧.   相似文献   

3.
用模拟试验研究各种脱粘和裂缝燃烧对发动机造成的故障效应,为故障诊断和失效分析提供依据。自由装填限燃包覆层装药的脱粘燃烧,造成燃面增大和由于压力升高造成的燃速指数增大效应;具有贴壁的限燃包覆层的装药脱粘燃烧,还会产生极其强烈的侵蚀燃烧效应。浅裂缝燃烧只是造成燃面增大的效应;而深裂缝装药燃烧,还会产生极其强烈的侵蚀燃烧效应。无论是贴壁的限燃包覆层的装药脱粘燃烧或是深裂缝装药燃烧,均会在发动机点燃的初期,产生十分强烈的压力峰,如果燃烧室的安全裕度不是特别大,则会在发动机点燃后的短暂时间内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4.
郜冶  张唯 《推进技术》1985,6(2):28-38
本文论述了在一般情况下J值衡量侵蚀燃烧压峰比的合理性,提出了值作为评定侵蚀燃烧压力峰限制参数的局限性和不确切的理由。并导出了存在界限流速位置时平均燃速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王信  张中钦 《推进技术》1983,4(4):11-17
符号表 a——音速 a_l——燃速系数 a~*——临界音速 A_b——燃烧面积 A_(bh)——头部燃面 A_p——通道面积 A_t——喷喉面积 C_D——流量系数 T——燃气静温 t——时间 v——燃气流速 x——轴向位置坐标 γ——比热比 λ——速度系数 ρ——燃气密度 ρ_p——推进剂密度 ε——侵蚀比 注脚  相似文献   

6.
迟鸿伟  魏志军  王利和  李彪  王宁飞 《推进技术》2015,36(10):1495-1503
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PMMA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基于动网格技术的非稳态数值仿真研究。基于超声速流中的耦合传热及质量注入建立了固体燃料燃烧的数值模型,研究了燃烧室构型和进气总温对固体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实验数据对比证实了本文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能够实现自点火建压和维持燃烧。在燃烧过程中,装药壁面燃速分布不均匀,凹腔逐渐变得扁平。随着主流流速增加和通道的扩大,凹腔的火焰稳定能力降低,直至熄火。初始凹腔较深、进气总温较高时有利于稳定火焰。当进气总温提升400K时,工作时间和燃料消耗量提高1.8倍。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测出贫氧推进剂中嵌金属絲的燃速规律与一般推进剂内嵌入金属絲的燃速规律类同,但燃速提高倍数较小,这主要是由于燃气温度较低。采用通常所用的中断设备,得不到中断药柱,采用大流量的水强迫冷却燃面,代替过去剩药自由落入水箱的常规方法,克眼了剩药在水中继续燃烧不熄火的问题,从而改进了中断燃烧的实验手段。通过试验发现金属絲露头长度与直径有一定关系,这为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吕振中 《推进技术》1981,2(3):25-41
符号表 a 线燃速系数 a 临界音速 A_p 装药侧面燃气通道面积 A_t 喷管喉部截面积 d 侵蚀通道初始内径 G=ρ·u 密流 G 通道末端的临界密流 h(x)——计算中的中间变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冲压发动机用低燃速贫氧推进剂燃气发生器端面燃烧的规律,采用X射线荧屏分析技术对全尺寸燃气发生器端面燃烧规律进行了诊断研究。试验成功采集了燃气发生器药柱燃面随时间的退移图像,图像数据表明低燃速贫氧推进剂药柱沿轴线方向以近似"三维"锥面体进行退移,在45s左右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锥顶角68.5°。试验数据还表明,锥面效应一方面引起燃气发生器药柱燃速由1.60mm/s增大到1.80mm/s;另一方面引起装药燃烧室压强由初始平衡压强0.89MPa爬升到最大工作压强1.75MPa。工作结束后喷管喉径固体线性沉积率为2.68μm/s。  相似文献   

10.
陈步学  王晓  吴心平  程留生 《推进技术》1987,8(5):46-51,78,79
通过锥形内初装药发动机试验的压力-时间曲线,利用燃速辨识方法获得了高低两个压强范围装药的基本燃速表达式,比较了考虑c~*、k随燃烧室压强P变化和不考虑其变化所得的基本燃速表达式及其对内弹道予示的影响.结果证明,用本方法获得的燃速比燃速仪获得的燃速高5~8%,预示的内弹道曲线也与发动机实测曲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一、实验装置与方法 实验发动机采用分段式,段与段之间用法蓝盘连接(见图1)。用四个压力传感器测量各截面和头部的压力时间曲线。装药形状为内孔管状并带有后扩张锥。中止燃烧机构采用向发动机喷水的方法,在需要中止燃烧时,由微机控制时间,接通点火电源,点燃喷水装置的药包,燃气压力使活塞将水推入燃烧室,当水进入装药通道时,装药燃烧立即停止。 装药尺寸测量,采用测量显微镜.装药初始尺寸见表1。  相似文献   

12.
陈景蕙  利风祥  季成伍  程留生 《推进技术》1989,10(2):44-47,74,75
用透明窗发动机及高速摄影装置研究过氯酸铵粒度对丁羟复合固体推进剂侵蚀燃烧的影响,得出了不同过氯酸铵粒度推进剂的侵蚀比与气流速度及压力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复合推进剂中过氯酸铵粒度越大,其燃速对气流速度和压力越敏感,即侵蚀越严重;过氯酸铵粒度越大,其侵蚀界限速度越小,即其越易发生侵蚀;每种过氯酸铵粒度的推进剂,其侵蚀界限速度均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李稑  裴海涛 《航空动力学报》1991,6(4):359-363,377
静态点火条件下,在复合推进剂和双基推进剂裂缝燃烧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综合静态点火模型。其中包括对流换热效应、气相热传导效应、热辐射效应、侵蚀燃烧效应和声振腔的影响。数值求解后得到许多参数的变化规律,可以预估裂缝燃烧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就火焰传播速度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较好。此模型既可用于双基推进剂的裂缝燃烧研究,又可用于复合推进剂,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固体火箭发动机稳态燃速二维模型参数最优化辨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引言发动机参数辨识常用方法是最小二乘法[1],即将参数估计问题转化为多元函数求极值问题,通过迭代选择待估参数值,使燃烧室压强计算值和实验值的残差平方和最小。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辨识存在局限性[2],需要通过台劳级数展开式近似模型替代真实数学模型计算残差平方和对待  相似文献   

15.
燃烧室升压梯度对固体推进剂裂纹燃烧与扩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描述固体推进剂裂纹燃烧与扩展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了燃烧室升压梯度对固体推进剂裂纹燃烧与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室升压梯度对裂纹腔内对流燃烧流场、以及裂纹的开裂时间和开裂方式都有很大影响。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的一致及理论计算的双向耦合性质。   相似文献   

16.
带侵蚀效应的三维双燃速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过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三维双燃速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商用CFD计算软件的用户自定义方程对点火瞬态过程中的侵蚀燃速、燃面温度、质量源项、动量源项、能量源项及点火器入口等进行了二次开发,并进行了考虑侵蚀效应的点火瞬态过程流场仿真计算,与地面点火试验内弹道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点火初期发动机头部的气流流动十分复杂,且头部压强随时间变化十分剧烈;堵盖打开会造成头部升压梯度振荡,并产生负升压梯度;仿真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说明采用一维非定常固相传热方程计算三维燃面温度可以满足当前工程要求,计算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7.
膏体推进剂冲压发动机一次燃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额定流量和流量调节条件下膏体冲压发动机一次燃烧组织稳定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燃面自适应燃烧组织模式,设计了一次燃烧组织试验系统,进行了一次燃烧组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推进剂输送稳定,点火时序和推进剂输送时机合理,防回火措施有效,燃烧室压强经过调整后能够稳定在设计值附近。燃面自适应燃烧组织模式可以实现燃面的自适应调节,使推进剂输送和燃烧保持平衡,保证发动机的一次燃烧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中能贫氧复合固体推进剂提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改善贫氧推进剂燃速分亦状态和提高推进剂热值的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缩短碳纤维长度明显地改善了由于碳纤维带来的燃速不均匀性;当氧化剂的含量减少到35~32%金属含量增加到40~45%时,理论热值达24MJ/kg。燃烧试验易于点火,能稳定燃烧,特征速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固体推进剂瞬态燃烧模型。它考虑了凝相分布化学反应和辐射热流的深层吸收。以及燃面上的能量损失 ;在气相发展了空间分布厚火焰模型以求得有蒸汽掺混情况下的火焰热反馈。运用该模型能统一揭示快速降压、降热辐射和液体喷射等多种外界扰动下 ,推进剂的瞬变燃烧行为和熄火所需的临界参数。对液体喷射工况下进行的理论预示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