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飞机地面空调车自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飞机地面空调车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介绍了空调车的设计要求、功能及其原理。阐述了空调车动力系统和空调系统、环境参数对空调车温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该系统包括电源部分、信号检测、单片机及控制电路四部分。该系统是以单片机AT89C55为基础、采用电压/频率转换技术、具有计算机通讯功能的智能控温系统。  相似文献   

2.
飞机地面空调车智能化测控仪用于对空调车的压力、流量、温度以及湿度等24路缓变信息进行循检采集与处理,最终送显和对现场进行控制,以保证飞机地面空调车正常工作。整个系统从功能上包括信号变换采集模块、传感器数据拟合变换模块、送显模块、温度控制模块以及通讯模块。文章扼要的叙述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并给出了个各模块硬件逻辑框图和相应的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LADRC的无人直升机轨迹跟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系统是对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非线性系统进行解耦控制的系统。为解决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效果依赖于直升机物理参数的测量和辨识精度以及外部扰动大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多回路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系统。首先建立无人直升机X-Cell的飞行动力学模型,并引入风切变、大气紊流和突风模型以更加准确模拟真实飞行环境;然后对X-Cell进行配平计算以验证动力学模型和配平算法的准确性,并选取一组配平值作为轨迹控制仿真的初始状态和操纵量;随后根据被控量的动力学方程阶次选取对应的一阶和二阶LADRC基本控制器,并结合时间尺度原理,自内向外依次构建无人直升机的姿态、速度和位置控制回路,将三回路串联从而建立了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系统;而后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特征根计算结果表明轨迹控制系统镇定了X-Cell开环系统不稳定的动态特性;最后将该控制系统应用于各种扰动下直升机轨迹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系统能很好地实现带爬升率的"8"字形轨迹跟踪,且相比于基于比例积分和微分(PID)控制的轨迹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具有更优的鲁棒性和抗扰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轻质化燃油系统结构,基于电调燃油变量泵的航空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构建了柱塞泵斜盘位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油泵出口燃油直接输入电液伺服阀;建立了电液伺服阀线性化模型。通过数字仿真,研究了电液伺服阀工作特性,并得到了其适应性模型;在航空发动机特性半物理试验系统上,对斜盘位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实物进行了验证试验,并与航空发动机模型一起构成了发动机转速闭环控制系统。结果表明:变输入压力的燃油电液伺服位置控制系统有效可行,变量泵工作稳定可靠,电液伺服阀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实际工作状况;基于变参数PI控制算法的转速闭环控制初步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目前使用的飞机地面空调车供风流量、压力和温度的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通用型空调车的技术指标,并由此设计出采用蒸发循环制冷工作方式的飞机地面空调车.同时给出了通用型空调车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通过试验验证该型空调车可满足我军现役各型战机的地面通风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6.
战斗机战术引导的广义编队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焘  任波  于雷 《飞行力学》2008,26(3):86-89
提出了用于空战战术引导的广义编队控制的概念和模型。分析了空战战术的特点,设计了战术引导控制系统的结构,该控制系统主要分为战术轨迹优化和广义编队控制。采用非线性规划来构建空战战术轨迹优化的通用算法,将执行同一战术任务的所有战斗机都纳入到一个广义的编队系统中,应用反馈控制设计分布式广义编队控制模型。最后,以双机水平散开战术为例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广义编队控制在使战斗机沿预定轨迹机动的基础上,保证了在战术引导过程中我方具有较大的战术优势。  相似文献   

7.
近10年来,我军先后进口了一批YП-00型油泵车、AK-0.4-9A和AMIK-24/56-131型空调车等特种设备。为了便于科研人员和使用管理者更深入了解进口油泵车、空调车的机理,加速国产化进口油泵车、空调车的进程,本文从进口油泵车、空调车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设计思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给我们的工作提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根据轨迹制孔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工艺需求,设计研制了一套基于UMAC多轴运动控制器的轨迹制孔控制系统.阐述了UMAC多轴运动控制器的硬件调试系统搭建、软件的应用和设计方法,同时重点介绍了虚轴同步技术在轨迹制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通过运动控制并给出了测试记录和制孔试验,验证了基于UMAC的伺服同步控制技术在多轴运动控制器在轨迹制孔设备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郭富 《民航科技》2002,(5):33-35
借助微机三维动画功能,利用实际的飞行数据,建立飞机三维模型和运动轨迹,为分析事故提供直观的飞机飞行轨迹和姿态。介绍系统的主要组成,模块(如飞机,环境等)的建立,运行轨迹和视点的变换。  相似文献   

10.
根据便携式轨迹制孔单元的结构特点和工艺需求,研制了一套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轨迹制孔控制系统,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系统搭建及软件的设计方法,同时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在便携式轨迹制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通过系统控制测试和制孔试验,验证了嵌入式系统在便携式轨迹制孔单元中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飞机地面空调车变速箱故障早期实时诊断系统的“准DMA工作方式”,给出了满足“准DMA工作方式”的最简硬件结构原理。提出了从强噪声背景下提取故障早期周期性信号的方法:“循环加权自相关”,并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给出了仿真曲线。并给出结论:当用“循环加权自相关”提取淹没在强平稳随机噪声中的周期性信号时,不受机械装置的限幅或测试仪器饱和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先进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杨晖 《飞行力学》2002,20(1):1-4
在“系统中的系统”的概念下,研究了先进无人员飞控系统的关键问题。对层阶,开放的无人机控制结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技术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对当前正在研制的多种无人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汽车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主动悬架数学模型基础之上的.数学模型的简化程度和精确程度对主动悬架的控制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有时精确数学模型的建立非常困难.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汽车主动悬架的四分之一机械模型,并用ADAMS和MATLAB进行联合仿真.联合仿真的方法避免了繁琐的动力学方程和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推导,为复杂机械系统的控制仿真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柳振  郭庆  徐翠锋 《航空动力学报》2018,45(7):102-108, 115
通过研究电动汽车中无刷直流电机(BLDCM)负载运行时电机的性能与负载之间的密切关系,针对BLDCM调速应用,提出了一种改进广义预测控制的算法。通过对仿真模型中的BLDCM的数学模型分析,建立BLDCM的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当采用改进广义预测算法,与以往的PID控制算法相比,BLDCM的负载稳态精度以及最大转速波动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具有响应快、控制精度高,电机负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BLDCM可满足电动汽车行驶中BLDCM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型飞机除冰车加热系统温度控制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型飞机除冰车加热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首次提出了除冰液流量全量程范围内的加热系统数学模型,并综合应用模糊理论设计Fuzzy自整定PID参数的Smith预估控制器。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这种方法设计出的控制策略能较好地适应飞机除冰车模型参数的大幅度变化,并具有良好的稳态精度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微小型飞行器(MAV)精确的数学模型很难得到,限制了单纯动态逆控制方法的使用,比例-积分-微分(PID)等传统的控制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应用动态逆控制方法的新途径──神经网络动态逆。选取串接积分器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训练飞行控制系统的动态逆模型,并自适应补偿逆误差。用MATLAB的NNCTRL20工具箱并结合NNSYSID20工具箱建立了仿真系统。升降舵和方向舵联合控制转弯。用PID控制器、近似神经网络动态逆模块、在线神经网络补偿器构建了飞行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动态逆有较强的鲁棒性、稳定性和指令跟随能力,比PID更适合于微小型飞行器的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17.
大展弦比无尾飞翼布局飞机的结构振动往往与刚体运动耦合在一起,而传统的刚体模型不能反映飞机的结构弹性变形。现有研究多采用基于有限元法建立的模型,变量物理意义不明确,不利于控制系统设计。文章采用两根固定于质心的悬臂梁表征飞机的结构振动特性,基于Lagrange方程,为弹性飞翼飞机建立了刚/弹性耦合的纵向运动方程,并在配平点...  相似文献   

18.
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不确定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郁嘉  杨鹏飞  严德 《航空学报》2015,36(1):192-200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严重的弹性机体和推进系统耦合的典型特征,其分析模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标称系统和真实系统之间存在偏差,因此研究不确定性对稳定性的影响对于控制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典型的乘波体构型高超声速飞行器,建立了气动/结构/推进相互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总结了建模中的不确定因素并将其以加性不确定模型的形式表示出来。以不确定性矩阵的最大奇异值为边界模型,以不确定性矩阵的H∞范数来表示不确定性因素对稳定性影响的大小,并通过不确定性矩阵的边界曲线分析不确定因素对模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惯性因素的不确定性对稳定性的影响最大,而且其对飞行器的短周期模态和弹性模态均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于这一类飞行器的控制器设计必须考虑飞行器的弹性自由度。  相似文献   

19.
Intelligent UUVs: Some issues on ROV dynamic position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lligent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 (UUVs) fall under two main group categories: the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s (ROV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remote operation and presence of a tether cable; and the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UV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autonomous behavior and absence of a tether cable. One fundamental issue of the UUV design is the dynamic position control system. This system plays a crucial role together with the sensor architecture in the degree of system autonomy that can be achieved.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a few issues when dynamically positioning remotely operated underwater vehicles (ROVs). By restricting the operating regime of ROVs to slow velocity requirement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few decentralized control strategies and compare their performance measures, which are assessed by simulating a nonlinear ROV system model for each control strategy. Issues concerning input tracking, disturbance rejection, and plant variations are discussed. The evaluations consider the use of linear PID feedback and feedforward variants, and a robust nonlinear control strategies applied to a full order, fully coupled, and nonlinear vehicle model. These evaluations consider a vehicle undertaking standard mission activities where the tether cable dynamics, with load estimates obtained from a lumped mass cable model, and the vehicle actuator system are present. The paper shows that much of the performance deterioration may be attributed mainly due to cable inertia. The authors also verify that the nonlinear robust control strategy does not necessarily allow for better performance over the linear feedback control strategies implemented when vehicle motions are confined to slow velocity profiles. These and other partial results will aid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 system for an underwater vehicle currently under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20.
飞控软件是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控制神经中枢,对无人机飞控软件进行有效的测试是保证飞控系统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某型无人机飞控软件及其开发特点,提出一种与软件开发过程同步的、基于多个测试环境的软件测试模型,重点阐述该模型涉及的单元和配置项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测试模型,测试工作能有效地发现无人机飞控软件在不同开发阶段引入的不同类型的软件缺陷,有效地保障了无人机飞控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