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基于多分区操作系统的多核确定性调度方法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多分区操作系统环境下多核处理器的应用带来的操作系统任务调度的确定性,研究了多分环境下多核操作系统结构,从处理器核心和分区的资源分配和分区调度表的时间同步角度出发,采用了静态配置、处理器绑定和时间窗口调度方法,实现了处理器资源的确定性分配,解决了调度表之间的时间同步问题。测试结果表明,方法有效提高了分区环境下多核操作系统任务调度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麦先根  田丹  卫进 《航空计算技术》2014,(2):118-120,123
满足ARINC 653标准的嵌入式实时分区操作系统内部提供了多种系统对象,远程系统浏览器是系统开发者在宿主机端查看这些系统对象的最简便快捷的开发工具。描述了分区操作系统信息组织形式和远程信息协议及远程系统浏览器的工作流程。提出了一种基于Eclipse和RSE的远程系统浏览器的系统结构,以及各结构部分的功能。方便系统开发者在宿主机端交叉开发在目标机上运行的分区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3.
当前基于ARINC653的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基于分区操作系统应用开发的方便性和灵活性已经成为航空电子系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详细阐述了基于分区操作系统的目标机监视的原理,并给出了一种可行的目标机运行监视工具AcoreScope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应用表明工具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航空电子系统的应用开发能力,为通信故障诊断和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TCP/IP下的Socket及Winsock通信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Socket接口是TCP/IP网络的API(应用程序接口),WindowsSockets(Winsock)是一个基于Socket模型的API,本文通过论述Unix及Windows环境下的实现计算机数据传输服务的机制,提供了一种网络环境下实现计算机通信的手段,并给出了编制通信应用接口程序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应用分区的开发与综合是IMA系统开发的核心工作之一,而如何控制和调试基于分区间通信的分布式协作行为是关键所在。引入”通信事件”对分区间通信活动进行抽象,提出通信事件调试方法,对分区间通信的源分区和目的分区进行同步控制和对通信活动进行协同调试。进而提出一种将通信事件调试和代码调试有机结合的混合调试方法,论述了方法的调试过程以及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ARINC653标准是一种国际流行的多分区操作系统的接口标准,是否符合ARINC 653标准是衡量一个嵌入式实时多分区操作系统是否符合国际主流标准,以及上层应用是否丰富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验证多分区操作系统是否符合ARINC 653一直是嵌入式实时多分区操作系统测试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一种采用C/S结构、基于ARINC 653 Part 3测试标准验证框架的实用多分区操作系统符合性验证方法,方法不需要对操作系统源码进行修改,并且可以根据测试项排序连续测试。实验证明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鸟鲁木齐机场新近安装的芬兰MIDAS IV自动观测系统的串行通信端口,从概念、应用、编程三方面入手,给予具体论述。尤其是对串行通信端口的应用开发实例——“MIDAS IV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数据终端”的具体实现,有较为详细的叙述。对全面掌握串行通信端口的使用必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区代理机制的FC通信虚拟化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航电系统的发展,处理平台的集成度逐步提高,多核处理器集成多个应用将是未来应用的趋势。 但在使用多核处理器的系统中,由于多个处理器核并行运行,需要解决通信资源在多个处理器核之间的共享问 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区代理机制的FC 通信虚拟化方案设计,可以实现多核架构下多应用、多分区共享 FC 网络接口设备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9.
分区间通信在航空电子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光  叶宏 《航空计算技术》2005,35(1):45-47,58
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是一种高度综合化、模块化的系统,为了确保系统工作的安全、可靠,必须有高安全性的实时操作系统支持。在高安全性的实时操作系统中提出了分区(Partition)的概念,原有的“子系统”概念已由硬件实体演变为软的“子系统”。分区是运行于一个处理机模块上的多个应用程序(或子系统),这些应用程序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隔离,互不影响,当一个分区内的应用发生错误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会影响到别的分区的执行。为了适应分区间隔离的需要,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由传统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变为分区间的通信方式,本文着重介绍了自主版权操作系统(ACoreOS653)中满足ARINC653要求的分区间通信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先进分布式综合飞行器管理系统对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和确定性有严格要求。研究了时间触发以太网(TTE)的同步服务、提出了在符合ARINC653标准的分区操作系统下,基于TTE网络的分布式系统分区同步方法,建立分区同步测试平台,并对分区同步精度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基于TTE网络的分布式系统分区同步的精度和抖动均可达到μs级,可满足先进分布式综合飞行器管理系统的网络时间同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中,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已被广泛采用,而操作系统保证应用软件的安全性,则是目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照国内外在高安全性、强实时系统上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本文着重讨论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中解决数据安全性的几点考虑,主要集中介绍了软件的分层防御体系、分区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分区间通讯的“虚通道”技术等,以确保综合化航电系统的信息及数据安全的机密性和完整性,达到主动防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某型号卫星用户地面链路的实际应用情况,结合互联网应用协议模型,面向系统未来发展需要,提出了数据分发用户协议模型,分析了协议模型的层次关系,介绍了协议模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并对其工程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解决了地面链路连接管理以及应用负载分配的应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系统安全隐患,为系统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在Windows环境下Modem通信编程的方法:TAPI和Win32通信API。介绍了如何通过Microsoft的电话应用编程接口(TAPI)控制Modem和通过Win32通信API函数实现串口的异步I/O,建立了串口通信的相应协议,以实现文件传输。应用表明,文件传输方便、可靠,是Modem通信的有效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串口通信的虚拟仪器平台的设计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基于串口通信的虚拟仪器平台。系统硬件采用DSP平台和PC平台协同工作的模式,其中DSP芯片为协处理器,负责信号采集和预处理。PC平台负责信号分析与工作状态控制,用户可以通过开发好的PC平台软件完成对系统的控制,PC机与DSP的通信采用串口实现。分析了串口通信质量对信号测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串口通信稳定可靠,通信误码对信号分析影响不大,能够满足串口通信虚拟仪器平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飞机机电综合管理系统的通信需求和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和总线冗余的控制器局域网(CAN)的通信方法,以CAN2.0B协议为基础,制定CAN应用层通信协议。该协议完成报文结构设计,对每个功能段的含义和用法进行详细说明;系统各节点采用双滤波器模式,实现点对点和广播通信功能。基于本协议成功搭建面向机电管理系统的CAN总线通信仿真验证环境,实际通信测试结果表明:该冗余CAN总线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应用层协议具有总线负载抖动较小、通讯实时性和可靠性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外设使用USB口进行雷达功率测试的优点,USB通信机制和外设开发过程,一种雷达功率测试模块的设计结构和性能指标,以及应用软件开发及其通信用的两个关键API函数。  相似文献   

17.
分析Modbus协议的ASCII模式通信,设计ASCII信息帧的结构,采用C#语言中的SerialPort控件实现Modbus协议的串口通信软件,经过和C805lF330单片机开发板的多次运行测试,结果表明主-从机通信过程稳定性好,ASCII信息数据传输安全可靠,实现了Modbus协议的主从式通信。  相似文献   

18.
航天测控通信网自建成以来,整体运行较为稳定,但在网络安全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研究和解决目前航天测控通信网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在分析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分层协议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IP网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协议漏洞及常见攻击方法,详细介绍了当前航天测控通信网的网络安全部署情况,根据网络现状分别对航天测控通信网上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纵向分析,针对分析出的各类安全问题,进一步给出了有效的防御措施和防护方法。最后,探讨提出了一套航天测控通信网配置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建立设备配置信息库、检查信息记录库及网络故障库等,实现了对航天测控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