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11月15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种子岛宇宙中心用8号HZ大型火箭发射MTSAT卫星。火箭发射约4分钟后第一级火箭主发动机停火,第二级火箭虽已点火,但不能正常工作。为保证安全,火箭发射7分41秒后发射站发出指令,火箭在约46千米高空处自爆落人海中,其卫星失踪。HZ是日本国产化大型双级火箭,直径为4米,全长为50米,重约260吨,能将重2吨的卫星送人预定的同步轨道。该火箭的承包商主要是三菱重工、尼桑汽车、石川岛播磨重工、川崎重工等。开发费用2500亿日元。1994年1号HZ发射成功,1998年…  相似文献   

2.
11月5日,日本在用自制的HZ火箭发射一颗多功能卫星时,在火箭升空3分59秒后,第一节火箭的主机比预定时间提前2分钟停止运转,当第一节火箭分离后,机体位置、速度等一切数据突然消失,卫星无法进人预定轨道,地面控$忡心不得不下达指令将第二I节主机引爆。在日本航天史上,被迫引爆主机尚属首次,这次发射失败造成的损失达3。36亿美元。HZ火箭是日本宇航界花费了10年0血、耗资近26亿美元自行研制的,火箭全长50米、重260吨,能够把重2吨的卫星送人太空,自1994以来已连续5次发射成功,但在今年2月的一次…  相似文献   

3.
分析火箭在释放过程中的动响应是将牵制释放技术运用到我国大推力火箭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纵横扭一体化梁模型分析火箭牵制释放动响应,将发射台对火箭的影响简化成相应的载荷和边界条件,采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把发射过程分成点火前的静止、点火后的牵制以及释放三阶段,计算了每个牵制点的牵制力变化规律,以及释放过程箭体上不同部位的动响应特点,并建立了相应的三维模型,进行对比论证。结果表明:纵横扭一体化梁模型在分析整体响应特性时模型简单,精度较高,可用于设计前期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24(4):75-75
北京时间2005年7月26日晚10时39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位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大约9分钟后“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进人预定轨道。北京时间8月9日20时11分22秒.“发现”号航天飞机在推迟一天着陆后,安全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标志着历时13天2l小时32分钟48秒代号为STS-114的航天飞机重返太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5.
阿丽亚娜5重型运载火箭于1998年10月21日成功地进行了第三次试射,并将两个试验有效载荷送人预定轨道,从而结束了飞行鉴定工作,为正式服役做好了准备。此次发射还验证了阿丽亚娜5艾斯塔上面级发动机的多次点火能力。这一能力使该火箭也能为非静地轨道星座提供一箭多星发射。飞行中该发动机在火箭释放了两个试验有效载荷后又点火工作了约2秒钟。该发动机的多次点火性能以前在地面得到过验证,但在太空验证还是第一次。此次发射成功使欧洲航天界大大松了一口气,因为这种火箭在1996年6月和1997年10月进行了两次试射,第一次发生了爆炸,第二…  相似文献   

6.
内装式机载发射运载火箭分离方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一种内装式投放发射方案,建立了机载发射运载火箭分离过程的数学模型。本发射方案尢需对运载火箭进行改动。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火箭在点火时有较好的姿态,适用于发射现有的中、小型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7.
新机纵横     
俄罗斯成功试射可回收火箭助推器 俄罗斯首次成功地试射了一枚携有可回收式火箭助推器和模拟卫星的“联盟”号运载火箭,助推器与模拟卫星均安全返回地面。俄航空航天局发布的消息说,发射试验是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进行的。配有新型火箭助推器“弗雷加特”的运载火箭“联盟”号于当天莫斯科时间2时20分发射升空,将一颗模拟卫星送入远地点600公里、近地点150公里的椭圆形预定轨道。模拟卫星与火箭助推器绕地飞行5圈后于莫斯科时间今天10时57分返回地面并实现软着陆。“弗雷加特”作为运载火箭的前部与卫星直接相连。这种新型…  相似文献   

8.
8月12日,美国空军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用一枚大力神4A运载火箭发射一颗秘密军事卫星时,火箭在升空40秒后发生爆炸,10多亿美元倾刻间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9.
毛根旺 《推进技术》1983,4(3):19-26
本文根据实际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特点,以Summerfield.M的气相点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用炽热含氧流动气体点燃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气相点火模型;并从该模型中导出了计算复合推进剂点火延迟时间的解析表达式((28)式);本文还认为:对于大多数复合推进剂(指以过氯酸铵为氧化剂)来说,是气相反应控制点火过程,因为利用炽热气体点火时,燃气的压力和氧化剂浓度是影响点火过程的主要因素。这一结论为如何调整点火器的设计参数,改进火箭发动机的点火性能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SpaceTechnologyDevelopmentinChina1970年4月24日,“长征”火箭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迄今该火箭成功发射了60次,将70颗国内外卫星送上太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自行研制和发射运载火箭的国家和国的史书上记载着一个光荣的日子:1970年4月24日,一颗吟唱着《东方红》乐曲的中国人造卫星直上重霄道游九天,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永载史册的骄傲,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毫不含糊地进入太空时代拉开了帷幕。从此,中华民族在太空俱乐部里占有了一席之地,中国的航天技术逐步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长征”火箭中国的骄傲自从“长征”…  相似文献   

11.
赵瑞湘 《推进技术》1988,9(6):64-65
几年来,固体火箭的工作主要是重新设计航天飞机的助推器.八七年试验了新方案,并取得很大成功.锡奥科尔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发动机的缩比试验,全尺寸短时间工作试验,全尺寸全工作时间试验.第一台全尺寸试验发动机于1987年8月30日点火,经检查无热气泄露,只有连接部位的开口约为“挑战者”号的1/10.重新设计工作主要在壳体间连接部位、壳体与喷管的连接以及喷管部件的结构改进上.1987年底用飞行试验件作全尺寸鉴定试验,并准备1988年恢复载入发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某型单发夹角式火箭助推发射无人机从助推火箭点火到爬升至安全高度的运动过程,建立了某型无人机发射起飞全阶段的动力学模型,运用Matlab编写了发射起飞段的飞行仿真程序。仿真结果与实际飞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仿真预测的结果与该型无人机的实际飞行结果较为吻合。此外,探索了一种准确、快速地确定非标状态下安全发射包线的方法,提高了仿真程序的通用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13.
谢建  谢政  常正阳  杜文正  权辉 《推进技术》2018,39(1):152-159
为深入研究火箭点火瞬时压力脉冲形成机理,以火箭在地下有限空间内发射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线性波理论分析了压力脉冲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子,并对压力脉冲幅值进行了估算。同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了基于三维可压缩气体Navier-Stokes方程的火箭发射燃气流场模型,详细揭示了压力脉冲在地下井内的幅值分布和演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烧室建压速率越大,井内的压力脉冲峰值越大,峰值出现的时间越早;燃气流密度越大,压力脉冲峰值越小,峰值出现的时间越晚;井筒越深,压力脉冲幅值越大。一维线性波理论分析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结果的压力脉冲峰值与试验结果比较,相对误差均不大于14.2%,表明这两种方法均能有效预示火箭点火压力脉冲幅值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6日,欧洲航天局的新型运载火箭“阿丽亚娜”5,成功地通过了最后一次测试。但是它的发射一再推迟,最后在6月4日发射时失败,火箭升空后偏离了预定轨道,由地面控制中心引爆。“阿丽亚娜”-5火箭是法国宇航公司等1985年开始为欧洲航天局研制的,当时主要是为了发射欧洲载人航天飞机“赫尔墨斯”,因而对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  相似文献   

15.
某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启动过程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启动过程进行了内弹道仿真,讨论了点火药量、点火药颗粒度以及防潮堵盖吹脱压力对点火启动过程的影响,尤其是对点火启动时间和初始压强峰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点火启动过程各参数选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信息     
“三角剪”(Delta Clipper)是可望在本世纪末单级入轨、重复使用的新型火箭运载器,它由美国麦道空间系统公司负责研制,其发射成本和发射准备时间均大大优于“国家空天飞机”(NASP)和先进发射系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今日航天网2012年6月26日报道]美国SpaceX公司称已经为"猎鹰"-9成功试验新型"灰背隼"(Merlin1D)发动机。 Merlin1D发动机的点火以147000磅的推力持续了185s,能够满足"猎鹰"-9火箭发射所需的时间和动力。这次试验是在SpaceX公司位于德克萨斯的火箭研制工厂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时间 7月 16日,第 29颗“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从卡纳维拉尔角用一枚波音公司生产的“三角洲”火箭发射升空,这也是新一代GPS卫星“GPS ⅡR”型的第四次成功发射。除了GPS在研究阶段使用的Block Ⅰ型卫星以外,该系统中所有卫星都是由“三角洲”火箭发射到距离地球 10900英里的椭圆形轨道上去的。“GPS ⅡR”型卫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下属的“太空系统”公司制造,可以与当前系统兼容,但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它的导航更加准确,在没有地面控制的情况下自动运行的时间也更长。美国发射第29颗全…  相似文献   

19.
无阀式煤油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工作循环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唯  范玮  王可  张启斌  王彦斌 《推进技术》2018,39(5):971-978
为了探索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Rocket Engine,PDRE)在无阀自适应工作方式下的工作特性,采用煤油为燃料,富氧空气为氧化剂,开展了验证性实验,并分析了单个工作循环中不同过程的特征时间。实验实现了PDRE在工作频率为60Hz下稳定工作。结果表明,在PDRE稳定工作的前提下,从点火到排气之间的时间相对固定;推进剂的填充时间占用了单个周期内的大部分时间,是限制发动机工作频率提高的主要因素;适当提高填充压力有助于提高PDRE工作频率;实验测得60Hz工作频率下,推进剂比冲为122±11s。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第二脉冲点火药量对双脉冲发动机点火过程的影响规律,以某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为模型,采用轴对称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e湍流模型,对第二脉冲点火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了点火装置工作持续时间和点火燃气流量对于点火延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点火燃气流量相同时,增加点火装置工作持续时间可以有效减小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