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离线上的奇点以及分离线的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研究了分离线上的奇点,指出分离线有四种基元形态,复杂流动的分离线,可通过这四种基元形态组合而成。文中证明,同存在由鞍点始到结点终的分离线一样,其上无奇点的开式分离线是存在的。另外还存在具有螺结点类型的分离线。文中研究了分离线上奇点的分布规律,指出分离线上鞍点的总数或与结点的总数相等,或者差一个,且鞍点和结点是交替相间分布的。  相似文献   

2.
三维定常粘性流动的分离条件及分离线附近流动的性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三维定常粘性流动的分离条件,考查了分离线附近流动的性状,指出对NS方程所描述的实际流动,分离线为壁面极限流线的“收拢渐近线”,且本身也为极限流线。文中研究了分离线的起始和终结,指出开式和闭式起始的分离线除无限向后延伸外,再有只能是焦点和结点终结。分离线的起点不能是焦点或结点,其终点不能是鞍点。对再附线亦给出了相应的结论。最后讨论了决定分离线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湍流角区三维分离流动中表面油流图画(油流显示)出现的差异和不同性质,综合采用表面油流流动显示、空间PIV实验以及数值模拟探究不同表面流动结构的性质、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其与空间流动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较强分离情况下表面油流呈现的两条油流线均为三维分离线,即一次分离线(上游)与二次分离线(下游)。油流线是空间非定常流动的时均结果,空间非定常流动以四涡结构为主。一次分离线(上游)符合Lighthill的收拢渐进线三维分离模式,二次分离线(下游)则符合Maskell的包络线三维分离模式。由于较强的第一主涡和二次涡在近壁面产生强剪切,二次分离线体现出与一次分离线不同的狭窄而清晰的油迹堆积以及低剪切应力特征,因此二次分离线又可称为低剪切应力线。在低剪切应力线两侧是由第一主涡和二次涡引起的较高剪切应力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定性分析了开式分离的性状,并对钝锥有攻角超声速绕流的开式分离作了数值模拟。分析指出,开式分离可能存在两种形态,第一种分离线的起点为正常点,第二种分离线的起始为鞍、结点(包括螺旋点)的组合。对于第一种形态,分离线的起点是横向分离的起始点,除分离线外,分离面上的流线不是从分离线的起点发出的。对文中计算的情况,流动属第一种开式分离。计算证实了定性分析的结论。计算和分析均指出,对第一种开式分离,在分离的起始区域,分离流面尚未卷曲,但在下游,则变成卷曲面。文中还研究了围绕物体的流管在分离诱导下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5.
大子午扩张涡轮过渡段的子午型线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低压涡轮导叶设计中采用三种不同前掠叶型,与原子午型线匹配具有不同分离程度,提出两种子午型线设计方法,采用N-S方程全三维CFD软件对每种方法的多个方案与各种叶型匹配情况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大子午扩张涡轮过渡段在不同分离情况下的子午型线优化设计特点。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子午型线能够明显提高气动性能,并针对不同分离程度,其提高的限度不同,其子午型线设计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定常三维分离准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奇点理论拓扑规律出发,说明在垂直于分离线及物面的截面上的截面流线有半鞍点存在,进而说明Lighthill等人认为的极限流线要在分离线以前抬起来是不合适的。合理的说法应该是极限流线总是同剪切应力线一致。只有在进入奇点以后,极限流线才抬起来离开物面。本文最后表明,单纯把二维分离准则用到三维分离的情况是不够的,并给出三维分离准则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民机上翘后体绕流流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民机上翘后体绕流特性为研究目标,在D-1风洞应用油流显示、它间烟线显示、烟线、激光片光显示和测压等多种实验手段,着重研究在不同迎角下,上翘角对后体分离流型的影响。显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模型由负迎角向正迎角改变,后体流型照物面油流图画的表面形式分为上主分离线流型、无主分离线流型和下主分离线流型,对应的空间涡系则称为下涡系、无涡系和上涡系。在相同的迎角下上翘角大的后体分离强于上翘角小的后体。上翘角的存在引起的后体局部迎角改变是上涡系和下涡系产生机理不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PIV测试技术从定量的角度实验证实了角区干扰马蹄涡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有别于传统"分离奇点"的"附着奇点结构",即对称面最上游的流线并非是从壁面向上抬起而从壁面"分离",而是经由空间的一个奇点向壁面"附着",从而表明表面油流显示中的渐进收拢线可能是附着线而非分离线,因而油流渐进收拢线只是分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PIV实验结果还表明角区干扰马蹄涡存在着三种可能的附着奇点结构,三种附着奇点结构都满足奇点指数拓扑法则.  相似文献   

9.
改进油流显示法研究层流和湍流下绕椭球分离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改进的油流显示法研究和对比了层流和湍流状态下绕椭球流动的表面摩擦力线结构 .实验中观察到 ,椭球表面摩擦力线在层流和湍流状态下具有不同的拓扑结构。只看流动对称面一侧 ,在层流状态 ,Re=1 .4× 1 0 6,迎角为 3 0°和 2 0°时都有三条分离线 ;而湍流状态同样实验条件下只观察到两条 ,并且分离线的位置推向下游 ,二次分离线长度也大大缩短。实验还观察了物体表面颗粒状突起对表面摩擦力线的影响 .层流状态下 ,雷诺数为 1 .4× 1 0 6时 ,分离线附近的颗粒状突起会显著影响分离线的形状 ,当雷诺数减为 0 .9× 1 0 6时 ,颗粒对分离线只有微弱的影响 .实验观察到的颗粒影响局限在壁面附近。本文用涡相互作用对之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旋成体非对称背涡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不同头部形状旋成体模型进行了低速风洞实验,揭示出它们不同的绕流现象和流动特性.尖锥旋成体两侧主分离线呈现为开式分离线,其分离剪切层在对称背涡中均表现为层流状态.而在非对称背涡中两侧表现为不同的剪切层状态,钝头旋成体绕流中存在头部的闭式分离区,两侧的主分离线在其下游,它的主分离剪切层从对称发展到非对称均呈现为湍流状态.通过对两类旋成体绕流结构的比较分析,得出尖锥旋成体的非对称背涡是由于两侧分离剪切层状态不对称引起的,而钝头旋成体则是由于旋成体背涡的动力不稳定性引起的.该机理分析的结论还得到测力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三维分离模式与开式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志咏 《航空学报》1990,11(5):262-266
 <正> 1.问题的提出 对三维分离的研究仅仅是近三十年的事,曾先后提出过多种分离模式。目前,为大家所应用的有两种模式。一种以Maskell为代表,他们认为分离线是其两侧极限流线的包络,通常称为包络模式。另一种以Lighthill为代表,他们认为分离线开始于鞍型奇点,结束于分离结点,分离线本身是一条流线,同时也是附近其它极限流线的渐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三维分离流的特性,且从基本物理现象出发,以数值求解NavierStokes方程所给出的三维粘性分离的结果和三维分离流的实验结果为依据,给出了三维粘性绕流产生分离的必要条件和物面上分离线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子午扩张涡轮的根部型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子午扩张涡轮具有外壁侧来流易分离、导叶出口径向压差较大等特点,对根部型线优化改型和原型进行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下端壁叶型型线对流动的影响,并研究了根部型线设计特点.结果表明:优化根部型线,能够合理的对栅前流量径向分布进行调整,减弱甚至消除顶部来流分离,改善顶部流动;同时,此叶型也能合理的改善出口马赫数分布以及出口压力径向分布,减弱和消除吸力侧出口S1面分离的径向流动,改善根部流动.   相似文献   

14.
高负荷叶片弯曲对壁面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了低展弦比高负荷涡轮直叶片和正、反弯叶片叶栅端壁和叶片表面静压及流道内损失沿流向的发展, 并对端壁和叶片吸力面上的流动进行了墨迹显示。实验结果表明:叶片正弯增大了叶栅进口段逆压梯度, 并在叶片吸力面前部形成反“C”型静压等值线, 加剧了叶片前缘的鞍点分离和吸力面分离线向叶栅中部的收敛。叶片反弯减小了叶栅进口段逆压梯度, 在吸力面进口形成垂直于端壁的静压等值线, 不仅削弱了鞍点分离, 而且造成吸力面上的自由涡层型分离, 避免了吸力面上、下分离线相交, 因此二次旋涡损失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5.
航天飞机简化模型的低速流型及其三维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研究了航天飞机简化模型在迎角0°~50°范围内低速绕流中的不同分离流型。通过油流实验观察到在机翼背风面上呈现的六种流谱形态,机身上呈现的四种流谱形态。实验中在机身上还呈现出一类新的分离形态,其分离线起始于鞍点,但又无禁区性特点。为了对该类分离形态合理归类,文内详细讨论了开式分离和闭式分离在各种流动特性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按其流动特性,将这类新型的分离形态归入闭式分离,并称其为第二类闭式分离。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从动量守恒方程出发计算三维分离流场中物面摩擦力场和基于摩擦线的物面拓扑图谱的新途径,并首次利用摩擦线得到了高超声速大攻角分离流场中飞船表面的拓扑图谱.  相似文献   

17.
角区流动中马蹄涡系的存在通常会造成不良影响。对圆柱-平板角区流动,在圆柱上游放置一倾斜的小圆棒能够改变角区流动结构。利用油流法和平板表面压力测量方法探讨了湍流流态下不同的小圆棒对平板表面的摩擦力线和压力分布的影响。油流实验揭示了倾斜棒能够改变角区的三维分离,新的分离线由倾斜棒和圆柱共同作用引起;倾斜棒对角区的作用可归类为两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倾斜棒能够引起圆柱侧面的分离线向下游发生极大的迁移,导致圆柱底部区域尾迹变窄。平板表面压力测量实验揭示附加的倾斜棒能够极大地改变压力分布情况,角区的逆压梯度相应减小;由此,逆压梯度引起的三维分离必然被削弱。  相似文献   

18.
平板上钝缘舵在超声速绕流中的三维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平板上的直立钝缘舵在M_∞=1.79、2.04和2.50的条件下,研究了该平板干扰区中的三维分离特性。着重讨论了钝缘直径、舵面迎角和来流马赫数对主分离线位置和形状的影响。分析了该类三维分离在性态上更强地依赖于无粘流动特性。此外,还对分离区内的二次分离发展过程和形态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将新近的Shih Lumley(S L)模式应用于雷诺数为7 2×106的6∶1椭球绕流的全N S方程计算,作为参考也计算了Jonse Launder(J L)模式。在没有发生分离时,两种湍流模式计算的平均流场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在分离发生后,J L模式计算的分离结构与实验差别很大,没有计算出二次分离线;S L模式的计算结果较好,计算得到的表面摩擦力线图谱中主要分离结构与实验结果较接近,分离区的表面压力系数分布也与实验值定性相符;在S L模式计算结果中,壁面附近出现小尺度的分离再附结构.  相似文献   

20.
马赫数对后掠激波和湍流边界层干扰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尖前缘翼诱导激波和湍流边界层干扰流场壁面特性,着重强调马赫数影响。给出2.0≤M≤8.2、a≤35°分离流场中,锥型干扰区内主分离线和再附线位置与无粘激波角β0和迎角a的相关式,证实无粘条件是控制锥型区尺度的主要因素,面高超声速与超声速干扰流中二次分离随激波强度的不同发展,表明干扰流场的细致结构与可压缩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