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WPF技术的试飞数据实时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
|
|
|
|
陈咏梅《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9年第3期
|
|
立足于当前大型民用飞机试飞模式,集合数据处理及实时监控特点,在Visual Studio环境下,利用WPF软件编程技术,构建了基于数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的试飞数据实时监控系统。系统利用多种显式控件,充分模拟了试飞数据监控状态,通过WPF数据驱动模型及合理的线程资源调配,实现了对不同类型数据的实时监控、分析、存储和回放,为后续民机试飞测试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参考依据。
|
2.
|
现代民用飞机颤振试飞适航验证的关键技术
|
|
|
|
|
杨飞 梁技 章俊杰 李凯 朱广荣 杨智春《航空科学技术》,2012年第5期
|
|
根据现代民用飞机颤振试飞的特点,总结了民用飞机颤振试飞适航经验。从颤振试飞准备、颤振试飞技术、颤振试飞监控、颤振试飞风险控制、颤振试飞进度和成本控制、颤振试飞项目管理提出了民机颤振试飞中应关注的关键技术和重要问题。
|
3.
|
基于WPF的民机试飞数据实时监控画面开发系统设计与研究
|
|
|
|
|
冯灿 刘涛 毛为 汪峰 梁嘉羿《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9年第2期
|
|
试飞数据实时监控程序是大型民机试飞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性工具。随着机载测试系统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数量庞大、类型复杂的试飞参数给监控程序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平台,利用XAML文件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反射、DataBinding等技术设计了一套用于开发试飞数据实时监控程序的系统。在设计端,系统以拖拽显示控件的方式实现监控程序的快速集成和管理,将以往数周的准备周期缩短为数小时;在运行端,系统利用三层架构可实时驱动数百台监控终端,为某型客机的首飞及取证试飞提供了技术支持。
|
4.
|
固定小翼颤振激励系统激励力建模研究
|
|
|
|
|
霍幸莉《强度与环境》,2010年第37卷第3期
|
|
通过基于双时间方法求解非定常欧拉方程得到固定小翼激励力源数据,分析了这种新型颤振激励系统工作原理,对固定小翼新型颤振激励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激励力简化计算模型。可实现M=0.3~0.5飞机稳定飞行状态下激励力载荷计算,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精度足够满足工程分析,可满足试飞数据实时处理的需要。
|
5.
|
基于WPF的遥测CAS信息实时监控系统设计开发
|
|
|
|
|
冯灿 刘涛 刘亚妍《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9年第2期
|
|
在当前试飞模式下,立足于某型客机机组告警系统(Crew Alerting System,简称CAS)信息复杂、重构平台单一等不足,设计了一套CAS信息实时监控系统。系统基于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简称WPF)框架,采用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显示层组合的典型三层架构,以遥测脉冲编码调试(Pulse Code Modulation,以下简称PCM)数据为输入,结合DataBinding数据驱动模型和XAML等技术实现了CAS信息的实时解析、传输、分发及显示。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系统间的耦合性,提高了实时性能和系统的可维护性。通过滑行、首飞等试验的充分验证,系统实现了该型客机CAS信息的100%地面复现,为后续民机试飞测试、监控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参考依据。
|
6.
|
多功能捷联惯性导航仿真平台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
|
|
|
|
董良 曾庆化 邓孝逸 李炎《航空计算技术》,2012年第42卷第6期
|
|
针对真实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难以进行重复工程实验问题,根据捷联式惯导系统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多功能捷联惯性导航仿真平台。针对不同运动载体的轨迹特点,平台实现了惯性器件信息、卫星接收机信息等多种传感器信息的仿真,并基于VC实现了载体模式选择、导航信息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信息多维显示等多种功能。系统采用Measurement Studio套件中的Graph3D控件实现了三维航迹的实时显示与对比。测试表明,仿真平台能够有效实现数据仿真、解算、显示、对比、分析等功能,可为相关导航系统算法的验证提供多种数据源,具有易维护、易扩展和高效率的特点。
|
7.
|
一种基于亚临界响应的颤振稳定性边界预测新方法 被引次数:1
|
|
|
|
|
张伟伟 于俊杰 全景阁 叶正寅《航空工程进展》,2012年第3卷第4期
|
|
基于地面模态试验事先获取的结构模态参数,通过弹性机翼在气流中的亚临界响应,解算出作用在机翼上的非定常模态气动力系数。以弹性机翼的模态位移作为系统输入,模态气动力系数作为系统输出,通过辨识方法获得弹性机翼振动的气动力模型。在时域内耦合结构运动方程和气动力模型,建立基于试验数据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模型。通过分析系统稳定性随动压的变化规律,获得弹性机翼的颤振稳定性特性。与经典颤振边界外推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该方法实质上只需要一次亚临界响应试验即可预测颤振临界点,可极大降低颤振试验的风险和成本。该方法既可用于颤振风洞试验,也可用于颤振试飞。
|
8.
|
环境激励下运输类飞机颤振试飞技术研究 被引次数:1
|
|
|
|
|
霍幸莉 田福礼 裴承鸣《强度与环境》,2011年第38卷第1期
|
|
介绍了两种类型运输类飞机基于自然飞行大气环境激励下的颤振试飞的测试技术、飞行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部分试飞结果。试飞证明虽然利用此类激励获得的结构响应信号幅值较小,但是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振型分析基础上,实现了小幅值信号密集模态的准确识别。
|
9.
|
鲁棒稳定性分析及其在飞行颤振试验中的应用
|
|
|
|
|
王东森 吴志刚 周友明《飞行力学》,2013年第31卷第4期
|
|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需要,基于控制理论利用结构奇异值μ分析法将设计理论模型数据和实测试飞数据结合起来,可以在飞行试验过程中进行颤振边界预测,直接给出保守的颤振临界动压或者颤振临界速度,从而能够增加试验的安全性、缩短试飞周期、减少试验点并节省试验经费,是目前颤振试飞方法的有益补充.
|
10.
|
具有集中非线性全动翼面模态测试和颤振工程分析
|
|
|
|
|
王彬文《结构强度研究》,2005年第4期
|
|
分析了全动翼面的非线性环节,并以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精度最高、技术最先进的地面共振试验系统——VXI-640系统为试验手段,运用多点正弦激励下的相位共振法对某型飞机全动翼面进行了模态测试,试验模态纯度高正交性好。以试验模态为数据依据,采用三种气动模型对某型飞机全动翼面进行了颤振分析,分析结果合理,从而论证了基于高精度GVT试验模态进行颤振分析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基于GVT试验设计技术和共振试验虚拟技术,分析了未来利用修正GVT试验数据进行颤振分析的前景。
|
11.
|
液压试验台监控系统设计
|
|
|
|
|
程仁丰《洪都科技》,2010年第3期
|
|
介绍了基于研华设备卡为核心的液压试验台监控系统,在Windows2000环境下,以Microsoft Visual C + + 6 0为开发工具,运用多线程技术、双缓冲技术、模块化设计思想以及硬件中断机制,实现了液压试验监控系统连续实时数据采集、精确定时和实时过程控制.
|
12.
|
用于电传飞机飞行试验的颤振激励系统
|
|
|
|
|
李月芳 郑章兴《飞行试验》,2001年第3期
|
|
阐述了颤振激励系统(FES)在现代飞机飞行试验中的重要性,论述了FES研制的历史背景。FES作为一种新型的颤振激励系统,在完成了软/硬件设计之后,进行了大量的验证试验。FES是通过电传飞控系统去激励飞机响应,为将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在全权限全时数字变稳电传操纵系统的空中飞行模拟机上进行了验证试飞,而后在某型飞机上进行了验证试飞并投入实际使用,结果表明,FES的监控保安电路可靠,与飞控交联匹配,隔离措施有效,满足飞控稳定裕度以及气动伺服弹性,颤振和操稳等科目的试飞要求。
|
13.
|
一种典型的跨声速区颤振试飞方法
|
|
|
|
|
周友明《飞行力学》,2017年第35卷第3期
|
|
由于受空气压缩性的影响,飞机的颤振速度在跨声速区附近一般会出现较大降低.为解决此问题,简要分析了跨声速区颤振"凹坑"形成的机理,并结合某型飞机的颤振试飞,提出了跨声速区的颤振试飞方法,并给出了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和结论.
|
14.
|
转子陀螺效应对翼吊发动机机翼弯扭颤振特性影响研究
|
|
|
|
|
周健斌 章俊杰 孟光《空气动力学学报》,2012年第5期
|
|
针对现代翼吊式机翼发动机系统的特点,考虑发动机陀螺效应对系统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梁振动理论的机翼弯扭颤振方程;分析了陀螺效应对系统颤振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考虑发动机吊挂刚度影响时,陀螺效应不影响系统弯扭颤振发生机理,系统颤振速度和颤振频率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增大;转子陀螺效应对机翼弯扭颤振特性的影响可等效为系统阻尼,且该等效阻尼亦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增大。
|
15.
|
基于贝叶斯网络工况分类的民机引气系统异常检测
|
|
|
|
|
梁坤 ;左洪福 ;孙见忠 ;李怀远 ;丁旋 ;刘若晨《宇航计测技术》,2014年第6期
|
|
状态监控与健康管理技术是国产民机运营支持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以民机引气系统为对象,设计实现了基于飞行数据(QAR,Quick access recorder)的民机引气系统异常检测流程,提出了贝叶斯网络分类的同工况数据提取和指数加权滑动平均(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 Average,EWMA)控制图的引气系统异常检测方法.借助航空公司收集的实际数据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可有效检测民机引气系统异常,并提前故障发现时间,为航空公司合理安排飞机维修计划、减少飞机停场时间提供了支持.
|
16.
|
地空导弹结构动力学发展概况
|
|
|
|
|
杨炳渊《上海航天》,1987年第4期
|
|
以国内外近年来的结构动力学研究及型号设计工作为基础,对地空导弹结构动力学研究的动向作了综述,详细讨论导弹设计中的主要结构动力学问题,阐述结构设计中的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及动力响应与载荷识别.颤振是地空导弹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动力学问题,应首先考虑升力面颤振,特别是全动舵颤振分析,常用的计算方法是模态叠加法.风洞模型试验是主要的颤振试验方法.最后叙述全弹组合体颤振计算及控制系统与颤振的相互影响.
|
17.
|
Y—12飞机的颤振试飞体会
|
|
|
|
|
王作勇 肖仁玲《飞行力学》,1990年第2期
|
|
Y—12颤振试飞是我国民机适航审定中首次进行的颤振试飞.本文着重从试飞员的角度,介绍了颤振试飞的准备、试飞程序、激振方法、驾驶技术和经验体会,并给出了典型的试飞结果曲线。
|
18.
|
超精密车床液体静压主轴环境动态测试系统设计
|
|
|
|
|
刘勇 王帼媛 左煜 张建明《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12年第48卷第3期
|
|
本文介绍了超精密车床液体静压主轴环境动态测试系统的用途。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详细介绍了硬件电路,并基于Measurement Studio软件包和DAM3000M接口开发了测控软件。
|
19.
|
民机适航审定试飞阶段可靠性监控技术研究
|
|
|
|
|
郭毓文 贾雨轩《航空维修与工程》,2018年第3期
|
|
基于CCAR 121部条款及咨询通告AC-121-53/54的规定,分析了适航审定试飞阶段的民机可靠性监控技术重点,建立了可靠性监控参数,进行了警戒值建模计算,运用MSG-3判断逻辑对飞机维修工作进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试飞阶段的民机可靠性监控方法,为提升试飞维修保障效率以及为C919飞机及后续民机项目交付航线运营提供参考。
|
20.
|
基于风致振动机理的压电发电机实验及仿真研究
|
|
|
|
|
陆油松 张大有 赵悄然 隋丽《宇航计测技术》,2019年第4期
|
|
随着低功耗微机电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型发电机涌现,其中压电发电机为典型的代表。针对一种基于风致振动机理的柔性压电发电机进行了实验及仿真研究:建立柔性悬臂梁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分析柔性梁在流场中的力学环境及颤振机理;探究压电悬臂梁在亚颤振临界风速及超颤振临界风速条件下电压输出特性及其给电容充电的性能。结果表明,当风速低于颤振临界速度时,单个压电悬臂梁输出电能较小,接近于零。当风速高于颤振临界速度时,输出电压为类正弦曲线,峰值可达20V。在超颤振临界速度条件下,单个压电悬臂梁为10μF电容充电10s可达22V。微型压电发电机为低功耗微机电系统设备供电成为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