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旋涡沿轴线的非线性分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研究了低速旋涡沿其轴向的演变,发现涡轴上λ=(1/ρ0)是决定其演变规律的重要参数。如果λ>0,涡轴附近横截面的流线是由外向内转的稳定螺旋点形态;如果λ<0,是由内向外转的不稳定螺旋点形态。如果沿涡轴,λ变号,则由变号点起出现Hopf分叉,产生极限环。λ分叉,产生极限环。λ由正变为负,极限环是稳定的;λ由负变为正,极限环是不稳定的。一个稳定的旋涡要演变为破裂,一定要伴随先出现Hopf分叉。旋涡  相似文献   

2.
管道中超声速旋涡运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ENN格式通过求解NS方程,数值模拟了超声速旋涡在管道中沿其轴向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当流动处于顺压区,在涡轴附近,截面流线为不稳定的螺旋点形态;当流动处于逆压区,在涡轴附近,截面流线为稳定的螺旋点形态;当从顺压区过渡到逆压区,涡心附近出现不稳定极限环;反之,出现稳定极限环。数值模拟结果同张涵信的拓扑分析理论十分相符。  相似文献   

3.
跨,超声速三角翼背风区旋涡运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杂交通量分裂的NND格式模拟了跨,超声速三角翼背风区的旋涡运动结构。结果表明,旋涡的截面结构依赖于涡轴上的速度与密度的乘积沿轴向的导数λ=「(1/ρ)(δρu1/δl)」,当它大于零时,涡心附近的截面流线向里转,而当它小于零时,涡心附近的截面流线向外转,λ由大于零变到小于零,涡心附近将出现一个稳定的极限环,多一次变号,将多出现一个极限环。  相似文献   

4.
分离线上的奇点以及分离线的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研究了分离线上的奇点,指出分离线有四种基元形态,复杂流动的分离线,可通过这四种基元形态组合而成。文中证明,同存在由鞍点始到结点终的分离线一样,其上无奇点的开式分离线是存在的。另外还存在具有螺结点类型的分离线。文中研究了分离线上奇点的分布规律,指出分离线上鞍点的总数或与结点的总数相等,或者差一个,且鞍点和结点是交替相间分布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定性分析了开式分离的性状,并对钝锥有攻角超声速绕流的开式分离作了数值模拟。分析指出,开式分离可能存在两种形态,第一种分离线的起点为正常点,第二种分离线的起始为鞍、结点(包括螺旋点)的组合。对于第一种形态,分离线的起点是横向分离的起始点,除分离线外,分离面上的流线不是从分离线的起点发出的。对文中计算的情况,流动属第一种开式分离。计算证实了定性分析的结论。计算和分析均指出,对第一种开式分离,在分离的起始区域,分离流面尚未卷曲,但在下游,则变成卷曲面。文中还研究了围绕物体的流管在分离诱导下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澄清陷窝诱导涡结构及其对尾流的扰动方式,针对布置深宽比0.2陷窝的两平板间充分发展流动进行了稳态数值模拟。应用张涵信的旋涡沿轴线的非线性分叉理论分析表明陷窝内涡结构为失稳破裂的半涡环,总结了陷窝对尾流的扰动方式。研究发现,陷窝诱导的旋涡分离为螺旋点/鞍点/螺旋点分离。物面的分离螺旋点形成,在空间演化为垂直物面发展的对称类龙卷风涡结构。对称类龙卷风涡在对称面闭合形成半涡环。半涡环经历了从稳定升起、沿流向随着涡粘性扩散和涡粘性耗散下变得不稳定、到最后在强逆压梯度下泡型涡破裂的过程。半涡环涡破裂涡量散开诱导形成陷窝尾流的弱纵向涡和陷窝尖后缘绕流产生的边涡旋转同向,加强了陷窝后流场的对流强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澄清陷窝诱导涡结构及其对尾流的扰动方式,针对布置深宽比0.2陷窝的两平板间充分发展流动进行了稳态数值模拟。应用张涵信的旋涡沿轴线的非线性分叉理论分析表明陷窝内涡结构为失稳破裂的半涡环,总结了陷窝对尾流的扰动方式。研究发现,陷窝诱导的旋涡分离为螺旋点/鞍点/螺旋点分离。物面的分离螺旋点形成,在空间演化为垂直物面发展的对称类龙卷风涡结构。对称类龙卷风涡在对称面闭合形成半涡环。半涡环经历了从稳定升起、沿流向随着涡粘性扩散和涡粘性耗散下变得不稳定、到最后在强逆压梯度下泡型涡破裂的过程。半涡环涡破裂涡量散开诱导形成陷窝尾流的弱纵向涡和陷窝尖后缘绕流产生的边涡旋转同向,加强了陷窝后流场的对流强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数值方法求解N-S方程,研究了低速流中三角翼背风面涡破裂演化过程中前缘涡的横截面拓扑结构。从横截面流线发现,从翼尖到近尾迹,前缘分离涡经历了由稳定到不稳定,再由不稳定变为稳定,在尾迹上又再次变为不稳定等三次转换过程,并由三个极限环的产生实现这些转换。对比沿涡轴的轴向速度分布表明,这些截面拓扑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极限环的产生与定性分析理论是相符的。当极限环扩散到前缘涡以外的区域时,极限环会溶入外流而消失,所以能否出现多个极限环同时存在的情况,取决于极限环的扩散速度。在涡破裂的产生与演化过程中,前缘涡的横截面拓扑结构沿流向的变化规律基本不变,原因在于涡破裂的产生和演化并没有改变旋涡沿轴向的拉伸和压缩规律。因此旋流沿流向的拉伸和压缩是确定横截面拓扑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涡破裂以及破裂特性的改变,并不产生新的横截面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求解薄层近似的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带座舱飞船高超声速粘性绕流,首次系统地给出了攻角为5°、10°、20°、30°和40°情况下的物面分离形态、横戴面流线形态、纵剖面流线形态以及旋涡沿涡轴的演变形态。分析和比较表明,本文采用数值可视化方法给出的流场拓扑结构与相应的拓扑规律完全吻合。在飞船后体流场横截面流线中,本文发现了稳定的极限环流态,该极限环涡心处沿涡轴方向的速度是超声速  相似文献   

10.
三维定常粘性流动的分离条件及分离线附近流动的性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三维定常粘性流动的分离条件,考查了分离线附近流动的性状,指出对NS方程所描述的实际流动,分离线为壁面极限流线的“收拢渐近线”,且本身也为极限流线。文中研究了分离线的起始和终结,指出开式和闭式起始的分离线除无限向后延伸外,再有只能是焦点和结点终结。分离线的起点不能是焦点或结点,其终点不能是鞍点。对再附线亦给出了相应的结论。最后讨论了决定分离线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旋涡发生器对叶片根部马蹄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简化了的叶片-平板结构,在叶片上游平板上的某位置布置旋涡发生器影响马蹄涡.数值模拟了不同高度旋涡发生器作用下的角区湍流流动.结果表明:任何一种旋涡发生器都能不同程度地削弱马蹄涡系,高度为2mm的旋涡发生器能使这种削弱作用达到最大;另外,随着高度的增加,叶片两侧的涡腿有向叶片聚拢的趋势.提出的方法无需额外消耗能量,为一种被动的控制手段,有很大的实际应用前景.布置旋涡发生器的控制方法简单实用,工程中采用该法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三维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了有限长圆管内刚体旋转流在初始扰动下,扰动的增长和动力学演化过程.首先,通过改变流动的Reynolds数和旋转角速度ω,分析了轴对称流动中Reynolds数和ω对流动失稳的影响.对于高Reynolds数轴对称流动,利用数值模拟得到的不稳定结果与无粘线性稳定性理论预测的结果一致.最后,为进一步研究流动不稳定发展的三维效应,又进行了完全三维流动的模拟.数值结果表明,三维流动中不稳定的主导模态为螺旋模态,模态在线性段指数增长,导致流动产生螺旋型的漩涡破裂,之后经过非线性段的增长后达到饱和,流动最终发展为轴对称泡型旋涡破裂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将不可压无粘旋转流的Ludwieg稳定性准则推广到可压缩情况.由物理机理的分析出发,导出可压缩无粘螺旋流在一确定的扰动方向下稳定性的准则,并将此准则与其它稳定性条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流向涡与涡轮叶栅二次流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有效的流动控制手段,降低涡轮内部二次损失,对于小展弦比涡轮的气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涡发生器在叶栅入口前产生流向涡,通过试验和数值方法探讨这种基于旋涡相互作用的流动控制方法对涡轮平面叶栅二次流动的作用效果,并对不同流向涡情况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向涡对涡轮叶栅内部流动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从而影响叶栅的性能,当所产生流向涡强度和位置较为合理时,有可能通过流向涡与二次流的相互作用达到较大幅度降低二次流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流动显示实验研究圆形静止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域内以圆心对称布置的双柱作同频同相小振幅振动时诱导的Stokes层外的定常整流旋涡流动。实验表明,串列双柱当柱间距足够大时整流流谱呈八涡结构。当间距很小或为零时上涡结构。双柱的斜置有利于整流旋的合并,并柱间距接近至一定范围时,整流流动呈三维特征。振幅的减小和频率的降低使流动易出现三维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k-ωSST湍流模型和SIMPLE数值模拟算法,进一步探讨增加宽度比的三角柱体对于角区马蹄涡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三角柱体宽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马蹄涡的控制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定义的涡强系数(基于涡心位置及马蹄涡的涡量)能很好地表征马蹄涡的强度。当三角柱体宽度与机翼厚度相同时,即宽度比为b/T=1(b为三角形宽度,T为机翼最大厚度)时涡强系数降到原来的27%。文中的三角柱体的高度仅为机翼厚度的1/20,和当地边界层的厚度相当。此种三角柱既能控制马蹄涡,又不会引起流场的整体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17.
徐向南  张华  胡波 《航空学报》2016,37(6):1743-1752
为明确介质阻挡放电(DBD)涡流发生器对马蹄涡的影响,在采用唯象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DBD涡流发生器诱导产生流向涡的结构特性及其对马蹄涡的控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在激励器上游边缘处形成羊角涡,自由剪切层卷入流向涡的涡核并为其提供持续涡量;在柱体根部角区流动中,当对称面两侧激励器诱导流动指向对称面,诱导涡与马蹄涡环绕方向相反时,马蹄涡可以得到有效抑制,反之,则控制效果不佳。最后得出,诱导涡对下游马蹄涡的控制机制体现在其黏性扩散作用、掺混作用以及低压效应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机匣相对转动对涡轮叶顶间隙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匣与叶片的相对转动是影响涡轮叶顶间隙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LISA 1.5级轴流涡轮内三维流动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叶片静止时,叶片顶部压力面静压增加,叶片顶部载荷增大。通过间隙的流量增加,同时吸力面侧在叶片前缘、叶片中部各形成一个间隙涡。叶片前缘间隙涡会迅速耗散,同时使得叶片中部形成的间隙涡维持在吸力边附近,上通道涡被排挤到间隙涡下方,导致动叶出口截面上、下通道涡形成的高损失区合并,影响范围增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不可压和可压缩粘性涡核运动方程及其解法;研究旋涡破裂边界,初始参数和外流参数对旋涡破裂的影响以及旋涡破裂机理;给出细长三角翼前缘分离涡破裂的理论模拟方法,初始参数对高速旋涡破裂的影响,可压缩粘性旋涡的运动特性以及压缩性效应。  相似文献   

20.
文氏效应在叶片根部马蹄涡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文氏管在叶片根部马蹄涡控制作用的应用,针对简化了的叶片-平板结构在叶片上游平板上的某位置开狭缝,在平板的另一侧构造一文氏管(文氏管的喉道位于狭缝处),引射叶片根部的流体,进而控制马蹄涡.数值模拟了不同狭缝位置的湍流流动;结果表明了改变狭缝相对于叶片的位置能很好地控制马蹄涡,甚至能完全消除叶片前马蹄涡.提出的方法可以利用外势流的能量而无需额外消耗能量,为一种被动的控制手段,有很大的实际应用前景.利用文氏效应的控制方法简单实用,因此工程中采用该法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