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该文研究基于光纤传输技术和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的集中控制技术,阐述了遥测地面站在两种核心技术的支撑下实现远程控制,解决了信号遮挡问题,提高了管理与控制的自动化程度。为以后遥测地面的建设与布置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与实践基础,指明了远程控制技术在遥测地面站中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卫星分包遥测静态分配适应单一遥测信道的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动态自适应遥测信道速率的遥测分包方法,将包传输的控制参数由绝对参数优化为相对参数,从而满足不同信道速率、不同包源速率下的包传输适应性.该方法通过将遥测包周期计数与遥测包静态分配的传输周期的比值作为遥测包传输等待迫切比例系数,用相对的传输迫切比例系数值对全部遥测包进行排序,从大到小组入遥测信道下传.通过这种遥测包调度策略解决了遥测信道速率变换对包传输控制的影响.此外通过调节遥测包传输比例系数也能很好地解决遥测包数据率变化对信道传输的适应能力的影响,如数据率增加时整体降低包传输频率、数据率减少时整体加快包传输频率.  相似文献   

3.
卫星地面站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具有时效性,主要表现在卫星地面站设备配置用时较长,时效性不高,在任务准备中占时比例大,制约了卫星系统的应用效率.针对该问题,分析了影响制约设备监控系统控制效能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对策,如细化设备控制脚本分类,取消命令之间的延时冗余,改善响应机制,采用并串行混合控制,预先优化宏命令解析等.经过检验,这些方法是有效可行的,有利于提高设备控制效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星载系统的发展,卫星的复杂性和自主能力日益增强,故障越来越少,但是,剩余故障的诊断却变得更加复杂了。此外,现正在提高航天器的自主,与此同时,又要求缩减地面站上的人员。将来要成功地从地面处理故障就需要大量地增加故障检测和诊断的自动化。本文研究了专家系统用作地面诊断系统部件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诊断过程及其对知识库的要求。给出了对部分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进行诊断的专家系统设计成果。这一问题所需获取的知识主要集中在产生和分析遥测终端显示方面,这种遥测信息看起来很象曲线图。专家系统利用广泛的遥测分析、操作和卫星状态数据库以及卫星模型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以国际某全球卫星测控网络为例,介绍了测控网与卫星测控地面站远程监控体制的设计与实现,包括通信链路、控制中心以及测控站远程监控网络的设计,为国内测控网全网IP化改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在某卫星型号的遥测设计中,考虑到传统遥测的缺点,采用了分包遥测体制。针对快遥测包可能存在被长包阻塞而导致延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遥测包调度策略,为多种速率的遥测包开辟了不同的缓存队列,设计了不同的优先级,并在卫星上进行试验验证。证明该分包遥测设计能同时满足多种速率遥测包的传输需要;可编程能力强,便于计算机灵活控制;易于功能扩展;且对需求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方便在不同型号中应用,缩短软、硬件的设计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Agent卫星遥测数据实时监测与诊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兵  姜兴渭  宋政吉 《航空学报》2005,26(6):726-732
为了提高根据遥测数据进行卫星故障诊断的速度与精度,提出了集成多信号模型诊断Agent、模糊诊断Agent以及专家系统诊断Agent等多Agent监测与诊断系统。多信号模型诊断Agent,采用模糊阈值进行监测,并引入可信度因子对Deb原实时诊断推理方法做了改进,解决了Deb方法可能因虚警而导致的诊断结果冲突的问题。模糊诊断Agent采用Mamdani算法,能给出部件故障的可能性。专家系统诊断Agent采用基于规则的产生式系统,同时采用加权不确定推理解决了规则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了3种诊断Agent的协作方式,采用D-S证据理论对各Agent的诊断结果进行决策融合,给出故障元件的置信区间。通过某卫星仿真遥测数据验证,该集成诊断系统充分利用了各种诊断方法的优点,诊断精度高且速度快(一般诊断时间小于0.3秒,PIII800/256M计算机),适用于卫星地面站对卫星遥测数据进行自动实时在线监测与诊断推理。  相似文献   

8.
张建琳 《飞行试验》2004,20(3):35-39
试飞监控系统是飞行试验设施中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的应用是飞行试验工程成功实施的保证。试飞指挥模式、指挥与监控的关系、指挥的要求和监控信息都随着试飞工程的发展不断的变化。本文主要从以上方面讲述了试飞工程中遥测地面站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在轨成功运行的首发海洋动力环境探测卫星为例,描述了在我国遥感卫星中首次全面采用AOS(高级在轨系统)标准实现整星数据流统一动态管理的数据管理方案。该方案采用AOS标准的源包多路复用机制实现对卫星遥测数据的动态调度传输,提高了信道利用率;采用虚拟信道的动态调度机制在数传信道和激光通信信道实现将卫星的低速平台数据和高速有效载荷业务数据进行动态合路传输,从而实现整星信息的综合利用,增强了卫星自主管理能力。针对卫星在轨应用情况,对该方案的优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使用卫星温度遥测进行温度测量产生的误差,结合卫星测温电路与温度遥测参数的传输过程,提出了一种卫星温度测量误差模型,确定了影响卫星温度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因素:由热敏电阻分度表进行曲线拟合时产生的误差,由测温电路基准电压偏差造成的误差,由测温电路中匹配电阻阻值偏差造成的误差以及由测温过程中A/D(Analog to Digital,模数转换)量化产生的温度误差。并结合某卫星使用的热敏电阻进行了实例分析,给出了上述各项误差的计算方法,确定了由各因素造成的误差大小。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卫星测温误差分析模型能够实现高精准温度遥测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1.
延时遥测是掌握卫星在测控站不可观测弧段工作状态的重要手段,在深入分析卫星遥测参数特征的基础上,对卫星遥测参数按类型进行分类处理,提出了对各类延时遥测参数不同的处理、存储和下传方法;实现了下行遥测码速率受限情况下优化利用卫星存储资源和下行信道资源,使地面可准确掌握卫星在不可观测弧段的工作状态,尤其为不可观测弧段异常问题的判断和定位提供有效的遥测数据支持;实现了延时遥测数据的自主存储和下传,大大减轻了地面测控站的控制工作量.该延时遥测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某卫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卫星地面运控系统按需分发遥测参数的要求,提出了一套低成本解决方案.该方案引入遥测参数分发软件,从而化解遥测处理设备和业务系统之间的多对多关系;并基于以配置方式实现对遥测参数的订阅,以模板填写方式实现对输出数据的动态封装,设计出保证数据包可靠传输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对遥测参数分发软件进行了总体设计,给出了主要功能的实现逻辑.软件的运行效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实现了多星多方遥测参数的动态分发,降低了系统复杂度.  相似文献   

13.
火焰衰减是运载火箭遥测系统设计及地面测站布站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以火焰衰减对遥测地面站接收信号的影响为出发点,推导了火焰夹角与测站位置及火箭俯仰角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在此基础上依据已有的火焰夹角与火焰衰减关系模型,设计了理论弹道全程中地面测站火焰衰减量的计算程序.以某型遥测设备的接收信道链路为依据,在实际任务中对火焰衰减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证实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火焰衰减对遥测地面站某型变频器参数设置的影响,确定了实际任务中更加合理的变频器参数.  相似文献   

14.
稳定的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是北斗/GNSS-RTK技术应用于滑坡灾害监测的必要条件,当监测区域地面通信基础设施缺失或突发险情引起通信链路中断时,滑坡监测工作难以开展。针对于此,研究并分析了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regional short message communication,RSMC)技术应用于滑坡灾害监测的可行性。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三号RSMC的GNSS观测数据编码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准站与流动站观测数据的不同传输方案对滑坡灾害监测的影响。最后对其中两种可行性较高方案的通信指标与定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基准站采用4G、监测站采用北斗三号RSMC的第一种传输方案,平均解算时延优于1.1 s,传输成功率可达98.46%,实时监测序列精度在水平方向优于1cm,高程方向可达厘米级水平。该方案保持了监测序列的高频率高精度实时获取,同时提升了地面通信受限时监测信息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There are several critical periods early in the mission of a geo-stationary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The first is the period from launch vehicle ignition until the upper stage final successful burn. The second is after the above span until the vehicle reaches its final altitude of a synchronous orbit. For a nominal low thrust apogee boost ascent subsystem during that later time, almost continuous telemetry is mandatory.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during the crucial periods of main engine burns and attitude correction phases. Maintaining a strong telemetry link throughout this phase requires an adequate RF signal link from the spacecraft to a ground station in the telemetry RF channel. An analysis of this link performance during each orbit until final position has two major aspects. One, the location of the spacecraft in relation to the ground tracking station at each moment in the mission is a matter of geometry and Keplerian physics. The other is the RF signal and its supporting subsystems, both on the ground and aboard the vehicle. The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or both the orbit parameters and radio link components are examined and then the individual parameter sensitivities are analyzed. Next, a nominal cast for a generic mission is studied. This survey considers the telemetry performance during each major stage of the flight from the launch through the transfer orbit to the postinjection period to the final orbit. Then abnormal situations due to both orbit and RF faults are examined. Finally, some design and operation concepts which may lessen the impact of the previous anomalie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日益繁重的在轨卫星长期管理工作,从实现中心透明测控模式的角度出发,就如何提高S波段活动测控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操作可靠性,解决人员精力与卫星长期管理质量之间的矛盾提出解决思路,并重点讨论了提高RMCS、监控分系统、测距测速分系统、遥测分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卫星功能日趋复杂,遥测参数越来越多,处理要求越来越快,遥测设计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必须拓展新的设计思路.本文讨论了一种低轨卫星可控式冗余分包遥测技术,更好地缓解遥测信道“瓶颈”,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遥测需求,提高卫星遥测能力.该设计采用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遥测和分包遥测相结合的方案,在信道资源有限,遥测参数庞大、用户需求多样的约束条件下,通过星载软件模式控制的方法实现了动态可编程遥测处理和遥测数传通道的冗余处理,提高了遥测信道的资源利用率、遥测设计的灵活性和系统的可靠性,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某在轨卫星,并被多颗在研卫星所采用.  相似文献   

18.
国际民航组织(ICAO)将采纳 GPS GLONASS INMARSAT 联合组成的 GNSS 系统供全球导航使用。对系统的增强和完好性监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介绍近年来提出的各种地面完好性监控通道(GIC)的方案,包括地面监测台网、地面数据传输的通信链路和卫星转发。重点阐述 INMARSAT 提出的静止卫星加发导航信号的重叠(IGO)概念和全球性完好性监测台网(IMN)。然后进行比较和讨论,并提出需进一步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