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轴流压气机大小叶片技术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了国内在涡轴发动机上应用此项技术的研制历程。通过进行部件试验和整机试验,对采用大小叶片技术后发动机性能的改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型轴流压气机后,发动机流量增加了7.27%,功率提高20.79%,耗油率反而降低2.67%,充分验证了大小叶片技术的有效性。采用大小叶片这种先进的气动布局方案的轴流压气机,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轴流压气机大小叶片特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轴流压气机大小叶片技术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了国内在涡轴发动机上应用此项技术的研制历程.通过进行部件试验和整机试验,对采用大小叶片技术后发动机性能的改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型轴流压气机后,发动机流量增加7.27%,功率提高20.79%,耗油率反而降低2.67%,充分验证了大小叶片技术的有效性.采用大小叶片这种先进的气动布局方案的轴流压气机,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您长期从事压气机技术的发展研究工作,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请具体介绍一下您从事的压气机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困难所在-尹红顺:我多年来工作领域主要集中在航空涡扇发动机的轴流压缩系统,从事的工作主要有风扇、压气机部件关键技术预研工作,航空发动机样机研制中风扇、高压压气机的设计工作以及型号发动机风扇、压气机部件的研发工作。压气机是航空发动机的主要部  相似文献   

4.
涡轴/涡桨发动机压气机流动特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了涡轴/涡桨发动机的现状与发展历程以及涡轴/涡桨发动机压气机的主要结构形式与技术特点。其次,从压气机的内部流动特点角度,详细介绍了涡轴/涡桨发动机组合压气机中的轴流级相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轴流压气机的内部流动特点与流场改善措施,及涡轴/涡桨发动机普遍采用的离心压气机中离心叶轮和扩压器的内部流动及匹配的特点。然后,对涡轴/涡桨发动机压气机内部流动失稳和扩稳措施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未来的涡轴/涡桨发动机压气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某型涡轴发动机喘振发生位置规律,采集并分析了台架喘振试验时进气道、轴流压气机叶尖、轴流压气机出口和离心压气机出口的压力信号。采用连续小波时频变换对压力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以小波系数作为喘振信号特征,阈值为小波系数最大值的10%,结果表明:某型涡轴发动机的轴流压气机总是比离心压气机先发生喘振,喘振在轴向上由进气道向离心压气机传递的同时,在周向上也沿着压气机转子叶片旋转方向传递。对某型号发动机进行实时喘振监测时,监测轴流压气机能比监测离心压气机更早发现喘振,在后续某型涡轴发动机改型设计时,可增加轴流压气机的喘振裕度来提升整机防喘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轴流压气机气动性能试验是航空发动机研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试验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准确获取压气机气动性能参数。在用于评定压气机气动性能的主要指标参数中,通常质量流量和增压比容易准确获取,而效率参数的准确测量难度较大。特别是低压比小温升工况效率参数受各种因素影响,测量结  相似文献   

7.
在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当选定发动机设计状态并确定出热力循环参数后,就可以通过1维流道尺寸设计来预估发动机尺寸和质量。以轴流压气机为对象,研究了1种新的轴流压气机流道设计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CEFP)。该方法采用"1维平均中径法",基于流量连续方程,通过确定压气机各级中径处的气流参数,迭代计算出压气机各级进、出口截面的内外径尺寸及轴向位置,从而确定整台压气机的流道。使用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GE公司的E3发动机10级高压压气机进行了模拟计算,其计算结果与原始尺寸数据对比最大误差不超过8%,足以验证该方法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良明 《航空动力学报》1991,6(3):216-218,286
本文叙述了一台叶尖速度 436m/s的小尺寸双级跨音速轴流式压气机性能。在机械调试达到设计转速 45 0 0 0r/min后 ,进行了性能试验 ,主要性能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设计值。本文讨论了径向轴向间隙 ,探针堵塞 ,级间配合和一些测试技术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一、小尺寸跨音轴流压气机的特点在中小航空发动机中 ,跨音轴流压气机作为组合压气机的前面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多级轴流压气机比单级离心压气机的多变效率平均高 4~ 5 % ,但对小流量压气机来说 ,由于末级叶片很短 ,损失大 ,特别是高压比压气机单纯采用轴流压气机是不合适的。目前世界…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级轴流压气机的逐级特性,发展了1种预测周向总压畸变条件下多级轴流压气机失速首发级的方法。该方法结合平行压气机模型和级叠加计算方法,以进气畸变条件下多级轴流压气机某级的有效相对气流角达到稳定状态时该级的最大相对气流角为条件,进行多级轴流压气机失速首发级的预测分析。通过对J85—13发动机8级轴流压气机总压畸变试验数据进行模拟计算,预测出该轴流压气机畸变条件下的失速首发级。  相似文献   

10.
轴流压气机叶片排流场非定常频谱特性试验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揭示轴流压气机叶片排的非定常流动特性,同时与压气机气动性能和气动稳定性相关联,开展了轴流压气机叶片排流场非定常频谱特性试验研究,并对该试验的试验技术和参数测试方法做了相应介绍。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技术对进行轴流压气机叶片排流场非定常频谱特性试验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叶轮机虚拟样机技术、多级轴流压气机数值仿真和叶轮机与发动机一体化设计。虚拟样机技术是一种崭新的产品开发方法,是一种基于产品计算机建模的数值设计方法,叶轮机数值仿真和建模所涉及的技术领域是非常广泛的。  相似文献   

12.
高负荷多级压气机的技术难点之一在于如何快速、完整、准确地获得全工况下叶片前尾缘气动参数分布和整机特性结果,而通流计算凭借速度快、指向性明确的优点,一直是多级压气机设计的核心技术。为了提高通流代码的适用范围和预测精度,推导了统一适用于轴流、斜流、离心压气机的流线曲率方程,引入端区黏性和径向掺混模型,应用Fortran语言针对轴流压气机全新开发了其通流特性计算程序,对NASA Rotor37、Rotor67转叶和GY1-2J压气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新模型的加入提高了程序的计算精度,初步验证了程序的有效性。并提出提高程序的通用性是今后通流计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轴流压气机近失速状态叶片通过频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压气机转子叶片通过频率特性与压气机气动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某型单轴涡喷发动机的轴流式压气机静子机匣壁面静压信号进行了时频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压气机叶片通过频率特性的变化可以反映特定的压气机级的流态变化。在中小转速的工况下,随着发动机工作点逐渐靠向喘振边界,机匣壁面静压信号中压气机第1级至第3级转子的叶片通过频率信号逐渐增强。与设计点相比,在近失速边界的工况下,压气机第1级转子叶片通过频率幅度增强达10dB以上。此外,在中低转速范围内打开放气带后,压气机前面级转子叶片通过频率幅度显著减小,与流场的变化情况相一致。因此,轴流压气机转子叶片通过频率特性可以提供压气机气动稳定工作状况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基于所建立的总压畸变矩阵传递模型,对周向总压畸变下某型跨声速双级轴流压气机容畸变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数值分析,揭示出了多级环境下轴流压气机对进气畸变的衰减/增益变化规律,这对理解增强多级轴流压气机抗压力畸变能力机理,提高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和扩大其稳定工作范围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串列叶片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苗厚武  高金满  郭捷 《航空动力学报》1991,6(3):203-206,281
在平面叶栅、多级压气机和全台发动机三种试验器上进行了单列、串列叶片的性能对比试验。说明 ,串列叶片具有较低的损失和较宽的工作范围。文中给出串列叶片参数选择、设计考虑及主要对比试验结果 ,供串列叶片设计和试验研究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叶尖间隙分布对内燃机增压压气机性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维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两种相反叶尖间隙分布方式的无叶扩压器压气机级进行了详细流场分析,研究了叶尖间隙分布对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轮及扩压器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非均匀分布弦向间隙分布叶轮有较宽的稳定工作范围;出口轴向间隙小于进口径向间隙的压气机级压比和效率明显高于出口轴向间隙大于进口径向间隙的压气机级.较小的出口轴向间隙削弱了叶轮通道后半段间隙流动,显著提高了叶轮后部做功能力,获得更高的级压比;并使叶轮后部间隙涡强度及涡在叶轮通道和扩压器通道内耗散损失小,压气机级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车用跨声速离心压气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内燃机功率密度的提高,需要更高的增压压比.采用全三维气动设计技术,设计了最大压比为4.0的车用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可应用于微型燃气轮机),并将此应用于某型增压器的改进.针对跨声速流动特征,分析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与某型发动机的配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设计的离心压气机后,在额定功率下,油耗下降4.1 g/(kW·h),涡轮进口温度下降35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