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航空学会、宇航学会和空气动力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二届跨音速流讨论会”于1983年5月27日至6月2日在南京举行。会议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航空、航天工业部和国防科工委系统等40多个单位共91人。到会的有学部委员、中国航空学会顾问、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沈元教授,学部委员、空气动力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宇航学会理事庄逢甘教授,学部委员、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副会长林同骥研究员等。会议由庄逢甘教授主持,会上宣读论文42篇,散发3篇,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空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和中国导航学会,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在厦门市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三届分离流与涡运动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有来自航空船天系统的设计所、研究所、高等院校、部队等11个单位的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37人。卞荫贵、刘谋洁、童秉纲,张涵信、邓学蓥等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并做了报告。由于与会者的共同努力,会议开得既紧张又活泼,讨论得既热烈又深入,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1990年4月26日至29日,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和中国力学学会在安徽太平联合召开了第五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124人,他们分别来自44个科研、工业部门和高等院校。会议交流了论文122篇,其中会上宣读了论文83篇,书面交流39篇。会议开得紧张热烈,学术气氛浓厚,交流了经验,互通了信息,圆满地完成了会议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第一次会议: 值此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之际,我们谨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祝贺大会圆满成功,祝同志们身体健康! 在这次会议上将要成立空气动力学研究会,这是我国空气动力学界的一件大事。空气动力学与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去的实践已经证明,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已对我国国防、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中央常委、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第二届副理事长、中国力学会名誉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中国宇航学会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进展》副主编、《航空学报》和《力学学报》编委、北京航空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陆士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  相似文献   

6.
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于 2 0 0 0年 10月2 1~ 2 5日在合肥中国科技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举办 ,中国力学学会主办 ,中国科技大学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张立同教授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张耀教授 ,中国力学学会复合材料专业组组长毛天祥研究员 ,中国科技大学汤洪高、夏源明教授等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的复合材料界代表共 170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上宣读论文 148篇 ,会议文集共收录论文 182篇。会议开幕式由夏源明教授主持。杜善义院士致…  相似文献   

7.
空气动力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及其第一次全国学术交流会于1980年6月10日—14日在上海举行。这次大会是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后,在我国首次发射成功洲际运载火箭的大好形势下,是在全国人民为四化奋勇前进的精神鼓舞下召开的,是空气动力学界决心为四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一次空前盛会。会议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形成拳头,深入开展空气动力学实验与理论研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一、任务来源在1980年空气动力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提出编《中国空气动力学发展史》,原由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董兴德同志承担,因他于1981竿至1982年去西德哥廷根学习。这工作由陆士嘉教授领导,她提出要我协助她作些具体工作。当时科技部韩志华部长同意让我暂时兼职协助陆士嘉教授作些具体工作,待董兴德同志回国后再交给他。陆士嘉教授是编委会主任委员,只负责抓建国前《中国空气动力学发展史》部分的撰写工  相似文献   

9.
我会与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于一九八二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六日在福州市联合召开了“粘性流与附面层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代表六十四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5篇,在会上宣读了22篇。 我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至十二月先后召开了九次学术交流会,计有:  相似文献   

10.
<正>为加强我国计算流体力学(以下简称CFD)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推动我国CFD研究、发展和应用,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空气动力学会计算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西北工业大学和陕西省航空学会承力、的"第十八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定于2019年6月13日至16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现将会议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8月14日至16日,中国高校社科学报发展论坛在秦皇岛河北煤疗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30余名学报主编、编辑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龙协涛教授致词。学会顾问杨焕章、潘国琪教授,学会副理事长、《高校文科学术文摘》总编姚申教授,北京大学图书馆蔡蓉华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姜晓辉研究员,南京大学社科院苏新宁教授等分别作了题为:“论编辑修养”;“国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与学报编排规范”;“中国高校学报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前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研究”,“2007核心期刊研制的主要特点”;“人文社科期刊评价体系研究”等学术报告。本次论坛强调了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编辑规范和评审核心期刊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简讯     
1987年的学术会议 1.第二届全国流体弹性学术会议拟于5月在北京召开。该学术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航空学会联合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委员会和北京航空学院负责筹办。 2.第四后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振动学术会议拟于10月召开。征文内容为:结构分析、强度计算、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零部件的振动问题、寿命和可靠性,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和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成立 2 0周年之际 ,经中国科协批准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于 2 0 0 0年 6月 1 2至1 5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第三届理事长庄逢甘院士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有中科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机电集团、航空工业第一集团、航空工业第二集团、船舶工业集团、核工业集团、兵器工业集团、总装备部、空军、海军、总参工程兵、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部门和单位 ,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  相似文献   

14.
1999年8月20至23日,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八届分离流、涡运动和非定常、涡控制学术研讨会议在天津蓟县黄崖山宾馆召开,现将会议有关事项记要如下:1 在这次会议上共交流了学术论文29篇,其中会议口头报告交流22篇,书面报告交流7篇。出席会议3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知名教授10人,其他是年青的博士和具有高、中级职青年力学工作者。与会同志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中科院力学所、…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空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于1996年2月6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逸夫科学馆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会议由第五届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颜鸣皋院士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副主任委员周家骐研究员和曹传钧教授,委员关桥院士、杨为民教授、宋焕成教授、翟春惠研究员、袁修干教授、申功勋教授、吴庆荣研究员等。委员顾诵芬院士、高镇同院士和崔尔杰研究员提出了书面意见。中国航空学会谢础秘书长在会议开始时说明了第五届学术工作委员会的筹建过程,并宣读了经第五届常务理事会通过的学术工作委员会成员聘任名单。颜鸣皋主任委员说明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相似文献   

16.
<正>为加强我国计算流体力学(以下简称CFD)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推动我国CFD研究、发展和应用,拟定于2019年6月中下旬在西安(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召开"第十八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会议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空气动力学会计算空气动力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力学及飞行试验专业分会、中国宇航学会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国1995年飞行力学学术年会暨国防口飞行力学协作攻关办公室〈9510〉成立大会”于1995年10月8~11日在成都召开。会议收到的138篇论文,来自航空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总公司、兵器工业总公司、民航、总参、空军、海军、二炮和国防科工委等9个部委所属40个设计部、研究所、试验基地和高等院校。会议论文集收入了120篇论文。会议由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蔡金狮研究员主持,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工程学院名誉院长、著名飞行力学专家陈士橹教…  相似文献   

18.
由北京振动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动力学分会、黑龙江省振动工程学会和黑龙江省宇航学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结构强度和振动理论、实验与应用学术会议于1992年7月30日~8月3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镜泊湖哈工大休养所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有厂、所、院校代表近7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84篇,分别收入会议文集(上、下两册)。会议开幕式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邹经湘教授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世基致开幕词,介绍了本届会议筹备工作。黑龙江省科协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黄文虎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重要学术报告,着重介绍了我国振动工程应用方面发展的新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年九月四日至十日,中国航空学会在上海召开了空气动力学及飞行力学、结构强度、动力、电子及自动控制综合学术年会。这是一次大型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科研、设计、生产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共四十九个单位、二百五十七名,其中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的代表五十八名。应中国航空学会邀请来华访问的以吉普森先生为团长的美国航空宇航学会代表团(简称AIAA)一行二十三人参加了会议。正在北京航空学院讲学的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沈申甫先生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宣读了论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举办的跨音速流学术报告会于五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西安召开。 跨音速流是同时包含了亚音速流动和超音速流的混合流,并存在激波附面层等复杂现象,研究和计算都比较困难。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跨音速的研究工作才有了较快的进展。近年来我国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者也十分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次学术报告会有31个单位的74名教授、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共宣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