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国内商业航天的兴起。以实现商业卫星高效便捷管理为目的,调研了国内外商业航天与商业航天测控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外商业航天以及商业航天测控发展对我国商业航天测控管理的有关启示,得出了测控管理多元化大势所趋、适度鼓励商业航天测控发展势在必行等结论。同时,对我国商业航天测控管理中加强航天立法、探索商业航天测控管理新模式、加强商业卫星管理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建议从国家层面、行业规范层面制定航天法规,卫星任务中心应支持对外联网,并加强商业航天测控地面站的国际合作,从而提高商业卫星频率、轨位、空间目标编目、发射与回收等管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扼要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国小卫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小卫星的特点、发展机遇及潜在应用。接着介绍了小卫星的发射,并对小卫星作了评价。最后,较深入地分析了小卫星测控特点,及其对通用航天测控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继卫星系统在我国航天测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继卫星系统高覆盖、数据传输能力强,是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中继卫星系统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其对优化我国航天测控网结构、提升中低轨道航天器测控能力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结合中继卫星系统的特点,分析了我国航天测控任务对中继卫星系统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在运载火箭测控、航天器入轨段测控、载人航天测控、卫星在轨长期管理等方面开展中继卫星系统应用的思路,梳理了运载火箭测控、航天器入轨及早期轨道段测控、飞船返回段测控、多址链路测控等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围绕中继卫星应用于航天发射测控的跟踪控制技术,重点研究了对运载火箭的高精度指向控制计算方法,并通过对仿真发射弹道的模拟跟踪,完成了中继卫星星间天线对运载火箭高精度的跟踪指向控制计算。研究表明采用中继卫星系统可以完成对运载火箭的高精度指向跟踪任务,满足航天发射测控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航天测控资源存在“条块分割、设备分散”等问题,进行相应分析并提出解决设想,其目的是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航天测控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测控资源和空间资源充分共享及综合利用。首先对我国地球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的航天测控资源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根据不同卫星的测控特点,提出航天测控资源综合利用的设想,并对其利弊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结合我国航天测控资源实际情况,指出了实现航天测控资源综合利用需要重点解决测控覆盖范围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二十多年来,空军卫星控制网(AFSCN)为许多军用航天器和发射运载器提供了实时跟踪、遥测和遥控支持。随着国防部航天任务测控要求的变化,空军卫星控制网的测控、通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扩展和现代化都已稳步增长。空间运输系统的发展促进了空军卫星控制网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为满足空间运输系统的要求对空军卫星控制网目前已进行的和预期进行的一系列改造。  相似文献   

7.
快速响应侦察是空间快速响应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而合理布设地面站以保障侦察卫星的发射测控和快速数据回收是侦察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通过分析近地快速覆盖轨道和近地重复覆盖轨道的对地覆盖特性,针对发射测控和快速数据回收提出了地面站的布设原则,结合我国领土特点给出了这2类轨道的地面站布设方案,并求解了该方案所能提供的发射测控弧段长度和侦察数据返回时间。分析表明,在我国境内布设地面站以保障快速响应侦察卫星的发射测控和快速数据回收是可行的,其数据返回时间小于1个轨道周期。  相似文献   

8.
天基测控系统应用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中继卫星的天基测控系统将在我国航天测控系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研究天基测控系统应用发展趋势,对支撑天基测控系统发展、引导技术及应用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基于中继卫星的天基测控系统应用需求分析入手,介绍了国内外天基测控系统应用现状,对我国天基测控系统应用发展趋势和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今后应加强中继链路设计分析与模拟验证工作,建议重点开展抗干扰抗截获技术、更高码速率传输技术以及多用户网络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软件缺陷正交分类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航天测控软件特点,构造其正交分类框架,建立航天测控软件缺陷信息数据库,实现基于Web的航天测控软件缺陷管理与分析系统,对某测控软件系统的部分缺陷信息数据开展分析,得出一定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8月 1 8至 2 3日 ,以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为挂靠单位的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银川组织召开了以”多星测控与测控网管理技术”为主题的”2 0 0 3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沈荣骏同志专程莅临会议 ,专委会顾问、委员及来自航天测控领域各试验训练基地、航天指控中心、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共八十余人参加了会议。8月 1 9日上午 ,在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科技处吴斌处长的主持下召开了隆重、热烈的开幕式。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侯鹰副所长回顾了第四届专委会成立以来在总装备部、…  相似文献   

11.
NASA已规划了可用“侦察兵”火箭发射的廉价“探险者”卫星新系列,将于九十年代初投入使用。利用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已能制造出这样既简单又经济的卫星,用一个小型地面站即可对其进行操作,这种站将设置在卫星用户所在地,并将自主运行。除发射段和运行应急阶段的支持外,将不需动用NASA的测控设施。经论证,这种操作方式可在不降低性能的情况下减少航天任务的费用。  相似文献   

12.
卫星通用测控仿真平台是为了提高测控支持效率和能力而提出的。根据航天测控任务需要以及测控设备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半实物的卫星通用测控仿真平台硬件环境。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结合喷泉模型进行了软件开发。通过抽象以及采取“穷举覆盖、描述文件、参数表、动态连接库、分支语句”等方法,建立了卫星通用测控仿真平台数学模型。通过与真星比对,该平台在信道的电气性能和数据层与真星具有等价性,并成功地应用于近地和同步卫星的系统联试和任务实施中。  相似文献   

13.
以空间作战为目标的航天测控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未来空间作战对航天测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航天测控与空间作战的关系,分析了未来空间作战对航天测控的需求,并通过对我国航天测控网现状和不足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航天测控发展对策,以使航天测控的发展能够适应未来空间作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降低航天任务费用,提高航天任务的效费比是多年来各航天大国研究的重点,低费用空间操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NASA提出的“更小、更快、更廉、更好”,成为各国实施低费用航天计划的指导方针。在提高卫星操作的交通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思路,如“功能最小化原则”。在技术上,低费用小型化地面站更受到市场欢迎;大力提高星上自主能力已成为小卫星的重要发展方向;地面站的联网与互操作成为实施空间操作服务的必然结果;标准化的推进,面向用户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和现代管理思想等所有这些措施都体现了以更低的费用提供高质量卫星操作服务的宗旨。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可有效降低测控操作费用的技术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提高我国测控系统多任务低费用测控服务能力的总体思路,为我国测控系统的长远发展规划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基于多卫星、多测站、多天线、多频率配置和单测控中心的在轨测试和通信业务监视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功能特点,并介绍了其硬件组成和系统软件所包含的内容.随着航天测控网的不断发展,实际工程应用中对卫星的测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该技术在对卫星的在轨测量中将会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航天测控通信网自建成以来,整体运行较为稳定,但在网络安全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研究和解决目前航天测控通信网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在分析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分层协议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IP网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协议漏洞及常见攻击方法,详细介绍了当前航天测控通信网的网络安全部署情况,根据网络现状分别对航天测控通信网上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纵向分析,针对分析出的各类安全问题,进一步给出了有效的防御措施和防护方法。最后,探讨提出了一套航天测控通信网配置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建立设备配置信息库、检查信息记录库及网络故障库等,实现了对航天测控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美国卡纳维拉尔角消息—10月26日一枚空军的德尔它火箭把一颗GPS卫星送入轨道,这是GPS导航系统的第23颗正式工作卫星。加州Seal海滩Rockwell国际公司卫星系统部制造的另一颗卫星,已安排了发射日程,该星发射后GPS星座满员。还有一些星整装待发,根据需要替代在轨的老卫星。现在已有26颗在轨GPS卫星,其中包括3颗性能较差的正在老化的卫星。GPS将由24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工程设计和设备配置角度,介绍了在某航天测控通信系统中采用的新型数据传输设备——LINK/2~ 。提出了LINK/2~ 的一些新的应用方法。这些新的方法在某航天测控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并经工程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可供采用LINK/2~ 进行工程设计和应用时借鉴。  相似文献   

19.
航天飞机是具有空间飞行器和飞机特性,可重复使用的一种空地运输工具,它是美国八十年代初开始试飞的新型载人航天任务。整个任务期间,要经历动态环境差异极大的发射入轨、在轨飞行、会合对接和返回着陆等阶段,因而对其的通信与测控也显得十分复杂。本文说明了这些特点,并分阶段介绍了航天飞机任务对通信测控的要求,以及实现这些要求所采用的各种通信、测控和导航手段。最后简要地介绍了参与航天飞机通信测控的现有和未来的各系统以及有关的各航天中心。  相似文献   

20.
日本国家航天开发局(NASDA)已经在1995年使用工程试验卫星(ETS)-Ⅵ进行了轨道间通信的基础实验。在ETS-Ⅵ实验的基础上,于1997年发射通信与广播工程试验卫星(COMETS)。继ETS-Ⅵ和COMETS之后,NASDA计划用两颗数据中继试验卫星(DRTS)进行高速率数传网络操作实验。DRTS预计于2000年前后由H—Ⅱ火箭发射升空。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为地球观测和国际空间站等日本航天活动建立一个空地通信基础设施。本文介绍94到95年DRTSS概念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