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自适应机翼技术研究可分为通过机翼结构较小尺度变形的流动控制设计和较大尺度改变机翼几何构型的A适应结构设计两个范畴。改变机翼构型的自适应结构义包括可变前后缘结构、扭转机翼盒段结构、可变展弦比机翼结构这三种实现方式。根据日前自适应机翼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出了实现机翼自适应功能的两种途径,其中,采川智能材料结构进行驱动控制的研究代表了自适应机翼技术的发展趋势,而基于传统材料结构的自适应机翼技术则在现阶段更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自适应机翼技术的分类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适应机翼技术研究可分为通过机翼结构较小尺度变形的流动控制设计和较大尺度改变机翼几何构型的自适应结构设计两个范畴。改变机翼构型的自适应结构又包括可变前后缘结构、扭转机翼盒段结构、可变展弦比机翼结构这三种实现方式。根据目前自适应机翼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出了实现机翼自适应功能的两种途径,其中,采用智能材料结构进行驱动控制的研究代表了自适应机翼技术的发展趋势,而基于传统材料结构的自适应机翼技术则在现阶段更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机体结构气动外形,确保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下持续获得最优气动效益,一直是航空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机翼变弯度(VCW)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首先,分析总结了机翼变弯度技术所带来的综合收益,详细阐述了不同飞行器对机翼变弯度技术的具体需求;然后,分别从变弯度前缘和后缘回顾了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最后,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势,并对机翼变弯度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战斗机的机翼徭滚特性,运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对一典型三角翼布局开展了研究工作。风洞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攻角和初始角位移因素对机翼摇滚特性的影响;运用非定常建模技术建立了机翼摇滚过程中的滚动力矩系数的表达式并进行了机翼摇滚的数值模拟,预测了发生机翼摇滚的临界攻角和轴承阻尼系数对摇滚特性的影响。最后对机翼摇滚的发展、稳定阶段的能量转换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机翼摇滚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模块化可重构无人机设计工况复杂、约束多样,需要根据不同设计思想的特点研究适用的优化方法才能得到最优方案。本文开展针对多模型的同步优化方法研究,给出不同构型机翼翼根弯矩约束方法,提出多构型机翼结构前后梁弯矩比例约束下的同步优化技术,并以某模块化可重构无人机机翼为对象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与文献中模块化机翼优化结果相比,本文多构型机翼结构同步优化方法在解决整机翼更换的模块化可重构机翼结构优化问题时具有很高的适用性和收敛性,以及广阔的工程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某机翼结构设计研制为实例,简述了机翼结构设计研究中的主要工作和采用的设计技术、设计方法、设计手段,以及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和达到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变形机翼作为未来飞机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其机翼面内变形的研究已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分别从变展长、变掠角、变弦长、组合变形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面内变形机翼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变形机理及优缺点,分析其发展趋势。针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变形机翼的应用要求,提出变形机翼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变形蒙皮技术、变形机构、智能驱动器、传感器及控制网络,阐述各关键技术的应用要求,分析其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归纳;以期为面内变形机翼的设计和应用实现提供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机翼摇滚低速风洞试验技术研究,对试验装置、试验方法、数据采集等进行了描述。重点讨论了不同部件对机翼摇滚特性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机翼摇滚是不依赖于初始滚转角的滚摆现象,出现机翼摇滚现象的超始迎角在滚转阻尼导数反号处;飞机不同布局以及不同部件对机翼摇滚特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彦军  段卓毅  雷武涛  白俊强  徐家宽 《航空学报》2019,40(4):122429-122429
为了实现绿色航空节能减排的目标,层流设计技术成为飞行器设计者的研究热点。对于跨声速客机而言,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设计技术将显著减小飞行阻力,提升气动性能,减少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首先,基于高精度边界层转捩预测技术耦合翼型优化设计系统,实现超临界自然层流翼型设计;经过合理的翼型配置,形成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转捩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的层流流动特性良好。然后,以比例为1:10.4的试验模型在荷兰高速低湍流度风洞进行边界层转捩风洞试验,使用温度敏感材料涂层(TSP)技术拍照获得机翼表面在不同马赫数、雷诺数和迎角工况下的层流-湍流分布。最后,通过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边界层转捩试验结果,探讨了该类型机翼的转捩特性随来流参数的变化规律,总结了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设计的关键因素。此外,该模型也可用来验证边界层转捩预测技术在超临界、高雷诺数工况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于惠勇  李华峰  曾捷  徐志伟  黄继伟  赵启迪 《航空学报》2020,41(10):223808-223808
可变弯度机翼是一种变翼型变体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飞行环境自适应调整机翼弯度来提高飞行效率,从而适应复杂多样的任务环境。针对可变弯度机翼后缘形态与偏转角度实时监测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机翼后缘形态重构方法。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可变弯度机翼后缘的形态变化特征,得到可变弯度机翼后缘偏转位移与偏转角度之间关系。给出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布局形式,构建了基于应变和曲率信息递推位移重构原理的机翼后缘形态和偏转角度监测系统。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机翼后缘形态重构相对误差约为6.39%,偏转角度辨识相对误差约为7.47%。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为可变弯度机翼后缘形态感知、姿态自适应调整以及气动外形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大展弦比机翼的气动弹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察国内外高空长航时飞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展弦比机翼的气动弹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结构非线性对大展弦比机翼的气动弹性和飞行载荷的影响;提出了大展弦比机翼气动弹性问题的研究内容,并指出其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航空市场对能耗、噪音等限制性要求继续加强,新一代民用飞机需要在气动减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自然层流机翼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总结了层流技术类别,回顾了自然层流机翼的主要研究历程,介绍了当前正在开展的欧洲TELFONA计划和美国ERA计划中的自然层流机翼的研究进展,概述了自然层流机翼应用情况和自然层流短舱,分析了自然层流机翼的实际应用难题,展望了自然层流技术在新一代民用飞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变体飞机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气动外形,以便在不同的飞行状态都能获得最佳的气动性能,提高飞机的任务适应能力。伸缩机翼变形技术在国外已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探索,是变体飞机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伸缩机翼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情况,阐述了伸缩机翼变形原理及其优缺点,提炼了设计伸缩机翼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展望了伸缩机翼技术在飞机、导弹、地效翼飞行器以及飞行汽车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可变体机翼技术和可变体机翼多物理场光纤集成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机翼油箱口盖与其周围的机翼外板共同构成飞机气动外形的一部分,飞机在服役过程中,油箱口盖无法避免地会遭受外物的撞击,确保油箱口盖的抗冲击性能对保证飞机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适航法规要求、常用材料和结构形式、考核方法与评价3 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机翼油箱口盖抗冲击性能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的研究结论,并对未来机翼油箱口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可为后续新型口盖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人飞机折叠机翼的展开技术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一种依靠小型火箭产生推力的方式驱动机翼展开,建立机翼展开的数学模型,解决了展翼火箭总体参数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设计方法并进行实验研究,结论是该火箭技术可使折叠机翼安全可靠地展开。  相似文献   

17.
基于建立的模拟半梁式全金属x型号飞机机翼模型,用等刚度设计方法建立半梁式半复材、全复材的模拟x型号飞机机翼模型。用软件ABAQUS分别采用其中的三角形以及四边形壳单元计算全复合材料机翼、半复合材料机翼、全金属机翼在同种气动外形和载荷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位移和应力的收敛情况。数值计算表明:位移收敛速度较快,应力收敛较慢,用不同类型单元和逐渐加密有限元网格对收敛判断是必要的。半复材机翼比全金属机翼减重35%左右,全复材机翼比全金属机翼减重接近50%。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风洞试验中常采用的前最转捩和后最转捩的特点以及使用中的限制,通过某超临界机翼的试验与数值计算压力分布的比较,重点分析了不同位最的固定转捩对机翼压力分布的影响,并对机翼测压试验中所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通过对高雷诺数风洞试验结果的研究,讨论了低雷诺数风洞中利用自由转捩技术模拟高雷诺数情况下机翼压力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飞机主方案机翼平面形状参,在保持机翼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选择梯形、L形和双三角形机翼,改变机翼的展弦比,前、后缘后掠角等参数,并附加不同边条,看全机的气动特性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设计与CFD/CSM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沿着机翼气动性能计算、复合材料机翼构形设计、复合材料部件铺层设计、CFD/CSM载荷传递、机翼结构力学性能计算的设计分析流程,完成了一个大展弦比全复合材料机翼的设计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机翼能够完全满足预定设计指标要求;与传统金属机翼相比,在刚度提升20%的情况下,结构减重达32%。研究充分说明了所采用设计分析流程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