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适用于M40石墨纤维/环氧648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计算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沃西源 《宇航材料工艺》1994,24(3):35-37,43
M40石墨纤维/环氧648复合材料是目前我国应用卫星结构的主要材料,本文根据实验数据与已有的多种计算公式作了比较,提出适用于该材料的弹性常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单向石墨/环氧复合材料的纯水射流切割及磨料水射流切割1前言石墨/环氧是一种高弹性模量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由于质量轻、强度高开始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广泛应用。在零件的形状和精度难以直接用模具制造出来的情况下,机械加工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但是加工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加里福尼亚州的帕罗-阿尔托-Aeronu-tronic 福特公司正在研究主要结构完全采用复合材料制造的宇航飞行器——可能是石墨织物,石墨短纤维和 Kevlar 纤维的混合结构。自1970年以来,Aeronutronic 西方研制实验室(简称 WDL)分部在宇航飞行器结构上已采用了石墨/环氧材料。在开始广泛使用石墨之前,WDL 为国家航宇局/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制造的同步气象卫星上,除使用了一些石墨来加强次要结构外,大部分采用玻璃纤维。后来生产的同类卫星,即现在的GOES(地球同步应用环境卫星)已用 Kevlar和石墨纤维取代玻璃纤维材料。  相似文献   

4.
由于碳(石墨)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作为结构材料日益扩大在宇航工业上的应用,对制作碳(石墨)/环氧复有材料的主要原材料环氧树脂/石墨纤维预浸料制订必要的技术条件成为当务之急。美国洛克希德(LockLeed)公司发现,环氧树脂/石墨纤维预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概述了石墨/环氧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高温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的研制情况及应用前景,以及作为新一代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铝的金属化物基复合材料的研制情况。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卫星上的应用趋势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碳纤维复合材料已成为应用技术卫星的主要结构材料。本文分析了这种发展趋势的必然性,并指出了石墨/环氧复合材料将是选用的基本材料,提高该复合材料制品的实际使用性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在载人航天飞行器上采用耐高温可重复使用的氧化硅绝热材料和在战略导弹上采用石墨环氧编织物业已列为洛克希德导弹与航天公司材料研制的重点。称做 LI—900的全氧化硅绝热材料,将用于国家航宇局/洛克威尔国际公司航天飞机轨道器的80%表面防护。在再入大气层时,轨道器的表面温度予料可达600℉至2300℉这种绝热材料将采用涂层瓦片结构,对于600℉至1200℉和1200℉至2300℉的不同温  相似文献   

8.
在最近十二年间,Avions Marcel Dassault—Breguet Aviation 公司制定了几个关于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研制规划。其中大多数构件在以后的飞机基本设计中已被采用。在研究与发展工作中,作者要描写一个单座、双发动机、三角翼鸭式战斗机超幻影4000垂直安定面的设计、制造和试验,该机是由AMD—BA飞机公司作大胆尝试而研制的。该石墨环氧垂直安定面满足设计要求,在大小、相对厚度,刚性以及燃油压力和密封都接近于战斗机机翼,其抗扭翼盒作整体油箱用。1979年3月,装上石墨环氧垂直安定面的超幻影4000作了首次飞行。这次研制成功,说明复合材料适合于作未来的军用机及运输机的主翼盒外壳,大大鼓舞了AMD—BA飞机公司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日本N系列、H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制现状。碳/环氧复合材料在有效载荷对接件和发动机连接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评述用于空间站的石墨/环氧桁架结构,其中包括空间站的设计要求、制造工艺及复杂材料铺层,同时也介绍了复合材料管件的保护涂层和长期热交变试验。  相似文献   

11.
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开口的非对称补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小东  寇长河  于卫东  石天路 《航空学报》1994,15(12):1478-1481
中心开口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板的插层铺设非对称补强进行了孔边应力集中、应变分布、层间应力、损伤和强度特性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插层铺设非对称补强方式与顺序铺设补强方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异的补强效率,并能达到或超过对称补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Static and fatigue tests under compression load were made on impacted AS4/PEEK and T300/913C graphite/epoxy with [45/90/-45/0]5S stacking sequence. The comparison of the damage tolerance assessment for thermosetting an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shows that thermoplastics are more damage tolerant under compression. Impact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have excellent compression-compression fatigue behavior. The damage growth life is only a few percent of their total fatigue life and no regular damage growth can be found. Some design principles for thermosetting composite structures may still be used.  相似文献   

13.
李顺林  肖军 《航空学报》1989,10(8):403-408
 本文分析了[0/90]_s,[45/-45]_s,以及π/4层合板的有限宽碳/环氧层合板在不同宽度下的拉伸强度。发现导致层合板过早破坏的原因,除了由于层间应力引起分层破坏外,主要是分层后的叠合铺层强度低于层合板强度;并给出了一般均衡对称的π/4层合板用有限宽试样测试拉伸强度时由于边界效应影响的修正方法。这是一种基于试验结果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肖霖  徐孝诚 《航空学报》1988,9(5):244-252
 给出了正交异性三角形简支板和固支板临界载荷的计算方法。对5种不同铺层的14块碳/环氧层板进行了稳定性实验研究。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叶林  杨秉宪  寇长河 《航空学报》1987,8(5):230-236
本文采用渗透剂增强的x射线照像法和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含缺口[0/90]_4,碳/环氧复合材料层板中的损伤累积过程和损伤区的扩展。着重讨论了材料最终破坏以前的过程。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在宏观的范围内研究复合材料的损伤,合理地建立材料损伤发生后的应力-应变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层合壳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始因、扩展机理及破坏模式,对一组20层对称正交铺设s的航空用复合材料UIN125B石墨/环氧树脂圆柱壳段进行了低速落重实验。试件按层合壳的曲率半径R不同分为4组,每组尺寸相同的试件7件,共完成28件试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观察并分析其破坏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热揭层对脱层损伤及其模式进行测试和测量,了解破坏的扩展机理及最后模式。讨论曲率半径不同对破坏区域的分布及破坏尺寸大小的影响。最后将实验测得的破坏域与计算模拟的结果作以比较,可以看到实测破坏模式与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实测破坏面积略小于计算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碳/环等先进复合材料断裂韧性低,在静载作用下常具有典型的准脆性破坏模式。而在制造和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缺陷、损伤(包括结构缺口等),致使其承载能力大大降低。为防止损伤突然激发并快速扩展而导致灾难性破坏,软化带设计是一种颇有效果的解决办法。 软化带即在受轴向载荷的板(如机翼翼面)上设置的一些不连续条带。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单纤维拔出试样制备方法,分析了单根硼纤维拔出特性;同时采用该方法分别测试了四种硼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固化剂采用异佛尔酮二胺(IPDA)的硼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比采用二乙烯三胺(DETA)的提高了44.7%;采用液体丁腈橡胶(LNBR)改性环氧树脂的硼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97.7%~135%。  相似文献   

19.
在聚丙烯PP基体中加入少量环氧树脂EP、固化剂及反应增容剂PP-g-MAH,通过反应共混,制备了PP/EP合金。采用扭矩流变仪研究环氧树脂在PP熔体中的固化行为并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合金等温结晶形态,测量了合金的熔融指数和样品与水的动态接触角,最后对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共混时间t=10-15min时环氧树脂发生凝胶化使相应扭矩值增大并开始交联,之后进入后期固化阶段;PP中加入环氧树脂后,环氧树脂的交联阻碍PP的结晶,并且材料的亲水性提高使前进角如和后退角阱降低;在合金中随着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熔体流动性下降;此外,环氧树脂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杨氏模量;随着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PP/EP/PP—g—MAH合金的拉伸强度缓慢上升并且其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也高于PP/EP合金。  相似文献   

20.
Fibrous organic sepiolites (OSEP) and novel epoxy/OSEP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and different methods were investigated to produce an intercalated/exfoliated structure of OSEP.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ifier molecules can be easily adsorbed by the sepiolite, but the layer space (d001) of the sepiolite, linked by means of covalent bond, remains unchanged. A proper method to solve this problem appears to exert large shearing force on the original sepiolite followed by its organic modification (OSEP2). The morphol-ogy observation shows that there are formed an even dispersion of nano-sized OSEP2 fibers in epoxy resin and a structure intercalated by epoxy molecules, which lea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mpact strength of the epoxy/OSEP2 nanocomposite increases from 32.1 kJ/m2 to 44.4 kJ/m2, 38.3% higher than that of pristine matrix with 3 wt% OSEP2 content. It is also noted that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the OSEP/epoxy composites has risen by about 3%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epoxy re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