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为了改善星载原子钟长期的时间保持能力,并提高其自主性,利用XPNAV-1卫星观测的Crab脉冲星数据研究了驾驭星载原子钟频率的方法。在X射线脉冲星计时处理中,利用高斯核回归的方法平滑了脉冲星轮廓,可以有效提高脉冲轮廓的信噪比(SNR),从而提高了计时精度。通过仿真记录光子到达时刻的参考钟存在频率偏差,分析了参考钟频率偏差对脉冲星拟合前计时残差的影响,基于此给出了脉冲星校准星载原子钟频率的方法。对于存在10-11量级频率偏差的星载钟,1个月左右的Crab脉冲星数据可以获得相对误差约40%的频率校准精度。利用更长时间跨度的脉冲星计时数据,预期可以进一步提高星载钟的频率校准精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脉冲星估计星载原子钟钟差是实现卫星自主守时的途径之一。为充分分析基于脉冲星的自主守时系统性能,利用实测的星载原子钟钟差数据和中子星内部组成探测器(neutron star interior composition explorer, NICER)的PSR B1937+21脉冲星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星载原子钟和脉冲星的误差特性。设计了脉冲星守时系统框架和星载原子钟钟差估计方法。以实测的星载原子钟钟差数据为基础,计算分析了脉冲星守时系统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若脉冲星的脉冲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 TOA)解算精度为1 μs/30 d,则原子钟钟差估计精度可达到优于1 μs的水平,初步验证了脉冲星守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李治泽  郑伟  王奕迪 《航空学报》2023,(16):239-250
现有脉冲星轮廓恢复方法多基于等封装段(bin)间隔分布策略折合观测轮廓,导致信号处理结果会受到封装段的限制,难以兼顾恢复轮廓的信噪比(SNR)以及脉冲到达时间(TOA)的计算精度。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脉冲轮廓波形不同区域对信号处理结果的影响,根据完整观测信息,对基于等光子分布策略、变封装段的轮廓恢复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为能直接构建最佳的脉冲观测轮廓,同时考虑了变封装段间隔及封装段数的优化策略,利用信息准则对轮廓恢复的最佳折叠bin数进行了分析,摆脱人为经验选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应用提出的变封装段轮廓恢复方法能准确恢复出与模板轮廓高度相似的脉冲星观测轮廓,在观测数据充足的情况下,信号处理过程相位差计算精度能提高25%以上;观测数据不充足时或对于毫秒脉冲星,方法具有明显优势,恢复轮廓的波形特征更加突出,与模板的相似度指标提升3%~7%左右,相位差计算精度的提升能达到接近50%。因此,研究的基于等光子分布策略的变封装段脉冲星轮廓恢复方法原理及实现简单,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能有效提高脉冲星信号处理精度。  相似文献   

4.
脉冲星具有很高自转稳定性,利用一组统一参考系统下的脉冲星星历表所构建的高精度时空基准,可对飞行器进行自主导航。目前国内尚未观测给出统一参考下的导航脉冲星星历表,国际上已发布的导航脉冲星星历表是在不同参考系统下建立的,无法直接用于构建时空基准,将影响我国近期开展空间脉冲星导航试验。针对没有原始计时观测数据的情况,提出通过模拟计时观测数据,拟合获得新参考系统下的星历表,实现一组导航脉冲星星历表的参考系统统一。最后分析了基于该方法不同参考下的星历表转换精度,其中,DE200转换为DE436后,脉冲星TOA一年内预报值最大偏差由86.6μs减小为2.3μs。TT(TAI)转换为TT(BIPM15)后,TOA一年内预报值最大偏差由0.326μs减小为0.062μs。基于TEMPO2中transform插件可实现不同参考坐标时下星历表精准转换,转换误差小于6 ns,可忽略不计。参考系统DE421/TT(TAI)/TDB转化为DE436/TT(BIPM15)/TCB后,TOA一年内的预报最大偏差降低为0.047μs。  相似文献   

5.
脉冲星计时特性分析是开展脉冲星导航和脉冲星时研究的基础,为其提供了精确的脉冲星计时模型参数和辐射特征。本文在系统总结脉冲星计时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了当前导航中应用最广泛的5颗脉冲星,并利用国内外在轨X射线观测卫星的最新观测数据对其分析,包括:“慧眼”硬X射线调制解调望远镜(HXMT)针对Crab脉冲星和PSR B1509-58的观测,中子星内部结构探测器(NICER)针对PSRs J1821-2452A、J1939+2134和J0030+0451的观测。通过对“慧眼”HXMT和NICER在2017-2021年高精度计时观测数据的分析,获得了较长时间段内脉冲星最新状态的自转特性和物理信息,一方面给定了脉冲星最新的、覆盖时间长、自转参数精度较高的X射线星历,证明在X射线波段也可独立给出较高精度的星历;另一方面建立了它们清晰显著的积分脉冲轮廓,其中在选定的能量段范围内3颗毫秒脉冲星的轮廓是当前最精确的,可为脉冲星导航研究提供最新的标准模板。本文仅对脉冲星的X射线数据进行了分析,未来利用国内外多个望远镜,开展多波段联合计时分析,将是脉冲星计时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X射线脉冲星导航作为一种战略性、前沿性、基础性技术,自概念诞生以来就备受国际关注。由于脉冲星导航仿真验证模型复杂,关键技术难以全部地面验证,为此中国于2016年发射了脉冲星试验01星开展系列科学试验。对脉冲星试验01星科学试验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利用大流量脉冲星实测数据对Wolter-I聚焦型探测器在轨能量响应、时间响应、有效面积和本底噪声进行了测试标定,基于低流量脉冲星实测数据开展了空间环境探测试验,对蟹状星云(Crab)脉冲星进行长期观测并计时分析得到了高精度自转参数,初步试验验证了脉冲星导航技术。结合脉冲星试验01星的科学试验经验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相关试验的开展摸清了中国脉冲星导航技术能力现状,获取了大量自主观测数据,加速了中国脉冲星导航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于脉冲星试验01星的两年实测数据,针对蟹状星云脉冲星星历经历了多次更新的特点,提出了更新标准脉冲轮廓进行X射线计时的改进方法。以一系列观测时长为实测数据分组,再采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计时分析并与改进前的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计时结果,发现改进方法得到的计时残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RMS)平均降低了14.2%,定位精度平均提高了14.4%,估计原子钟相对频率偏差的精度平均提高了26.2%,体现了改进方法处理经历多次星历更新的Crab脉冲星观测数据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此外,改进方法对脉冲星试验01星两年观测数据的稳定度σz没有量级上的改进,说明改进方法对Crab脉冲星时间稳定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最优观测周期的确定对脉冲星导航计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推导了航天器处观测脉冲相位估计方差的理论下界,然后给出了观测脉冲相位估计误差与脉冲星观测周期之间的关系式,并以观测脉冲相位估计的均方误差最小为准则,给出了最优观测周期的近似计算公式,最后利用脉冲星PSR B0531+21的实测数据验证了该关系式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所给最优观测周期计算公式对脉冲星PSR B0531+21的预测误差为44 s,证明了所给公式的正确性,为导航中脉冲星观测周期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GECAM)卫星是中国探测引力波暴(GWBs)、快速射电暴(FRBs)和伽马射线暴(GRBs)等暴发现象高能电磁对应体的空间天文卫星。得益于使用硅光电倍增器代替传统器件的创新设计,GECAM在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0.1μs)、绝对时间精度(~3μs)和很广视场的同时大幅减轻了重量。利用GECAM卫星的Crab观测数据,基于轨道动力学模型和脉冲星脉冲轮廓显著性分析的定轨算法(SEPO)开展了单脉冲星的定轨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现对GECAM卫星B卫星的轨道进行定轨,利用40天的在轨观测数据可得定轨精度(99.7%置信度)如下:轨道半长轴精度为5.85 m,偏心率精度为0.000 121,轨道倾角精度为0.013 1°,升交点赤经精度为0.165°,近地点幅角精度为0.216°,平近地点角精度为0.217°。试验证明了用作伽马暴监视的微小卫星也可进行脉冲星定轨,为中国未来脉冲星空间定轨和导航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X射线脉冲星地面实验系统仿真源模拟产生X射线的基础上,能够快速稳定地得到脉冲轮廓,采用硬件历元叠加的方法获得脉冲轮廓。研究了用硬件实现历元叠加及其数据整合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在MATLAB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中实现,再通过MATLAB硬件描述语言(HDL)代码生成模块把算法转换成HDL,经编译后获得配置硬件的Bit文件,最终在开发板FPGA上实现数据处理的硬件模块。一段时间内的光子到达时间数据通过MATLAB算法得到的脉冲轮廓数据与通过硬件模块处理后得到的数据结果存在误差,在单个时间窗口内误差最大值为2个光子数,误差平均值占光子数统计平均值的0.084%;两组统计的脉冲轮廓数据中不同数据占总数据个数的9.481%,这样的误差不影响后端模拟导航模块的导航。利用硬件实现的历元叠加及其数据整合模块具有处理速度快、设备紧凑、功耗低的特点,为航天器利用X射线脉冲星导航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硬件数据处理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A novel pulse TOA analysis technique for radar identifi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ew processing technique is presented for identifying individual pulse trains in a buffer load of pulse time-of-arrival (TOA) data from radar warning receiver sets currently in use for electronic warfare (EW).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nume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rix of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OA data points. In particular, for a uniform 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 (PRI) emitter, this matrix is a symmetrical harmonic Toeplitz matrix the inverse of which has banded tridiagonal form. This form leads to an estimator for the PRI in terms of the trace of the inverted matrix  相似文献   

12.
A direct algebraic solution is given for estimates of the ambiguous locations of an RF emitter on the surface of an ellipsoidal Earth given time-of-arrival (TOA) and frequency-of-arrival (FOA) measurements at two satellites.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不机动单站DOA、TOA的测量实现被动定位与跟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铭  孙仲康 《航空学报》1989,10(5):234-241
 可以利用多个被动探测器或单个机动的探测器实现对运动辐射源的被动定位与跟踪。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利用非机动的单个探测器所获得的DOATOA测量值,对运动辐射源实现被动定位与跟踪的新方法。在二维平面内对运动辐射源使用这种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显示可以获得收敛而精确的跟踪数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回转对称曲面的特点,利用轨迹包络的原理建立了一种光学曲面磨削的数学模型;分析砂轮半径误差和砂轮定位误差对回转对称光学曲面面形精度的影响;针对回转对称曲面建立了误差模型,将砂轮半径误差和砂轮定位误差进行分离和辨识;利用误差补偿机制补偿磨削过程中砂轮半径误差和砂轮定位误差,提高了回转对称曲面精度;在自主研发的磨床上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误差补偿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6):318-331
Passive localization by a single moving observer using Time of Arrival (TOA) only with an unknown Signal Repetition Interval (SRI)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Observabil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first. The observability condition for uniquely determining the emitter position and SRI is derived. The conditional Cramer-Rao Lower Bound (CRLB) is also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ambiguity of the SRI integer of the first TOA does not affect the theoretical estimation precision of the emitter position and SRI. A Reference-Fixed Differential TOA (RFDTOA)-based Iterativ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 (IMLE) is proposed, which only needs O(M) computational operation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Square Error (MS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uld attain the CRLB with moderate Gaussian measurement noise.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于椭圆成形方法建立的二次回转曲面加工误差模型,并用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二次回转曲面铣磨误差辨识模型。考虑到各项误差对面形误差影响的相似性,分析了合并、分开辨识相似误差所引入的误差,以此得到处理相似误差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定量分析了在用正弦规测量圆锥角的实验中定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及偶然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给出了减少相应测量误差的方法,以达到相对准确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多极旋转变压器的误差特性,介绍了误差补偿原理及方法,并通过 试验,验证了误差补偿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本方法适用于惯导系统及转台的角度转 换,可有效提高转换精度。  相似文献   

19.
星敏感器作为目前航天器中最重要的姿态测量敏感器,其精度直接影响航天器姿态测量精度,因此对其误差源进行分析和修正则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星敏感器在轨光行差修正方法,根据光行差产生的原理和特点,将星敏感器沿探测器X和Y方向产生的光行差误差角巧妙地转换为光行差误差四元数,并直接对输出四元数进行修正,从而为修正星敏感器光行差提供了一种方便简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后效冲量引起导弹弹道误差的一种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效冲量误差是引起弹道导弹飞行弹道误差和命中误差的一个重要误差源。根据冲量原理和小偏差理论给出了后效冲量误差引起导弹命中误差的一种计算方法和模型,提出了一种用关机分离方程控制射程的方法。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可彻底消除后效冲量误差,进而消除后效冲量误差产生的命中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