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动组合机床是组台机床中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基本上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的高效率金属切削设备,并可实现半自动和全自动的操作过程。气动组合机床主要由风动钻孔动力头、攻丝动力头和铣削动力头等作为动力部件,并通过床身、台面、支架、气动滑台、气动回转台等部件组合起来,并采用一套气动逻辑元件组成的控制系统来操纵和协调各部件之间的动作,使其按照预先确定好的程序进行工作。有的还配置了灯光及音响装置来检测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2.
成果简介     
1 铆接及钣金机械化技术 铆接及钣金是飞机生产中两种重要的生产技术手段,它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这两种工艺的机械化,提高了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铆接机械化具有提高制孔效率和质量,改进密封工艺,扩大压铆范围,提高压铆系数等功能。具体项目有:钻孔垂直套、带胶圈平窝头、自动磨钻头机、风板机、手提式压铆机、自动进给风钻、钻绞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C919飞机空气动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919大型客机在研制过程中采用飞机参数化快速成形技术、先进的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先进的计算流体力学/优化设计/试验验证的无缝结合技术,在气动布局、超临界机翼、高效增升装置和减阻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突破,实现了设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民用飞机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气动技术的应用与其它传动和控制技术相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和重视。随着这一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已成为一项包括动力、控制、检测、运算、自动调节等综合性的技术,也是实现工业自动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技术领域。近年来,国内在应用、研究气动技术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在轻工、化工、仪器仪表、机械制造、飞机制造等行业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三三一厂建立我国第一个产品标印专业机构。这个机构拥有电、气动、电解、油墨、冲击、滚压等多种标印方式,可适用于各种几何形状复杂的金属零件型面标印,其标印的工艺方法和质量均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在筹备建立的过程中,先后自行设计和制造了油墨标印设备。多种压印头、压印夹具、气动减振写字器、  相似文献   

6.
气动逻辑元件是五、六十年代在国内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控制元件,但过去实际应用并不很多。近年来,气动逻辑元件实行小型化、通用化,缩短了响应时间和组装时间,应用在机械制造的一般程序控制(行程、时间、条件顺序控制)方面,简单、可靠、价廉,能较好地解决射流元件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珠海摩天宇拥有一批先进的维修设备。转子叶尖高速磨床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设备之一(简称高速磨床),它不仅具有先进的伺服系统和高速进给系统,而且还以更先进、独特的设计理念成为少数国际领先的数控加工设备之一。砂轮自动修磨系统在加工的过程中随着砂轮的磨损,转子叶尖的磨  相似文献   

8.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由轴流压缩机驱动运行,具有运行范围宽、流场品质高、运行时间长等优点,是国际上最主要的跨声速风洞类别。近年来我国飞行器型号研制对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试验需求快速增长,为了弥补我国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设备短板,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建设了2.4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该风洞是我国第一座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了获得最佳的风洞流场品质和气动性能,航空工业气动院研发了多项适用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气动外形设计技术,包括风洞的喷管、试验段、二喉道等高速部段的气动设计技术和低速部段气动设计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总体设计要求和主要部段的气动设计方法,并通过CFD计算和风洞试验开展研究与验证。通过应用先进风洞气动设计技术指导风洞建设及调试,2.4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流场均匀性、噪声和湍流度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试验数据品质与国际先进风洞一致。  相似文献   

9.
面向先进战斗机研制的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岑飞  聂博文  刘志涛  郭林亮  孙海生  李清 《航空学报》2020,41(6):523444-523444
高机动性先进战斗机气动布局与飞控系统设计面临愈加严峻的流动/运动/控制耦合问题,大迎角飞行以及推力矢量等高新技术应用也使其在研制过程中面临更高的技术风险,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是实现飞行器气动/飞行/控制一体化研究、降低研制技术风险的重要手段。介绍了低速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原理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对试验技术主要特点及其在支撑先进战斗机研制中的作用、应用范围、应用阶段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为试验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发展和应用低速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有利于充分挖掘战斗机的气动性能与控制性能,降低试飞风险,是新一代战斗机研制、新技术工程化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10.
发展商用运输机标模是我国独立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民用飞机的重要支撑手段,对验证CFD技术和确认风洞试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主流宽体商业客机的布局特点和气动设计需求,基于自主开发的AMDEsign设计平台,设计研发了宽体客机标模CHN-T2。标模设计马赫数0.85,设计升力系数0.48。模型充分体现了主流宽体商用客机典型的双通道机身/超临界机翼/平立尾/翼吊通气短舱等几何特征,具有典型的部件间强干扰/激波分离/转捩等流场特征以及优异的高亚声速巡航/高升阻比气动效率等性能特征。通过气动外形优化设计、短舱吊挂组件影响及雷诺数效应等研究,并结合风洞试验数据对比分析,最终确认CHN-T2模型巡航升阻比达到21.8、阻力发散马赫数约为0.872、抖振边界大于1.3倍巡航升力系数、风洞试验准雷诺数为3×107。研究认为,CHN-T2模型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能够作为先进宽体客机气动标模进行应用推广。通过持续建立的丰富气动数据库和流场影像,可有力支撑宽体客机流动机理分析、CFD技术验证与确认、先进风洞试验技术发展验证、CFD与风洞数据相关性等研究。  相似文献   

11.
液压与气动技术直接关系到机电产品的先进程度和质量水平,是机械设备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之一,也是实现现代传动和控制的关键技术,其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液压与气动技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气动组合机床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压缩空气为主要动力源的小型高效机床。它适合在航空工厂机械加工和装配工作中使用,尤其在辅机工厂很有推广价值。二二一厂自制了一批气动钻孔组合机床用于仪表壳体、机构架、盘形零件的钻孔工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气动动力头是气动组合机床的主要动力部件之一。气动组合机床除动力头外,还有气动滑台、气动回转台、控制系统、监测系统及其它部件。气动组合机床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组装调  相似文献   

13.
<正>DSCU-3A伺服DSCU系列数字交流伺服控制单元是北京航天数控系统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交流进给伺服单元。产品技术先进、控制精确、使用灵活、性能可靠,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大型客机气动设计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迎春  张美红  张淼  毛俊  毛昆  王祁旻 《航空学报》2019,40(1):522759-522759
中国大型客机研制过程中追求"三减,四性":减阻、减重、减排,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环保性。中国大型客机采用翼下常规布局形式,放宽静稳定技术,发动机选用CFM公司Leapx-1C发动机,这对气动设计技术在工程适用性上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大型客机是中国第1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飞机,本文综述了其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先进气动优化设计方法、CFD分析和充分的风洞试验验证,说明了超临界机翼设计、高效增升装置设计、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尾翼设计、翼梢小翼设计和部件精细化减阻设计技术,能实现大型客机的减阻应用设计。研究表明,中国大型客机在气动设计水平和设计方法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突破,实现了设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民用飞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魏闯  杨龙  李春鹏  张铁军 《航空学报》2020,41(5):623370-623370
针对飞行器气动外形精细化设计需求,为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基于数值优化设计技术发展了气动优化设计工具ARI_OPT。ARI_OPT包含气动外形参数化、网格自动变形、高逼真度数值模拟、代理模型、高效优化算法等模块,分别简要介绍了各个模块基本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单个模块的验证结果。给出了ARI_OPT针对数值函数算例的功能验证结果和宽速域翼型、多段翼型和飞翼布局机翼等典型单目标和多目标气动外形优化问题的应用算例,表明了其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自动微装配技术在机载传感器装调中应用的整体思路及应用方案,通过对微小型零件夹持、精密定位、显微视觉和在线测量等先进装调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了光纤陀螺、高精度加速度计等产品成套自动装配的技术装备,解决了目前精度不高、装调一致性差、手工作业和产能不足等问题,从而整体提升了机载产品制造技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复合材料自动铺丝技术受到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复合材料自动铺丝头结构设计、自动铺丝控制技术和方法、自动铺丝工艺研究和自动铺丝CAD/CAM软件系统开发4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自动铺丝技术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总结了国内自动铺丝装备和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国内自动铺丝技术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与机翼翼型相比,旋翼翼型在前飞时来流速度和迎角处于大范围变化之中,需要针对多种气动环境进行综合权衡设计.针对常规直升机和新构型高速直升机,综合考虑多种飞行条件,分析了旋翼翼型设计的性能需求.总结了先进旋翼翼型系列的发展及应用情况,以OA和TsAGI翼型为例分析了旋翼翼型的气动性能特点和发展趋势.从旋翼翼型指标分解、动态气动特性计算与试验、气动优化设计等方面介绍了旋翼翼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旋翼翼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与机翼翼型相比,旋翼翼型在前飞时来流速度和迎角处于大范围变化之中,需要针对多种气动环境进行综合权衡设计.针对常规直升机和新构型高速直升机,综合考虑多种飞行条件,分析了旋翼翼型设计的性能需求.总结了先进旋翼翼型系列的发展及应用情况,以OA和TsAGI翼型为例分析了旋翼翼型的气动性能特点和发展趋势.从旋翼翼型指标分解、动态气动特性计算与试验、气动优化设计等方面介绍了旋翼翼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旋翼翼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五轴车铣中心是五轴车铣技术的载体,是指一种以车削功能为主,并集成了铣削和镗削等功能,至少具有3个直线进给轴和2个圆周进给轴,且配有自动换刀系统的机床的统称.这种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是在三轴车削中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当于1台车削中心和1台加工中心的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