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确实施CE106发射试验的两个基本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正确实施GJB151A/152A-97CE106发射试验的两个基本条件。只要发射机天线端口基波峰值功率和测试系统配置参数符合了这两个基本条件,超过极限值的任何谐波和杂波将会显示在测试结果中。  相似文献   

2.
SHD-A型多通道固态调频发射机系统主要应用于航空通信系统-点对多点的声音、振动、测控等基带信号的发射与传输。此发射机采用了锁相频率合成器、单机多通道(1-4频道)发射和固态功放电路等技术,与目前国内的晶振固定发射频率调频发射机相比具有发射频率可随意调整、频稳度高、省去了多级倍频器和高阶滤波器,使电路简单可靠、调试方便、性能价格比高。是国内首先将此技术应用于小型固态调频发射机机型,此系统已通过航空  相似文献   

3.
"狼群"智能传感器网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明 《国际航空》2005,(7):26-27
BAE系统公司为提高美军的电子战能力而研发的“狼群”地面传感器网络系统,具有多功能电子战能力,不仅可以监听敌方雷达和通信,分析敌方的网络和系统的运动,还可干扰敌方发射机或用算法包来渗透敌方的计算机。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今后深空探测任务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应用于深空通信的Ka频段数传发射机技术设计方案,给出了整机关键输出特性结果。采用一体化设计和数字化技术,Ka频段数传发射机实现了轻小型化和高效率。基于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的相关建议标准,信道编码采用级联纠错编码技术和低、中、高速率数传码分段对应选择PCM/BPSK/PM(脉冲编码调制/二相相移键控/调相)、NRZ/BPSK(非归零/二相相移键控)和SRRCQPSK(平方根升余弦-四相相移键控)的数据调制模式。Ka频段发射机采用KaSSPA(Ka频段固态功率放大器)实现了在31.84 GHz中心频率输出信号功率大于2.0 W,QPSK(四相相移键控)调制时支持最大码率2 Mbit/s。  相似文献   

5.
一、干扰效率的定义干扰系统的效率定义为:为了达到某种干扰效果,在被干扰的接收机天线处,所需的干扰场强与被干扰发射机的场强之比(即J/S)。所需要的J/S比取决于被干扰信号的类型和干扰效果的定义。对于话音通信和数据通信,其干扰效果的定义是不同的。对话音通信,干扰效果可以用音节、词、数字或句子的可懂度来定义。音节很易被干  相似文献   

6.
我国未来深空探测工程的发展对地基深空站发射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需要具有更高的输出功率,同时需要解决发射机高频谱纯度、高效率以及上行功率合成等。针对这些要求,对国内外地基深空网的组成和深空站高功率发射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速调管发射机与固态发射机在高功率输出条件下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深空站速调管发射机需要开展高功率连续波速调管、高功率低损耗滤波器、低纹波高功率开关电源、上行功率合成等关键技术,并为相应关键技术提供了理论建议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这可以为我国未来深空探测工程高功率发射机研制提供技术支撑,为后续地基深空网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某型预后选器是为提高电台接收机对信号的选择性和降低发射机带外噪声而专门配置的设备,以往对其交联测试的限制较多。通过整理交联测试的环境,设计了单件测试硬件环境;通过监控、分析通信数据,反推出通信协议及规律,基于VC编写了测试软件,从而实现了对预后选器的单件测试。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型图像发射机在测试时发现的上电自检故障,分析了该图像发射机信源编码单元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故障树查找原因,并制订了改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图像发射机故障率,提高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深空探测地面站发射机的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的发展,对地面站发射机输出功率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讨论了测控系统地面站发射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应用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未来我国发射机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提出了我国未来发展深空探测地面站发射机应该开展关键技术、关键元器件或零部件的研究工作,以及一些技术发展方向性的理论研究的建议,为我国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图像发射机无图像故障,采用故障树分析法,逐层展开对各相关部件的分析,确定故障原因,排除故障器件,并对故障定位及维修方法进行总结,为后续修理该型图像发射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专用测试设备在武器装备质量控制、性能评定、技术指标验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测试数据是否准确可靠直接影响到装备的质量。专用测试设备的校准与管理是摆在国防军工计量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专用测试设备的特点、现状,并就开展专用测试设备的校准及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的环境鉴定试验是表明设备符合适用的环境标准,进而满足其适用的技术标准规定(TSO)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机载设备的适航审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的环境鉴定试验工作还在持续完善阶段。本文以某机载设备的环境鉴定试验为例,介绍了一套机载设备环境鉴定试验的工作流程,包括环境鉴定试验计划制定、环境试验规程开发、环境试验执行3个阶段,并结合设备适用的最低操作性能标准(MOPS)和DO-160标准(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程序),详细描述了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重点,以及适航联络的规划和工作建议。该设备已成功取得TSO证,表明该流程能够有效应用于机载设备的环境鉴定试验工作开展并支持设备适航审定,可为后续机载设备的环境鉴定试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自行研制的某型气体流量试验器的设计思路、系统组成、构件选择以及相关试验.该试验器用于国家863重大项目R0110重型燃机燃烧室喷嘴气体流量测量.该试验器巧妙地将测量系统、操作系统、数据显示、采集与处理系统结合在一起,不仅使设备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实现了单人操作完成试验,并且进气调节系统、冷却器、加温器各成单元便于拆装、运输以及检修、更换.试验器运行稳定,测量精确,成为一种通用高精度气体流量试验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和燃用气体燃料的动力装置的喷嘴流量测量.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民用飞机辅助发电机(APU GEN)试验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专用于APU GEN试验的APU GEN多功能试验装置,该装置可远程操控,不仅具有冷却功能和加热保温功能,而且还具有润滑油流量连续可调节功能、联锁控制以及保护功能,能较好地满足APU GEN的试验需求。该装置的成功实现,不仅保障了民用飞机电源系统设计验证工作,而且还积累了我国民用飞机电源系统试验配套设施研制经验,对我国民用飞机电源系统试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飞机自动化装配设备的产能分析及预测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混合威布尔分布模型的飞机自动化装配设备有效工时解算方法。根据飞机装配过程特性,建立自动化装配设备可用度的动态混合三参数威布尔模型;分析了自动化装配设备各类子系统对设备总体可用度的影响度,计算了子系统可用度的动态权重;对设备可用度的混合威布尔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求解设备可用度后计算设备的有效工时。以某型飞机机翼壁板装配站内的自动钻铆设备为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模块化、通用化的高速机载数据采集记录设备。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连接器和设备对外接口采用通用标准接口,能够同时采集音视频、总线和离散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打包和存储。可适应多型号飞机的数据采集和记录需求,降低了设备研制风险,增加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性,为通用高速机载数据采集记录设备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清  闫娟  朱家强  黄涛  臧精 《航空学报》2016,37(1):1-16
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是航空武器装备论证的重要内容,是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型号发展的先期论证。开展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是实现航空武器装备体系对抗的需要,也是航空武器装备由跟踪发展向自主创新跨越的需要。分析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面临的挑战,回顾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从产生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剖析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当前面临的技术难点与可能的应对策略,探讨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装配试验生产线专用设备的现状,对生产线专用设备归口管理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专用设备命名规则、设计原则、设备资料、设备校准、设备维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各种定制化测试设备中,由于很多仪器驱动不符合现有的标准,从而降低了测试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质量。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功能的测试设备驱动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对特定类别测试设备所需实现功能的分析,获得了脱离硬件环境的功能项目集合,并建立了规范化的设备驱动接口。在驱动组件的内部,封装了对硬件仪器的控制,并描述了实际测试设备的功能实现。测试设备驱动器为上层软件提供了统一的开发和运行基础,便于测试程序针对这些虚拟化的功能接口进行开发,避免了硬件的差异性对业务逻辑的影响。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测试程序的移植性和开发质量,尤其适用于各种系列化的、含有非标准驱动程序的测试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We consider a problem of condition inspection and counteraction of the integrated airborne equipment complex failures and reveal a technique for constructing models of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airborne equipment systems and units failures on the flight safety level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channels of an information-control system for inspection and counteraction of the airborne equipment fail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