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矢量喷管是实现推力矢量的关键部件,对矢量喷管的分类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某型发动机上加装了轴对称矢量喷管,建立了起飞特性的数学模型,得出在不同状态下飞机起飞滑跑距离与推力矢量偏角之间的关系,对减小飞机起飞滑跑距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推力矢量喷管及其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力矢量控制是第四代战斗机获得过失速机动性的必要条件,推力矢量喷管具有提供巨大的飞机性能收益的潜力。文中介绍轴对称矢量喷管和二元收-扩矢量喷管的结构,较详细地讨论了二元矢量喷管的控制机构、控制工作模态和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给出了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系统的结构与控制逻辑,提出了研制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系统对矢量喷管控制的要求和实现方法,最后对研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麦道公司领导的JAST研究组已选定“缩小尾翼”的设计,这种设计采用了可提高飞机性能(特别是在通常的偏离飞行范围)的主发动机喷管推力矢量技术。麦道/罗斯诺普·格鲁门/英国宇航公司研究组对主发动机喷管推力矢量技术是乐观的,他们认为这项技术很成熟,完全可用到JAST飞机上。据麦道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说,推力矢量将提高飞机的效能、使用灵活性和生存力。麦道公司的所有JAST方案  相似文献   

5.
Research,ApplicationandRoleofVectored-Thrust推力矢量技术近年来已由研究试验阶段发展到了实用阶段,在发达国家下一代战斗机上几乎全部都采用了这项技术,第三代战斗机的某些改型上也有加装推力矢量系统的。现在的推力矢量技术已从第一代发展到了第二代,其对飞机的总体性能和结构设计已产生了重要影响。总的来说,战斗机应用推力矢量技术是美国、俄罗斯战略、战术发展的需要。而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其应用成为可能。推力矢量技术是指发动机推力通过喷管或尾喷流的偏转产生的推力分量来替代原飞机的操纵面或增强飞机的操纵功能,对飞机…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型发动机推力矢量喷管研制的实际工作,确定了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的控制方案,建立了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此作了数字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某型发动机推力矢量喷管控制方案是可行的,可满足发动机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综合推力矢量飞行/推进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充分考虑了推力矢量飞行、推进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后,建立了带推力矢量综合飞行/推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结合推力矢量研究的特点,采用鲁棒伺服LQG/LTR设计法,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设计达到了要求,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
在70年代未80年代初开始发展的推力矢量技术是二元收扩式矢量喷管。美国首先将其应用在F-22飞机/F-119发动机组合上,随后各国竞相效法。俄罗斯和法国等都做过许多试验研究,俄国甚至做过装机试飞。但是随着研究的深人,研究人员发现二元收扩喷管的优点虽然很多,可缺点也非常明显,特别是移植到现役飞机上就相当困难。因此,各国又发展了其他形式的推力矢量喷管,其中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最受青睐。目前,除F-22/F119外,研制中的和现役的先进飞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采用了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技术。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  相似文献   

9.
推力矢量控制与推力矢量喷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彦玺  金长江 《飞行力学》1995,13(2):1-5,12
叙述了推力矢量控制的分类、发展过程,说明了推力矢量控制的重要性,推力矢量控制是未来战斗机提高敏捷性和获得过失速机动的重要手段。介绍了目前世界上航空发达的国家推力矢量控制和推力矢量喷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采用推力矢量控制和推力矢量喷管后使飞机所获得的效益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会民  樊思齐  卢燕 《推进技术》2001,22(5):376-379
利用流场计算结果建立了轴对称矢量喷管的实是数学模型。将发动机部件热力参数间的关系用显式的解析式关系表示,从而去掉部件计算机的迭代过程,以此方法建立了涡扇发动机实时数学模型。在以上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带轴对称矢量喷管的涡扇发动机数学模型。利用此模型研究了矢量喷管对涡扇发动机工作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完成带推力矢量的涡扇发动机静态及动态计算,并可用于推力矢量控制研究。矢量喷管的偏转对涡扇发动机工作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民用飞机发动机服役经验表明:发动机非包容性转子失效仍会发生。为将这种非包容性转子失效可能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基于一种发动机翼吊式安装的民用飞机,结合咨询通告AC20-128A的要求以及民用飞机设计的工程经验,开展了飞机内部系统布置和结构防护设计研究。首先介绍了减小发动机非包容性转子失效危害的设计流程和分析模型,其次从民航局审查关注的角度,重点阐述了不可控制的着火、推力损失、飞机操纵的损失、对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保护和结构完整性等五个方面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飞机设计时,通过采取将关键部件和系统移出碎片影响区、冗余设计、提供可接受的防护等预防措施来减小发动机非包容性转子失效对飞机的危害,对发动机非包容性转子失效的设计和适航验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宽体客机航空发动机系列化发展进行了总体性能方案设计,并分别基于保持整机不变和保持核心机不变的原则,对推力系列化发展方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减推力使用发动机而言,可以直接采用降低高低压轴转速的方式;对于推力增长发动机而言,需重新匹配低压系统以得到更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航空发动机在鲁棒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存在飞行包线区域难以系统划分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推力耗油率特性和基于动压耗油率特性的航空发动机飞行包线划分法。根据某型涡扇发动机在全包线范围内稳态工作时的推力、耗油率及动压特性,结合大气条件的客观规律,通过两种划分方法将飞行包线划分为65 个区域,用每个区域对应标称点的参数代替其周围小偏差区域和边界点参数。通过对该发动机全包线内各区域标称点与边界点参数的对比,证明两种方法均对全飞行包线划分有效,可为后续航空发动机控制器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民用涡扇发动机结构与建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学模型是航空发动机性能仿真与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技术基础,针对民用涡扇发动机建模需求,以广泛使用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外经验并结合理论分析,进行与整机建模相关的发动机主要部件结构特点和部件建模方法研究,给出发动机大风扇特性分解方法,分析空气引气系统、压气机稳定性控制系统、涡轮叶尖间隙控制系统、反推力装置等系统的结构和建模方法,以期为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整机建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S/VTOL(short/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战斗机用推力矢量喷管是飞机实现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摆脱对跑道的依赖,减小航母的设计难度,及显著提高飞机机动性能的关键技术,已成为第4代战斗机和战斗机用航空发动机的设计标志。结合不同时期推力矢量喷管的特征和不同战斗机对推力矢量的技术要求,对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用矢量喷管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发展状况进行了归纳及总结。详细提出了S/VTOL战斗机用推力矢量喷管的关键技术,并对开展S/VTOL战斗机用矢量喷管技术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翰玮  陈勇  谭兆光  司江涛  李杰  李栋 《航空学报》2019,40(9):623063-623063
翼身融合(BWB)布局飞机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飞行器概念,具有商业运输飞机的潜在用途。研究表明,翼身融合布局客机可获得比常规布局客机更好的性能。但是,由于各方面限制,BWB飞机不宜使用传统的机翼安装或机身安装的发动机布局,发动机背部安装成为首选布局。然而,背部安装发动机容易产生激波、分离、进气畸变等空气动力干扰问题,发动机与机身一体化的气动设计已成为BWB飞机发展的关键技术。针对BWB布局飞机的机体和发动机之间的气动干扰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背部安装发动机对BWB布局飞机的全机气动特性和发动机本身的推力性能都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扬鉴 《飞行力学》1997,15(4):55-61
给出了飞机空间全姿态运动方程和发动机推力的数学模型;介绍了飞机横航向飞行品质指标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作图法的结果相比误差较小,表明计算方法正确、可靠。同时还讨论了目标瞄准设计的基本原理。最后提出了飞机飞行品质指标的五种试验方法,通过模拟试验,证明所提出的试验方法正确、有效,可用于飞机飞行品质的研究,对飞机设计和其它飞行试验课题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起飞增推技术和附件环境适应性是舰载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对于舰载机的成功研制至关重要。以原型机为对象,对舰载发动机起飞增推、附件的“三防:防霉菌、防湿热、防盐雾”及防电磁兼容性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并进行了初步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上述技术达到了舰载发动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推力矢量控制飞行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推力矢量控制飞行进行了仿真研究。推力矢量参与飞行控制,提高了飞机过失速飞行控制能力。在已建立的飞机和部件级的推进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过失速机动飞行仿真,对推进系统常规控制与稳定性控制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