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由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与美国SD公司、Ling公司三方联合举办的BSL动态仪器设备技术报告会于1984年7月25日—8月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者有中、外工程技术人员、专家、教授一百余人。美国SD公司、Ling公司和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的八位专家先后在会上作了有关结构模态、随机振动控制、电动振动台以及动态测试方面的专题报告。会议期间美国公司和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还举办了振动与动态测试仪器设备展览表演。代表们对美国Ling公司展出的1500磅正弦推力电动振动台系统很感兴趣,该系统的电动振动台体积  相似文献   

2.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8月17日至22日在大连市召开了力学环境条件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23个单位的53名代表,交流技术报告19篇。会议是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所长张竞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副主任戚发韧,北京环境工程试验中心副站长柯受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一系副主任季南等同志的主持下进行的。七机部副部长李绪鄂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出席会议的还  相似文献   

3.
新春寄语     
1974年,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科研水平,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702所)开始公开发行《强度与环境》刊物。《强度与环境》立足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的专业技术,面向整个专业领域,讨论有关结构强度、可靠性工程、环境工程等方面的技术问题。32年过去了,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依托航天高技术优势,逐步完善了试验分析手段,积累了丰富的试验研究经验;《强度与环境》则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组织出版了多项影响深远的技术文集,在成为各个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技术交流的窗口同时,也成为技术人员相互交流的平台。《强度与环境》刊物严谨的工作作风在高校和科…  相似文献   

4.
应航空航天部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前所长曹美生研究员邀请,德国不来梅大学教授、欧洲空间技术应用与微重力研究中心(ZARM)主任、国际应用力学学会期刊负责人Hans J.Rath先生1991年8月7日访问了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Rath教授在总师黄怀德研究员陪同下参观了40~#A和140~#两座运载火箭振动试验塔,随后参加了以微重力落塔试验技术为中心议题的技术座谈会。黄总师首先介绍了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概貌和微重力流体力学研究试验情况,包括用落塔,飞机做流体微重力试验及地面流体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月,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网站(www.htbise.com)上线开始运行。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是中国航天系统结构强度和环境可靠性工程的专业中心研究所,是国内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结构强度与环境可靠性工程研究与试验中心。网站的建立旨在加快推进市场化转型,拓  相似文献   

6.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科研人员研制出高水平的三轴振动试验系统,在2009年2月通过了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组织的验收评审。经与会专家审查,获得充分肯定,并一致认为,该三轴振动试验系统的各项指标符合技术开发合同中的要求,备件齐全,技术文件完整,同意通过验收评审。  相似文献   

7.
《强度与环境》2009,36(6):44-44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张德文研究员和美国凯门航太公司总工程师魏阜旋博士撰写的《运载火箭虚结构模态试验处理技术》专著,在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的资助下今年9月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美国第53届冲击振动讨论会,于1982年10月26日至28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丹佛城举行。由北京工程环境试验站柯受全、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褚桂敏、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张万付组成的三人小组应邀出席了会议。冲击振动讨论会由美国海军试验室冲击振动情报中心组织,每年召开一次,分秘密和非秘密两部分,秘密部分只有美国公民才能参加。今年的会议由美国陆军材料和力学研究中心主办。会上共发表论文69篇,简要讨论论题13则。  相似文献   

9.
《强度与环境》2013,(5):9-9
中国力学学会第73次青年学术沙龙活动于2013年7月2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20多家单位80多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青年沙龙开幕式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王梦魁主持,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周济福研究员作了讲话,他首先向本次沙龙的承办方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表示感谢,然后简单介绍了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学术沙龙活动开展情况,指出沙龙主要是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联络感情的平台,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十年来受到了广大青年学者的欢迎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强度与环境》2014,(2):64-64
<正>中国航天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信息网(航天八网),拟定于2014年10月在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武汉试验与检测中心召开"2014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和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应航天部邀请,美籍华裔科学家、美国促进中国科普协会会长李杰信博士于1987年7月来参加“首层中国青少年航天飞机科学实验活动”全国发奖大会。李博士7月27到航天部北京强度与环境研究所参观并进行技术交流。在陈奇妙所长陪同下参观了该所的静、动、热试验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正>近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已经矗立于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的天津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的振动塔中,正在进行全箭动力学特性试验。为了让各界专家亲身感受试验规模,一睹火箭风采,同时了解产业化基地发展现状,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在2015年6月至7月期间,举办"院士走进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13.
尹福炎 《强度与环境》1990,(4):43-50,42
电阻应变计发明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了,我国应变计技术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应变计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本文主要从学术、工艺技术及应用技术等三个方面介绍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在应变计技术方面三十年的主要成就。最后对今后的应变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1992年底航空航天部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应邀先后派出三批专家考察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等地俄罗斯航天科研生产单位。考察内容为“宇航结构的强度与环境”、“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和应急救生系统”和“载人飞船环境控制系统关键器件”。就宇航结构的强度与环境问题考察了俄罗斯中央机械研究所、列宁格勒机械学院和俄罗斯航空研究院,参观了试验室和展览馆,与同行专家进行了座谈,讨论了双方技术合  相似文献   

15.
莫尔罗(Charles T.Morrow)博士是美国导弹冲击振动工程专家,早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取得哈佛大学声学和通讯工程博士学位,先后在哈佛水声电声试验室,斯佩里陀螺仪公司,休斯公司,宇航公司,LTV研究中心,Ling-Altec电子公司,先进技术中心工作过。他是一个从基础科学领域走进工程技术领域的学者,在声学,电子机械装置,冲击和振动,噪声控制等学科有较深的造诣。据介绍,五十年代苏联洲际导弹研制成功以后,美国深感落后,为了解决导弹的可靠性问题,他们把受过高级训练,特别是具备声学基础和对统计学与概率论有经验的人请到导弹领域,以便认清问题和提供解决办法。莫尔罗就是其中一个。他负责制定了美国第一个洲际导弹环境试验规范,同时引进随机振动和连续谱的概念,并发展了关于概率分布,功率谱和结构的随机振动响应等基本概念。他著有《冲击振动工程》第一卷(1963),《作为技术管理工具的环境试验规范》(1981)等书。并为《随机振动》第二卷(1963),《导弹包装基础》(1955),《科技百科全书》(1971),《冲击振动手册》(1975年版)撰写了重要章节。从著作来看,他在学术上有独到的见解。应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的邀请,莫尔罗博士于1982年9月19日至10月4日来华与我国冲击振动界人士进行技术交流。他以“环境试验和统计可靠性试验的关系”,“冲击振动工程”为题,介绍了他本人及美国在导弹的可靠性、环境、规范、试验、设计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同时就可靠性试验和环境试验的关系、冲击振动工程、隔震问题、低频振动问题与我国同行进行了技术座谈。概括起来,他的主要技术观点是: (一)对于导弹,应该把人力、物力花在研制初期的可靠性增长试验上,而不花在到研制后期才见结果的可靠性指标验证试验上。 (二)对于导弹,环境试验规范应起到指导设计作用,而不只起到在设备研制完以后的检验作用。 (三)导弹的主要振源是发动机噪声和气动噪声;环境试验的目的是发现设备的薄弱环节,纯粹的模拟真实环境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四)美国的导弹用的电子设备和惯性器件不用隔震器,也不用粘弹性材料隔震。问题通过限制设备的最低谐振频率和提高设备在高频的抗震能力来解决。 (五)描述瞬态振动环境的办法美国目前尚无定论;在制定洲际导弹规范时,并没有多少数据;美国现有规范中的低频段,并不是真实环境的表述,而是试验设备的使用极限。莫尔罗博士是迄今为止来华的学者中唯一搞导弹的专家。由于他自始至终参加了美国第一代洲际导弹的冲击振动工程工作,因此他的技术观点与实践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美国导弹的发展,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尤其是他在可靠性增长、隔震、低频方面所提到的问题,正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保密的原因,加之他最近已退休,某些技术内容以至观点未必能反映美国当前的技术状况。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虽然莫尔罗关于导弹的统计可靠性试验的观点已经反映在1975年出版的《冲击振动手册》之中,但是据我们所知即使在美国还有另一种颇为不同的观点与实践,肯定了导弹的统计可靠性试验的必要性。在这次技术座谈中,我国有关方面的同行就此问题与莫尔罗博士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不同意见。但是这个总结只反映了莫尔罗本人的观点。不言而喻,与他的其它技术观点一样,它既不能作为美国技术状态的全面描述,更不能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我们欢迎全面介绍美国在这方面情况的文章,欢迎有关人员参加讨论这些问题和对莫尔罗的观点进行评价。这次技术座谈是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所长陈奇妙同志主持的,由何克让和厉慧敏同志翻译,吴家驹和冯振兴同志记录。本文是由吴家驹同志整理成文,宋文治、张维纲、郑开陛和李德林等同志校阅补充,最后由陈奇妙同志审订的。以下按可靠性试验、规范、数据处理、试验方法、隔震、非平稳问题,对莫尔罗博士的报告及部分座谈答问内容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结构静力试验位移测量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针对北京强度与环境研究所静力试验大厅(40~#厂房)中位移测量系统的构成和实践经验,选取五因素三水平并考虑交互作用的试验方案。得到了不同量程下位移测量系统的总误差,找出了影响误差的主要因素。同时,对试验分析和理论分析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减小测量误差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院先后聘请南京市市长王荣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闵桂荣为名誉教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国富、北京环境试验工程研究所所长柯受全、兰州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李旺奎为我院兼职教授,授证仪式分别于4月2日和4月18日在我院举行。 应聘为我院名誉教授的南京市市长王荣炳同志,1966年7月毕业于我院无线电通讯专  相似文献   

18.
应美国海军冲击振动情报中心主任蒲西(H·pusey)的邀请,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周锡仪、吴家驹二人出席了美国第52届冲击振动讨论会。会议由美国海军试验室冲击振动情报中心组织,美国国防部防核局和美军水路试验局主持,1981年10月26日至29日在美国新奥尔良城举行。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瑞士和中国等国家的400多名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航天第八专业信息网,拟定于2015年9月中旬在青岛市(暂定)召开"2015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会议主题航天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技术发展研究2征文内容2.1结构强度试验与评估技术2.2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与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研制的20吨振动试验系统通过了用户组织的现场验收评审。经与会专家现场测试验收,一致认为:试验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技术合同中的要求,技术文件完整,同意通过验收评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