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不稳定气动弹性系统动特性的试验方法,即先构造一个闭环稳定的气动弹性系统。然后从中提取所需的信息。模拟机仿真试验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对一机翼模型在凤洞吹风状态下实测其超过颤振临界速度下的动特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试验方法在实际情况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Volterra级数的非定常气动力降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气动伺服弹性分析与综合的需要,优化了一种基于Volterra级数的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降阶模型。通过CFD技术计算出的广义非定常气动力阶跃响应辨识出Volterra核,应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建立非定常气动力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气动弹性计算。用气动弹性标准模型AGARD 445.6机翼对该降阶模型做了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求解气动弹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气动弹性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外挂物重量、悬挂位置和不同的副翼操纵系统刚度对机翼低速颤振特性的影响。气动弹性模型是严格地按相似律的要求进行设计的,由于机翼是对称的,故仅设计了半机翼。而试验既进行了地面振动试验,也进行了风洞试验。文中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两点意见供飞机防颤振设计人员参考:1.副翼的旋转运动是发生主翼面-副翼耦合颤振的主要影响因素,故与操纵系统刚度密切相关的副翼旋转频率值对机翼防颤振设计极为重要。2.机翼携带翼下外挂物,使机翼临界颤振速度明显下降;在设计状态下,外挂物位于机翼内侧的状态与位于外侧的状态相比,机翼临界颤振速度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风力机叶片在风洞中作气动弹性实验的模拟方法、简化原理、模型设计原理和数据处理等有关问题及其弯曲/摆振颤振模型的地面实验和风洞吹风实验结果,文中都进行了讨论,根据模型实验的频谱和时域图,分析模型可能发生颤振的速度,用"频率重合理论"确定了模型的颤振点以及发生颤振时的颤振速度和颤振频率。  相似文献   

5.
飞行高度摄动的鲁棒颤振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以飞行高度作为摄动变量,利用结构奇异值理论来进行鲁棒颤振计算的方法。将标准大气模型中的高度与大气密度,高度与声速的关系拟合成为多项式表示的函数关系,从而将动压和飞行速度表示成飞行高度的函数,使得系统以飞行高度为惟一的摄动变量。然后利用线性分式变换考虑了广义刚度和广义阻尼的不确定性,建立整个系统完整的状态空间模型,使用结构奇异值理论计算颤振裕度。该方法适用于固定马赫数的飞行颤振试验和飞行包线扩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具有后缘控制面的二元机翼模型主动颤振抑制低速风洞试验的全过程。用加权的位移和转角组合反馈,通过直流伺服电机作为执行机构驱动控制面。当重心位置、频率比和质量比分别为0.16、0.6和89.5时,试验结果表明,颤振速度最大提高了44%。这些结果与用状态空间法和V—g法计算出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含有间隙结构的气动弹性系统非线性颤振问题是飞行器气动弹性力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根据目前现代飞行器结构轻量化设计及更大机动性能的发展趋势,非线性颤振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关系到飞行器的安全与性能。因此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带间隙非线性的非线性气动弹性力学模型、非线性系统辨识及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等问题的研究进展。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值得进一步解决和关注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飞机低速颤振模型刚度模拟计算的一种方法。用此方法对某种型号飞机的后机身、平尾刚度进行设计计算,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位于东南沿海台风多发地区的厦门海沧大桥是一座中跨达648m的三跨悬索桥,主梁断面采用流线型钢箱梁。通过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该桥在运营及五个典型施工状态的颤振稳定性和抖振特性。  相似文献   

10.
火箭弹气动弹性发散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火箭弹气动弹性发散计算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包括与气动弹性发散计算方法有关的结构质量一刚度模型、气动升力模型和安全裕度要求等。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以一个小展弦比的三角机翼模型为对象,完成了颤振主动抑制系统的试验研究。风洞试验结果说明,采用颤振主动抑制控制系统后,机翼的颤振临界速度可提高37%。文中还提出了气动弹性系统特性,包括(开环)超临界频响函数的测试方法,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2.
舵面跨声速气动弹性特性实验装置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现有跨声速风洞实验条件,采用仿真设计和传统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可以进行舵面跨声速气动弹性特性研究的舵面模型两自由度柔性支撑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主要由弹性元件、配重和舵面部分组成.调节弹性元件圆轴的直径和长度可以改变支撑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在配重盘上增减配重可以改变系统的质量特性.通过对实验装置的结构动力建模,对不同配重状态下的装置进行了模态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实验装置的前两阶模态分别为舵面沉浮模态和舵面扭转模态,结果表明实验装置的这种结构形式能够满足舵面相对刚性的假设,可以用于研究舵面弯扭耦合颤振问题.同时用PK(Panovsky-Kielb)法对舵面的风洞实验设计参考点的颤振临界速度进行了估算,计算的颤振结果满足现有风洞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3.
者期数飞机颤振主动抑制专辑、、/、、J了、.了、.产‘、产、.2,.人d.二月‘人,.占..1 J.l/龟、‘了.、2.、2.、、了、了‘、状态空间气动弹性模型及其在颤振计算中的应用······························……卢叔全机翼带外挂颤振模型模态试验与参数识别·······································……张令弥二元机翼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的确定····························,················……顾仲权二元机翼颤振主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大攻角翼面超音速热颤振的分析方法,内容包括气动加热、温度场、热应力和热模态分析,大攻角翼面非定常气动力计算和热颤振分析。提供了一套从流场分析开始到颤振临界参数搜索的一体化热颤振工程分析方法。气动力方面,应用激波膨胀波理论计算大攻角翼面的当地流场参数;应用参考焓方法计算大攻角翼面气动加热的热流密度;以当地流活塞理论计算翼面超音速非定常气动力。结构方面,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翼面瞬态温度场和热模态分析,然后用模态叠加法建立颤振运动方程;应用状态空间法和时域递推积分的方法求解颤振运动方程。工程实例的热颤振分析表明,在Ma〉3的高马赫数下热颤振临界动压比常温的颤振临界动压明显下降,高马赫数下翼面的热颤振分析在工程设计中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精度高、时间较省的气动弹性系统动特性的测试方法,着重介绍测试方案的选取、测试原理与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一机翼模型在风洞吹风状态下的动特性实测实施方框图与测试结果。另外根据实测数据,采用经典的拟合方法与DFP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气动弹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空气动力学/计算结构动力学/计算气动声学(CFD/CSD/CAA)耦合的声气动弹性时域仿真方法。空气动力学和气动声学分别采用大涡模拟和Lighthill声比拟理论进行计算。采用D’Alembert原理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二维简支壁板在超声速流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并在时域内进行求解。其中几何非线性采用Von Karman大变形理论描述。以二维弹性壁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音速流场中噪声、气动力、和壁板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非线性颤振现象。  相似文献   

17.
基于热气动弹性的特点,给出考虑温度影响的机翼热颤振有限元分析的一般理论。采用Nastran软件对给定的温度分布热效应下两个典型的高超音速机翼的模态特性和气动弹性稳定性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受热结构的模态特性和颤振特性均发生变化。由于温度效应降低弯曲、扭转及弯扭固有频率,还会改变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从而导致颤振临...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小钝头飞行器超声速飞行的阻力,在整流罩顶端安装多节可伸缩的减阻杆,节间的间隙会引起非线性,对飞行器气动弹性特性产生影响。本文针对含间隙减阻杆的气动弹性问题,提出了非线性结构建模和气动弹性分析方法,利用梁单元和非线性弹簧模拟减阻杆,利用模态综合法建立飞行器系统结构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结构动力学与计算流体动力学耦合求解,获得减阻杆的动力学响应,并进行阻尼辨识,判断系统的气动弹性稳定性。针对不考虑间隙情况研究了不同马赫数不同攻角的减阻杆气动弹性稳定性。针对稳定裕度较小的工况,分析了减阻杆节间间隙对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的存在可能削弱气动弹性稳定性,控制间隙尺寸有利于提高气动弹性设计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气动弹性系统的特点和对颤振主动抑制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提出了利用可测信号直接综合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的次最优输出反馈控制律的逐步变参设计方法,不仅克服了应用最优输出反馈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律时所遇到的困难,而且控制系统在整个飞行包线内都具有较好的闭环特性。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非线性气动弹性分类和极限环振荡(LCO)的发生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进而对某型飞机颤振飞行试验中遇到的极限环振荡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在颤振试飞中遇到极限环振荡现象时的处置措施和相应颤振飞行试验的工作方法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