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维接触问题有限元解法的单元选取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8节点六面体线性等参元和20节点六面体二次等参元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根据三维接触问题有限元解法的特点指出.在三维接触问题有限元解法中,为避免单元特性与接触条件相抵触,只能选用8节点六面体等参元,而不能选用20节点六面体等参元,并通过计算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接触热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温度对接触热阻的影响及所得到的结果。当多晶体固体表面相互接触时,随着接触面温度升高,接触热阻呈下降规律。产生这一现象的机理是由于当接触面温度变化时。接触表面的微观形状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接触热阻的变化。当多晶体固体表面相互接触时,对应同一宏观接触状况其微观接触状况却不尽相同。通过实验获得了接触热阻的变化范围和接触热阻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带。实验中观察到温度使固体表面产生的变形有些能够恢复,有些则不能.本文提出了能否建立温度与变形、时间三者关系的假设,当固体接触表面温度较高时,还提出了一种研究接触热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接触问题数值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接触问题涉及到应力集中、边界非线性、甚至材料或几何非线性,问题很复杂但又十分重要。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有限元与边界元理论与数值方法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这两种方法已成为工程接触问题十分有效的研究和数值分析手段。本文综述了接触问题中的有限元法与边界元法及其工程应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着重围绕小变形弹性接触、小变形弹塑性接触以及大变形接触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文中还对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二十多年来,在小变形弹性接触问题中的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发展的比较成熟,并在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小变形弹塑性接触问题中的有限元法发展的也比较成熟。然而,它们在如下方面还必须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例如,不同材料非线性模式的接触、不同蠕变模式的接触、大变形弹塑性接触、基于实验力学的反迭代分析、以及复杂的工程构件的接触分析等。  相似文献   

4.
现有齿轮传动接触疲劳强度校核主要以干接触下最大赫兹应力为指标,而齿轮往往是在润滑条件下工作,且受时变次表面应力场的作用。本文结合齿轮几何学、运动学参数及润滑特性,考虑接触曲率半径、卷吸速度、齿间啮合力等时变量,建立齿轮弹流润滑接触分析模型;利用DC-FFT算法求解次表面应力场,结合临界平面疲劳准则,研究齿轮接触过程中的疲劳寿命和裂纹萌生机理,讨论工况变化对疲劳寿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弹流润滑条件下齿轮疲劳寿命相对于赫兹干接触有明显提升,这是由于齿面压力变化导致的次表面应力场变化改变了临界平面角,使等效疲劳参数减小,齿轮接触疲劳寿命增加;输入扭矩的增加将大幅降低疲劳寿命,二者变化呈现非线性关系,且会使裂纹萌生位置远离齿面,在等温牛顿流体情况下,转速变化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元法的基本算理,利用有限元软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齿轮进行接触分析,计算出齿根的最大应力,通过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对比,有如下结论:1)基于有限元法的齿轮接触分析是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静态和动态模拟数据均比较合理;2)动态接触计算模型计及了啮合过程中的冲击效应和摩擦的影响,相对于静态算法而言,能更为真实的模拟齿轮啮合的真实状况;3)静态接触模型能准确快速地模拟稳态运行状态下的齿轮强度。齿轮的接触强度的合理分析,对改善齿轮传动性能和提高齿轮设计制造水平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航空发动机角接触球轴承刚度的一种实用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传统拟静力学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航空发动机角接触球轴承刚度进行了研究。轴承可以在五个自由度方向上受载并产生位移。结合航空发动机转速较高的特点,分析模型考虑了钢球离心力、陀螺力矩以及弹性流体动压润滑和热效应的影响。同时,分析模型忽略轴承内部摩擦,假定钢球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内,轴承套圈作为刚体处理。通过拟静力学分析方法,可以建立航空发动机角接触球轴承的刚度分析模型。通过对轴承平衡进行迭代求解可以计算出  相似文献   

7.
面齿轮传动的承载接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促进高性能面齿轮传动技术的发展.对点接触面齿轮传动进行承栽接触分析.建立了点接触面齿轮传动的坐标系,推导了传动中接触点方程,实现了传动中面齿轮上接触点位置的仿真.利用曲面上任意点处主曲率的计算方法,得到了传动中圆柱齿轮和面齿轮上接触点处主曲率的变化规律.根据布希涅斯克问题的求解方法,给出了传动中面齿轮上接触区域的椭圆长、短半径、中心最大变形量、最大压应力以及载荷分布的方程,分析了接触中心最大压应力的变化规律,实现了接触斑点的可视化仿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一维稳定导热原理用试验方法研究接触热阻的简单装置,以及使用这一装置采集的部分试验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和试验结果,对热损失也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特别应当指出,当接触表面所受的挤压应力高达10~6Pa至10~7Pa以上时,挤压应力明显成为影响接触热阻的主要因素。试验中发现了某些现象,本文对此做了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空间电池侧身装星时的安全性,防止螺钉因频繁拆装而产生多余物,针对目前空间电池某承载螺钉,在不改变原工装前提下进行了螺钉本体的YS-20型棒料代替与结构优化设计。对YS-20棒料进行了双剪切试验,采用ANSYS对螺钉结构中的3个重要尺寸参数D1、D2、T进行了7×7×6共294个算例水平的设计探索,采用非对称接触模型准确地模拟了螺钉组合结构的实际承载状态。通过3种综合评价方法对满足条件的算例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T=12.2 mm,D_1=16 mm,D_2=2 mm为最终方案,对最终方案进行了应力校验与接触分析,得到了承载状态与接触状态均有优化的螺钉结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个新的基于集成学习的预测器(TargetPCM),对蛋白质接触图(特别是中长程)进行高精度的预测。首先,TargetPCM使用加权朴素贝叶斯分类器(Weighted Nave Bayes classifier,WNBC)融合3个接触图预测器的输出,其中WNBC中的权重参数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得到;其次,将WNBC融合后的输出和基于序列的特征进行组合,得到更具鉴别能力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极端随机树训练得到最终的蛋白质接触图预测模型。为了验证TargetPCM的有效性,在包含98个非冗余蛋白质的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对于短程、中程和长程接触,TargetPCM的Top L/5精度比现有最好的集成预测器(NeBcon)分别提高了8.2%,16.1%和5.3%。在CASP11上进一步的验证表明,对于短程、中程和长程接触,TargetPCM的Top L/5精度比现有最好的基于协同进化的集成预测器(MetaPSICOV)分别提高了7.4%,9.1%和7.5%。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蛋白质接触图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The capture operation performed by a snare-type end-effector mainly relies on three flexible cables. This paper solves the dynamics modeling problems of flexible cable used in the snare-type end-effector and provides a contact track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impact phase of snare capture. To describe the motion of flexible cable,a dynamics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considering both tensile and bending resistance properties. On this basis,a virtual spring concept is introduced to represent the contact between flexible cables and the target grapple shaft,and a contact dynamics model is established approximately by polynomial function with the variables of penetration and start-end distance of flexible cable. Thereafter,a contact tracking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space snare capture. The target grapple shaft and flexible cable can keep in contact at the initial contact point during the whole capture process and thus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pushing the target away.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蜗轮副啮合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共轭齿面上预先设置啮合位置,详细推导了失配齿面的几何参数和接触特性的计算公式,论述了点接触圆柱蜗杆传动的设计原理。应用本文的原理,采用优化综合的方法,可以使圆柱蜗杆传动直接实现点接触和完全互换,并具有良好的接触特性,使对误差的敏感性降低,缩短装配中的辅助时间,且传动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Conventional pneumatic tires exhibit disadvantages such as puncture,blowout at high speed,pressure maintenance,etc. Owing to these structural inevitable weaknesses,non-pneumatic tire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are investigated. A non-pneumatic mechanical elastic wheel(NPMEW)is introduced and investigated as a function of static radical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act behavior. A bench test method is utilized to improve the riding comfort and the traction traffic ability of NPMEW based on tire characteristics test rig,and the static radical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tact behavior of NPMEW a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an insert supporting run-flat tire(ISRFT). The vertical force-deformation curves and deformed shapes and contact areas of the NPMEW and ISRFT are obtained using a set of vertical loads. The contact behavior is evaluated using extracted geometrical and mechanical feature parameters of the two tir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PMEW appears to exhibit considerably high radical stiffness,and the numerical value is dependent on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flexible tire body and hinge units. NPMEW demonstrates more uniform contact pressure than ISRFT within a certain loading range,and it can efficiently mitigate the problem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in ISRFT shoulder under heavy load and enhance the wear resistance and ground grip performances.  相似文献   

14.
缓进给断续磨削时射流冲击强化磨削弧区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缓进给磨削时烧伤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压射流冲击强化磨削弧区换热的创新构想,并通过缓进给断续磨削时施加侧向射流冲击弧区的磨削实验研究其换热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射流冲击强化换热技术确是提高弧区换热效率的有效方法,且射流速度越高,换热效果越好。该研究将在解决难加工材料磨削烧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