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袁俊 《中国航天》2001,(9):44-45
美国于东部时间 7月 14日进行了“国家导弹防御”( NMD)系统的第四次导弹拦截试验。当日晚 10时 39分(格林尼治时间 15日 2时 19分),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改进型“民兵” 2导弹,作为试验中要拦截的“来袭”导弹。该导弹携带了装有遥感仪器和探测器的模拟弹头。为了验证拦截器识别真假弹头的能力,在拦截区域上空施放了若干个能不断发送假信号的黑色气球诱饵。 21分 34秒后,波音公司研制的地基拦截导弹从距范登堡 7680公里的南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导弹靶场发射升空,对“来袭”导弹实施拦截。地基拦截弹携带…  相似文献   

2.
杨璐  张军  裴喆 《遥测遥控》2013,(4):70-74
针对靶场舰空导弹飞行试验中通信时统偶尔出现的遥测和光测时间零点不齐的问题,提出利用弹目光测坐标、激光引信启动角和启动距离等遭遇参数修正时间零点的三种方法。研究修正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对修正精度进行统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光测测量与处理误差、同帧画幅数和引信测距误差对修正精度影响较大,三种方法的修正精度均小于1ms,满足试验结果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3.
张晓岚 《上海航天》2005,22(4):18-18
据报道,2005年7月雷锡恩公司的增程导弹(ERGM)在美白沙导弹靶场进行了发射试验,所发射两枚导弹中的第一枚在飞行过程中,因未能收到遥控信号致使鸭翼没有展开,并与第二枚导弹相撞。试验失败可能是由于电源系统出现了故障,这类故障是第一次出现。本次试验是该导弹去年初试验失败后的首次发射飞行试验。前次试验时,因软件故障而使导弹未能截获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信号。  相似文献   

4.
会庭 《中国航天》2002,(5):43-44
经过20多年的秘密研制,以色列的最新型超视距空空导弹“德比”(DERBY)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德比”导弹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以色列成为继法国(“米卡”)、俄罗斯(R77)和美国(“先进中程空空导弹”)之后第四个设计、研制和生产出主动雷达寻的制导空空导弹的国家。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类似导弹相比,“德比”导弹有其许多独到之处。“德比”导弹主要是在以色列的“巨蟒”4红外制导格斗导弹的基础上研制而来的。它保持了“巨蟒”4导弹的全动式鸭式翼面(俯仰和偏航控制)和滚动稳定后翼(弹翼)的弹体布局,并采用了“巨…  相似文献   

5.
袁俊 《中国航天》2003,(1):38-39
2002年12月11日,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进行了第八次导弹拦截试验。美国东部时间12月11日,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改进型“民兵”2洲际弹道导弹,它带有模拟弹头和3个气球诱饵。20分钟后,一枚陆基拦截导弹从加州以西2880km、距范登堡7680km的南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导弹靶场发射升空,以24100km/h的飞行速度对“民兵”实施拦截。“民兵”2导弹释放了模拟弹头,其诱饵气球也完全成为一个长2m左右的完整气球。按试验预想,地基拦截导弹要进入“民兵”2导弹220km高度…  相似文献   

6.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9,(7):47-48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2-7910-10C型火箭5月5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导弹防御局的“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先进技术降风险”(STSSATRR)试验卫星。卫星被送人低地轨道。STSSATRR是一颗小型卫星,承担的是“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的技术试验任务。STSS是分层式“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的天基探测部分,用于探测导弹发射.对目标进行连续跟踪,并将跟踪数据传递给导弹防御拦截器.  相似文献   

7.
针对跟踪雷达的反辐射导弹发射时机告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反辐射导弹发射时机警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案。根据雷达收到的载机和反辐射导弹回波信号特征,综合成exp(J2π(fo+fd)t)信号和exp(j2π(fo+fd+at/2)t)信号的数学模型。分雷达跟踪波门内外两种情况进行512点快傅里叶变换(FFT)谱分析,从频域上把载机和导弹区分开来,达到反辐射导弹发射时机靠警的目的。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对一种能与导弹自动综合测试(简称综测)与故障检测(简称故检)设备联机,并实现全自动模拟综合测试与故障检测运行的智能导弹信号模拟器(以下简称智能模拟器),提出了一种新一代的战术导弹信号智能模拟器设计方法。该智能模拟器经与××导弹三级维护测试设备联机运行获得成功,并已通过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9.
林松 《上海航天》2002,19(3):35-38
论述了采用某导弹战斗弹遥测系统中的“视频遥测”信号推算导弹靶试时脱靶量的原理,介绍了两种处理脱靶量的方法。根据该导弹某次靶试时的遥测数据,对导弹的脱靶量进行了推算。推算结果证明,遥测数据的处理结果与光测数据的处理结果相近,用导弹“视频遥测”信号推算导弹脱靶量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卫星应用》2007,15(2):45-46,60
一、中国反卫星试验获得成功 1月17日出版的美国《航空周刊》称,根据美国中情局消息,中国于北京时间1月12日6时30分,从西昌发射了一枚“反卫星导弹”,成功地击毁了已经退役的“风云-IC”气象卫星。美国太空专家奥伯格(James Oberg)指出“这是史上首个陆基导弹击毁轨道卫星的已知个案”。  相似文献   

11.
NMD系统进行第11次拦截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俊 《中国航天》2007,(1):38-39
一、NMD系统进行第11次拦截试验 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9月1日下午1时22分,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进行了第11次拦截试验。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11,(1):75-75
据澳大利亚每日航天网2010年12月15日报道,“太空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演示验证卫星最近展示了天基遥感器被称作“军力倍增器”(force multiplier)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指通过更早的导弹跟踪使防御区域最大化,从而使拦截器实现更快发射。两颗由诺·格公司和雷神公司建造的导弹防御卫星观测了2010年10月6日的“宙斯盾”试验。试验中,两枚导弹在几小时内从夏威夷的太平洋导弹靶场分别发射。  相似文献   

13.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构成原理图如下图所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993~1995年)主要是改进和试验“爱国者”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以摧毁射程40km以内、高度约20km的弹道导弹。进一步改进使用精度更高的ER...  相似文献   

14.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指令制导指令制导就是由导弹指挥站发出指令信号来控制导弹飞行的制导技术。指挥站可设于地面、海上(舰载)或空中(机载)。它测量目标和导弹的运动参数,并将导弹的运动参数同目标的运动参数(或事先装定的飞行程序)进行比较,根据选定的制导规律形成指令,...  相似文献   

15.
李芳 《中国航天》2011,(3):41-42
2010年.美俄两园继续进行较为频繁的战略弹道导弹发射飞行试验。荚阳伞年共进行了7次战略弹道导弹飞行试验(陆基“民兵”3导弹3次、海基“三叉戟”II导弹4次).全部成功,俄罗斯共进行了9次战略弹道导弹飞行试验.涉及的型号包括陆基“白杨”以及海恭“布托瓦”、“蓝天”和“虹鱼”,全部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郭战兵 《上海航天》1998,15(4):51-61
在介绍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导引头的功能、结构、作用原理及对各部件的要求的基础上,以法国“西北风”和俄罗斯“针”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为例对导引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探测系统的光学系统、调制方式、制冷探测器等部件的描述,论述了该类导弹的探测原理、跟踪控制信号的形成原理和跟踪原理。给出了跟踪信号的形成公式和控制信号公式。最后展望了该类导弹的红外导引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袁俊 《中国航天》2009,(4):41-43
一、NMD系统进行第13次拦截试验 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12月5日下午3时29分(北京时间12月6日凌晨4时29分),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进行了第13次导弹拦截试验。美国防部发言人在30分钟后宣布.一次“接近于实战”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拦截试验在太平洋海域获得成功。这是美国NMD系统在奥巴马新政府上台之前进行的首次远程导弹拦截试验,因此备受国际社会瞩目。  相似文献   

18.
《湖北航天科技》2005,(4):48-48
印度军方当日试射了一枚“特里舒尔”导弹(Trishul)。“特里舒尔”导弹长3m,有二级固体燃料,携带5.5kg的破片战斗部,以超音速飞行。在试验中,导弹击中了9km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李光普 《上海航天》2001,18(3):61-64
继“根弗”(SAM-6)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四个系列后,1972年苏联开始研制在低空和中空具有拦截目标速度为830 m/s、距离为30 km,并具有反战术地地导弹能力的“布克”系统(北约命名为“牛虻”,编号SAM-11),现有三个系列。“布克M1-2”是现俄罗斯新一代中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的发展概况。 1 研制概况 “布克M1-2”是1994~1997年在“布克M1”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研制的。研制的主要任务是: *确保在距离20 km内能够拦截“长矛”型战术地地导弹和空射导弹。 *确保在25 km距离之内,能够打击水面舰艇和在15 km内攻击地面目标(停放在机场的飞机、导弹发射装置、大型指挥所等)。 *提高拦截飞机、直升机和巡航导弹(有翼导弹)的效能。空域按射程扩展到45 km,按高度扩展到25 km。 *改进导弹,增大射程(45 km),提高飞行速度(1200 m/s)和高度,增加导弹机动过载(>24 g)。 *制导雷达站的照射器和制导导弹的天线升高到22 m,并装备光学望远镜瞄准装置,以提高对付低空目标和现代巡航导弹的能力,并扩大视距(见图1)。 *在系统配置方面,指挥车最多可配置6个自行火力单元的组合,每个火力单元可以同时对付4个目标。 *系统车底盘采用两种方案:一是传统的履带式底盘;另一种是轮式底盘。 *提高可靠性和系统的数字化程度,改进目标识别系统,提高抗干扰性能。 2 武器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性能 “布克M1-2”高机动多用途的中程防空导弹  相似文献   

20.
为近地通信卫星星座系统提出一个将星座各星上时钟同步到地面系统时钟的新技术方案,以GNSS导航系统时钟作为高精度、高稳定的时间基准,利用地面站和星座星上的GNSS接收机基于定位原理测得各自时钟相对于GNSS系统时钟的时差量(秒脉冲相位差),进一步得出各星时钟相对于地面系统时钟的时差观测量。每个星上时间管理单元利用一个Kalman滤波器估计星地时差模型参数,周期性更新星上时差预报,并据此估计秒脉冲调相时机,以及按照最小调相残差原则估算的调相幅值,并令PPS发生器完成相关调相操作。还设计了上述时统方案在一个典型Walker(24/3/1)星座中的应用研究,并开展了数学仿真和半物理仿真。文章还设计了一个半实物仿真方案,通过数学仿真和半物理仿真,表明该时统方法可将星地秒脉冲相位差自动控制在指定误差范围内,证实其在近地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全网时间同步任务中应用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