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马特拉公司报导,在对意大利奥托梅拉腊公司和法国马特拉公司联合研制的生产型“奥托马特”面对面导弹进行的验收试验中,两枚导弹成功地命中了位于撒丁区萨尔托迪基拉靶场的目标。这两次发射试验是由马特拉公司进行的,导弹是由属意大利海军使用的战舰发射的。其中一枚导弹按程序掠海飞向目标。另一枚导弹从约170英尺的高度接近目标,最后阶段向目标俯冲。试验的导弹是法国的 MKI 型,它采用了汤姆逊—CSF 公司的双轴导引头。试验用舰载设备是意大利奥托梅拉腊公司生产的。  相似文献   

2.
《航讯》1985年1月24日报道:美国空军最近试射的11枚红外制导“幼畜”导弹都直接命中了目标。在试验中,导弹成功地对付了各种机动和静止目标,如坦克和装甲运兵车。其中三次试射是在夜间进行的。发射的11枚导弹中有10枚用于继续试验与鉴定,另一枚是遥测导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09,(1)
2008年1 2月5日,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为主研制的"北航2号"探空火箭成功发射并成功回收。这是中国第二次由学生主持的探空火箭发射,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次以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探空火箭发射成功。虽然这次的试验条件简陋,场面也难言宏伟壮观,但是,毋庸置疑,这是一次严谨的试验,又是一次具有  相似文献   

4.
刘瑞江 《航天员》2009,(1):32-36
2008年12月5日,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为主研制的“北航2号”探空火箭成功发射并成功回收。这是中国第二次由学生主持的探空火箭发射,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次以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探空火箭发射成功。虽然这次的试验条件简陋,场面也难言宏伟壮观,但是,毋庸置疑,这是一次严谨的试验.  相似文献   

5.
《防御日刊》1983年5月19日、《航空周刊》1983年5月30日报导:美国于今年4月19日进行了一次“三叉戟”Ⅰ潜射导弹的飞行试验,因第一级发生故障而失败。包括这次试验在内,这种导弹在过去6年多时问里共试射了56次,其中10次未成功。这次故障的原因是第一级固体发动机的  相似文献   

6.
法国玛特拉公司在一次试验中,向两架靶机发射了两枚“西北风”近程导弹.一枚导弹击中了CT20亚音速靶机,另一枚在杀伤距离内从靶机近旁穿过.这两次发射只是原定今年以来在法国地中海试验中心发射6枚导弹的计划的一部分.玛特拉计划官员说,试验时,CT20靶机是在约4公里距离处向“西北风”导弹发射点迎面飞来的.此时靶机飞行高度为250米,机上带有一个供试验用的红外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3,(7):44-45
7月7日在美国西南研究所进行的一次隔热泡沫撞击航天飞机机翼部件试验在受试部件上撞开了一个40.6厘米大小的洞。这使人们更加确信,从外贮箱上掉落的这种泡沫材料就是导致航天飞机机毁人亡的那杆“冒烟的枪”。试验中,泡沫撞击产生的巨大冲击让在场的约100名人员不禁一片惊呼。撞击震掉了记录用的摄像机镜头,还损坏了一些传感器。这次试验的撞击点与当初发射时哥伦比亚号左翼的被砸部位大体一致。此前调查人员就已推测掉落的隔热泡沫是造成事故的祸首,但这次试验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这是事故调查委员会进行的第7次、也是最后一次泡沫撞击试…  相似文献   

8.
<正>赶在飓风"厄玛"来袭之前,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9月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了美国空军的X-37B无人航天飞机。在卡角空军站1号着陆区进行的第一级着陆回收也取得了成功。这是X-37B第5次升空飞行,任务代号"轨道试验飞行器"(OTV)5。这也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次承担X-37B发射任务,并可能是该公司迄今收获的最大一项国家安全发射任务。X-37B的前4次任务都是由联合发射联盟公司采用宇宙神  相似文献   

9.
《遥测技术》1985第3期“可靠性试验”一文中(60~61页)“(1)寿命摸底试验”一节有值得商榷之处,请容阐述。设产品寿命T服从正态分布N(μ,σ~2),随机地抽取n个产品进行试验,到t_0时刻截止,其中有k个失效,寿命各为t_1,t_2,…,t_k,余下的n-k个寿命超过t_0。这是(无替换)定时截尾试验。μ与σ的估算公式来自它的似然函数(即联合概率密度函数)L(t:μ,σ)。由统计分析得到:  相似文献   

10.
据《航讯》一九八○年十月廿三日报导:休斯公司最近进行的试验证实,一种基本上还没有被发现和利用的雷达体制——毫米波雷达——在能见度差的情况下制导导弹是很有希望的。在三次成功的发射试验中,目标被浓烟和悬浮微粒所遮蔽。在这一系列试验的最后一次试验中,尽管被烟笼罩的能见度又由于下小雨而更糟了,但“陶”式反坦克导弹还是被导向了目标。这项试验性制导计划是陆军导弹实验室的几项毫米波计划之一,也是有待完成的第一个全制导飞行试验计划。  相似文献   

11.
日月 《航天》2009,(3):56-57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最高档俱乐部”,虽然它没有正式登记注册,也从未正式挂牌,没有具体的地址,但其“门槛”之高,却是连亿万富翁也只能望它兴叹,无论花多少钱也没法进入这个群体。这就是由“阿波罗”计划造就的,到过月球(包括月球上空)的24位航天员——其中的12位还亲自踏上了月球大地是“金卡会员”,他们都是惟一曾从另一颗星球上空回望过地球的人类。所以,他们的故事也能让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2.
安慧 《航天》2012,(7):26-29
美国当地时间5月22日3时44分,搭载“龙”飞船的“猎鹰”9号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发射的“龙”飞船,携带大约半吨补给物资前往国际空间站。这是世界第一艘向空间站发射的商业飞船。美国总统奥巴马首席科学顾问霍德林在飞船发射后说:“每一次航天发射都令人兴奋,但这一次尤其激动人心,因为它可能代表美国航天进人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陈曦 《航天员》2012,(2):60-61
在繁华的都市里,给汽车加油并非新鲜事,而在太空“加油”似乎不可想象.但这或许在不久后也将成为现实。NASA的机器人太空“加油”计划,在2011年9月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已经把太空“加油”验证模块放到它的永久位置——ExPRESS4物流平台上。如果后续试验一切顺利的话,机器人在太空“加油”就指日可待了。  相似文献   

14.
思飞 《航天》2010,(9):50-51
7月10日,欧空局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在飞往目标星体的征途中,成功飞掠“鲁特西亚”小行星,并对其进行了拍摄。这是它第二次顺路探测小行星,且具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质量与可靠性》2005,(2):42-44
确保型号飞行试验“一次成功”技术保障分析方法是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某型号研制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该方法是在型号完成阶段性研制工作后,围绕确保飞行试验成功这一中心任务,由总体是各分系统对设计,生产,试验,直至发射,飞行全过程中的每一个分系统,每一个产品和每一个环节中制约产品正常工作的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分析中发现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进行有重点的试验验证,以达到确保飞行试验“一次成功”的目的。确保型号飞行试验“一次成功”技术保障分析是一项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对保证型号飞行试验“一次成功”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方法,该方法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理念,具有工作关系顺畅主动,有助于提高型号研制质量,利于保证型号研制进度,有效降低故障归零及试验验证成本等特点,是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一种创新,确保型号飞行试验“一次成功”技术保障分析方法的实质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集团公司开展质量经营,深化全面质量管理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辛田 《航天员》2014,(2):22-24
态度明确的俄、日、加 俄罗斯和美国是国际空间站项目两大主导国,负责建造国际空间站基础设施,在获悉这一消息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主管阿列克谢·克拉斯诺夫立即公开表示,国际空间站能够安全运行至2028年,在这之前完全没有必要退役。他同时透露,俄罗斯正在制定2015-2026年航天计划,制定过程中将考虑把再次延寿的国际空间站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17.
天浪 《航天员》2011,(1):64-67
1926年3月26日,一位科学家在自己的农场成功发射自制的火箭,这也是全球第一枚液体火箭,它的研制发射成功,打开了液体火箭技术的大门,开辟了人类航天史的新纪元。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与1903年莱特兄弟第一次飞机试飞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但不同的是,这位科学家当时非但没有声誉鹊起,相反却受着世人嘲讽,并被贬称为"火箭人"、"月球上的人"。这位科学家就是罗伯特·戈达德。  相似文献   

18.
据《航空周刊》一九八一年二月二日报导:英国宇航动力公司的“海鹰”反舰导弹已开始发动机空中系留试验,试验时,导弹装在英国宇航公司的“海盗”攻击机的机翼下。无动力空投试验已结束。第一次实弹空射试验预计于初春进行。原来叫做 P3T 的“海鹰”导弹是以早些时候英法合作的“马特尔”导弹的技术为基础的,它将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动力装置是微型涡轮公司的 TRI—60涡轮  相似文献   

19.
《航讯》一九八一年八月十九日报导:最近在梅朋西德武装部队靶场进行的试验中,一架 MBB 公司的 BO—105CB 直升机用休斯公司的“陶”式导弹进行了11次试射,11枚导弹全部直接命中目标。这几次射击包括整个飞行状态范围达到了3200米试验距离(最大射程是3,750米)。  相似文献   

20.
美国联合工艺公司化学系统分公司为通用动力公司“战斧”巡航导弹研制的改性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在化学系统分公司(CSD)进行了第一次点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发动机总冲比改性前的总冲提高了17%。这台发动机全程工作13秒,推力2900公斤。这是化学系统分公司根据合同制造和试验的36台发动机中的第一台。发动机采用了化学系统分公司和 P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