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最近几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继"高分一号"和"高分二号"卫星发射并投入使用以来,"高分四号"卫星又于2015年12月29日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是高分重大专项的一次重大突破。该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以及我国国内时间分辨率最高的地球静止轨道面阵凝视型光学遥感卫星。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4,(5):I0001-I0001
<正>高分二号卫星于2014年8月19日11点15分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民用遥感卫星真正进入了亚米级"高分时代"高分二号卫星是国家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民用部分)"首批启动研制的重要项目。卫星釆用资源卫星CS-L3000A平台,装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8月10日,高分三号卫星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升空入轨,开始执行对地观测任务。至今为止,高分三号卫星已经在轨稳定运行近两年,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了48万余景图像数据,有力支持了我国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高分三号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唯一的民用微波遥感成像卫星,也是我国首颗C频段多极化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  相似文献   

4.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根据国防科工局、财政部的有关批复,我部委托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咨公司)承担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高分专项)高分综合交通遥感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依托项目建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交通行业数据中心(以下简称高分交通数据中心),目前已具备对行业提供全国高分系列卫星  相似文献   

5.
正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于2010年批准启动实施,被誉为"创新工程""天眼工程"和"应用工程"。2017年1月23日,我国首颗1米分辨率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高分三号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三号卫星在研制过程采用了50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1月3日11时22分,"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高分"七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为一箭四星,火箭同时搭载了精致"高分"试验卫星、"苏丹"科学实验卫星一号、"天仪"十五号卫星等3颗卫星。"高分"七号卫星由中国空间  相似文献   

7.
2013年12月30日,高分一号卫星投入使用仪式在京举行,标志着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首发星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2):121-121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之"高分一号"任务现已完成卫星、运载火箭出厂审定工作,转入发射实施阶段,将于4月择机发射。该工程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发射5至6颗观测卫星。"高分一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将突破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8年,对提升我国卫星研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11月28日07时52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C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高分"十二号卫星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9月14日12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卫星送入太空。高分九号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14,(9):9-13
高分一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首发星,配置了2台2米分辨率全色/8米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和4台16米分辨率多光谱宽幅相机,设计寿命5至8年。  相似文献   

12.
正高分三号卫星于2016年8月10日6时55分由长征四号丙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高分三号卫星是目前"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唯一的民用微波遥感成像卫星,也是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m的C频段多极化高分辨率SAR卫星,  相似文献   

13.
国内动态     
正高分十一号卫星成功发射7月31日,高分十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将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计划的实施提供信息保障(。新闻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相似文献   

14.
序言     
正2018年5月9日2时28分,"高分五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全面实现"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三大重要目标的重要里程碑,是又一次大幅度提升我国对地观测能力的重要标志。"高分五号"卫星是我国利用高光谱技术完整实现对固体地球表面、植被生物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进行全面观测的空间遥感卫星系统,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气溶胶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填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分卫星与应用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4年,全球共发射了19颗对地观测卫星,其中有11颗是高分辨率卫星,它表明对地观测卫星与应用已全面进入"高分时代"。在这些高分辨率卫星中,包括我国发射的高分二号卫星,该卫星的升空使我国民用遥感卫星进入了亚米级"高分时代"。2015年3月6日,国防科工局宣布,高分二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与之前发射的高分一号卫星的配合使用,可以很好地推动我国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应用,进一步完善我国高分专项建设。2015年,我国还有望发射高分四号卫星,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大大增加对地观测面积,而且还能长期对某一地区进行跟踪观测。  相似文献   

16.
“高分四号”卫星观测能力与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四号"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中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地球同步轨道上第一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它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极高时间分辨率、多种谱段选择、广阔的观测范围等特点。为使"高分四号"卫星充分发挥观测能力,成为灾害监测以及防灾减灾的有效工具,文章对应典型遥感应用,总结归纳出了五种观测模式,分别是凝视模式、跟踪模式、巡航模式、签到模式、夜间模式,并分析给出各种模式下相应的观测策略。文中还以现有国产遥感卫星为例,讨论了影响"高分四号"卫星应用的两种重要因素,即数据连续性和数据稳定性,其中针对巡航模式对数据连续性的潜在影响提出了"高分四号"卫星在轨使用建议,针对数据稳定性提出了一种评价模型。该文对于有关方面应对多种观测需求、合理使用"高分四号"卫星在轨观测能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7月31日11时0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保华在发射现场指导发射。"高分"十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该卫星将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  相似文献   

18.
“高分二号”卫星遥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分二号"(GF-2)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为满足应用亟需和替代进口而规划的遥感卫星,也是中国第一颗目标定位精度要求达到50m、寿命要求达到5~8年、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空间分辨率最高的民用低轨遥感卫星。文章分析了GF-2卫星高分辨率、高定位精度等任务的特点,以及高精度图像保障、扰振抑制设计、长寿命设计等技术创新点,并介绍了其在轨评价及应用情况,为后续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该系统涉及面广、技术复杂。2008年七○八所配合国防科工局和总装备部高分专项的总体论证,负责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6月26日14点22分,"高分八号"卫星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高分八号"是2015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射的首颗自研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光学遥感卫星,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提供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