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针对截获的雷达辐射源脉冲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参数合成的聚类算法。算法利用全脉冲数据的特征参数,通过对每一个特征参数的分选计算出该参数的加权系数。通过加权系数对每一个特征参数的加权得到合成的特征参数,并利用合成参数对脉冲进行聚类。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对信号的聚类分选,采用编码的方式有利于降低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合成射流激励器实验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设计了合成射流激励器及实验测试系统。对两大小不同激励器工作于不同驱动频率及激励电源电压幅值分别进行了实验,并对激励器出口速度进行了分析。实验测得的合成射流出口最大峰值速度可达5m/s,驱动频率对激励器出口射流速度影响直接明显,且合成射流激励器有工作频谱范围限制。通过频谱分析显示,只有最大峰值频率与激励频率相等或接近,而且各峰值频率与最大峰值频率成倍频关系时,合成射流激励器将电能转化为合成射流动能的效率才能达到较高。  相似文献   

3.
朱建丰  郭细平  何新生  丁磊 《宇航学报》2014,35(11):1312-1317
地球同步轨道区域电磁频谱的监视效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首先针对目标卫星主瓣,进行了频谱监视的目标覆盖率与监视概率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主瓣方式实现频谱监视的可行性较差;进而提出基于目标卫星副瓣进行频谱监视的方法。理论分析得到了实现同步轨道目标卫星全覆盖的轨道高度差、监视角及监视距离之间的关系;最后以实际在轨的同步轨道卫星作为目标样本库,进行目标覆盖率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基于目标卫星副瓣进行地球同步轨道区域电磁频谱监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需要,确保探测器有效载荷科学数据的顺利下传,将采用天线组阵的方式进行数据接收。天线组阵数据接收技术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国内尚属首次,为此开展了信号合成方法和处理流程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模型计算和基于科斯塔斯环的搜索估计相结合的初始时延和多普勒频差快速估计方法。利用现有的密云站50 m天线和昆明站40 m天线,以嫦娥3号着陆器数传信号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天线组阵与数据接收技术检验实验。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全频谱合成方法优于符号流合成方法,其合成损耗小于等于 0.45 dB ,可用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线组阵的信号合成;初始时延和多普勒频差快速估计方法可提高广域组阵信号互相关的搜索效率;所确定的信号合成技术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可用于后续信号合成软硬件设备的研制和开发。  相似文献   

5.
深空组阵Eigen算法及其低信噪比合成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学书  王元钦 《宇航学报》2009,30(6):2347-2353
根据深空组阵信号模型,分析了Eigen最优合成采用的两种准则即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 信噪比准则。为了快速计算最优权值,给出了两种迭代算法即PM和PMFM算法,同时为了改善 微弱信号合成效果,在PMFM算法中引入记忆因子,提出一种可以自适应跟踪信号相位变化的 自适应Eigen算法。仿真分析了基于最大输出功率准则的Eigen合成算法和自适应Eigen算法 对低信噪比组阵接收信号的合成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Eigen算法不但具有良好的合成 效果和自适应特性而且运算量小,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在锁相频率合成器中的应用,分析了相位舍位的影响,帮助设计者分辨输出频谱中分别由相位舍位和幅度量化所带来的杂波频率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将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出口喉道及外部受控流场作为单连域计算处理的全流场计算模型(X L模型)。基于此计算模型,对合成射流激励器增强同向燃气 氧气掺混的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和机理研究。研究表明,应用合成射流激励器可以显著增强同向燃气/氧气的掺混,其主要控制机理是合成射流激励器对同向燃气/氧气流起到流动方向控制作用,使两侧两股氧气平行射流向内发生偏转,从而大大缩短了每股射流的核心区长度;同时,激励器工作改变和加强了射流出口附近的涡结构,通过涡结构的强对流作用极大地增强了燃气/氧气平行射流在出口附近的混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OS)和锁相环(PLL)相结合实现频率合成的几种方式进行综述,提出一种适合卫星通信的快速跳频频率合成方案。  相似文献   

9.
高动态条件下扩频信号的捕获常采用基于FFT的部分匹配滤波(PMF-FFT)捕获算法,但此算法存在频谱泄漏和多普勒频偏估计误差大的问题。通过全相位预处理的方法对PMF-FFT算法做出改进,提出了PMF-apFFT/FFT捕获算法。一方面,所提算法能够利用全相位FFT(apFFT)算法抑制PMF-FFT算法存在的频谱泄漏;另一方面,算法利用FFT运算结果辅助PMF-apFFT支路对多普勒频偏估计值进行校正,提高了频率估计精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PMF-apFFT/FFT捕获算法能够有效抑制PMF-FFT算法中由FFT运算带来的频谱泄漏,且多普勒频偏估计精度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高功率微波空间功率合成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高功率微波空间功率合成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几种误差对空间功率合成效果的影响,探讨了获得较好功率合成效果高功率微波的控制需求,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能够为高功率微波空间功率合成的工程化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许雪梅 《遥测遥控》2023,44(2):52-58
靶场联合试验环境构建是联合作战背景下武器装备实战化考核的迫切需要。通过分析当前靶场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构建虚实融合的联合试验环境必要性;在分析美军联合试验环境发展路线和建设措施的基础上结合靶场现实需求,提出建设和完善支撑内外场装备资源综合集成与协调运行的基础平台,补充半实物模拟器和数学仿真模型等模拟资源,加强体系级、平台级、系统级仿真评估手段,以及修改完善应用层、服务层、资源层标准规范是靶场联合试验环境构建的基本路径,并以舰艇抗饱和攻击和联合防空自防御两个试验任务作为典型应用,说明联合试验环境构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模拟公路运输的随机振动试验谱及调整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中推荐的模拟公路运输的随机振动试验谱。针对实测数据,利用正态容差极限法通过包络处理的基本步骤制定模拟运输试验谱。并根据多体动力学仿真结果提出了一种根据车速、道路等级变化对包络谱进行调整的方法。在制定模拟公路运输的随机振动试验谱时,应当优先选择利用跑车试验数据制定的试验谱,其次选择类似产品的试验谱并适当调整。在不具备以上两种条件的情况下,再选择国内外相关标准中推荐的试验谱。  相似文献   

13.
地磁匹配技术及其基本匹配算法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一种新的导航技术一地磁匹配技术进行了研究.在介绍了地磁匹配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磁匹配技术目前在地磁场模型、地磁传感器和匹配算法等方面已具备的基础和工程应用尚需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地磁匹配技术几种基本匹配算法一MAD法、MSD法、NPROD法和HD法,并对其利用MATLAB进行了对比仿真;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匹配精度、匹配运算量和匹配误差收敛性几个性能指标.选择几种匹配算法中的MAD法或MSD法作为地磁匹配算法较好.几种基本匹配算法的仿真分析,对地磁匹配技术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码分多址(CDMA)的抗多址干扰性能要求,引出了CDMA系统在最大长度序列、哥德尔序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它们的生成方式,并用Matlab实现了生成序列的算法,然后对这些序列的循环自、互相关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得到了预期的其有良好互相关特性的结果,得出了该类序列具有优良的抗多址干扰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周期谱相关时差估计法具有较强的抑制噪声和干扰的能力,适应于低信噪比的情况,但其抗噪声和干扰能力完全在于循环频率的选择.提出了运用周期谱特性选择扩频信号循环频率的方法,大大降低了谱相关时差估计算法的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基于信号平方谱的符号率估计方法,从理论上分析BPSK、QPSK和OQPSK信号平方谱中符号率谱线出现的原因和规律,为了提高符号率谱线的可识别性,利用修正的抑制色噪声的非线性滤波方法对平方谱的估计进行滤波,并从运算复杂度、抗噪性能和对信号升余弦滚降因子变化的鲁棒性等方面分析比较文中算法与文献中类似算法的性能,证明文中算法可以在较小的运算复杂度下取得较强的抗噪性能和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星载自动识别系统检测概率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聪  柳征  姜文利  孟祥伟 《宇航学报》2013,34(3):395-401
针对现有星载AIS检测概率计算方法没有考虑不同解调算法对检测结果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泊松分布船舶检测模型的星载AIS检测概率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混叠信号功率差和频差的联合概率分布,以及算法的解调概率,进而将两者相结合得到表征算法能力的关键参数,代入AIS检测概率模型进行计算,可使得原有模型具有适应不同解调算法的能力。仿真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评估,对星载AIS的系统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遗忘因子选取对于时变参数识别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已知后验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极小化待识别参数标准差为目标函数的最佳遗忘因子选择方案,考察了遗忘因子选取对时变参数识别结果的影响。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各种不同算法(LS,DLS,IV),选用最佳遗忘因子后,相应于标准差达极小的物理参数的识别结果均优于以往凭经验所选择的遗忘因子的识别结果。依本文方法而进行的模拟计算,可以为各种不同变化类型的时变参数的识别提供一种选择最佳遗忘因子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Acta Astronautica》2014,93(2):444-462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six degree of freedom, ground-based experimental testbed, designed for testing new 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 algorithms for the relative motion of nano-satellites.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 methodologies is a necessary step in the advance of autonomous spacecraft. The testbed allows for testing these algorithms in a one-g laboratory environment. The system stands out among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platforms because all degrees of freedom of motion are controlled via real thrusters, as it would occur on orbit, with no use of simulated dynamics and servo actuators.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mponents of the testbed are detailed in the paper, as is the motion tracking system used to perform its navigation. A Lyapunov-based strategy for closed loop control is used in hardware-in-the loop experiments to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 the full six-degree-of-freedom system׳s capabilities. In particular, the test case shows a two-phase regulation experiment, commanding both position and attitude to reach specified final state ve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