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况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16颗北斗GEO导航卫星,并顺利入轨运行,这标志着区域覆盖的北斗卫星星座能够为亚太地区提供稳定连续的导航定位服务。文中主要综析了这16颗北斗卫星构成的区域覆盖星座的基本技术参数,给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概况和研制北斗卫星信号接收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2):138-138
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8次飞行。本次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自2011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  相似文献   

3.
当下,一提到卫星导航系统,人们就会不由地联想到美国的GPS,它几乎成为导航的代名词。GPS以其高精度的定位服务、精准的授时服务和发达的应用开发,大大拉近了太空与普通人的距离。如今的全球卫星导航市场虽然仍是GPS一家独大,但考虑到国家安全和利益,俄罗斯在加速恢复、欧洲在积极部署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和"伽利略",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是基于这一背景开始组网建设的。从2000年开始组建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到日前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入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组网情况进展如何?在导航应用过程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北斗"距离GPS还有多远?如何推动北斗导航事业的发展?记者就此专访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和技术部副主任郭树人。  相似文献   

4.
张国栋 《航天》2010,(7):F0002-F0002,1
6月2日23时53分,在茫茫夜色中,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成功将我国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5.
雨水 《航天》2012,(2):64-64,F0003
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人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2011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这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人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王彦玢 《航天》2011,(7):26-27
第8颗北斗卫星的成功发射人轨后,与在轨的多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1GSO)卫星组成基本系统,已经具备在星座覆盖范围内提供连续的、稳定的、全天候的基本服务能力。那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定位精度和未来发展如何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相似文献   

7.
雨水 《航天》2011,(6):64-64,F0003
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今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7次飞行,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这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贠敏 《卫星应用》2012,(4):22-24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SNC)已经成为北斗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工作的逐步推进,年会将进一步成为全球各大导航系统,展示进展、研探趋势、展望未来的舞台,并将极大地推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交流、合作与共赢。2012年5月16日,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和日本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齐聚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共同研讨卫星导航系统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姚思远 《卫星应用》2009,(3):19-22,56
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如何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地应用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尽快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人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今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  相似文献   

1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谭述森 《宇航学报》2008,29(2):391-396
从世界卫星导航发展史出发,评述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阐明  相似文献   

12.
4月15日.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二颗卫星.即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今年我国宇航发射首战告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发射任务取得开门红。  相似文献   

13.
贠敏 《卫星应用》2012,(1):65-6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12月27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宣布卫星导航系统当日起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并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相关情况。同时发布了中、英文版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ICD)(测试版)。冉承其强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世界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并公布了后续的组网发射计划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11,(1):10-10
本刊讯2010年11月17~19日,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宇航学会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发起的"201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论坛"在古都西安举行。来自卫星应用界的知名人士和从事卫星应用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经营北斗导航系统的运营服务商、生产商、  相似文献   

15.
李清华  燕雁 《中国航天》2011,(12):12-17
12月2日5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人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五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顺利完成"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建设任务,正在向2020年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迈进。后续任务更加艰巨,需要紧密结合任务特点和需求,统筹策划和全面推进质量与可靠性过程控制、管理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等工作。在继承前期工作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质量与可靠性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建议,供相关方参考。  相似文献   

17.
袁家军 《航天》2010,(7):33-35
2000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拉开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近10年,在我国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系统进入密集组网发射阶段,同时全球系统也已开始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拉开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近10年.在我国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系统进入密集组网发射阶段.同时全球系统也已开始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9.
韩燕侠 《卫星应用》2006,14(4):42-42
2006年11月10~13日,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06年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论坛在长沙举行。论坛主题为“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发展的对策”。参加会议的有国防科工委、总参、总装、二炮、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专家院士。以及北斗系统运营、生产、和用户单位共80多位代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第12、13颗北斗卫星成功入轨,北斗卫星首次“落户”中圆轨道(MEO轨道),我国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日趋成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