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谢懿 《航天》2009,(7):24-27
每过十年,美国的天文学家就会对未来进行一次规划,列出他们最想要的东西。这一做法便得美国天文学界在最核心的问题上形成了统一战线,可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在2000年天文学家们公布的清单上,下一代空间叠远镜占据了显赫的位置,它将接替哈勃空间望远镜(HST)挑起美国天文学的大梁,并且使得美国天文学继续保持“领跑”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09,(4):101-101
据中国航天新闻网2009年6月4日报道,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项目(英文简称LAMOST)近日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自主研制巨型望远镜能力的国家之一,为我国天文观测走在世界前列提供了有利条件。LAMOST要实施“大规模光谱巡天”的科学目标,把人类的天文学光谱观测能力从百万量级提高到千万量级。“巡天”任务明年开始试观测,后年正式使用,预计五年完成。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09,(6):4-5
2009年11月,国际宇航联主席伯恩特·费尔巴赫(Berndt Feuerbacher)博士到中国航天员中心访问时表示,国际宇航联与中国宇航学会将于2010年5月31日至6月2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世界月球会议”。以加强月球探索开发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月球探索开发技术的发展。届时各国月球探索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官员和有关管理人员将云集北京。  相似文献   

4.
众眼看宇宙     
李鉴 《航天》2009,(6):58-59
这张NGC55的近照,是欧洲南方天文台为庆祝国际天文年前不久举办的“天文学100小时”活动而公布的。NGC55是南天玉夫座星系团中的一员,横跨大约70000光年的空间,只比我们的银河系(直径100000光年)略dI一点,距离约750万光年。不过按照星系的分类而言,它和我们的邻居大麦哲伦星系更像,部属于不规则星系,只是大麦哲伦云是面向我们,而NGC55正好侧对着地球。这张照片由位于智利的欧南台2.2米口径望远镜拍摄,所显示的视场宽度为30角分。  相似文献   

5.
李鉴 《航天》2011,(7):60-61
人们常说,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人类有记载的第一幅图示开始,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天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伴随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整个进程。但是与简练的牛顿三定律、漂亮的化学方程式和完美的几何学公理相比,天文学留给我们的恐怕更多的是疑惑。没错,斗转星移、四季更迭这些天文现象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这就是天文学吗?  相似文献   

6.
《卫星应用》2009,(4):1-1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60周年,空军于2009年11月6日在北京举行了“和平与发展国际论坛”。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会见了应邀参加论坛的30国空军代表团团长,代表中国政府和军队对各位贵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胡锦涛强调,中国将继续秉持和平、发展、合作的理念,坚持和平开发利用空天,积极参与国际空天安全合作,推动建设互利共赢、安全和谐的空天环境,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相似文献   

7.
闻新  周一凡 《航天》2012,(9):54-55
在希腊神话中,厄里斯是纠纷与不和女神(女祸神)。在神话中,厄里斯女神挑起了女神们的不和,爆发了特洛伊战争;在现实中,“厄里斯”星体又让科学家围绕行星定义争论不休,最后直接导致冥王星退出行星行列。因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依据希腊“不和女神”为其命名为厄里斯。  相似文献   

8.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1):52-52
2007年11月12日,据《国际飞行》报道,英国可能宣布一项价值高达5200万美元的计划,将研发一种英国机器人月球探测器。它也可用于英国科学技术应用委员会提议的“月光”(MoonLITE)或“月耙”(Moon Raker)任务,该轨道器将向月球表面发射钻探器。英国国家航天中心(BNSC)与美国NASA联合研究技术小组正在研究“月光”任务,  相似文献   

9.
太空·音乐     
2010年底,NASA女航天员凯瑟琳·科尔曼(Catherine Coleman)曾携带4支笛子到国际空间站,后来还向地球传回了她在太空演奏的现场画面和音效。科尔曼坦言,因为有笛子的陪伴。她在国际空间站里度过了最美妙的时光。  相似文献   

10.
刘苗 《航天员》2012,(3):54-55
近日,第28/29长期考察组成员日本航天员古川聪(Satoshi Furukawa),用图片向公众展示了自己曾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创造发明”——“乐高空间站”,这个空间站模型是古川聪模仿国际空间站的构建,用一块块乐高积木拼合而成的。国际空间站是由16个国家参与研制,花费13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大型国际太空项目,而古川聪仅仅在两个小时内。就用积木建造了一座“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1.
张佩 《航天员》2012,(2):54-55
近日,“洛夫乔伊”彗星(Coiner Lovejoy)与太阳“亲密接触”后幸存下来——当这颗约201米宽的冰冷岩石彗星距离太阳表面约14万千米时,突然消失在太阳背面,而后又再次奇迹般地出现在太阳另一侧。这颗彗星存活下来了,而这一壮观景象恰好被国际空间站的指令长丹·伯班克(Dan Burbank)用摄像机巧妙捕获,并及时分享给地面上的人们,因此这一戏剧性的天文事件得到迅速传播,甚至引起天文界高度关注。伯班克说:  相似文献   

12.
随着4月25日国家天文台的成立,一项酝酿了8年的宏伟规划——“中国空间望远镜”终于浮出永面,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这项启动于1992年的计划,将是我国第一个空间天文学计划,也是天文与航天的第一次握手。国家天文台的前身之一北京天文台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于去年7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空间望远镜(SST)项目总体组。  相似文献   

13.
徐菁 《航天》2009,(4):40-43
为了给国际天文年增添喜气,欧洲空间局不久将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和“赫歇尔”两颗天文卫星。其中,“普朗克”卫星将在最高分辨率上观测远红外光谱,考察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瞬间充满宇宙的辐射残余——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回答人类最关心的问题:宇宙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  相似文献   

14.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40多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在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下,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不仅建立起了自己的卫星和运载火箭技术,如今又独立自主地将中国培养的航天员送上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古梦想。此时此刻,我们深切缅怀老一辈革命家,不禁回忆起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关怀和支持。让我们通过这些珍贵的历史图片,来追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幕幕。  相似文献   

15.
阿碧 《航天》2011,(6):54-57
为了激发人们探索太空的热情,欧洲空间局的南方天文台面向全球的天文爱好者举办了一项名为“隐藏的宝藏”的挑战赛,参赛者可以从欧洲南方天文台图片库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原始太空图片,然后设计相关的电脑程序,利用电脑对一些失真、对比度差的图像进行修复和处理,并对这些图像上色,从而将原始图片加工成一幅色彩绚丽、层次分明的艺术作品。最终,共有将近100份作品人围。  相似文献   

16.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0,(1):F0002-F0002
2010年5月28日,我们将迎来毛泽东主席视察T-7M火箭50周年。 50年前,即1960年5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毛泽东同志,在上海市视察了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O8研究所的前身)负责研制、并已成功地完成了首批次飞行试验的探空7号模型(代号T-7M)火箭。  相似文献   

17.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09,(11):58-59
这是法国天文爱好者Thierry Legault拍摄的国际空间站凌日照片,众多天文图片网站的编辑们对它的评价只有一个——不可思议!国际空间站在空间的运动速度很快,为46.6角分/秒,而太阳的视直径只有30角分,整个凌日过程还不到0.7秒,因此很难捕捉到它的身影。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6,(11):48-48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10月17日向辛格总理表达了用本国飞船和火箭在安得拉邦的斯里哈里科塔将印度航天员送入太空的意愿。ISRO主席奈尔(也是航天委员会主席)以幻灯形式简要介绍了印进行载入航天的可能性。消息灵通的ISRO科学家说:“总理未表达任何反对意见。但会上并未做出做或不做的决定。我们还需向航天委员会或科学界进行介绍。事情将在3到6个月内确定下来。”总理办公室次日发布新闻称“总理10月17日审议了印度航天和原子能计划。航天委员会主席和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做了详细报告。…对航天部开展载入航天计划的可能性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韩国教育科技部7月23日称,由于由俄方提供的助推火箭和其它关键部件运抵时间推后,该国首次运载火箭发射可能推迟到2009年。该部计划在8月份同俄有关部门磋商具体发射时间。正在由一家当地公司建造的发射台建设工作也出现了延误。称为“韩国航天运载器”(KSLV)1的该型火箭采用由俄方提供的第一级。首次发射用的该级火箭原定7月份运到韩国,现已推迟。俄联邦航天局已提议将发射时间推迟到2009年一季度过后。根据韩俄双方2004年签订的协议,  相似文献   

20.
跨世纪的空间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世纪的空间资源开发徐福祥今年2月20日,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即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五研究院)建院30周年纪念日。我们在学习、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时候,重温江泽民主席1993年1月30日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题词“发展空间技术,开发空间资源”,更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