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刊讯第六届亚太地区空间技术应用多边合作大会于9月18~21日在京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驻华使馆以及联合国的300多名官员和贵宾出席了本次会议,交流各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共商利用空间技术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事。本次会议是新世纪的首次亚太空间多边合作会议。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代表中国政府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在新的世纪,陆地、海洋、大气层的活动空间已经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空间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人类扩展新的活动空间,开发利用新的能源。中国政府将在“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取长补短、共同…  相似文献   

2.
大家好,很荣幸能参加这个有意义的大会,并在这里发言。我简单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亚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决定了亚太地区各国必然要大力发展应用卫星及卫星应用等空间技术。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人口因素 市场是购买者的需求之和。因此,人的多少,素质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空间技术市场的需求、规模和潜在的容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亚太地区有其明确的特点:人口众多,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7.2%;70%以上为农业人口,素质较低,印度等国的文盲率曾高  相似文献   

4.
国际动态     
正Merah Putih卫星成功发射Telkom服务扩大至整个亚太地区SpaceX公司8月7日成功地将隶属于Telkom公司的Merah Putih卫星(原名Telkom-4)送入了太空,为印度尼西亚提供电信服务,取代了Telkom-1,将覆盖范围扩大到印度尼西亚、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5.
新年献辞     
金猴西归辞旧岁,雄鸡东唱迎新年。值此新春之际,我有幸通过《中国航天》杂志祝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支持中国航天事业的各界人士新年愉快、万事如意。 刚刚过去的1992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空间年,中国开展并参加了一系列空间年活动。中国参加了在美国召开的“世界空间年大会”和在日本召开的“亚太地区空间年大会”;中国主办召开  相似文献   

6.
安慧 《航天》2012,(4):14-19
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题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军事战略报告,强调美国虽然面临预算压力,但将努力确保其“军事超强”地位,同时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美国在新军事战略中,抛弃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战略,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心向着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地区转移和中国北斗区域系统投入运行对中国卫星导航应用强有力的推动,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发展的重心也在向亚太地区转移。从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局(GSA)发布的《全球卫星系统市场报告》来看,以中国、日本、韩国三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在全球GNSS市场中所占份额快速增长(见图1)~([1,2,3]),其中中国卫星导航应用的增长最为强劲,正在取代欧美成为引领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8.
亚太地区航天科学技术进展及其应用学术讨论会将于1987年6月7日至10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宇航学会(CSA)、美国宇航学会(AAS)和日本火箭学会(JRS)联合发起的,中国宇航学会负责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2010,(4):12-12
据俄新社8月19日报道.当天.俄罗斯任务控制中心发言人称.控制中心调整了国际空间站轨道.将其提升了2.2公里。目前国际空间站运行轨道高度为355.5公里。  相似文献   

10.
正一北斗3卫星系统特色及交通应用意义2017年11月5日,北斗3首批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标志着我国北斗系统拉开全球组网的序幕。北斗3将实现服务区由中国及亚太地区向全球覆盖的提升。同时,在导航定位精度、信号连续性、系统可用性等方面也将实  相似文献   

11.
雨水 《航天》2010,(4):62-63
2010年1月17日零点12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010年宇航发射取得了开门红。按照总体规划,2012年前后,预计将有10颗以上的组网卫星完成为亚太地区提供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到2020年左右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及有关航天单位为这次航天任务制发了纪念邮品,用它记录下北斗导航卫星的组网和推进的步伐,让航天纪念品来记录这段历史吧。  相似文献   

12.
二月初,阿里安航天公司公布了其年度商业发射市场研究结果。这项研究表明,未来三年内商业发射的需求量仍将很高,但此后的五年(1996~2000年)将下降,原因是欧美的卫星系统届时足以满足市场需求。该项研究显示,亚太地区90年代中后期的卫星发射需求量将占市场的主要部分,但仍不能弥补其它地区需求量的下降。这项研究还预测阿里安公司在短期内仍将在发射市场上独占鳌头。在1995年以前的总共54份民用发射实盘订座合同中,阿里安公司有31份,占  相似文献   

13.
雨水 《航天》2013,(11):64-64,F0003
2013年5月2日0时0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十一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中星十一号主要用于为亚太地区等区域用户提供商业通信服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集邮协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集邮协会、凉山州邮政局集邮公司、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基地与江阴市邮政局等单位都为这次航天发射制作了精美的邮品,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些发射及测控纪念封。  相似文献   

14.
孙宝忱 《航天》2011,(7):22-25
在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稳步快速推进,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将于明年建成覆盖亚太地区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中国正按照“质量、安全、应用、效益”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三步走”战略。  相似文献   

15.
亚太地区空间技术应用方兴未艾_杨照德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北起蒙古,南至新西兰,东起库尔克群岛,西至伊朗,包括世界上第一和第三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23%的陆地面积,57%的人口。预计到2010年,本区域42%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地区。迅速城市化造成或加剧...  相似文献   

16.
雨水 《航天》2012,(3):62-63
2011年6月21日0时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10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近地点207千米、远地点42225千米、轨道倾角为26.3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中星10号卫星具有大容量、广覆盖、高可靠、长寿命等技术特点,将接替中星5B,以满足我国及亚太地区用户的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数字宽带多媒体等业务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一、AIDC概述AIDC(ATS INTER-FACILITY GROUND/GROUND DATA COMMUNIC-ATIONS)是ICAO为亚太地区相邻的飞行管制服务区间制定的数据通信和管制移交的标准协议。在两个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5,(10):7-8
8月15日,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了2005年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启动仪式。该活动将以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启动为主要内容,突出营造文化氛围和全民参与性,扩大和深化月球探测工程在文化方面的影响力,引导人们从文化的角度更好地认知“嫦娥计划”。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在启动仪式上发言,对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我父亲许涤新生前十分关心和支持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并就此问题发表过不少文章和谈话。现就回忆所及,说几件往事: 第一件事:1985年9月,航天工业部组织了我国有关部门的专家和学者进行参观座谈,请他们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献计献策。为支持航天工业的发展,批评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反对发展航天的议论,父亲在这个座谈会上作了专门发言。他说:“我国的航天工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卧  相似文献   

20.
2013年9月3日,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对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进行了总结,对为工程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总指挥李长江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代表,以"怀北斗报国心筑航天强国梦"为题,在会上做了激情洋溢、感人至深的发言。本刊在此全文刊登李长江总指挥的发言,借此表达对北斗二号卫星研制队伍的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