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I火箭简介     
1983年2月和8月日本用主力火箭N-Ⅱ从种子岛发射了一组(两颗)同步通信卫星(樱花2号a和b)。N-Ⅱ火箭能发射350公斤重的同步卫星。H-Ⅰ火箭将成为日本1985~1990年的主力火箭,它能发射550公斤重的同步卫星。H-Ⅰ火箭可以说是日本开始独立研制(尽管其中有些部分仍是仿制)大型火箭的里程碑,因为以前的N-Ⅰ和N-Ⅱ火箭的国产率仅50~60%,包括H-Ⅰ在内的第Ⅰ级部是从美国引进的,但日本对H—Ⅰ进行了一些改进,即第Ⅱ  相似文献   

2.
日本正在加紧进行 H-1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以便用它发射用户迫切需要的大容量通讯卫星。H-1是一枚三级运载火箭,它可以把重550公斤的同步通讯卫星送入轨道。日本打算 H-1火箭在1986年研制成功后,用它取代现正使用的 N-Ⅱ火箭(该火箭同步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N-Ⅰ、N-Ⅱ运载火箭是用美国技术援助制造的.H-Ⅰ亦按美国许可证生产,因而其用途受到很大限制.为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日本H-Ⅰ火箭的研制中,特别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技术.H-Ⅰ研制的重点是第二级的液氢/液氧发动机、第三级固体发动机以及惯性导航装置.1986年8月和1987年夏季H-Ⅰ分别发射成功.H-Ⅱ火箭虽然以H-Ⅰ的技术为基础,但两者的结构和特性有很大的不同.H-Ⅱ国产化程度达100%,性能更好,费效比和可靠性更高,能满足90年代空间任务的需求.对H-Ⅱ火箭的性能、研制规划及弹道和飞行特性作了重点叙述.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初,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便着手研制具有发射中型应用卫星能力的N系列三级运载火箭。自1975年以来,该团曾在种子岛宇宙中心用N-I火箭成功地将五颗重达130公斤的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从1981年2月起,N-I火箭的改进型N-Ⅱ火箭也成功地进行了试射,同年8月便发射了气象卫星。从此N系列火箭就进入了发射应用卫星的阶段。为了满足日本各卫星用户所提出的发射大容量应用卫星的要求,日本宇宙开发事业  相似文献   

5.
东芝公司与通用电气公司联合为日本制造了一个直播卫星系列(BS)。第一颗卫星已于1978年4月用德尔它火箭发射(以后的卫星将用日本的 N-2火箭在日本的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这颗广播实验卫星定点在东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90年代各种用途的重型运载器的要求,日本宇航局己研制成了 H—Ⅱ火箭。H—Ⅱ火箭在1994年2月4日已成功的进行了首次飞行。H—Ⅱ火箭可能是日本近期未来空间活动中最重型的火箭。但它的可靠性和成本仍有改进的余地。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运载能力和可靠性的研究正在考虑之中,例如改进型 H—Ⅱ火箭和用于 HOPE—X 的 H—Ⅱ火箭(HOPE 实验机将用 H—Ⅱ发射)。在这些结构中,LE—7发动机是它的推进系统的关键部件。改进型 LE—7发动机将应用于不久的未来运载器,如用于 HOPE—X 的 H—Ⅱ和改进型 H—Ⅱ火箭。本文介绍了改进型 LE—7发动机的目前情况和未来改进计划。  相似文献   

7.
H-Ⅱ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已于1985年4月正式开始。它是一种新型的一次使用的、可满足九十年代航天需要的运载火箭,拟将完全由日本独立研制。该火箭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吨。H-Ⅱ火箭预定于1992年发射日本的第四代卫星。H-Ⅱ火箭具有以下设计特点:1)一箭多星发射结构,多数任务是一箭双星发射,每星重量为1吨;2)新运载火箭尽量选用了 H-Ⅰ火箭的研制经验;3)设计结构简  相似文献   

8.
ASTROSⅡ轰击系统的发射火箭直径有:108mm、127mm、180mm和300mm,射程9km~68km。火箭发射装甲车、弹药供给车和发射控制车构成了300mm的轰击系统。火箭使用固体燃料,长4.85m,战斗部重750kg。它们由四个相连的弹筒发射,每个弹筒内装有一枚火箭。一个可重复装弹的完善的ASTROSⅡ轰击系统的售价为一千万美元。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N火箭     
1981年8月11日五点零三分,N—Ⅱ火箭(第二枚样机)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场喷射出桔红色的火焰,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载着静止气象卫星—Ⅱ“向日葵2号”,冲上黎明前的夜空。在这以前,日本曾依赖美国,使用“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了试验应用卫星系列的“向日葵”、“樱花”、“百合”三颗卫星。N—Ⅱ火箭是日本为发射应用卫星而研制的运载火箭。该火箭从1976年起开始系统论证,继而展开研制工作,1980年夏  相似文献   

10.
“百合花”2号(BS-2)是能够直接向日本家庭播放电视节目的直播卫星,它是在1978年发射的“百合花”试验卫星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该直播卫星于1984年1月23日下午4时58分在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的大崎发射场用N-Ⅱ5号火箭发射,卫星按预定计划正常运行,于2月15日进入同步轨道。将于1984年5月下旬交付日本通信广播卫星机构管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廖少英 《上海航天》1998,15(1):48-53,61
论述日本大型运载火箭H-ⅡA及小型运载火箭J-Ⅰ在2000年前后的发展计划。该计划将H-ⅡA发展成为H-ⅡA系列,作为支撑日本未来开发宇宙空间能动性的国家级运载系统。同时,为适应小卫星的发射需求,将J-I火箭发展成为能发射1t以下卫星的小型运载系列。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以低成本发射大型卫星的要求,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研制H-Ⅱ运载火箭,以作为其90年代的主要运载工具。目前,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进行该火箭的D阶段的研究和进行多种类型的研制试验。1988年已开始制造H-Ⅱ的地面试验型火箭(GTV)和第一枚飞行型(FM)火箭,第一次试飞计划在1992年初进行。本文将详细介绍H-Ⅱ火箭的设计和研制现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日报》1984年7月14日报道:日本科技厅的官员7月13日说,日本空间规划人员希望在1991年以前投资2000亿日元(相当8.33亿美元)研制一种新型的、能发射两吨重地球静止卫星的火箭。根据7月11日空间开发委员会通过的规划,这种新型火箭是两级的 H-Ⅱ,该火箭将全部采用日本技术,只从市场上采购少量的外国元器件。  相似文献   

14.
日本正在火箭发动机试验中心新建的设备中进行先进火箭系统的研制工作,这些火箭系统将使日本在21世纪具备发射大型新卫星的能力。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和国家宇航实验室(NAL)分别管理角田地区的两个研究中心的各项火箭试验活动。H-1和H-2火箭用的氢氧发动机是这两个单位联合研制的。日本航天飞机所需的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发动机和21世纪的重型运载火箭用的空气冲压—火箭发动机的各种新技术也正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气象卫星向日葵、通信卫星樱花、广播卫星百合花等实用卫星都用N—Ⅱ火箭发射。随着空间利用的发展,将来需要发射更大型的卫星,为此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了N—Ⅱ火箭的后继型H-1火箭。预定在1986年发射二级式、1987年发射三级式的试验火箭。试验证实H-1确有发射大型卫星的能力之后,预计在1990年前开始用于发射实用卫星。  相似文献   

16.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了获取研制H-Ⅱ火箭所需的技术数据,计划从1988年夏季发射试验用火箭TR-1。发射之前,为测定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燃烧室压力、温度等项性能数据,验证火箭发动机设计的合理性,于1987年12月3日在种子岛宇宙中心的竹崎固体火箭试验场成功  相似文献   

17.
日本国家航空航天技术科研所和 IHI 公司共同研制发动机混合式头部,用于远地点点火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为了将卫星从过渡轨道输送到转移轨道).该发动机用来输送日本质量为2000kg 的 ETS—Ⅵ重型卫星,计划在1994年用 H—Ⅱ火箭将这颗卫垦发射到  相似文献   

18.
一、发展初期的一些特点从五十年代后期第一个战略型号开始研制起,到六十年代中期,可以作为美国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初期。美国的固体战略导弹,主要是海军的潜地弹道导弹系统和空军的洲际地地弹道导弹系统(见附录)。它们几乎是同时研制和平行发展的。潜地弹道导弹从北极星A1到A3,洲际弹道导弹从民兵Ⅰ到民兵Ⅱ,这是美国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很重要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于1989年1月25日,在种子岛宇宙中心竹崎试验站发射了 H-Ⅱ模拟火箭。火箭的大小只有 H-Ⅱ的1/4(以下称 TR-1).TR-1从1985年到1989年计划共发射三次,以取得必要的技术数据和进一步完善在1991年进行试飞的H-Ⅱ火箭的最终设计.第一次试验于1988年9月进行,并已取得了予期数据.这次发射试验是计划中的第二次.第三次试验将在今年秋季进行.  相似文献   

20.
2皿厄年7月17日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宣布将于200年9月m日在种子岛航天中。C发射其第三枚H-ZA火箭。即将发射的火箭上搭载的有效载荷为数据中继试验卫星(DRTh)和未载人航天试验回收系统(USERS)。摘自(Ihtemet,2002一08-15日本将发射第三枚H-2A火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