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天》2012,(7):4-7
<正>6月16日15时,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隆重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来为三名出征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壮行,预祝他们圆满成功。随着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任务总指挥常万全一声"出发"令,三名航天员庄严出征。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第一次入住"天宫"。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相似文献   

2.
幸不辱命     
刘宇 《航天员》2012,(4):46-46
当6月16日傍晚.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宣布神九发射成功时,我为我们神箭团队兑现“十全十美,神箭神奇”的承诺感到自豪和欣慰。发射神舟九号飞船,是2F火箭的第十次飞行,也是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第三次飞行,更是它的首次载人飞行。如何保证这枚几乎为全新状态的火箭能高可靠高安全地胜利完成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相似文献   

3.
杭添仁 《航天员》2013,(1):30-33
6月16日18时37分,我国用长征2F遥九火箭成功发射了载有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神舟九号飞船。本次任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验证自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并首次验证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二是全面验证组合体的环境保障情况:三是验证在神舟八号基础上进行过改进的神舟九号飞船性能。本次任务具备三大特点:首先,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的手动控制对接。其次,这是航天员第一次进入天宫一号内。第三,由于有我国首位女航天员,为此对飞船和她所使用的航天服、座椅等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4.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乘员组由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组成。33岁的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09,18(2):105-105
据新华网消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3月6日透露,我国计划在2011年将连续发射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船,与2010年发射的天宫一号进行太空对接,天宫一号既是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又是我国的第一个空间实验站。神舟八号为无人飞船,是太空交会对接的追踪飞行器。神舟九号也将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并计划再次搭载航天员飞天。  相似文献   

6.
许斌 《中国航天》2013,(7):22-24
2013年6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搭载着3名航天员飞向浩渺的苍穹。精确入轨后,神十顺利展开"双翼",经过数次变轨,开始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最后一次飞天之旅。如果说从神一到神九是突破关键技术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就开展过载人航天技术研究,提出了"曙光"两舱式飞船。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能力和工业基础等条件不成熟而下马。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航天工程。至今,中国已先后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的9艘飞船。一、"神舟"飞船基本结构"神舟"飞船是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的,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其中有一些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后,"神舟"飞船还将成为空间实验室及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运输器。  相似文献   

8.
诸葛炎 《航天》2011,(10):30-33
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已进入发射实施阶段,在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后,中国还将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继续实施空间交会对接飞行任务,并将在2020年建造长期载人空间站。本刊特编撰"空间交会与对接"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1,(2):71+83+101+112-112
中国天宫-1和神舟-8将于2011年下半年发射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11年3月2日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当日表示,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飞行任务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天宫-1目标飞行器和神舟-8飞船将于2011年下半年先后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天宫-1既是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也是小型的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1,20(6):139-139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2FT1火箭成功发射。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2F火箭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1.
周建平 《航天员》2012,(4):42-43
2012年6月29日,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神舟力号飞船3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在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手控交会对接的实现,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2011年11月,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次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703所承担着神舟一号飞船到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防热材料及结构的研制生产任务。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是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意义更为重大。神舟九号需要增加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传感器等交会测量设备以及对接机构、燃料等,为此在火箭运载能力固定的前提下,只能通过飞船减重来满足要求。该所通过科学设计,在神七的基础上为神九返回舱成功"减肥"8.7公斤,充分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立 《中国航天》2012,(7):23-24
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牵动国人心弦。对比去年的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此次任务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人"。因为涉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发射神九的改进型长二F运载火箭上的逃逸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运载火箭发射是航天员进入太空的重要一步,也是危险性较大的一个环节。作为救生装置,位于火箭顶部的逃逸系统将完成飞船发射阶段的护航使命,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一旦火箭发射出现意外情况,它可以带走飞船,帮助航天员逃离危险区。而在这个过程中,逃逸系统要力挽狂澜,就得仰仗拥有极高安全可靠性的逃逸系统动力装置——逃逸固体发动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3,(1):3-10
本刊综合报道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对我国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的“神舟”4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2号F火箭托举升空。火箭起飞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神舟”4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又迈出重要一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4次飞行试验,也是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这次试验将全面实现和验证各项载人飞行的功能和性能。按照研制计划,我国要发射若干艘无人飞船,然后实施载人飞行。这次…  相似文献   

15.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神舟飞船第一次执行应用性飞行任务.在神舟飞船定型的同时,一直用于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也进入"成熟期". 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近日表示,长二F火箭已基本定型,并将在空间站建设和运营中继续执行载人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16.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6):52-52
2011年11月1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八号”飞船。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此前于9月29日发射升空的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实现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在随后的11月14日,组合体实现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  相似文献   

17.
6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的主着陆场,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先后健康出舱,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天宫一号与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3):239-239
6月11日17点38分,被誉为“神箭”的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搭载着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的“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570余秒,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大幕正式拉开。作为我国实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次飞行既是由“长征二号F”火箭和“神舟”载人飞船组成的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于我国全面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技术、打牢空间站研制建设基础的意义深远而。  相似文献   

19.
一林 《航天》2011,(8):42-45
我国已宣布将于今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载人飞船,在轨道上进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这将是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世界载人航天史上的一件大事,势必引起国人和世人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20.
刘斐  孙喆 《中国航天》2012,(7):26-28
从半年多前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完美着陆的那一刻开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就一直在浩瀚的太空中静候着神舟飞船的再一次到访。而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圆满完成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也将我国航天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即将到来的发射任务面前,人们不禁要问:神舟九号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有何技术创新及突破?存在着哪些风险?它对未来空间站的建设有何意义?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神舟九号飞船总指挥何宇和总设计师张柏楠,请专家一一解说其中的内里乾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