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国际空间站第一位华裔站长焦立中(Leroy Chiao),法国航天员简·弗朗考斯·卡瓦略(Jean-Francois Clervor)和航天法律专家亚塞·杜拉博士(Dr Arthur M.Dula)做客新浪,参加由《航天员》杂志和赫浪网联合举办的世界航天员网上见面会,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航天员》杂志副主编肖志军担任翻译。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2007,(1)
2006年12月1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开了国际空间站(ISS)第15长期考察团乘组及太空游客的媒体见面会。此次乘组的指令长为俄罗斯航天员费多·约齐克汉(Fyodor Yurchikhin),飞行工程师为俄罗斯航天员奥里郅·科托夫(Oleg Kotov)、美国航天员卡拉顿·安德森(Cla ton Anderson)和丹尼尔·塔尼(Daniely Tani)。其中,俄罗斯航天员科托夫还同时担任"联盟"号飞船的指令长。此外,随第15长期考察团上太空的还有一位太空游客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07,(4)
5月22日晚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的"生科世纪·航天员招待会"在稻香湖酒店举行,参加招待会的除了第十六届"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的10名航天员外,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书记董重庆、《航天员》编委副主任孙锦云等领导也都出席了招待会。招待会上,陈善广主任亲切致辞,国际宇航科学院副主席、法国前  相似文献   

4.
劳佐 《航天员》2011,(2):22-23
苏联/俄罗斯航天员队伍苏联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于1957年开始启动。1960年,经过严格的心理和生理测试后,选出了17人作为第一批航天员。1962年初,苏联开始了世界上首批女航天员的选拔。在数百名女跳伞运动员中选出了瓦连京娜·捷列什科娃、伊琳娜·索洛维约娃、塔季扬娜·库兹涅佐娃、瓦连京娜·波诺马廖娃、然娜·约尔金娜等5人作为第一批女航天员。1969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2007,(1)
进入太空是每位航天员的梦想,但并不是所有的航天员都能够如愿以偿,因为发射次数和运载人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航天员甚至一生都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航天员非常珍惜每次飞行机会。在飞行任务期间,大部分航天员都喜欢在工作之余写太空日记,记录自己的工作、生活、感受和经历等。有些航天员一直珍藏着自己的太空日记,没有向公众展示,有些航天员则建立博客,在博客上写太空日记,让"粉丝"们能在第一时间分享他们的太空体验。华裔航天员卢杰博士,在执行国际空间站第7长期考察团任务期间,写了很多精彩的太空日记。我们刊载其部分,让读者体验航天员的太空生活。以下是他的日记内容:  相似文献   

6.
动态     
《航天员》2009,(3)
ESA选定新航天员为登月做准备欧洲航天局(ESA)5月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新招募的6名航天员,他们将在今后接受一系列训练,为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登月做准备。这6名航天员从8413名候选人中挑选而出,5男1女,其中两人来自意大利,其余4人分别来自德国、丹麦、英国和法国,他们都有丰富的飞机驾  相似文献   

7.
李建辉 《航天员》2009,(2):46-47
发射推迟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3月15日19时43分(北京时间5月16日7时45分)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此次共有7名航天员乘坐“发现”号升空,其中李·阿尔尚博担任“发现”号指令长,托尼·安东内利担任飞行员。包括日本航天员若田光一在内的另外5人担任任务专家。若田光一替换美国航天员桑德拉·马格努斯加入国际空间站考察组,马格努斯与“发现”号其他机组人员一道返回地球。若田光一也由此成为首位空间站长期考察组成员当中的日本航天员。  相似文献   

8.
美国航天员香农·沃克、道格拉斯·惠洛克和特蕾西·考德威尔·戴森目前在国际空间站已经生活了好几个月,其中特蕾西在国际空间站时间最长,已近6个月,并即将结束她的太空之旅。当此之际,3位美国航天员向地上的人们介绍了他们在远离350千米地面的高空生活的美好与不便。  相似文献   

9.
李黎峰 《航天员》2008,(5):14-19
时间定格在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身穿"飞天"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漫步太空,举国欢腾,世界为之震撼。航天员返回后,我们采访了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的领军人物——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博士,听他为我们讲述神七飞天背后,航天员系统攻坚克难的感受和故事。  相似文献   

10.
1961年,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8年以后,美国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茨·奥尔德林成功地登上了月球的表面。这是至今为止人类所到过的最远距离。  相似文献   

11.
陈曦 《航天员》2013,(1):46-47
莫斯科时间12月19日16时12分,俄罗斯航天员罗曼·罗曼年科(Roman Romanenko)、美国航天员托马斯·马什本(TomMarshburn)和加拿大航天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chriSHadfield),搭乘“联盟”TMA-07M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开始近5个月的太空值守任务。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12,21(1):63-63
据新华社2011年12月23日报道,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在当日称,联盟TMA-03M载人飞船于莫斯科时间当天夜晚同“国际空间站”的曙光号对接舱以自动方式顺利对接。飞船上搭载了3名航天员,分别是俄罗斯人奥列格·科诺年科、美国人唐纳德·佩蒂特和荷兰人安德烈·凯珀斯。  相似文献   

13.
1962年,苏联的5位女性——瓦连京娜·捷列什科娃、兰娜·约尔金娜、塔季扬娜·库兹涅佐娃、瓦连京娜·波诺马廖娃、伊琳娜·索洛维约娃在航天时代刚刚来临之际加入了世界上第一支女子航天员大队。不过除了瓦连京娜·捷列什科娃外,其他几位女航天员最终也未能实现飞天的梦想。这几位苏联女性是怎样当上航天员的?她们离开航天员大队后做了什么?目前生活得怎么样?  相似文献   

14.
《航天员》2007,(4)
5月22日下午,出席第十六届"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的航天员参观了北京航天城。航天员一行参观了模拟器、离心机、卧床试验室,并详细了解了航天城的发展情况。参观结束后举行了座谈会,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书记董重庆、航天英雄杨利伟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结束后全体航天员在中心合影留恋。  相似文献   

15.
苏尼特·威廉斯,国际空间站第14长期考察团的飞行工程师,在2007年1月31日至2月8日连续9天的时间里,成功完成了3次太空行走任务,加上2006年12月的一次太空行走,她累计行走时间达到了29小时17分,创造了女航天员太空行走累计时间最长的新记录,开创了女航天员在太空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动态     
《航天员》2011,(1):42-43
中国航天员压轴助力"国家形象"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报道,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1月17日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中国6名飞天航天员与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一起在片中逐一亮相,让美国观众了解了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  相似文献   

17.
宋尧 《航天员》2012,(6):55-57
2012年6月22日,加加林航天中心举行了国际空间站第32/33长期考察团的新闻发布会。主乘组包括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马连琴科(“联盟—色船指令长、空间站工程师);美国航天员苏尼塔·威廉姆斯(飞船工程师、第32考察团工程师,第33考察团指令长);日本航天员星出彰彦(飞船工程师、空间站工程师)。备份乘组的3名航天员分别是俄罗斯航天员罗曼·罗曼年科、加拿大航天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美国航天员托马斯·马什伯恩。  相似文献   

18.
航天员训练     
在载人航天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空间开发的关键因素。尽管大量的工作可以通过自动化手段实现,然而有许多工作仍然需要人去处理,并且随着空间技术的日新月异,要人去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全面而严格的选拔基础上,对航天员进行科学训练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航天员训练工作是一个需要时间较长、工作任务复杂而艰巨的准备过程,是预备航天员成为正式航天员的一条必由之路。航天员训练的目的在于增强航天员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月23日,《航天员》杂志第五届编委会暨理事单位年会在北京航天城召开。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航天员》杂志主编陈善广在会上作了2009年度工作报告;孙锦云副主任介绍了《航天员》杂志社组织的“2009年度十大载人航天新闻”评选办法;航天英雄杨利伟公布了十大载人航天新闻的评选结果;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董重庆书记在会议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会议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白延强副主任主持。  相似文献   

20.
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返回舱徐徐降落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3名航天员平安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实现了完美收官。这对于我国全面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技术、加快推进空间站研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