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北约国家正面临着苏联新的威胁。苏联的近程弹道导弹 SS-21、SS-22和 SS-23不但装备有核和化学弹头,而且还装备有常规弹头。这些装备常规弹头的弹道导弹随着精度的不断提高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攻击欧洲的任何战略目标,而不受美苏核武器条约的限制。面对这种现实,北约必须提高防空系统的能力,研制自己的反战术弹道导弹(ATBM)系统,以对付苏联的攻击。  相似文献   

2.
导弹防御系统的弹道导弹突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俊 《上海航天》2005,22(1):48-51
根据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防御特点,提出了弹道导弹突防的以核攻核、近距离攻击和攻击天基信息链,以及饱和式多波次攻击、电磁脉冲弹头、机动发射平台、多弹头和单弹头突防等不同的战略战术,并分析了采用的不同弹头、释放有源或无源干扰物、隐身和反探测、助推段机动,以及旋转导弹和弹头等技术。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布什说,原来打算把战略防御计划(SDI)发展成一种只防御苏联战略导弹的防御系统,他希望该计划今后应转向防御从世界上任何地方向美国发动的有限战略导弹攻击。 这一决定与洛克希德公司用外大气层再入弹头拦截器分系统(ERIS)在首次试射中击毁一枚弹道导弹弹头的行动是一致的。 布什重新确定SDI重点的这一决定是在伊拉克用近程弹道导弹(SRBM)攻击以色列和沙特,而爱国者面空导弹的改进型PAC-2对其进行了成功的拦截之后做出的。 几家SDI承包商正在集中研究对战术弹道导弹和SRBM的拦截问题。这次海湾战争中,爱国者导弹经受了战争考验,这有助于SDI战术导弹拦截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当国家受到空中攻击的时候,单纯防御弹道导弹的攻击就没有什么意义。在美苏的军事对峙中,苏联拥有1373枚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983枚潜射弹道导弹。美国战略防御计划(SDI)寻求的是一种能抵消这种弹道导弹力量的可行方法。防空新方案(ADI)是SDI的补充,目的是使陆地防御系统现代化,抵御轰炸机和巡航导弹的威胁。巡航导弹对于防御一方来说是一个极难对付的问题,ADI计划正是要开发探测巡航导弹的各种技术。 苏联已用50架熊式H轰炸机装备了部队,从而加强了其空中攻击的力量。熊式H轰炸机装备AS-15巡航导弹后,它的有效作战半径可增加到11000公里。  相似文献   

5.
针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对真假弹头目标识别技术的需求,归纳了弹道导弹攻防对抗的特点,分析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目标识别关键技术难点,重点介绍了弹道导弹雷达目标识别的技术途径,并提出了弹道导弹目标雷达特征提取与识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柯边 《航天电子对抗》2003,(5):F003-F003
经历了一系列成功试验后 ,美海军宣布了它的弹道导弹防御 (BMD)计划 :在 2 0 0 5年前部署具有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宙斯盾”(Aegis)舰 ;到2 0 1 0年BMD能力将有较大加强。海军将投资 43亿美元花 6年时间 ,有选择地装备一些“宙斯盾”舰 ,使其具有BMD能力 ,并计划在 2 0 0 5年前部署第 1艘“宙斯盾 BMD”舰。海军很可能建成一支由 4或 5艘“宙斯盾”舰组成的独立导弹防御攻击大队 ,舰上装备最新型号的标准导弹Ⅲ型 (SM 3)导弹 ,上载有轻型大气层外弹射 (LEAP)拦截武器 ,SM 3LEAP的杀伤弹头用于拦截从大气层外袭来的战区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7.
根据美国导弹防御系统(NMD)的防御特点,对弹道导弹突防的战略技术进行简要评估,分析了弹道导弹突防采用不同弹头、释放有源或无源干扰物、隐身和反探测、助推段机动、旋转导弹等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抗NMD/TMD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一起构成了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简要介绍了NMD/TMD的构成,讨论了有效的对抗技术,研究了电子战系统对NMD/TMD的信息攻击手段。  相似文献   

9.
《詹氏防务周刊》1985年1月19日报道:据美国情报部门提供的消息:五角大楼正在研究未来可能实现的各种系统,其中包括先进战略导弹系统(ASMS)计划中的机动再入弹头。为了对付苏联可能的反弹道导弹防御,及在未来攻击苏联超级加固的关键指挥中心,五角大楼认为,继续研究机动弹头是深谋远虑的行动。美国将利用研制 Mk500弹头和试验高级机动再入弹头(AMA-RV)所取得的经验来制订这项研究计划。海军研制的 Mk 500是用于近期作战时代替“三叉戟”I的 Mk4弹头的,以躲避反弹道  相似文献   

10.
根据美国导弹防御系统(NMD)的防御特点,对弹道导弹突防的战略技术进行简要评估,分析了弹道导弹突防采用不同弹头、释放有源或无源干扰物、隐身和反探测、助推段机动、旋转导弹等技术,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核大战一旦爆发,苏联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中的相当一部分将能够通过SDI分层防御系统的助推段防御层。这些导弹在进入助推后阶段后,将释放多个再入飞行器,其中既有弹头,也有大量的诱饵。SDI系统必须争取在飞行中段消灭其中的弹头,以减轻再人段防御的压力。但由于每个弹头周围都有许多个诱饵,因此首先必须识别真假弹头,才能有效地进行拦截。识别能力是对SDI分层防御系统最重要的性能要求之一。 特异的中性粒子束 根据SDI的任务要求,美国正在研制各种反弹道导弹武器,诸如动能杀伤弹丸及定向能粒子束等。其中有一种武器,由于它不仅具有杀伤威力,而且又  相似文献   

12.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发展与海基系统拦截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美国"欧洲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和"弹道导弹防御评审报告"(BMDRR),简要介绍了美国学术界一些人士的不同看法.然后着重综述了美国学术界人士与国防部关于海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SM-3拦截弹飞行拦截成功率之争,并指出这种争论的技术焦点就在于SM-3拦截弹击中火箭箭体是否足够,或者说是否必须碰撞弹头才能摧毁导弹.  相似文献   

13.
NMD系统可以用来拦截并摧毁来袭的弹道导弹弹头,并能提高国土的防御能力,免受敌方的导弹攻击。简单介绍了美国NMD系统的组成,并分析了NMD存在的漏洞。  相似文献   

14.
李会 《中国航天》1992,(8):33-34
1991年1月28日,一枚由美国洛克希德导弹与空间公司和美国陆军战略防御司令部(USASDC)联合研制的外大气层再入弹头拦截器分系统(ERIS),在空间拦截并摧毁了一枚模拟弹道导弹弹头。这次飞行所验证的低成本、非核地基发射拦截技术将作为战略防御计划中分层防御反弹道导弹计划的一部分,并可能在近期内用于将90年代中期部署的战术导弹防御系统中。 早在1984年6月,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一枚外大气层寻的实验(HOE)拦截器(装有长波红外导引头)就在太平洋上空捕获、跟踪、寻的并击毁了一枚模拟洲际弹道导弹弹头。HOE计划采用了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以证明在外大气层以高速拦截弹道导弹弹头的可行性。在美陆军与洛克希德公司于1978年签订HOE合同之后的10年中,拦截器的敏感器、推进以及制导、导航和控制技术已明显成熟,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开始了一项新的拦截器试验计划。 1986年1月,美陆军与洛克希德公司签订了ERIS合同,要  相似文献   

15.
弹道导弹进攻中多目标突防的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道导弹进攻中利用多个弹头携带多个诱饵进行突防的目的是造成敌方防御系统的饱和,以消耗敌方更多的拦截资源,但突防的效果与诸多因素有关。建立了多目标突防效能评价的基本模型,分析了诱饵的数量及仿真度、弹头的数量、单个弹头的突防能力、敌反导系统的配置及性能、进攻策略、拦截策略等因素对突防效能的影响,对不同的突防措施进行了效能评价,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突防应针对敌防御系统的技术薄弱环节展开。  相似文献   

16.
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局(SDIO)正计划对美国及其盟国的防御系统进行鉴定,以确定这些系统是否能升格为保护欧洲免受近程和中程弹道导弹攻击的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17.
反导防御雷达与弹道导弹突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以多功能雷达为核心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对弹道导弹突防的威胁,分析了弹道导弹突防的原则、有效战术技术手段和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18.
弹道目标进动特性的微多普勒研究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两个不同方面建立弹道导弹进动的数学模型,然后用时频分析方法给出微多普勒的分析结果,证明这两种建立弹道导弹进动数学模型的方法是等价的、正确的.根据不同微运动微多普勒时频分布的差异以及不同微运动微多普勒变化周期的不同,可以识别出真弹头和诱饵.这为弹道导弹防御中段弹头和其他轻重诱饵的识别提供了一个新的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以改进型防空导弹拦截战术弹道导弹以及建立未来战术弹道导弹防御(ATBM )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介绍和分析了美国、俄罗斯战术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特点 ,认为战术弹道导弹的防御应该主要地依靠并发展地基拦截系统。  相似文献   

20.
2)弹头机动再入技术白杨M弹头的核爆炸失效距离为0.5km,显著提高了抗核爆炸拦截的能力。同时,俄罗斯还多次称,白杨M弹头具有机动再入能力或特殊飞行弹道,使国外目前研制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难于拦截。美国空军声称,根据其对白杨M各次飞行试验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