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平 《中国航天》1992,(2):12-16
80年代,世界航天工业达到了航天商业化的新水平。目前,世界航天工业尚处于商业化的初期。本文从日本的发射服务、卫星制造、卫星通信、地球观测和空间环境利用等方面分析了日本航天商业化的现状,并从日本的航天机构、非航天技术在航天领域中的二次应用和日本政府的工业政策等情况剖析了日本航天工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欧洲咨询委员会对1991~2002年的世界航天工业的形势和前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航天通信业将会成为主要的空间商业应用产业。 据统计,世界商业性航天通信市场(除苏联外)情况如下:全世界1988年发射了15颗卫星,1989年12颗,1990年12颗,1991年15颗。以后几年将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1992年将发射15颗卫星,1993年19颗,1994年24颗,1995年23颗。这就是说,在未来5年中,一共要发射96颗卫星,其中,美国25颗,欧洲22颗,日本12颗,其它国家18颗,国际组织19颗。  相似文献   

3.
日本十分重视发展航天技术,近年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航天计划,在火箭及卫星技术领域都取得了成就。日本不仅是自由号国际空间站计划中的一员,而且还在研究自己的航天飞机,并准备在月球上建立有人居住的基地。本文简述了日本航天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4.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07,16(1):79-79
2006年11月14日,美国太空基金会发布《航天报告:全球航天活动指南》,分析了全球航天工业、航天产品及航天业务,提供了一份最可靠的新数据。报告将全球航天活动分为9大领域,包括:航天基础设施、航天产品及服务、航天收入及政府预算、航天产品的应用及服务的实施、航天活动的影响、未来展望。2005年全球政府预算及航天工业收益共计1800亿美元。1100亿美元来自全球商业航天收入、基础设施、基础保障服务、卫星服务及基于运输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9,(5):46-47
美国航天基金会3月30日在第25届国家航天研讨会上发表了《2009年航天报告》.称2008年全球航天收入达到2570亿美元。报告称。尽管2008年全球经济出现动荡.但航天工业却经历了非凡的事件和经济增长.诞生了航天领域的多项第一,比如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发现水、美国用导弹成功摧毁一颗失控卫星、中国进行首次太空行走和美国一种私营火箭成功发射等。报告揭示的一条最重要信息是全球航天经济2008年取得了将近2.5%的增长.航天收入比2007年增加了6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子力 《中国航天》2007,(6):21-25
韩国航天工业规模不大,但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并在卫星与火箭研制领域投入较高的经费,仅“韩国多用途星”(KOMPSAT,又名“阿里郎”)2卫星计划投资就达1.7亿美元。进入2l世纪以后,韩国航天投资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韩国的航天经费主要来自国家拨款,但工业界对韩国航天活动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士元 《中国航天》1997,(11):38-42
载人航天故事(一)士元引言1997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40年前的10月4日,前苏联用卫星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卫星在太空正常工作了3个月左右。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在过去的4...  相似文献   

8.
张殷龙 《中国航天》1993,(11):43-46
前苏联航天测控系统包括2个飞行控制中心,约15个测控站,6艘测量船和2颗中继卫星。本文分别介绍了飞行控制中心、测控站、测量船和中继卫星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张晓强 《卫星应用》2008,16(1):11-15
各位代表、同志们,上午好: 航天产业,特别是卫星应用产业是国家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国防科工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第三次民用航天工作会暨全国卫星应用推广交流会,贯彻《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宣传《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根本目的,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航天业新的发展阶段,共同探讨把握机遇,  相似文献   

10.
航天工业是从20世纪中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标志着航天工业的诞生。从此,航天活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发展航天技术的行列之中。中国航天工业从1956年成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以来,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以钱学森等科学家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科技工作者,开创了中国的航天事业。经过50年的风风雨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航天工业发展体制也经历了多次变革,从无到有,从弱小发展到今天这样在世界航天工业中占有重要一席。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航天工业体制模式的探讨,分析对中国航天的发展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