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变混合比对单级入轨(SSTO)垂直发射和垂直着陆火箭性能的影响。采用新的 ALTOS 弹道优化程序对爬高期间的混合比直接优化,使推进剂的消耗量最少。起飞时的最大混合比在5~11之间变化,而火箭的起飞加速度则在1.3~1.6之间变化。对起飞质量相等的火箭的结构作了比较。火箭和推进系统简单的质量模型已应用于有效载荷增量的计算。所研究的方案的最大理论有效载荷比定混合比发动机方案高9.5%。根据优化结果,提出变混合比发动机的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关键技术涉及到冷却、涡轮和燃烧室的材料以及喷注器和涡轮泵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为了用于单级入轨/跨大气层运载器的需要,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发动机设计思想。这是一种混合循环的发动机,暂时称之为转换型发动机。它实质上是一种涡轮喷气的火箭(ATR),不过它有一个提供空气和喷射液态氧化剂的特殊入口,通过改变喷射液态氧化剂和进入空气量的比例从0到100%,这样发动机能连续地从空气吸气式模式转变到火箭模式。此外它还可以从转换中必须的喷射过程中得到很大的好处,此过程中进入的空气流提供了有效的冷却。在飞行上升弹道段的很大部分,使得转换型发动机工作在空气吸气式状态,因此它改进了单级入轨/跨大气层运载器的推进剂和载荷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最近,NASA 的空间运输研究计划评审了未来地球轨道运输要求和2030年之后运载工具的替换问题。三种可选择方案的基础是单级入轨(SSTO)飞行器。这项研究评审了 SSTO 采用新型先进的三组元发动机和氢/氧(H_2/O_2)发动机;确定了发动机的构型和研究方法;为研究发动机的性能还确定了发动机循环方式。目前已完成的工作有:确定各种循环方式的发动机质量,评审了各种循环方式涡轮泵装置的方案,以便进行材料的选择。最后给出了发动机的质量及涡轮的工作温度。 相似文献
4.
美单级入轨试验火箭发生爆炸事故6月27日,美国麦道公司制造的单级入轨试验火箭德尔它特快飞船试验机(DC-X)在进行第5次试飞时,在发动机点火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但火箭在起飞并匕行一段时间后成功地在白沙导弹试验靶场的沙地上进行了应急着陆。火箭蒙皮上有1.... 相似文献
5.
目前,许多单级入轨火箭作为一种可能降低向低地轨道发射有效载荷成本的运载手段,正在进行配制方面的鉴定分析.NASA 已设计出一种可操作的,使用液氧/媒油/液氢三组元发动机作为单级入轨火箭的方案.Thiokol 对这种使用捆绑式混合推进系统来增加轨道有效载荷能力的运载火箭进行了评估.NASA 将这种先驱火箭作为一种方案对单级入轨火箭的技术进行了论证。这种火箭称为 X-2000。它的主要推进系统使用液氧/煤油和液氧/液氢两种发动机,Thiokol 通过用混合发动机替代液氧/煤油发动机对主推进系统进行了新的探讨。它采用的混合技术在马歇尔航天中心(MSFC)正在进行验证。因此,混合推进系统是一种有效 SSTO 的推进系统. 相似文献
6.
7.
讨论了单级入轨火箭推进飞行器,尤其是使用航天飞机外置贮箱和六个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一次性使用飞行器的可靠性和发射费用。减小发动机质量将是方案改进的主要方面。如果低成本、小质量的主发动机研制成功,那么一次性使用 SSTO(单级入轨)飞行器将拥有商用发射前景,而且有利于可重复使用 SSTO 飞行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研究了RD-704三组元发动机在SSTO中的应用问题,对固定位置喷管和双位置喷管发动机进行了分析。使用POST(弹道优化计算软件)进行了弹道优化设计,并采用CONSIZ(质量尺寸软件包)确定了火箭的尺寸。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模式1中氢流量占总流量的6%,模式2中膨胀比分别取为70和115,混合比取为6时,采用双位置喷管发动机的火箭干质量最小。尽管如此,采用最佳设计的双位置喷管的火箭干质量仍比采用固定位置喷管时为大。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一种新型发动机循环方案,该方案具有比冲高、泵出口压力较低的特点。文章对该循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析。分析和计算表明热转移方案的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2.
FG-02固体火箭发动机是中国“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动力装置,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四研究院于1965开始研制,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应用于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相似文献
13.
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设计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发动机系统可靠性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综合运用可靠性框图分析、故障主效应分析,、故障数据分析及故障树分析等可靠性分析方法,评估发动机不同设计方案的可靠性水平,并举例对某型号发动机的方案论证进行了典型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4.
运载火箭液体发动机故障监控系统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从工程观点出发,对开展运载火箭液体发动机故障监控研究所涉及到的失效模式分析、监控参数选取、故障监控方法和硬件可靠性保证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和考虑策略。 相似文献
15.
构造了基于超声速汽液两相流液化装置的涡轮排气液化循环发动机系统方案,对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将燃烧室压力提高至35 MPa,氢主涡轮泵出口压力降低40.4%,燃气发生器室压降低38%,发动机比冲提高50.9 m/s,同时水液膜可发挥较好的热防护作用,系统冷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17.
18.
基于深层知识规则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从深层知识的表示方法之一——符号有向图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规则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的符号有向图,然后根据各个故障根源得出系统的子符号有向图,最后根据这些子图导出故障诊断规则,用这些规则去诊断系统故障。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解释性和诊断的快速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