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7年2月7日,国际空间站的重要组件——日本“希望”号实验舱从日本横滨启程,3月12日安全运抵肯尼迪航天中心。“希望”号实验舱是首个日本建造的可供人居住的太空设施。主要由日本筑波航天中心研制。“希望”号实验舱由压力舱、舱外设施、两个实验设施、一个实验后勤舱、一个舱外实验平台及机械臂等部分组成,它们将先后搭乘美国航天飞机升空,与空间站完成组装对接。  相似文献   

2.
"国际空间站"(ISS)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和欧洲各国合作完成。"希望"号实验舱是ISS最庞大、最复杂的舱段之一,由舱内实验室、增压后勤舱、舱外实验平台、暴露后勤舱、机械臂及卫星间通信系统六部分组成,用航天飞机分3次发射后对接到ISS。1985年5月日本开始着手"希望"号实验舱的设计,经过20余年的努力,于2009年完成了在轨组装。从启一、应用概况2010年8月,日本宇宙开发战略本部做出2016-2020年继续参加ISS计划的决定。计划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8年至2010年年中,第二阶段从2010年年中到2012年年末,第三阶段从2013年至2015年,第四阶段从2016年至2020年。图1给出了到2020年日本参与ISS计划各阶段的应用目标。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举世瞩目的国际空间站建设工作进入高潮.2月7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把欧空局的"哥伦布"实验舱送上国际空间站;3月9日,欧洲用大推力阿里安5ES火箭首次发射"凡尔纳"自动转移飞行器(ATV),将大大缓解空间站运输紧张局面;3月11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把加拿大双臂机器人"巧手"和"希望""日本实验舱-实验后勤舱-增压段" (JEM-ELM-PS)送往国际空间站组装.  相似文献   

4.
波音完成国际空间站第一个舱段的外部结构波音公司完成的第一个国际空间站舱段的外部结构波音公司已完成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增压舱的外部结构。这段舱体将连接实验舱和航天员舱,并可与航天飞机对接。该舱体为圆筒形,长5.4米,直径4.2米。它将首先用于压力和渗漏等...  相似文献   

5.
日本实验舱(JEM)也称作“KIBO”(日语希望的意思),它是国际空间站的一部分,是由日本国家空间发展署(NASDA)为国际空间站项目出资研制的。它有一个压力舱和一个暴露在空间的平台,因此它可为用户提供极具吸引力的实验机会。JEM  相似文献   

6.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5月31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继续执行国际空间站组装任务。此次飞行代号STS-124.历时14天.主要任务是运送并安装日本为国际空间站建造的“希望”实验舱的“增压舱”和“遥控操纵系统”机械臂,同时还携带了修理空间站损坏的厕所所急需的一台泵。机上乘有7名宇航员.其中包括日本宇航员星出彰彦。飞行期间.宇航员们出舱完成了3次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7.
3.日本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成功组装 希望号日本实验舱是日本建造的首个载人航天设施,用于进行微重力下的材料加工、蛋白质晶体生长和流体力学研究以及医药、生物技术及通信等实验,以进一步推动月球和火星探测工程。该实验舱的研制工作历经25年之久,耗资约6800亿日元。  相似文献   

8.
庞之浩 《航天员》2011,(5):59-62
国际空间站的建造是由美国牵头的,其投入占国际空间站总成本的70%,所以称得上该工程的“龙头老大”。美国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了实验舱、节点舱、气闸舱等各1个,以及7段桁架结构、4对太阳能电池阵,还用航天飞机完成了许多舱段的运输任务和航天员出舱组装空间站部件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经过十多年的建造,世界上投入资金最大、参与国家最多、建造周期最长、技术水平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国际空间站于2011年2月基本建成。它包含13个增压舱,其中8个是用于科学实验和航天员居住,1个为空间站提供初始推进、姿控、通信和储存,4个用于对接。另外,还装有7段桁架结构、4对巨型太阳能电池阵、1个移动服务系统、舱外仪器设  相似文献   

10.
日本实验舱的进展范剑峰1987年7月,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特设的空间站委员会向日本政府提交了一份日本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的政策报告。1988年9月29日,日美政府签署了国际空间站计划的政府间协议。按照协议,日本将研制一个实验舱与美国的核心舱对接。由美国、...  相似文献   

11.
庞之浩 《航天员》2012,(3):58-59
加拿大对太空机械臂情有独钟,航天飞机上的机械臂就是加拿大研制的。在国际空间站工程中,加拿大当仁不让地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了1个移动服务系统及有关地面设备。该系统包括世界最大的巨型遥控机械臂、移动基座系统和专用灵巧机械手,可把实验设备和有效载荷移进和移出增压舱,以及在暴露设施上移动和定位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12.
常玉燕 《中国航天》1997,(3):34-35,38
在美国、日本、欧空局、加拿大、俄罗斯联合实施的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计划中,日本将为其提供一个实验舱。为了进行实验舱的研制和未来的空间实验与应用,以及进行航天员的培训等,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已在筑波航天中心建成空间站综合中心。该中心主要由下列设施组成:(1)空间实  相似文献   

13.
空天瞭望     
国际空间站“换班”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3月8日升空执行了一次国际空间站组装飞行任务。这次飞行送去了该站的第二个三人长期机组,并接回了第一个机组。第二个机组的指令长是俄罗斯的乌萨切夫。发现号此行携带了由意大利制造的多功能增压后勤舱( MPLM),又称莱昂纳多号舱。该舱重 11吨,长6.4米,装有约4.5吨科研设备和其它装置,包括命运号实验室舱的6个搁架。它先对接到节点1号舱上,卸货后再装上要带回地球的货物和垃圾由航天飞机运回地面。意共将为国际空间站计划制造3个这样的可重复使用增压舱。发现号已于3月2…  相似文献   

14.
灵活能干看"巧手" 3月11日与"实验后勤舱一增压段"一起升空的还有加拿大研发的"巧手"双臂机器人,是由加拿大专门为空间站制造的,耗资2.74亿美元.它臂长约3.4米,肩宽约2.4米,高约3.7米,装5台摄像机、2只"抓手"和全套工具,可算是太空中最复杂的机器人,需通过三次太空行走来安装.  相似文献   

15.
《航天》2011,(3):38-41
二○一○年2010年国际空间站的组建已近尾声,航天飞机3次造访国际空间站,为空间站增添了美国"宁静"号节点舱和"瞭望塔"号观测舱、俄罗斯"黎明"号小型实验舱;更换了已经用尽的氨冷却剂储罐和一些旧电池组;安装了通信天线等部件。  相似文献   

16.
邸乃庸 《航天》2009,(7):38-41
2001年航天员承担了更为繁重的太空建筑任务.为国际空间站增添了三个舱段(美国命运号实验舱、美国探索号气闸舱和俄罗斯码头号对接舱)和一只手臂(第一套遥控机械臂系统).  相似文献   

17.
邸乃庸 《航天》2009,(8):53-55
二○○一年(下) 2001年4月,奋进号航天飞机携带多功能后勤舱,为命运号实验舱送来设备,为国际空间站安装了第一套遥控机械臂系统,还安装了为美国航天员太空行走通信提供支持的超高频天线。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0,(3):37
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商业性舱段——企业号可能在 2 0 0 3年发射国际空间站上将建“商品房”  美国太空居室公司和俄罗斯能源科研生产航天中心准备建造一个舱段 ,并将其安装到国际空间站上。该舱称为企业号 ,除用于商业微重力试验外 ,还将设一个演播室 ,用于电视和因特网广播。其中后一项业务可能将与一家因特网空间新闻与信息服务商联手。企业号舱将是国际空间站上的第一个私营商业舱段 ,太空居室公司总裁称之为“轨道上的第一间商品房”。企业号舱需要 1亿美元的投资。它将由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 ,并与国际空间站上的俄罗斯部分相连 ,预计…  相似文献   

19.
罗斌  季逸民  吴军 《上海航天》2023,40(5):1-14
作为空间站主要舱段之一,梦天实验舱主要为各类舱内外载荷的在轨试验提供支持,具有特有的载荷货物进出舱支持和微小飞行器在轨释放支持能力,可全面提升空间站的综合应用效益。梦天实验舱2022年10月31日入轨,入轨后完成了初始状态设置、在轨测试和多次货物进出舱任务,各项功能正常,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回顾梦天实验舱研制历程,概述梦天实验舱总体方案,总结其主要技术特点及创新点,介绍在轨测试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20.
气体复用技术回收利用了气闸舱出舱活动泄压的大部分气体,对空间站的长期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调研了"国际空间站"气体复用技术,包括美国联合气闸舱及日本实验舱气闸室。重点介绍联合气闸舱气体复用系统组成、硬件设计及性能,并阐述了泄压方式的冗余设计。初探了我国空间站气闸舱气体复用技术,经论证,我国空间站气闸舱气体复用技术拟采用转移抽送的技术原理,与"国际空间站"气闸舱气体复用技术方案有不同特点。探讨了气体复用技术的地面试验方法,对试验条件的影响性进行简要分析总结。文章的技术方案简便可行,可应用于我国空间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