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应用最优加经典控制方法,设计了导弹滚动稳定回路。先用简化模型设计最优控衬器的形式,再用经典法选择一个合理的穿越频率,由于在控制参数设计时事先考虑了性能指标,从而保证了设计结果的最优.  相似文献   

2.
数控机床导轨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滑动导轨、静压导轨和滚动导轨的特点,对其装配难易、防撞性、经济性和可维修性进行了比较;认为尽管在数控机床高速发展的趋势下,滚动导轨应用越来越广泛,是机床发展的主流,并越来越多地取代滑动导轨,静压导轨由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一般极少采用,而滑动导轨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仍在中、低档数控机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自由滚转尾翼试飞器滚转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滚转尾翼是解决鸭式布局导弹的鸭式舵难以差动兼作副翼进行滚动控制的一种技术途径.为验证某鸭式布局试飞器采用自由滚转尾翼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飞器的固定尾翼和自由滚转尾翼两种模型的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尾翼试飞器,当鸭舵作副翼偏转进行滚控时,在尾翼上会产生很大的诱导滚动力矩,抵消鸭舵的控制力矩,致使鸭舵不能进行滚转控制;滚转尾翼可有效减小诱导滚动力矩,实现通过鸭舵进行全弹滚转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近程战术地地导弹控制系统滚动回路的设计,介绍了一种选取滚动回路控制器参数的方法。针对该型导弹体滚动运动参数在较大范围内变化的特点,将回路控制器设计为随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变化而变化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不对称再入体的移动质心滚动控制方法。采用移动质心控制方法可不改变再入体原有的气动外形,具有抗烧蚀、无侧喷扰流等优点。本文首先建立了移动质心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滚动控制模型;然后根据移动质心滚动控制通道具有的非线性、耦合性及时变性等特点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最后,通过六自由度数学仿真验证了移动质心滚动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并对移动质量块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滚动姿态对阳光与卫星向阳面夹角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卫星绕滚动轴滚动后,卫星向阳面与阳光的夹角的变化情况,用热分析工程软件NEVADA的数值计算反推结果,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卫星姿态绕滚动轴滚动后,阳光与卫星向阳面的夹角相对于β角在不同纬度的变化趋势将不同,但在轨道周期内将发生周期性变化;随着滚动角的增大,该夹角的变化幅度也将增大。研究成果对卫星外热流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不对称再入体的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自行  李高风 《航天控制》2011,29(6):44-48,53
研究一种不对称再入体的再入机动控制方法.不对称再入体气动外形简单,它的升力大小一般不可控,但可通过滚动控制调整升力的方向实现机动飞行.为实现不对称再入体的精确制导,本文研究了一种滚速可调的“滚转制导律”,通过调整制导系数,可以兼顾再入体滚动角速度和落点精度的要求;设计了不对称再人体滚动通道的喷流控制方案,给出了滚动姿态...  相似文献   

8.
针对再入飞行器滚动通道产生较大的滚动角及滚动角速率,给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减小滚动角和滚动角速率的方法。该方法引入滚动角加速度信号反馈,并采用逆系统方法设计控制器。数学仿真结果表明,引入角加速度信号后,通过对干扰力矩的补偿,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再入飞行器的滚动角和滚动角速率,滚动角可以稳定在±5°范围以内。该方法将有利于减弱通道之间的耦合,提高再入飞行器再入段控制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王晓梅 《上海航天》1995,12(5):19-22
结合近程战术地地导弹控制系统滚动回路的设计,讨论了整个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针对导弹的弹体滚动运动参数在较大范围内变化的特点,将回路校正网络设计为变参数校正网络。设计中,使用IEAS语言编程对滚动回路单通道和控制回路三通道进行计算机仿真,经多次协调设计,结果令人满意。给出了部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丘淦兴 《上海航天》1998,15(2):9-12
在导弹研制过程中,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是基于计算得到的导弹气动参数作出的,为了提高其计算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利用飞行试验数据校验导弹滚动气动系数的方法,为此,首先建立了辨识所需的导弹滚动运动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了利用飞行试验数据对导弹滚动气动系数进行辨识计算的方法,由外干扰元法测量,而且是导弹滚动运动的重要驱动因素,因而也被作为一个未知参数的加以辨识,最后给了利用辨识结果校验滚动气动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碳纳米管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合成制备、化学分子结构、独特性能及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和讨论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应用的一些重要研究课题。尽管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显示了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但一些关键技术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DSP/BIOS实现发动机实时在线状态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施先旺 《火箭推进》2010,36(5):54-58
介绍了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状态实时在线监测软件设计的难点、软件体系结构、任务设计及主要模块的功能,提出基于DSP/BIO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技术实现途径。相关技术已通过充分的测试和验证,在实际应用中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外不同类型的微低重力模拟机理、应用方法及特点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基于气悬浮技术的多自由度模拟器的关键技术以及组合应用方法;对各种复杂航天器(包括大型空间机械臂)在微低重力模拟环境下进行的展开、编队、抓捕对接、分离以及在轨服务等典型试验应用进行了系统介绍,同时总结了针对宇航员模拟训练的微低重力环境的实现手段及其特点。最后,展望了微低重力模拟及试验技术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多项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取样锁相DRO源的工作原理、技术要点,分别对取样锁相环电路和DRO振荡器电路进行了设计分析,给出了设计实例及测试结果,该设计实例已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航天柔性展开结构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航天柔性展开结构的技术特点及其在航天器中的研究应用情况,围绕航天柔性展开结构应用涉及的薄膜褶皱、充气张力结构的屈曲失稳、展开动力学、精度测试、刚化材料等关键理论和技术基础,评述了航天柔性结构技术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及未来研究重点,最后给出了航天柔性展开结构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混合发动机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发动机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推进技术。本文介绍了混合发动机技术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综述了国内外混合发动机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当前混合发动机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7.
太赫兹(THz)科学与技术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而THz辐射源则是制约THz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真空电子学的THz源具有功率大和效率高等优势,特别是扩展互作用器件(EIO/EIA)、返波振荡器(BWO)、行波管(TWT)等都可发展为紧凑型的THz源,适合机载和星载平台应用;而回旋电子器件和自由电子激光等则具有高功率的优势,在陆基或海基平台上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文章在介绍THz波在航空航天领域相关应用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各种THz真空电子学源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霍尔电推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尔电推进具有推力密度大、推力功率比大、比冲高及系统可靠等优点,在20世纪60~70年代突破关键技术、完成空间试验后,在俄、美、欧等航天器上获得大量应用,执行位置保持、轨道转移、轨道调整和深空探测主推进等任务。目前,100 W级到5 k W级功率的霍尔推力器已经实现在轨应用,100 k W功率的霍尔推力器已在研制中。针对未来载人深空探测、GEO卫星、低轨和超低轨卫星及轨道机动飞行器等任务需求,霍尔电推进朝着更大功率包络,更强多模式调节能力,更高性能,更长寿命及推进剂多样化等方向发展。在分析霍尔电推进技术特点和适用任务后,对国内外霍尔电推进技术的发展现状、任务应用等进行了综述,最后对霍尔电推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质量特性调整机构在航天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质量特性调整机构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被用于在轨精确调整航天器的质量特性,从而确保航天器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姿轨控以及部分有效载荷的正常工作。文章首先介绍了质量特性调整机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案,以及在航天器中的应用情况和研究现状;其次对质量特性调整机构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在我国航天活动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蔡洪  杨育伟  郭才发 《宇航学报》2014,35(11):1223-1232
介绍了电动力绳系的主要构造及工作原理,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电动力绳系的研究历程,并总结了相关在轨试验进展情况。从绳系模型、轨道动力学以及绳系展开动力学与控制等几个方面对电动力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电动力绳系技术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