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再膨胀布雷顿回热循环,提出了一种新型空间双模式核热推进系统方案。针对使用氦作为工质的情况,对该推进系统发电模式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获得了循环增温比和增压比以及再膨胀分配系数对发电模式循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同样设计参数下,此循环效率高于基本布雷顿回热循环,散热器面积小于基本布雷顿回热循环。循环增温比的增加会提高此循环效率,增压比的增加则会降低循环效率。对再膨胀分配系数的分析计算表明,在循环增压比分别为3和6的条件下,循环效率在膨胀分级比为0. 83和1. 05左右达到最大值。随着循环增压比的增大,循环输出功率最大值对应的分配系数也逐渐从左极值向右移动。此循环作为空间核热推进系统发电模式的循环方案,可以有效减小航天器的体积和重量。  相似文献   

2.
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的液氮系统能否顺利启动是决定液氮系统设计成败的一个关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影响单相密闭循环液氮系统启动的两个关键因素,以及如何在液氮系统设计中加以解决.通过初步调试证明,液氮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设备液氮系统启动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液氮系统是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设备中的主要分系统之一,液氮流程采用了单相密闭循环、文丘利管、液氮泵增压及阀门冷箱的结构方案。文章重点介绍了阀门冷箱的设计,这是近年来国外大型空间模拟器液氮流程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小型空间有效载荷回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瑞典空间公司研制的200kg空间有效载荷(如:导弹弹头、再入飞行器头部等)的回收系统。该回收系统中降落伞采用高强度、轻重量凯夫拉材料制作,重量(不包括伞舱)不到7kg。采用这种回收系统后,有效载荷的着地速度不超过8m/s。文中介绍了两种回收方案。一种是常规方案,采用锥形带条稳定减速伞和轻型十字形主伞的二级降落伞回收系统;另一种是改进方案,采用具有高阻力系数的旋转伞作稳定伞和主伞的二级降落伞回收系统。第二种方案较为先进,可大大减少降落伞的重量和体积,不过还处在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载人登月技术方案中,为实现软着陆,登月舱需要一种大推力、高性能、多次起动,能够大范围变推力的泵压式发动机.通过研究国外登月用下降级发动机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基于我国氢氧发动机和低温推进剂空间贮存水平,进行了深度变推发动机的系统方案研究;通过分析比对燃气发生器循环和膨胀循环系统优缺点,确定发动机系统方案为涡轮串联闭式膨胀循环;采用空间可长时间贮存的液氧/甲烷推进剂组合,可满足任务周期要求;根据推力深度调节时对各组合件性能要求,确定喷注器燃烧稳定技术和燃烧室身部传热技术是深度变推发动机研制的核心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已成系列化,完全能满足大型航天器发展的需要。航天器小型化将是一种发展趋势,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必须适应这种发展要求。小型空间环境模拟设备除了能保证微小型航天器的试验需要外,在开展空间环境影响机理的研究、预先研究和降低试验成本上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7.
未来的空间应用迫切要求将空间加工处理过的材料返回地球,并迅速将样品送到用户乎中,采用回收舱可能是满足这种要求的最好方法。为了估价陆上回收小型半弹道式再入飞行器,进行了方案性探讨。根据给定的任务约束条件,对常规的回收系统和可操纵的滑翔伞系统进行了评估和设计。本文讨论了这两种回收系统的方案,叙述了主要技术性能。第二方案尽管比较复杂,但它的性能优越并具有发展潜力,因此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文中介绍瑞典空间公司研制的200kg空间有效载荷(如:导弹弹头,再入飞行器头部等)的回收系统,该回收系统中降落伞采用高强度,轻重量凯夫拉材料制作,重量(不包括伞舱)不到7kg,采用这种回收系统后,有效载葆的着地速度不超过8m/s。文中介绍了两种回收方案,一种是常规方案,采用锥形带条稳定减速伞和轻型十字形主伞的二级降落伞回收系统,另一种是改进方案,采用具有高阻力系数的旋转伞作稳定伞和主伞的二级降落伞  相似文献   

9.
某型膨胀循环发动机在研制初期基于环境压力可能对膨胀循环发动机起动加速性有较大影响的考虑,采用了全程主动引射高空模拟试验方案,试验结果显示环境压力对发动机起动加速性的影响较小。发动机室压和喷管面积比是影响引射方式的主要参数,该型膨胀循环发动机与采用被动引射的某型燃气发生器循环发动机参数相当,这为该型膨胀循环发动机采用被动引射提供了可能,并对膨胀循环发动机采用被动引射高空模拟试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膨胀循环、分级燃烧循环和发生器循环三种发动机动力循环方案进行了分析,并从推力为兆牛级的液氧/烃助推发动机的性能、结构质量、经济性和研制周期等方面,对分级燃烧循环和发生器循环进行了定量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