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舰载导弹应用垂直发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导弹发射系统应用垂直发射技术后,具有系统反应时间短、发射效率高;全方位发射无发射死角;发射盲区小;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成本低、全寿命周期费用少;便于模块化设计;特别是容易实现共架发射等优点。因此,垂直发射是舰载导弹发射装置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回顾了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发展过程,阐述了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现状,并提出了研制和开发我国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简讯     
《上海航天》2007,24(2)
雷锡恩和BAE系统公司成功完成Mk 57垂直发射系统试发射据报道,雷锡恩公司综合防御系统子公司和BAE系统公司在新型Mk 57垂直发射系统导弹发射装置上成功完成了对标准导弹-2 BlockⅣMk72火箭助推器的一次限制性试射。试射在白沙导弹靶场进行,试射结果显示该发射系统的新型发射装置能承受Mk 72型火箭助推器的静态燃烧。美海军计划在DDG1000祖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布置Mk 57型垂直发射系统,每艘舰将携带20座Mk 57型垂直发射系统导弹发射装置,分布于舰艇外围。Mk 57垂直发射系统具有开放式结构和模块化电子设备。模块化设计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分离式结构为实现共架垂直发射提供了先进的贮运发射装置。对目前集中模块结构和分离式结构的特征分析表明,分离式结构更适合我海军水面舰艇的共架垂直发射。分离式结构的先进代表——同心筒式结构可实现共架垂直发射。  相似文献   

4.
SA-N-9是俄罗斯继SA-N-6之后研制的新一代舰空导弹,该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除能发射导弹以外,还具有发射舰炮的通用性,发射装置采用的是俄罗斯所特有的冷发射技术。本文即对这一发射系统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的MK41垂直发射装置第一次实战使用即大显身手,在战争中发射了大量战斧导弹,高效准确地打击了伊拉克的重要目标,充分显示了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优越性。海湾战争后,世界各国迅速掀起了新一轮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研制热潮。本文即对目前世界上已装备的典型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及其新改进,特别是国外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一些新型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新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箱式垂直发射系统燃气流的排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阐述了箱式垂直发射系统燃气流合理排导的必要性。在对内导流和外导流两种燃气流排导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燃气流外排导的局限性。认为燃气流内排导由于具备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通用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适合于垂直发射燃气流的合理排导;尤其是同心筒式发射装置燃气流的排导将成为箱式眚发射系数燃气流排导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垂直发射系统MK1-0型发射装置是一种多用途的发射装置,其目的是为水面战舰提供改进的导弹发射系统.垂直发射系统能将防空导弹、反潜导弹和舰舰导弹混合在一起使用.每一枚导弹均单独地垂直存放在弹库内的钢质发射箱里,这种发射箱还可兼作贮运箱.垂直发射系统是现代海军武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火力和可靠性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国海军现打算在1985年将垂直发射系统装到新型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并且打算在同一年对它稍作改进后,开始装备“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  相似文献   

8.
MX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方式已由冷发射改为蒸汽弹射,这就不需要导弹底板这样的大型金属平台。冷发射需要这种弹底板。采用冷发射方式时,导弹由发射装置用高压弹出发射筒,然后在50~100英尺高度第一级发动机点火。冷发射方式发射架体积  相似文献   

9.
舰载导弹的共架发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舰载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发展过程。在论述了美国MK-41舰载共架垂直发射装置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舰载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特点。最后,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舰载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晓岚 《上海航天》2005,22(5):18-18
据报道,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第一个装备了白杨-M公路机动导弹的团将在2006年执行战斗值勤任务。机动导弹系统包括发射装置和由机动作战指挥所各1个。导弹弹长21.5m,发射质量45t,弹体一级直径1.8m,二级直径1.55m,车载发射箱直径2m,长22m,装载导弹时质量约100t。该导弹可在行军途中发射,发射装置装于千斤顶上,并与地平线保持平行。发射前装有导弹的集装箱升至垂直位置,发射时顶盖打开,用火药蓄压器将箱内导弹弹出,之后一级主发动机启动。另外,导弹也能在驻军或技术维护期间在车库内发射,要求车库顶可作周向转动。  相似文献   

11.
地面系统用于支持和保障火箭的发射与试验,对火箭的使用性能、发射能力、发射场配置及工作流程等有重要的影响。调研了国外运载火箭地面系统发展现状,总结了国外运载火箭地面系统发展趋势。从快速发射、简易发射、安全发射、自动发射和通用发射等方面提出了地面系统发展思路和主要关键技术,为我国后续运载火箭地面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系统多、各系统耦合关联程度大、射前流程复杂,实现“零窗口”发射难度大。基于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的系统特点和射前约束条件,提出了实现“零窗口”发射的技术方案。通过能力挖潜主动拓展了任务故障适应性和窗口宽度,并辅以科学的测试发射策略,将技术和流程相结合,共同实现大型低温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目标。这对全面提升大型运载火箭和发射场“零窗口”发射能力、适应未来航天发展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对数据处理能力、数据通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采用最新的网络通信技术,结合CZ-3A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的实际设计需求和设计原则,概要介绍了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的特点,着重从测发控网络的拓扑结构、双网卡捆绑技术、静态路由技术等五方面详细阐述了测发控网络的设计,最后通过测发控网络的功能测试验证了该设计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RBCC)的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和特点,结合某吸气式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载器所提出的动力需求,分析了采用RBCC组合循环发动机作为该运载器动力方案的可行性和动力系统指标,设计并计算了RBCC组合循环发动机在各个工作模态下的性能参数.针对相同的运载器使用要求,采用相同的总体和气动力参数,通过飞行弹道仿真,计算和比较了采用RBCC发动机和纯火箭发动机两种动力方案的天地往返运载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纯火箭动力,采用RBCC动力能明显减小运载器的燃料消耗,并增大其航程.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Atlas V运载火箭的研发——动力学试验概况》一文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对Atlas V研制过程中所涉及的降低发射风险的系统工程方法,减少起飞振动方面的技术工作、声载荷及声环境的试验验证方法,模态和刚度试验技术及动力学试验计划纲要等动力学环境试验内容与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点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混响室激励方法开展全尺寸运载火箭模态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运载火箭机加零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应的成组分类编码系统。采用固定码对一般零件进行编码,而用固定码+辅助码对复杂零件进行编码。实现了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和派生式CAPP系统的集成。在使用过程中,将特征码位提前,使得使用过程大为简化。依据零件编码划分了零件组,建立零件组的特征矩阵,通过对典型零件编码,实现了对典型工艺的快速查找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柯宏发  王光文  陈友良 《上海航天》2001,18(3):50-52,56
针对靶场测试电缆存在的浪费严重、管理困难等现状,提出了应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想。简要介绍了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定义、组成,论述了靶场测试电缆采用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势,并给出了电缆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初步组成设想。最后论述了靶场在经布线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岩  蔡远文 《航天控制》2005,23(4):64-69
简要介绍了PXI总线技术的发展情况,阐明了PXI技术的优越性及其在军事航天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参考现有产品资料,设计了基于PXI总线技术的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框架。该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运载火箭测试发射系统的智能化、通用化和小型化,从而提高运载火箭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运载火箭全向发射后,系统通道间存在交连耦合问题,提出了基于解耦的变结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运载火箭全向发射姿态动力学模型;其次推导了一种工程上实用的姿态角预补偿解耦控制方法,并重点分析了残余耦合对姿控系统的影响;最后针对解耦后系统的残余耦合和火箭结构干扰,提出了变结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控制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仿真校验了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火箭在全向发射情况下的姿态稳定。  相似文献   

20.
锤头体弹性振动跨音速气动阻尼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锤头形运载火箭跨音速飞行时,箭体结构的弹性振动与气体运动的耦合效应,描述了用全弹模型的风洞实验和非定常数值计算、确定气动阻尼系数的技术和方法,分别给出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气动阻尼实验中,模拟低阶固有模态的前节点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该方法可以作为研究航天飞行器非定常飞动特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