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导弹武器系统攻防对抗对抗NMD/TMD的技……………………………………………………………………………术梁百川(1-1)博弈论是机动弹头攻防的核………………………………………………………………………心马骏声(1-4)“爱国者”雷达组网对TBM目标的拦截性能分……………………………析郑键,黄知涛,姜文利等(1-7)防空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技术措施研………………………………………究吴晓进,张辉,王岁昌(1-10)非相干有源诱偏抗反辐射武器效果分………………………………………析郭慧峰,李青山,甘德云(1-15)浅析水面舰艇对抗反辐射导弹的可…  相似文献   

2.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与反辐射导弹的对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概述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介绍了其主要技战术性能及关键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接着概述了反辐射导弹,介绍反辐射导弹的主要特性及其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最后探讨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与反辐射导弹的对抗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反辐射导弹的特征和缺陷,从反辐射导弹干扰技术入手给出了五种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技术途径。然而,现代反辐射导弹为了抗干扰采取了诸如跟踪干扰源(HOJ)模式、聚类分选、极化分选、空间谱估计、以及极化分辨技术等更为先进的对抗手段,使得传统功能级仿真得出的部分试验结论不再准确。大量信号级的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要对现代反辐射导弹进行有效干扰更加困难,对反辐射导弹对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亟需研究新的干扰手段和干扰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功率微波武器与反辐射导弹对抗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反辐射导弹和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发展现状,从理论和技术上对高功率微波武器与反辐射导弹对抗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雷达组网中的两点源反辐射导弹诱骗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辐射导弹(ARM)是现代防空系统面临的五大威胁之一,它能直接摧毁雷达设施并杀伤操作人员,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在反辐射导弹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提高防空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能力意义十分重大。文章主要介绍了雷达组网中,采用两点源原理,利用两部雷达组网抗反辐射导弹,得出在不同情况下诱骗反辐射导弹成功的概率,由此推断如何更好地安排雷达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效果。最后给出了两部联网雷达距离不同时,对反辐射导弹诱骗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李陟  李建荣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4):33-36,54
简要分析反辐射对抗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分析并提出了雷达有源诱偏与反辐射导弹对抗性能评估试验方法,最后介绍了一种抗反辐射导弹有源诱偏路馈半实物仿真系统研制与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7.
自6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个反辐射导弹——百舌鸟服役以来,雷达便由防御屏障变成了被攻击的目标。目前,反辐射导弹已成为防空雷达最大的威胁。20多年来,许多雷达专家一直在研究对抗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首先从雷达体制、技术和战术应用的角度探讨防空雷达对付反辐射导弹的各种手段和措施;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今后对抗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种对抗环境下反辐射导弹瞄准点估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反辐射导弹(anti\|radiation missiles, ARM)无法有效对抗有源诱偏干扰与雷 达辐射信号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抗环境下反辐射导弹瞄准点估计方法:通过构造空间 谱测角与单脉冲测角复合测角系统,测量信号波达角,使ARM具备诱偏条件下的弹目信息测 量能力;利用高精度的捷联惯导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INS)实 时获取ARM自身位置信息,通过量测转换、异常值剔出、目标位置估计等数据处理过程获取 目标精确位置,修正瞄准点,剔除了量测粗大误差,抑制了量测随意误差。通过本文介绍的 反辐射导弹瞄准点估计方法,ARM可在对抗的环境下获取准确的瞄准点,使ARM有效对抗有源 诱偏干扰与雷达辐射信号控制成为可能。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其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9.
空地反辐射导弹对抗雷达关机全弹道仿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抗雷达关机是反辐射导弹一项重大关键技术。本文采用了被动雷达寻的复合惯性末制导做为反辐射导弹的抗雷达关机方案;通过卡尔曼滤波方法解决了惯性基准轴误差修正问题;最后结合导弹运动方程组对导弹从发射点开始至雷达关机点,直到导弹落地的飞行全过程进行了全弹道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抗雷达关机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韩惠莲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3):14-16,50
论述了反辐射导弹诱饵诱偏的原理,分析了诱饵如何利用反辐射导引头的宽带天线、宽波束的特点进行诱偏,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用窄波束实现反辐射导弹对抗诱饵,以便及早分辨出雷达和诱饵。为保证反幅射导弹导引头产生窄波束以获得高分辨率并提高ARM抗诱饵干扰的能力,提出了实现窄波束的技术措施和实现窄波束被动雷达导引头的关键技术。理论和实践均证明这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类追踪器和目标器轨道半长轴相差不大、轨道面外的距离相差不大的小偏心率椭圆交会的动力学问题.首先选择合适的圆轨道上的点建立参考系,推导出针对圆轨道参考系的无量纲化线性定常方程,并获得相应的相对状态;接着讨论该方程在小偏心椭圆轨道两冲量交会中的应用;最后进行数值仿真,验证动力学方程和制导策略,并与CW方程及制导策略的相关仿真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动力学方程的精度优于CW方程,能有效解决这类椭圆交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核热推进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宏图 《火箭推进》2011,37(4):1-11
分析了核热推进相对于现有传统推进技术的优势,介绍了可能的技术实现途径,重点是目前已经实现的固相核热推进技术,并归纳了有关文献对于固相核热推进技术的空间应用分析结果;介绍了核热推进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当前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我国发展核热推进技术提出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13.
空间遥感器的热/结构/光学分析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作为一个空间遥感器整机热光学(热/结构/光学)集成分析过程,对空间遥感器主要光机结构简化,进行导热特性分析和等效热阻计算;利用软件计算在轨道上典型工况的空间外流热和内热源分布;建立有限元温度场分析模型和结构热弹性分析模型,计算全机稳、瞬态温度场分布,均匀温度和特定温度场下的位移场,得到各光学元件的位移;利用光学分析程度计算的公差计算结果插值计算遥感器光学系统由于光学元件的热致刚体位移(离轴、轴向位移和倾斜)而产生的光学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4.
宽边重合并行波导及E-T接头的缝隙耦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宽边重合并行波导的横向缝隙耦合,以及E-T接头的缝隙耦合特性。考虑到波导壁厚度的存在,导出求解缝隙口面场及其散射场和等效参数的表达式。结果适用于主、副波导尺寸相同和不等,壁厚和缝隙尺寸为任意的情况。给出了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16.
分析了弹射式干扰的信号特点和它对SAR图像的干扰效果,根据其特殊性,给出了一种弹射式干扰增强方法,分析了弹射式干扰增强的关键问题.以机载SAR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干扰增强可改善对SAR的干扰效果,降低干扰功率需求.  相似文献   

17.
吴文军  岳宝增  黄华 《宇航学报》2015,36(6):648-660
文中以在低重环境下带多充液圆柱贮箱刚性航天器中刚-液耦合方程的建立和求解为主要研究目的。推导航天器中充液圆柱贮箱内任意点的牵连运动方程,根据壁面边界条件给出了贮箱内液体牵连晃动势的表达式;利用第二类边界条件下的傅立叶-贝塞尔级数展开法对低重力环境下的弯曲自由液面处的复杂动力学边界条件进行处理,建立以液体相对晃动势的模态坐标和晃动波高的模态坐标为状态向量的液体耦合晃动力学方程,通过积分分别得到了耦合晃动力和耦合晃动力矩的解析式;运用准坐标系下的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以航天器主刚体姿态坐标和轨道坐标为状态向量的刚体耦合运动动力学方程,进一步联立上述耦合方程得到航天器整体系统的刚-液耦合动力学状态方程;最后,编制出适用于带多充液圆柱贮箱航天器内刚-液耦合动力学计算的模块化计算程序,通过计算实例验证所编程序的准确性的同时,研究了携带多充液箱航天器系统贮箱布局、外激励方式对航天器刚-液耦合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液体推进剂空间推进系统静态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杰 《上海航天》1999,16(2):11-15
针对采用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空间推进系统,推导了系统液路和气路的通用积分形式方程。对不同部件,根据其特点进行方程简化,给出了以压力为自变量表示流量的部件静态数学模型。这为开展空间推进系统的静态仿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星地测控对接试验常用的手段有三种:真星产品对接、专用测控模拟器对接、通用测控模拟器对接。文章从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入手,介绍星地对接项目以及这三种对接手段的组成、特点和可对接项目,并通过对这三种对接手段在成本、研制周期、对接真实性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给出这三种对接手段所适宜应用场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从实验出发,对纹理能量模板存在的内在规律及其纹理区域变化所具有的特点进行了探讨,从中总结出了一些有用的性质,获得了满意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