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涛 《航天》2014,(12):42-45
地震是危害性极强的灾害之一,据联合国统计,20世纪以来,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数达260万,因此,如何进行地震预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前监测地震的主要手段是地面台站观测,但受观测环境、生活环境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国境边界、海洋、高山、原始森林等地区建台比较困难,全球的观测台网密度很不均匀,存在许多监测空白区,且无法实现全天候、全球性观测,动态性较差,这些都不利于地震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那该怎么办呢?人们想到了卫星。  相似文献   

2.
早在东汉时期,我国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用于预测地震的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时至今日,地震仍是人类要面对的一大自然灾害。据资料显示,全球每周被报告的5级以上的地震有数十起,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有超过30万人死于地震,财产损失超过2550亿美元。当前,人类仍然没有可靠的地震预测手段,赈灾手段也不例外地缺乏协调性,效率低下,急需寻求一套具有创新特性的解决方案。2007年,国际空间大学暑期培训班的一个学生小组,根据人类现在掌握的技术,设计出了"TREMOR"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利用太空资源"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用于减轻地震灾害、提高赈灾能力的、天地一体化系统"。也许不久的将来,这个系统会从设想变成现实,在地震预防和减灾赈灾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任秋凌 《航天》2011,(5):32-35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地震,地震引发剧烈的海啸,下面是日本东部地区发生海啸前后的卫星图,它们清晰显示了海啸对这一地区造成了多么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应用于地震行业涉及的领域包括地震构造调查、震害评估、地震热异常监测等。随着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国产卫星数据正逐渐替代国外卫星数据,在地震行业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12月29日,中国首颗静止轨道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高分四号"卫星成功发射,为卫星地震应用提供了新的数据源。文章从地震热异常监测、区域地震构造研究、极震区宏观破坏识别三方面分析了"高分四号"卫星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地震三大主体业务中的应用潜力。还以2014年鲁甸地震为例,利用"高分四号"卫星数据对震后造成的大型滑坡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高分四号"卫星数据能够从空间上识别大型地震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位置,可为震后应急救援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和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km。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地震时间相距5年,空间相距85km。面对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中国人民迅速反应,从中央到地方,各界人士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行动中。自主研发的卫星通信与定位系统、空基投送系统等一系列高新科技装备,第一时间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障。距汶川地震5年后,卫星在救灾中做了些什么?还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地球上约30%的面积遭到过地震破坏,过去30多年在全球因地震就使100多万人丧生,直接造成的财产损失超过了1000亿美元。哈萨克斯坦是地震多发地区。据历史记载,阿拉木图曾在1887、1889和1911年发生过震级为7.3~8.2的强烈地震,整座城市几乎消失殆尽。哈萨克斯坦广阔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同样遭到过地震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月震是什么     
发生在月球上的地震称之为"月震"。众所周知,地球每年都发生许多次地震,月球也会发生月震。月球的内部能量已近于枯竭,虽然现在它是一个几近僵死的天体,但仍然有轻微的活动,因此经常有微弱的月震发生。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飞船航天员登月后在月球静海西南角设置了检测月震的仪器。此后,相继在月球着陆的几艘"阿波罗"飞船又先后在不同位置放置了月震仪。月面上的6台月震仪组成了检测月震的网络,它可以记录月震发生的时间、位置、强度和震源深度。至1977年8年为止,月球上的月震仪共监测到10000多次月震活动。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地震发生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案,成立了由该中心负责人亲自指挥的青海地震遥感监测应急小组,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用的卫星遥感数据为地震救援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的支持下,以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汶川县为研究区,选取2007年、2008年和2010年这3个时期的Landsat-5 TM数据为数据源,提取分析了地震前后TM数据的相关信息。利用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向量和特征值,按照最佳波段组合原则,对地震前后的TM影像进行了多种波段组合试验和比值分析。经分析得出以TM3、TM4、TM5波段组合为基础,参考其他组合(如TM1、TM4、TM5,TM4、TM2、TM7和 NDVI、TM5/TM3、TM4/TM3的组合)容易解译和判读 TM遥感影像的相关地物数据类型,为地震解译和灾害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举办的“1988年全国遥测遥控技术年会”于1988年12月16—21日在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科院、高校和各部委的研究所,工厂和用户98个单位的126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近200篇,经专家评选审出102篇汇集成册。这次会议的特点是:遥测遥控技术已从军事方面的应用转向国民经济各部门,面向四化建设,在环境、地震、水灾、林火、石  相似文献   

11.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发生后,各方救援力量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其中,中国航天科工一院世纪卫星公司为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集成的卫星通信设备,为该医院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开辟救援“第二战场”出色地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远方的地震危重伤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震局对中国资源卫星的应用与未来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是对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于它的预报特别是临震预报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努力探索的课题。空间遥感技术为地震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从地震研究与预报为出发点,指出了我国资源一号卫星发射后在地震研究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并根据地震研究的特点,提...  相似文献   

13.
年终寄语     
<正>每到岁末年初,人们都会习惯于回顾一年以来所做的工作,总结一下成绩与失误,从中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2010年,有几处民航空管的身影特别值得铭记,或在台前,或在幕后:4月,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民航局空管局迅速响应,空管  相似文献   

14.
引言自从2003年SARS在全球爆发以来。考虑到人员的应急储备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需要.空管应急备份塔台的建立在民航行业内引起了新的思考。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空管应急备份塔台的建立在很多地方又都成为急待考虑的问题。随着航班流量的不断增大,管制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有只配备应急地空通信设施的应急塔台车已不能完全满足长期备份使用的需要。尤其是近年来民航空管行业在反恐、安保、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雨水 《航天》2010,(5):62-6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全国人民、全军指战员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战斗在第一线的成都军区某部陆航团架起了一座座空中走廊,担负起运输、转运的繁重任务。羌族飞行员邱光华烈士就是其中的一员。5月31日下午,邱光华带领4名机组人员,驾驶一架米-171运输直升机,  相似文献   

16.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时都会遭受各种灾害的严重威胁,诸如水灾、旱灾、风灾、火灾、地震、滑坡、泥石流、虫灾、病疫等自然灾害,以及各种人为灾害等。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近70年来死于各种灾害的人数约458万;瑞典红十字会统计,世界各国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70年代为40万人,80年代已达98万人之多。根据有关资料,世界各类灾害,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损失,年平均为850~1200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达40多亿美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10,(2):14-17
2010年4月14日清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了玉树县境内绝大多数房屋倒塌,两千多人遇难。闻悉灾情,中国航天员中心组织向玉树灾区捐款捐物,航天员们说,"我们希望借助《航天员》杂志,呼吁更多的人去关心和帮助玉树灾区,希望玉树同胞早日走出灾难,重建家园。我们为同胞们祈福……"  相似文献   

18.
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关于网壳结构整体稳定性的研究是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对于网壳结构整体稳定性的研究很少有考虑杆件缺陷这一影响因素的。本文利用多段梁法建立具有杆件缺陷的K8型网壳结构模型,通过削弱不同位置处的杆件,使其先于网壳结构整体失稳之前首先屈曲,重点研究在三向地震荷载作用下,不同位置处的杆件屈曲对网壳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九五"期间就开始了卫星预报地震的研究和应用。如当时航天部第五研究院航天信息研究所曾经利用卫星热红外图像进行地震短期临震预报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还建立了卫星热红外异常分析系统,将其与地震前兆其它信息连接起来,组成了地震短临预报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0.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3):84-84
2012年6月4日,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俄罗斯航天系统公司主管兼总设计师尤里.乌里钦(Yury Urlichich)表示,俄罗斯科学家正在研制基于卫星的地震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