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平 《上海航天》1993,10(5):7-12
对获得IQ数字信号的几种典型采样方法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中频信号直接进行正交采样的单通道处理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它只需要一个A/D变换器,而且还能得到所需IQ通道正交及平衡性。较详细地描述了用中点贝塞尔内插来实现中频直接正交采样的原理及硬件实现。最后,给出了检测IQ信号幅度相位误差的计算公式,并完成了计算机输入实际IQ数据的接口电路及对此数据进行分析的软件。所举例子说明,分析所得IQ信号的相位和幅度误差均符合理论值。  相似文献   

2.
全光纤陀螺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字、模拟混合信号处理方法,模拟信号处理主要针对光源驱动、相位调制器(PZT)的控制、相位跟踪、探测器信号的滤波和解调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根据模拟解调信号进行Sagnac相移计算、相敏参考信号自动选择,以及大小量程分档控制。此方法可有效发挥模拟、数字信号处理的优点,提高光纤陀螺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3.
FM/FM遥测体制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数字式 FM/FM解调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给出了一种利用最大后验概率估计 (MAP)方法来估计调制相位 ,进而得到 FM解调输出的数字鉴频器。同时采用了相位扩展的方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相位缠绕问题。这种方法可采用 FPGA进行硬件实现。该方法也可用于数字信号处理锁相环 (DPL L)设计。  相似文献   

4.
数字上变频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先进的数字上变频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并讨论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实现单边带调制 ,以及直接序列频率合成器 (DDS)和数字正交移相网络的设计方法。其中数字正交移相网络的研制成功 ,是对希尔伯特变换器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信噪比下,基于传统统计特征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对复杂调制信号类型识别性能不高,因而处理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雷达辐射源信号稳健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信号的瞬时相位特征,获得变换域的表征信号,将其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实现雷达辐射源信号的快速识别。针对瞬时相位特征对于信噪比敏感的特点,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信号特征域进行降噪处理,提升模型对噪声的稳健性。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在不同信噪比下对7种调制信号类型的识别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及不同方法的实验对比,验证了算法具有耗时较短、识别准确率较高、噪声稳健性好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电子战作为现代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辐射源测向技术是电子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战场主动权的归属决定具有重要作用。常用的测向技术主要包括比幅、时差、干涉仪和多普勒等多种定位方式,其中干涉仪测向,因其工程实现简单、成熟且精度高的优势,在电子战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于传统干涉仪利用多基线、多观察角解模糊的方式,提出一种频域解相位模糊方法,挖掘信号内部的相位连续特性,利用固定基线-变化信号波长比的原理进行解相位模糊,简化了传统干涉仪设计与实现的复杂性。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测向能力,为解决传统干涉仪相位解模糊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系统中动目标径向速度估计存在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距离频率干涉相位解模糊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干涉相位与距离频率的关系,利用干涉相位随距离频率变化的斜率关系实现径向速度无模糊估计。该斜率与相位缠绕无关,所以所提方法具有不受相位缠绕影响的优点。为了减小噪声对径向速度估计的影响,利用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方法估计该斜率。此方法能实现杂波背景和多目标情况下的应用。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导弹总体设计中亚跨速稳定性和超声速机动性不能兼顾的问题,对双通道控制旋转导弹舵面控制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正弦、Bang-Bang、梯形和饱和正弦等控制律的原理与特点,给出了各自的等效舵偏角及其相应等效控制力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两对舵面配合控制方式,给出了上述4种控制律的统一表示形式。讨论了两对舵配合控制方式的影响及工程可实现性,发现两对舵面相位差固定时,其等效控制力的方向由舵面1的相位决定,大小由其最大舵面偏角和特征函数决定,在工程中易实现;两对舵面相位差可变时,等效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需由控制舵1的相位和两对舵的相位差共同决定,考虑的变量更多,设计难度大,舵机系统复杂,难以实现小型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两对舵面配合控制的旋转弹双通道控制方式,通过改变导弹舵面控制律,能有效提高导弹的操纵效率,在保证弹体静稳定性的同时增强导弹的机动能力,有效解决了传统旋转导弹总体设计中两者难以兼顾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是将自然界中各种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桥梁,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后续数字信号处理的能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的推广,主流半导体材料电子ADC受到载流子迁移率的限制,难以满足宽带信号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的需求。光子技术天然具备超高速、大带宽等优良特性,利用光子学手段来提升电子ADC性能是目前突破电子瓶颈最具潜力的技术方案之一。文章介绍了光学ADC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案,并重点分析了最近十年来光学时间拉伸ADC和光采样ADC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各自的技术特点,此外还概述了光量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展望了未来光学ADC及其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卫  顾红  苏卫民 《宇航学报》2012,33(11):1660-1666
针对传统相位编码雷达存在的多普勒敏感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多载波调制技术的相位编码新体制雷达。在该雷达体制中,调制码字对多路子载波信号同时进行调制,决定了发射信号的频谱结构。目标径向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表现为码元在频域的移位,从而保证了调制码字结构的完整性。目标回波信号解调得到的码字与参考码字进行相关处理得到目标速度信息,有效避免了多普勒敏感问题。文章讨论了该雷达体制的系统原理、波形综合和信号处理方法,提出了频域信号处理流程,分析了信号参数设计与系统性能。系统仿真和雷达外场试验表明了正交多载波相位编码新体制雷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OFDM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而频率偏移会使OFDM的子载波失去正交性,同时给系统带来ICI,引起系统性能严重下降。针对这一情况,文章提出利用全相位FFT来解决频偏问题。全相位FFT利用自身的频谱分析功能来实现对信号相位和振幅的判决。经理论证明它的相位误差得到减少,且由频偏引起的泄漏远小于基于FFT的OFDM系统,同时振幅和频率通过全相位校正可以得到弥补;该技术还可以降低信道噪声对系统的影响。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该系统的性能是高于传统OFDM系统的。  相似文献   

12.
线形调频DDS及其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DS技术产生线形调频(chirp)信号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易于实现波形捷变,易于实现调频带较宽的chirp信号。然而产生过程引入了相位误差和幅度误差。这些误差将对脉冲压缩结果造成影响,在系统设计中必须设法控制。本文在分析用DDS实现chirp信号的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chirp信号的DDS产生方案,该方法不用修改通用DDS的结构,便可实现各种参数chirp信号的产生。文中对误差进行了分析,给出工程实现上参数选取的依据。并讨论了这些误差对脉压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机动旋转导弹鸭式双通道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高机动旋转导弹双通道鸭式控制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双通道控制原理,分析了双通道控制的过载能力强,理论上对最低转速无要求,驾驶仪设计复杂度小,利于工程实现等相对单通道控制的优点。讨论了双通道控制考虑两对鸭舵滚转不对称、鸭舵下洗和气动非定常时的气动设计,以及转速设计中零转速、与弹体纵向响应频率和大机动转速变化对控制系统的影响的要点。研究认为高机动旋转导弹采用鸭式双通道控制可行。  相似文献   

14.
杨威  李春升  陈杰  王鹏波 《宇航学报》2011,32(4):871-878
针对Chirp Scaling算法在推导中对相位采用近似处理而导致相位保持精度不能满足分布式星载InSAR系统对高程测量精度要求的问题,在对线性调频信号脉压处理中相位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星载分布式SAR数据处理对信号相关性的要求,推导了适用于星载分布式SAR数据处理的相位补偿公式,进而提出一种能够实现高精度相位保持的改进Chirp Scaling成像算法。算法精确补偿了包括复常数相位项、移零频所引入的线性相位项、距离向残留三次相位项及距离压缩后非均匀采样所引入的相位误差,并且能够实现分布式InSAR复图像对的粗配准。最后,给出了一种理论相位的计算方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论文对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调制解调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完成了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的COFDM调制解调器的系统方案。所有主要功能和算法均由软件编程实现,在不用改动硬件就可以进行算法的升级改进。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改进的Woodward法,给出了一种在阵列天线方向图赋形的同时,对干扰方向实现自适应控零的方法。该方法对阵列单元的幅度和相位进行预置加权,可使波瓣自适应形成凹口。并把此方法和正交化方法相比较,文末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面AIS设备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满足远洋航运船舶对AIS技术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可搭载于低轨卫星的双通道星载AIS接收机,首先,针对低轨卫星的工作平台,分析了星载AIS接收机的链路、灵敏度指标和多普勒频移,得到了在低轨卫星平台上对AIS接收机的增益指标要求和面对的难题,由此开展了星载AIS接收机的方案设计,对其组成架构、硬件平台和解调算法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一种双通道AIS接收机,可同时解调四个频道,硬件平台采用了可重构的思路,对AIS信号的解调算法进行了简单阐述。对工程实现产品进行了地面灵敏度指标测试,并搭载卫星在轨接收数据。结果表明双通道同时覆盖四频道的设计,增加了AIS信号的接收数据量,并且可重构的软硬件平台和先进的解调算法,降低了硬件开销,提高了可靠性,为星载AIS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电离层污染使需要通过电离层传播的超视距雷达的回波谱展宽,影响雷达的目标检测性能。基于分段多项式建模的校正算法可用于解决电离层的相位污染问题,针对该算法在处理实际数据时遇到的问题,分析相位污染校正中可能出现的相位残差跳变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讨论电离层幅度污染的问题,给出简单的补偿方法,提供了电离层污染校正算法的完整流程。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处理,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算法更适合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9.
相位编码脉冲压缩雷达地物杂波的计算机模拟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相位编码脉冲压缩的地面低空搜索雷达,详细介绍一种计算机产生地物杂波序列的方法,并讨论相位编码脉压地杂波特性的影响。这种方法理论依据较强,实现起来简单,且杂波模拟效果非常理想,从而为雷达信号的实时处理和实时仿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数字相控阵设备使用了高速AD、FPGA等大量数字器件,每次设备上电重启后,数字器件频率参考时钟的初始相位存在随机性,由此带来的时延抖动导致设备距离零值发生变化。在工程应用中,一般会在每次设备上电重启后实施一次系统校零,以确保测距零值的正确性,但这一处理无疑增加了系统工作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通过添加前导脉冲控制实现固定传输时延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后无需每次上电重复实施系统校零,简化了设备使用模式。仿真测试结果和工程实践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