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航天》2001,18(4):1
20世纪 6 0年代初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在上海建设导弹工业基地的决策 ,从而揭开了上海航天工业发展的序幕。经过 40年的发展 ,上海航天已经成为中国航天工业的重要科研、生产基地 ,其产品涉及防空导弹、运载火箭、气象卫星和载人飞船等领域。在中国成为航天大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上海航天基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上海航天的 40年 ,是几代航天人 ,特别是航天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而不懈奋斗的 40年。航天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业领域 ,它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具体到每一种新产品、每一个新型号的出现———都与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2.
航天动态     
国内航天动态中国航天科技工业构建8大基地中国航天科技工业构建8大基地,在航天北京、航天上海、航天陕西、航天四川4大科研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将新增航天天津、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3,(7):10-10
本刊讯2003年6月20日,上海科学仪器厂转制揭牌,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党委书记王占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张廷新、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立强及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畹敏为公司揭牌。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是对上海科学仪器厂(国营539厂、上海空间电子设备研究所)进行资源重组,将部分经营性资产注入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由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注册资本6500万元。作为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新公司将进一步拓宽原有的专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14,(5):15-17
从位于闵行区的上海航天城出发,上A20高速过黄浦江,没过多久就到了位于闵行区浦江镇上海航天民用产业基地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上海神舟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
游本凤 《航天》2010,(5):54-55
作为第八期中国—新加坡青少年航天科普交流活动暨"复旦万科杯"火箭模型国际友谊赛活动的组成部分,由上海市宇航学会主办接待的新加坡青少年赴上海航天科普访问团近日来沪。在沪期间,新加坡青少年通过各种参观活动和科普互动,不仅增加了对航天科普知识的了解,更加深了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理解,同时对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感到异常兴奋。  相似文献   

6.
1987年苏联在航天发射方面又一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共进行了95次发射,而美国只发射了8次,日本发射了3次,中国和欧洲各发射了2次。 1987年全世界总共进行了110次航天发射,比1986年的103次有所增加。1986年苏联发射了91次,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美国和欧洲则分别发射了2次。 1987年苏联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了47次航天发射,从丘拉坦发射中心进行了47次航天发射,从卡普斯丁亚尔发射场进行了1次航天发射。如果把1987年5月15日新的大型运载  相似文献   

7.
《上海航天》2014,(3):55-55
<正>为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提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工艺水平和制造能力,促进集团公司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由集团公司举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承办的2014年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5月22~23日在上海召开。国内外先进制造领域的15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寄语     
《上海航天》2001,18(1):1
回眸20世纪,最为壮丽和最令人激动的,莫过于人类实现了进入太空的梦想。航天技术的巨大成就,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它已成为对现代社会最具有影响力的高技术之一。值得骄傲与自豪的是,经过4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华民族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航天发展道路,运载火箭一次次成功地把不同用途的卫星送上太空,令世人瞩目;"神舟号"试验飞船的发射成功,更为20世纪的中国航天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作为上海航天人,能为此作出应有贡献,而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上海航天》作为航天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的科技杂志,也以新的面貌走进了新世纪。《上海航天》记录了这些成就所赖以产生的学习、思维、交流和探索过程,展示了20世纪中国航天人在学术领域内的众多建树,为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此,我向多年来辛勤耕耘的编辑们表示衷心敬意。 面对新世纪,位于高技术前沿的航天人负有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希望《上海航天》杂志继续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为己任,为航天战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切磋交流的渠道;同时进一步拓宽思想,努力探索学术研究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办刊新模式,以吸引更多上海航天科技工作者投身于学术研究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上海航天基地学术研究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顾逸东小传: 1946年出生于上海,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副院长、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后,长期从事宇宙射线和高能天体物理实验研究。曾组织领导了我国高空科学气球系统的建立,组织指挥了180多次高空气球科学探测和试验。1992年开始载人航天应用工  相似文献   

10.
航天产业是当前全球经济最具发展前景和创新活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航天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不少航天企业为解决生产能力不足,促进航天产业向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正在或即将投资建设各种类型的航天产业园;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主导建设各种类型的航天产业园,如上海、西安建设了国家级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正密切和航天企业联系,表示希望建设航天产业园,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12.
With recently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Active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SETI), in which humankind would send intentional signals to extraterrestrial civilizations, there have been increased concerns about appropriate policy, as well as the role of space law and ethics in guiding such activities. Implicit in these discussions are notions of responsibility and capability that affect judgments about whether humans or other civilizations should initiate transmissions. Existing protocols that guide SETI research address transmissions from Earth, but there is debate over whether these guidelines should inform de novo transmissions as well. Relevant responsibilities to address include (1) looking out for the interests of humankind as a whole, (2) being truthful in interstellar messages, and (3) benefiting extraterrestrial civilizations. Our capabilities as a species and a civilization affect how well we can fulfill responsibilities, as seen when we consider whether we will be able to reach consensus about message contents (and whether that would be desirable), and whether we have the capacity to decode messages from beings that rely on different sensory modalities. The interplay of these responsibilities and capabilities suggests that humankind should place increased emphasis on Active SETI.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Long-duration space flight involves sensory monotony, isolation, and confinement. Obviously, data from other such environments are relevant to our concern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arousal both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to task performance in space can point to appropriate selection, training, and spacecraft design features. In the context of space flight, all of these leads remain conjectural--simulation as well as laboratory research and initiation of long-duration flights will be the crucial test of the hypothe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