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控旋翼——一种新概念旋翼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控旋翼这种新型旋翼操纵系统的概念、特点、发展及技术现状。  相似文献   

2.
座舱气密性对于保障飞行员生命安全十分重要。某型飞机因其座舱盖作动筒与锁系统联动,作动筒一旦不锁定,极易导致座舱失密,危及飞行安全。本文对该型飞机座舱盖操纵系统的原理及作动筒不锁定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及试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谢毅 《飞行试验》1996,12(4):9-14
本文阐述了电传操纵战斗机的系统,试飞及维修保障等特点,介绍了电传操纵设计特点对战斗机维修保障的深刻影响,并对维修保障在现代战争的作用作了较全面评述。  相似文献   

4.
5.
某型歼击机副翼人力操纵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飞行人员对副翼人力操纵的疑虑,在建立副翼人力操纵可行性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应用飞行力学的基本原理,对某型歼击机因液压系统正常供压部分失效,副翼助力器转换为人力操纵后所需的压杆力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应急情况下,只要处理得当,该型飞机副翼人力操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卢京明  顾源海 《飞机工程》2001,(4):40-42,49
阐述了某型飞机主操纵系统强度设计的主要任务与内容,其中关于确定强度设计原则和解决有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范立钦 《飞行力学》1995,13(1):8-11
论述了现行国家军用标准(GJB-185-86)的一些不足之处,从指导思想、飞行吕质要求的逻辑结构、故障概率、飞行操纵系统、满足要求的论证及要求的内容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修改建议,以供修订新标准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电传操纵系统在民用客机中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随着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飞行器自动控制系统目臻完善,为更好地完成复杂的飞行任务提供了可靠保证。飞机在操纵系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操纵杆系和钢索已被电线所取代,计算机和所馈信号在飞行操纵系统中的引入,使飞机的操纵性能产生了质的飞跃。介绍了目前中国民航使用的新型客机中电传操纵系统的一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勇 《航空学报》2020,41(4):223213-223213
为了研究民用飞机减速板打开引起的襟翼载荷增量,验证襟翼中小偏度下的严重操纵载荷准确性,避免成本高昂的特殊构型试验件研制和减少机上管线敷设空间限制等问题,针对某具体型号襟翼运动机构,建立了基于光纤传感的操纵载荷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校准方法,完成襟翼作动器操纵载荷和翼面总载荷的直接验证与确认。试飞实施结果表明,基于光纤传感的襟翼操纵载荷识别及测试技术在某型号减速板打开后襟翼操纵载荷试飞中的研究应用,为襟翼操纵载荷验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高精度、低成本试飞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机操纵钢索疲劳试验的内容,给出了试验结果及具有置信度的两组试样的安全寿命,对操纵钢索早期发生疲劳破断的主要原因作了进一步分析,试验结果及分析均说明以弯曲应力为主要应力的交变应力过高是造成钢索疲劳破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某型直升机为对象,构建了基于显模型跟踪控制的直升机4通道电/光传飞控系统的地面验证系统。通过电/光传贴地实时飞行仿真对比验证表明,本文所开发的数字量之间的串行光传技术及模拟量脉冲编码数字化光传技术是可行的,从而为我国直升机由电传向光传系统发展作必要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了修正侧风的三种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指出了着陆下滑阶段修正侧风应注意的问题。其次,分析了侧风对着陆拉平和平瓢阶段以及对不同机种飞机着陆滑跑方向的影响及其修正方法。再次,介绍了侧风条件下不同机种飞机减速伞的使用特点。最后,重点分析了带偏侧角接地及滑跑的成因、危害、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等。侧重于实际操纵特点的介绍与分析,对侧风着陆安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培  徐锦法 《飞行力学》2023,(5):65-73+80
为解决四倾转旋翼飞行器直升机模式旋翼操纵冗余问题,建立了120 kg级四倾转旋翼无人飞行器飞行动力学模型,并依据不同操纵方式的功效变化进行操纵策略优选设计。应用串级PID控制理论设计了四倾转旋翼无人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仿真分析操纵策略对姿态控制和轨迹控制响应的影响;用给定姿态指令和轨迹指令跟踪控制效果验证所设计操纵策略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直升机模式下,纵向、横向通道用旋翼总距差动进行控制,航向通道用左右旋翼纵向周期变距差动进行控制时操控效率最高,控制响应快,且控制输出变化幅度小;面对外界风扰,使用该优选操纵策略,控制误差最小,抗扰性好。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采用现代最优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协调配合的方法,按MUL-F-8785C品质规范要求,设计了J7L飞机纵向电传系统控制律。文中针对原型机某些缺陷采用陷模型跟踪最优二次型方法,设计FBW纵向基本控制律,并用常规方法设计动态补偿器,指令通道等环节,从对该机主要飞行状态的评价来看,均达到了MIL-F-8785C规范的一级飞行品质要求,由此可见,这种协调设计方法,对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飞机操纵(控制)系统的历史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同时结合目前我所飞控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今后飞控操纵专业开发新品的思路、方案、开发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勇  孙金标 《飞行力学》1997,15(1):8-11
首先推导了飞机运动的逆动力学模型,为使问题具有一般性,采用了刚体运动模型,其中力方程建立在风轴系中,力矩方程建立在体轴系中,并且已知气动力模型,其次,由于飞行轨变地标位置(x,y,z)的形式给出,因此构造了一种基于坐标位置的算法,当给定坐标值后,即可据此对逆问题进行求解并得出相应的操纵要求,最后以一种非常规机动动作为例进行了逆仿真,得出了操纵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三种操纵面存在的共同问题,讨论了每种操纵面,即副翼,升降舵,方向舵,在设计中存在的困难,简单地阐述了大型飞机的操纵问题;第二部分描述了对操纵力和平衡的了解,第三部分介绍了原型机的试验及得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张立彬 《飞行试验》2002,18(2):43-48
针对侧滑仪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存在不指示或错误指示或错误指示侧滑的现象,科学地分析了侧滑仪小球的指示原理,指出侧滑仪小球偏离中央位置的程度对应着飞机侧向载荷因数的大小,而非侧滑角的大小,其次较为详细地介绍,分析了侧滑仪小球不能正确指示侧滑的几种特殊飞行现象以及对飞行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侧滑仪表,并依靠侧滑仪表来主动地操纵飞机,建议飞机设计和生产部门对这种重要的飞行仪表重新研制。  相似文献   

19.
伍科  张华振  兰澜  周阳 《航空学报》2019,40(7):222751-222751
研究了运用压电陶瓷作动器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格栅反射器的型面主动控制。首先,采用了一种具有独立电压自由度的梁单元,以及考虑高阶剪切变形的板单元,对主控格栅反射器进行有限元建模;运用能量变分哈密尔顿原理推导了主控格栅反射器的有限元控制方程,并给出了反射面型面残余均方根(RMS)误差最小的电压最优控制方法。然后,研究了在典型载荷下,反射面残余RMS误差最小的PZT作动器位置分布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和梯度投影方法相结合的改进优化方法,用来求出在限定作动器数量的条件下,作动器几何位置的优化配置,使控制后反射面的残余RMS误差最小;给出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研制了格栅反射器型面主动控制的实验样机,针对反射器的初始制造误差进行了型面主动控制,验证了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飞机操纵面故障研究及其补偿重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平  陈宗基 《飞行力学》1997,15(3):67-72
进行了自修复飞行控制系统各操纵面的单独/组合故障分类,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组合,不同程度的故障下的飞机特性,分析了各种故障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故障模式分别进行了控制律重构设计并对飞机重构后的稳定性及操纵品质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极端故障下,现有操纵面权限范围内,可以保证稳定飞行并具有可接受的操纵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