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立 《国际太空》2024,(3):39-43
<正>全球通信卫星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卫星技术持续创新、卫星系统快速更迭、应用服务不断深化、普及范围大大拓展,卫星通信进入与地面网络融合发展的天地一体卫星互联网时代。高通量卫星(HTS)凭借超越传统通信卫星的高吞吐量和逐渐成熟的运营服务模式,成为未来卫星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商业航天正在与民用航天、军事航天一起,成为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世界航天进入以全面商业化、大众创新和军民融合为特征的航天新时代—航天2.0(Space2.0)时代。世界商业航天发展有什么经验教训?中国商业航天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1世界航天进入Space2.0时代20世纪,美苏两个大国的冷战是推动航天技术最初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冷战结束和航天技术的逐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6月,非地面网络(NTN)纳入3GPP规范,是第一个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的标准;2022年9月,华为、苹果先后推出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的手机终端;2023年4月,AST空间移动公司(ASTS)基于低轨蓝行者-3(Blue Walker-3)卫星和普通智能手机完成第一个双向语音通信测试。“手机直连卫星”瞬间成为卫星通信领域超越卫星互联网的又一个关注热点和发展方向。未来6G天地融合应用对终端统一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2016年8月31日,中国小卫星技术与标准化论坛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技术及应用标准化协会(筹)主办,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承办。本次论坛以“标准引领小卫星产业健康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小卫星技术及应用的发展,鼓励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加强标准化在小卫星设计、制造与应用领域的引领及带领作用,推动小卫星产业自主化、体系化、多元化和商业化发展。论坛由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航天技术及应用标准化协会(筹)秘书长魏永刚和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兼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5.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不仅是分析电离层形态的关键参数之一,同时为导航及定位等空间应用系统消除电离层附加时延提供重要支撑。由于电离层TEC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融合因果卷积和长短时记忆网络,以太阳活动指数F10.7、地磁活动指数Dst和电离层TEC历史数据作为特征输入,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提前24 h预报电离层TEC。进一步利用2005-2013年连续9年的CODE TEC数据,全面评估了模型在北京站(40°N,115°E)、武汉站(30.53°N,114.36°E)和海口站(20.02°N,110.38°E)的预报性能。结果显示不同太阳活动条件下三个站的TEC值与真实测量值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87,均方根误差大都集中在0~1 TECU以内,且模型预报精度与纬度、太阳、地磁活动程度、季节变化相关。与仅由长短时记忆网络构成的预报模型相比,本实验模型均方根误差降低了15%,为电离层TEC预报模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6月12日,中国卫通2019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中国卫星通信大厦召开。大会以"变革创新、开放融合、共创大众美好生活"为主题,回顾了中国卫通改革重组并入航天十年来的成长,研讨了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展望了公司整体上市后的前景,同时以此为新起点,携手用户与合作伙伴,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繁荣,共同谱写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1 物联网行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现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核心.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物联网技术是其核心和主线.  相似文献   

8.
张曼倩 《国际太空》2016,(12):83-83
2016年12月9日,第四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创见,融合融通,筑梦空间,智联全球”为主题,围绕新形势下航天国际化发展模式、技术和应用创新、资本协同和跨界融合、需求与应用对接等热点问题,从多层面、多维度展开研讨互动,探讨航天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商业航天新业态。  相似文献   

9.
当前,美国商业航天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其业务范围正从传统的商业卫星发射、商业卫星应用,扩展到政府从私营企业购买商业发射服务和发展商业载人航天飞行等领域,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轨道科学公司(OSC,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天空盒子成像公司(Skybox Imaging)等为代表的新兴航天企业快速崛起,以谷歌公司(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也开始进军航天。商业航天发展的新思维、新理念与新模式对传统航天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当前光学捷联基准解算精度高、低功耗、小型化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嵌入式导航计算机。对导航计算机(ENC)硬件设计进行了阐述,并重点研究了导航计算机信息处理模块(MPM)和数据采集通信模块(DCM)的协同使用,充分体现了DSP和FPGA联合使用的优点。其次,研究了基于主惯导航向和计程仪速度组合的Kalman滤波器设计,以解决长时间工作对系统精度的影响。最后,将该导航计算机实际应用于捷联基准中,通过半实物仿真试验,验证了导航计算机硬件方案的可行性和Kalman滤波器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基于FPGA和DSP双核的嵌入式导航计算机性能稳定,设计合理,满足光学捷联基准高精度、低功耗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物体的轮廓进行分析提取,是计算机视觉方向的基础问题之一,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复杂场景的分析理解至关重要。本文对室内场景图像进行研究,基于图像特征进行图像分割,提取物体轮廓。在彩色场景图像全局轮廓后验边界概率(gPb)提取算法的基础上,加入深度图像信息,对室内场景的彩色、深度(RGB-D)图像中的物体轮廓进行分析。通过多尺度信息融合,计算得到多尺度轮廓后验概率(mPb)和谱后验概率(sPb),两后验概率加权综合得到gPb。而后结合超度量轮廓图与分水岭算法,对基于方向特征变化的gPb图像融合处理,最终得到清晰的物体轮廓。本文所提方法在通用的RGB-D数据库基础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提取出清晰的室内物体轮廓图。   相似文献   

12.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家国防安全建设客观要求,进一步提升指挥与控制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能力和水平,加紧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深度融合。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将于2015年7月7日至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第三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军民融合,自主可控、安全可信、高效可用"。本次大会论文集由出版社正式出版,所有录用的论文将被CNKI收录,优秀论文将颁发证书,并推荐在《系统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火力指挥与控制》、《指挥控制与仿真》和《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相似文献   

13.
日本将于21世纪全面发展高技术密集型的航空航天产业。1998~2000年日本对位于鹿儿岛县内的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及种子岛宇宙中心的火箭发射设施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在推进天地往返飞行器着陆场地建设的同时,发展鹿儿岛的航空航天产业。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就全球航天发展阶段而言,已经进入广泛的商业化应用阶段,太空经济已经到来。在此之时,我国已经明确将军民融合(国外译为军民一体化)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意志。对我国迅速发展的航天事业来说,大力发展军民融合尤为重要。大力发展航天军民融合,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既是推动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深度发展的点题之要和应有之义,也是我国航天未来依托全社会资源优势开展颠覆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8月16日是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恒星)成立31周年纪念日。31年来,航天恒星人以引领中国卫星应用发展为目标,率先走向市场,率先公司化体制改革,加速产业化发展,开拓了面向全国的八个业务领域和产业能力布局,实现了由项目和产品为主的模式向提供天地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模式的转变,打造了一条集市场、研发、研制、生产、售后及运营服务一体化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从传统军工研究所转变成为了  相似文献   

16.
美国空间系统防护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建军 《国际太空》2005,(12):14-17
空间系统主要是由天基部分(即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空间信息链路(包括天地信息链路和星间链路)及地面设施(包括测控系统、发射系统和应用系统等)组成,是信息化战争力量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空间武器化步伐的加快,空间系统防护正逐步成为现代战争中的突出问题.空间系统防护就是在威胁、尤其是敌对势力存在的前提下,为防止敌方削弱或破坏己方空间系统效能或防止敌方利用己方空间系统,而采取的一系列抵制威胁、降低敌方攻击效果的措施.近年来,美军不断加强空间系统防护的建设力度,提高空间系统的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大功率电推进电源处理单元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推进作为一种先进的推进技术,其发射质量轻、比冲高,可以降低发射成本。高压电源是电源处理单元(PPU)的主要功率来源,是大功率、高效PPU设计的重点。新型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地球同步轨道(GEO)通信卫星和深空探测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5kW等级PPU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大功率电推进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从电力电子的拓扑、器件和控制方法3个角度分析了大功率、高效PPU技术发展的特点与前景,为中国研制大功率PPU高压电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际太空》2016,(10):73-73
随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卫星导航通信、卫星遥感的快速发展,以及空间网络、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建设推动了空间系统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空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空间数据系统可以定义为对航天器获取的、产生的以及相关信息进行可靠、安全的处理、传输、存储、分发等各部分的集成。既不仅是“空间数据的系统”,因为它包含地面数据穿越空间网络;也不全是“空间的数据系统”,因为它还包含地面处理的系统。更全面地说,它是航天器内部各分系统(含有效载荷)之间、航天器之间、航天器与地面系统之间信息流动涉及的数据和软硬件系统。  相似文献   

19.
人类战争在经历了以物质流为特征的冷兵器时代、以能量流为特征的热兵器时代以后,现已进入一个以信息流为特征的高科技形态战争时代即信息战时代。信息战时代的主要特征是,在由主战装备、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和支援保障系统组成的作战体系中,可自动获取、储存、处理和传输的信息流是整个作战体系的神经,而军用卫星则是实现信息流的重高科技手段。海湾战争可以说是一次军用卫星系统的全面投入和综合演练,也有人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次“空间战争”。它雄辨地证明了“战区冲突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能控制空间”的现代战争规律。尽管冷战结束…  相似文献   

20.
<正>自国务院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后,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商业微小SAR卫星星座、低轨互联网卫星、商业运载火箭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各领域迅速发展,推动我国航天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在航天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商业航天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提升航天技术水平,对支撑我国成为航天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商业卫星产业是现代航天产业发展的时代所需,引领了一种全新的卫星研制生产和运营模式:(1)卫星研制周期短;(2)多星组网运行,快速部署,需求量大;(3)成本可控。电源系统是航天器的主要系统之一,为航天器的工作提供能量,是航天器的“心脏”,随着商业卫星有效载荷能力不断提升,电源分系统技术发展和生产更要适应新模式[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