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太空探索》2004,(6):F002
由国际空间法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联合主办的国际空间法研讨会于4月26日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世界上20个国家的近百位国内外知名空间法专家与空间技术专家会聚一堂,对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空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亚洲国家的空间法立法计划及政策,  相似文献   

2.
<正> 第17届国际空间技术和科学会议于1990年5月20日至25日在日本东京召开.国际空间技术和科学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自1959年在日本召开首次会议以来,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国际空间技术和科学会议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空间技术科学的全部专业.会议主要是交流各国空间技术和科学的最新进展情况及研究成果,促进各国空间技术和科学的发展与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正>为加快促进前沿科学和新兴技术在空间领域应用的研究,加强未来空间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交流、创新思维的碰撞,进一步营造空间技术创新研究的氛围,中国宇航学会将举办一次空间技术未来发展及应用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承办。该研讨会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以"空间信息系统及有效载荷前沿技术"为主题的首次研讨会拟于2014年8月18~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目标为"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旨在促进和加强原始创新的能力和空间技术的引领  相似文献   

4.
世界空间技术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已从试验阶段走向了应用阶段。空间技术国际化市商业化的趋势已很明显,发展空间应用技术,注意国际空间技术合作、开拓空间技术商业市场已成为世界各空间技术发达国的共同战略决择。空间技术向民用、商用的转移,不仅是卫星系统本身,还包括了空间技术的各个单项研究成果其及衍生产品,在这方面也有广阔的国际民用产品市场。我国的空间技术从整体上看,已经有了发射各类近地轨道、极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能力,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具备了研制各类卫星和多种卫星有效载荷的技术基础。我国的空间技术在国内服务的基础上,己具备了走向国际空间技术市场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由于苏联的解体,独联体国家之间对航天技术看法的分歧,造成许多从事航天技术的企事业转产,航天港闲置。俄罗斯要保持其空间大国的地位,对这些损失必须有所弥补;而俄又处于政治风波中,一时又很难弥补。因此,其计划只能从现实状况出发,主要以解决国内经济、社会、国防、科技以及完成国际空间技术合作和商业出售为主要目的。根据这个目的,俄罗斯空间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空间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把空间技术成就应用于其它工业企业方面,其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完成国际合作所承担的义务。因此,俄罗斯在…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政府与空间工业界之间在有军用价值的空间技术是否出口的问题上意见相左。以色列空间工业正在寻求新的市场,以弥补国内国防预算削减。工业界希望向国际市场全面转让空间技术,包括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卫星部件和分系统,以及运载火箭技术。以色列的空间技术成果几乎完全是依靠政府投资而取得的,其大部分空间产品被政府划入所谓的“两用技术”范畴。以色列政府至今未批准这种具有潜在经济效益的空间技术出口。以国防部的官员称,工业界关于出口可为军事目的服务的空间技术,特别是出口卫星的要求不会被批准。对外国客户的空间技术服…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当前应用最广和最成熟的三种空间技术:电信、气象、遥感领域中的国际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其现有的科技基础上,通过国际合作,培养一批空间技术和管理人才,配以适当的地面设施,就可获取空间技术所能带来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正>1引言外空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一直充满竞争和争议,各国期望利用外空优势保障本国安全。尽管国际社会已在1967年缔结了《外层空间条约》(简称《外空条约》),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确立了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的原则。但是,受困于当时时代的局限性和落后的科技,《外空条约》存在一定的法律漏洞。随着科技的进步,空间技术向多样化发展。据统计,95%的空间技术同时具有军事和民事用途,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环境与经济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竞争,正在修正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用于发展科学技术的投资开始向民用方面倾斜。对于军事科技计划则强调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因冷战需要而兴盛起来,且与军事应用关系密切的空间技术,其发展战略也相应作了调整。最近,美国航宇局(NASA)根据上述总的科技发展战略,制订了民用空间技术的发展规划。NASA负责的科学技术发展任务有5个方面,即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地球行星任务、载人空间探索与开发、航空学。现仅就上述任务中的空间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0月9日-10月11日,第十一届(2015)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张履谦院士、戚发轫院士、郭东明院士,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西安航天微电子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和《国际太空》等20余家单位的160多名领导、专家、记者参会。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宇航学会将于2019年4月23—25日在湖南长沙组织召开"第二届中国航天大会"。大会将结合"4.24"中国航天日开展涵盖政府、国际、学术、教育、科普、商业、展览、文艺等多种类型的活动。其中"第五届小卫星技术国际交流会"由中国宇航学会先进小卫星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承办,时间为4月25日。会议主题为"看见世界,看见未来"(See the world,See the future)。旨在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与研讨,推动空间技术和科学发展,推动应用领域拓展,推动空间技术与交叉学科的融合,推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服务的建设,推动小卫星商业化和国际化发展。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航天领域领导和  相似文献   

12.
空间扫描     
国泰 《国际太空》2006,(9):31-32
印度“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于2006年7月10日发射失败,美国太空旅馆试验舱于2006年7月12日凌晨由俄罗斯“第聂伯”火箭顺利送入预定轨道,俄罗斯于2006年7月21日发射宇宙-2422军用卫星,俄罗斯“轰鸣”火箭于7月28日成功将韩国卫星阿里郎-2送入预定轨道,美国航空航天局欲叫停空间站实验,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7月17—22日在北京举行,第八次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于7月25日在北京召开,第五届美洲空间大会强调加强空间技术合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空间技术在地震预测中用途甚广。空间测地技术可用于监测地壳应变引起的地表变形和位移;从卫星上对地表摄影可判明地壳结构(下称壳构)情况,加深人们对地震壳构的了解;卫星绘制地球重力场详图,可用以查明震源地区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对地监测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人造卫星迅速传给数据处理中心。本文重点介绍空间技术监测地壳变形及位移诸法,对其它应用也简明述及。用空间测地技术监测地壳变形及位移地震前后震区地壳会发生加速变形和位移。但震前变形数据极零碎,取得数据要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顺应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使与航天科学技术有关领导和专家更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最新空间活动概况和各国空间技术的现状与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空间战略研究和型号研制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信息,加强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内相关单位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国际太空》杂志理事会。  相似文献   

15.
地球重力场是地球的基本物理场之一。重力场及其时变特性反映了地球表层及内部的密度分布和物质运动状态。它决定了大地水准面的起伏和变化,同时在地球物理、地震、地下资源勘探、海洋、空间技术、军事应用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空间时代开始的国际地球物理年(IGY)历经35年,迎来了1992年国际空间年(ISY),正值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之际,联合国发起开展以此为中心内容的国际空间活动。欧美日本都安排了今年的空间活动,以示响应。现将日本各省厅及宇宙开发事业团为中心,积极开展国际空间年活动内容简介如下: 1.召开关于地球资源开发与环境管理空间技术联合国区域研讨会; 2.建立空间科学和技术教育区域中心; 3.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办展览会,由日本空间科学研究所和宇宙开发事业团主办; 4.征集国内空间活动为内容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如舟 《国际太空》1994,(6):16-17
过去十年里,空间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为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空间技术的潜在能力虽然在发展中国家里得到了清醒的认识,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未能充分利用它。以下将介绍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通信、教育、遥感、灾害防治和空间科学等领域中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和不足,也提出某些建议。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在发展中国家相对较普遍,其中印度和中国已建立了本国的国内卫星通信系统;其它的一些国家或购买卫星,或在国际网络(如“国际通信卫星”)中租用转发器。印度在1983年发射了Insat-1B卫星,建立了独特的多用…  相似文献   

18.
1 IAF简介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于1950年在法国巴黎成立。IAF的宗旨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交流,推动空间技术和外层空间的研究与合作,促进宇航事业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发展,在国际学术界颇有影响,并被联合国和平利用空间委员会聘为技术咨询机构。...  相似文献   

19.
1985年10月28日的《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发表题为“国际化的航宇局空间站”的社论。社论内容摘要如下:美国航宇局空间站计划者和他们的欧洲、加拿大、日本伙伴,以最近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大会为论坛,阐述了伙  相似文献   

20.
空间技术是尖端技术,有关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守秘密,因此空间技术方面的专门标准交流较少,主要是航空方面的标准较多。空间技术是在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空间标准方面和在其它标准方面一样,美、苏、西德、英、法、日和印度走在前面,号称标准化七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