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庞峥 《太空探索》2012,(4):50-53
2012年1月27日,一颗公共汽车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时只有6万千米。这颗名为“2012BX34”的小行星位列20颗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之首。尽管它没有对地球造成威胁,但再次向地球人敲响了警钟,要加速研究如何防止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和技术了,  相似文献   

2.
16世纪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曾预言,1999年行星出现“十字架”排列时,人类将面临大劫难———8月18日将是世界末日。而今已进入2002年,火红的太阳每日依旧从东方升起,人类和地球安然无恙。事实证明,预言和神话不是科学。日食、月食、彗星、流星雨等天文现象均属正常现象,不会对人类构成危害,只有小天体撞击地球才真正是人类应该防范的潜在威胁。1998年3月12日,美国一天文学家报告:在未来30年内,将有一颗彗星与地球相撞。虽然科学家后来经过反复计算否定了这一可能,但这个消息仍然震惊了世界。1999年8…  相似文献   

3.
徐菁 《国际太空》2011,(12):25-30
根据2011年7月28日的报道,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小行星藏在地球绕日轨道上,它已陪伴着地球渡过了至少几千年的时光。,这种小行星被称作“特洛伊小行星”,尽管其与地球距离比地月远得多,但由于轨道相近,它是最适合航天员探索的地方之一。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未来15年内很有可能对其进行研究甚至开发。研究者还认为,如果能够发现更多的“特洛伊小行星”,航天员能在这些小行星上寻找地球匮乏的贵重矿物。这一发现也为科学家研究太阳系开启了全新的视野。 长期以来,人类对于近地小行星(NEA)及更少见的近地彗星知之甚少。了解这些天体有助于人类获得太阳系形成的科学信息,这些天体上还可能存在具有潜在价值的太空物质。因此,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小行星探测列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未来载人航天计划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2013年2月15日,一颗小行星从距地面约2.7万千米的高空掠过地球。据美国航空航天局估计,平均每40年就有一颗小行星在地球附近掠过。同一日,一颗陨石在俄罗斯上空爆炸,导致1000余人受伤。在俄罗斯历史上,遭受这种天灾还是第一次。两起事件的发生让如何保护地球安全成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5.
陈丹 《太空探索》1999,(4):21-22
也许您还记得1994年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事件;也许1998年上演的天地大冲撞影片还刻在您的脑海中:一颗彗星撞到地球上来,引起排山倒海的巨浪,摧毁了高楼大厦,吞食了都市和乡村……您可能会问:天地真的会大碰撞吗?地球真的会毁灭吗?  相似文献   

6.
方天 《飞碟探索》2012,(12):10-12
在很多人眼里,2012年就像一个行为不端的“名人”,耸人听闻的传言和小道消息四处蔓延。已经有超过半打的书籍面市,让渴望知道真相的人们陷入2012年时间终点前的巨大恐慌。2012年11月13日,星期五,电影院上演了一部破纪录的耗资2亿美元的灾难片,片中出现了破碎中的大陆、撞向地球的小行星、燃烧着的城市以及海啸将一艘航空母舰抛到白宫的情景。  相似文献   

7.
地球遭受的各种天灾中要数小行星撞击造成的危害最甚。历史上,地球已经历过若干次小行星撞击带来的浩劫。许多科学家认为,正是这种撞击使地球上大批物种灭绝。   对小行星撞击的研究于 1980年取得突破。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卢斯·阿尔瓦雷斯与儿子--地质学家瓦尔特对形成于白垩纪和第三纪间,也就是今天众所周知的 K- T界面的岩石层中所夹的薄泥层做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该泥层中含有高品位的铱,即一种在陨星上很常见而地球上极稀有的化学元素。阿尔瓦雷斯推测,在白垩纪末期,一颗很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使全球尘埃弥漫,…  相似文献   

8.
<正>2月27日美国太空网报道,一颗直径在140米左右的小行星有可能将在2040年与地球相撞。在2月初于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技术小组会议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颗小行星撞上地球成为空间专家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周肃 《飞碟探索》2004,(5):17-17
NASA宣布发现了两个新的接近地球的小行星。它们对地球没有显著的威胁,撞向地球的机会非常低;但其中一颗可能在地球上方约500万千米处经过(这等于地球和月球距离的12倍),对宇宙理论来说,这相当接近地球。当小行星接近地球时,便是天文学家观察它们的好机会。他们利用天文雷达,便可以替小行星做一些立体的地图,测量它的转动情况,估计它的表面成分及指出它的轨道元素。这些资料一方面可以帮助估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机会,另外也可以研究开采行星的矿物和水,用来发展太空基地和提供太空船使用的燃料等。世界上有两个天文雷达用来观察和研究这些…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2月23日,英国天文学家宣布,当天凌晨,就在世界各地人们迎接圣诞“平安夜”的前夕,一颗足以将英国首都伦敦摧毁的小行星2000QW7在距离地球表面仅80万千米处,以每小时11.5万千米的速度掠过。从天文学的角度看,这颗行星可以说是与地球“擦肩而过”。美国天文学家发现至少有900颗小行星可能会危及地球安全。因此,国内外许多天文科学家呼吁全世界所有国家通力合作,让地球免遭此类空前的大劫难。小行星这群不速之客小行星是指那些像地球一样也围绕太阳运转,但体积太小而不能称之为行星的天体。最大的小行…  相似文献   

11.
在地球的生物史上,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强盛时代.恐龙依靠自身的优势生活在广泛的地球生物圈内,称霸了地球达1.5亿年之久.然而,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恐龙,却在6500万年前神秘地消失了.这场灾难使某些生物伴随着恐龙一起灭绝了.但是仍然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物在生存着、发展着,这就恰恰说明了恐龙  相似文献   

12.
据悉,2006年9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一颗代号为2000ΦW7的小行星飞近距地球只剩5天时才被发现,如果相撞,会有15亿人被毁灭;2006年11月3日,夏威夷天文小组宣布一颗代号为2000SG344的小行星2030年也会与地球相撞,撞击能量相当于100颗广岛原子弹.  相似文献   

13.
钱茹 《飞碟探索》2010,(2):39-39
<正>2010年1月13日,一颗最新发现的小行星向地球方向飞来,并于1月14日与地球近距离擦肩而过,两者之间的最近距离仅为地月距离的1/3。这颗小行星是从现在起到2024年间已知的最靠近地球的天体。  相似文献   

14.
星地大冲撞     
大约6500万年前 ,一块直径约10千米的陨石撞击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岛 ,释放的能量足有毁灭广岛的那颗原子弹的100亿倍。科学家认为这次大撞击可能是造成地球上2/3物种(包括恐龙)灭绝的原因。“如果这次大撞击发生在今天 ,”亚利桑那州行星科学研究所的威廉·哈特曼说 :“人类文明将再次惨遭蹂躏。”幸存者们将因阳光被遮蔽而陷入颗粒无收、长期挨饿的境地。真的会再次发生吗?如果可能 ,会在什么时候?人类能在撞击前发现和摧毁入侵者吗?1994年7月 ,“苏梅克 -列维9”号°彗星碎片连续撞击木星 ,使得这类问题变得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5.
地球是一个不停地运动着的星球,它一方面围绕着太阳运转,另一方面又围绕着自己的轴心——地轴旋转.地球绕轴旋转时,地轴并不是直立的,而是有23°27′的倾斜,换言之,地球是“侧着身体”旋转的,故又叫“侧身旋转”.正由于这一倾斜、使地球得以有了昼夜的更替,四季的变化,并进而支配着气温、风、大洋环流、降水和风暴,所有这一切又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采的气候.  相似文献   

16.
徐菁 《太空探索》2013,(5):18-20
绝大多数小行星和彗星会从我们的居住地——地球身边"擦肩而过",但是宇宙中总有一些麻烦的制造者,极少数的小行星或彗星有可能会与地球相撞,地球表面的巨大陨石坑就是证据。将人类文明毁灭的撞击并不是不可能的,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有可能就是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体积越小的小行星制造灾难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科学家们日益重视这些小行星给地球带来的威胁,一些学者甚至呼吁应该把保护人类的居住地不受外来天体袭击作为国防政策之一。专家认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可能  相似文献   

17.
前哨 《太空探索》2003,(6):30-31
如何才能将小行星变成太空武器? 虽然找几颗大小和组成都适合的小行星作太空武器不成问题,但是如何才能将这些小行星转变成武器?目前有几种技术方案。有意思的是这些方案原来部是防止小行星碰撞地球的,现在将它反过来用,变成了毁灭人类的太空武器。  相似文献   

18.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10,(4):6-7
<正>[2010年2月18日][天文]NASA泰诺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拍摄了一张亚克拉曼湖及周边地区的照片。据地质学家推断,大约6亿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猛烈撞向地球,被撞击区域就是如今的南澳大利亚,此次撞击在地球上留下的一个伤  相似文献   

19.
8月5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宣布,美航宇局已选择由该公司的"宇宙神"5火箭来发射"起源-光谱判读-资源辨识-安全-表土探测器"(OSIRIS-REx)。发射将采用宇宙神5-411型火箭,定于2016年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进行。这将是美国首次从小行星上采样并送回地球的任务。这次任务将有助于科学家研究行星的形成和生命的起源,并加深人类对有与地球相撞危险的小行星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培桔 《太空探索》2000,(1):12-13
在太阳系中除了九大行星之外,还有一群淘气的小精灵——小行星。它们大都位于红色的火星和巨大的木星轨道之间,象九大行星一样,沿着椭圆轨道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由于它们质量很小,不会发生地球那样大的变质过程,因此保留了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