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兴Ⅱ导弹     
作为对付苏联部署SS-20机动中程弹道导弹的一项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正在计划研制和部署潘兴Ⅱ导弹。研制和预算 1958年美国开始研制潘兴导弹,1962年装备美国陆军,1964年把它部署在西欧,1969年改成潘兴IA。目前在欧洲有3个潘兴导弹营,共有108枚潘兴IA导弹服役。潘兴Ⅱ导弹于1974年开始研制,主要改进是提高精度。1978年开始加大射程,以对抗苏联的SS-20。1979年2月,潘兴Ⅱ进入为期56~57个月的全尺寸研制阶段。在此期间,打  相似文献   

2.
战术弹道导弹防御用地基雷达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湾战争中“爱国者”与“飞毛腿”的格斗,促进了战术弹道导弹防御技术的发展。美国为适应这一国际形势,很快调整了它的反导发展计划,将反战术弹道导弹放在优先于反战力弹道导弹的位置上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3.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已经和即将部署在西德的潘兴系列导弹只有Ⅰ、ⅠA和Ⅱ三种型号。今年二月人们又得知美国西德将联合研制潘兴ⅠB型导弹。它类似潘兴Ⅱ,其性能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争先恐后地发展战略核武器。美国先后研制成功的战略地地导弹有:丘辟特、雷神、潘兴Ⅱ中程导弹和宇宙神、大力神Ⅰ、大力神Ⅱ、民兵Ⅰ、民兵Ⅱ、民兵Ⅲ等洲际弹道导弹,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战略地地导弹有MX洲际导弹和“矮人”(Midgetman)小型机动洲际导弹;苏联先后研制成功的战略地地导弹有SS-4、SS-5、SS-14、SS-15、SS-20中程导弹和SS-6、SS—7、SS—8、SS—9、  相似文献   

5.
对于威力巨大的洲际弹道导弹,人们一直在寻找制服它的方法。早在20年前,美国的前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就曾研究过“在弹道导弹助推飞行段予以拦截”的方案,简称“班姆比”(Bambi)计划。“班姆比”计划的  相似文献   

6.
“潘兴2”导弹是北约准备在美苏日内瓦中程战略武器谈判破裂后在欧洲部署的一种武器。“潘兴2”配备有一个极其先进的制导系统,这种制导系统能确保导弹具有极高的命中精度,并能使用一种小当量核弹头.这种武器可用于摧毁设防或不设防的导弹基地、机场、海军基地、  相似文献   

7.
1.概述在研究八十年代导弹时,我们首先把导弹分成战略导弹与战术导弹两大类来考虑.该两大类导弹的定义并不一定是很明确的.然而本章所指的战略导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目前苏美在“削减战略武器会谈”(START)中作为削减对象的武器,即主要目的是为了用作攻击手段的武器,如洲际弹道导弹、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空中发射的巡航导弹之类的战略核导弹;另一类是在欧洲战区核武器或中程核武器会谈中要削减的战略核武器,诸如SS—20、“潘兴Ⅱ”或地面发射的巡航导弹之类的战略核导弹.本章划入战术导弹的有:在必要时能运载战术核武器给炮兵以火力支援的美制“长矛”战场支援导弹,或类似苏制AS—6和SS—N—3那样能运载核武器的反舰导弹(苏联正在认真研究供海上使用的战术核武器).这类导  相似文献   

8.
《航空周刊》1982年11月29日报导:陆军马丁·马丽埃塔公司研制的“潘兴”Ⅱ战区核导弹已在11月19日的第三次飞行试验中从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附近的麦格尔靶场发射,由于末制导时用来推动气动控制面的液压系统发生故障,这次试验仅取得局部成功。“潘兴”Ⅱ导弹的两次发射均以失败告终:在7月22日进行的第一次发射中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法国国防委员会决定批准研制和生产几种新一代的核导弹系统,它们包括潜射弹道导弹、陆基的战略和战术导弹。新的潜射战略弹道导弹称为M5,它将装备法国的第七艘核潜艇。去年夏季,法国总统密特朗批准建造该潜艇,以使法国经常保持有三艘弹道导弹潜艇在海上巡弋。新的战略地地弹道导弹系统称为SX,它将装在轮式车上,往返于法国各军事基地之间。新导弹的射程约为2000海里,在九十年代中期将用来取代“幻影Ⅵ”轰炸机。新的战术地地导弹称为"Hades”导弹,它将代替正在法国炮兵部队中服役的  相似文献   

10.
李芳 《中国航天》2011,(3):41-42
2010年.美俄两园继续进行较为频繁的战略弹道导弹发射飞行试验。荚阳伞年共进行了7次战略弹道导弹飞行试验(陆基“民兵”3导弹3次、海基“三叉戟”II导弹4次).全部成功,俄罗斯共进行了9次战略弹道导弹飞行试验.涉及的型号包括陆基“白杨”以及海恭“布托瓦”、“蓝天”和“虹鱼”,全部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柯边 《航天电子对抗》2003,(5):F003-F003
经历了一系列成功试验后 ,美海军宣布了它的弹道导弹防御 (BMD)计划 :在 2 0 0 5年前部署具有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宙斯盾”(Aegis)舰 ;到2 0 1 0年BMD能力将有较大加强。海军将投资 43亿美元花 6年时间 ,有选择地装备一些“宙斯盾”舰 ,使其具有BMD能力 ,并计划在 2 0 0 5年前部署第 1艘“宙斯盾 BMD”舰。海军很可能建成一支由 4或 5艘“宙斯盾”舰组成的独立导弹防御攻击大队 ,舰上装备最新型号的标准导弹Ⅲ型 (SM 3)导弹 ,上载有轻型大气层外弹射 (LEAP)拦截武器 ,SM 3LEAP的杀伤弹头用于拦截从大气层外袭来的战区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12.
美陆军1985年4月24日宣称,今年1月在西德的一枚“潘兴”Ⅱ导弹在装配过程中发生的第一级固体火箭发动机起火事故,是固体发动机内的静电放电造成的。历时3个月的事故调查报告说,放电电压是由于在低温和低湿度的情况下,火箭发动机在运输贮存容器中运动所引起的。调查还发脱,“潘兴”Ⅱ第一级发动机的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在低温时易于被静电放电引燃。这点是固体发动机制造业过去所不知道的。美陆军说,为防止在导弹上产生或积储  相似文献   

13.
《苏联宇航》1983年6月6日报道:据美国参议员詹姆士·麦克卢尔说,苏联目前正在试验两种新型的洲际弹道导弹。这两种导弹比 MX 和“侏儒”还好些,MX 导弹将在1986年部署,绰号为“侏儒”的单弹头小型洲际弹道导弹拟于1993年之前部署。这位参议员说,在美国试验 MX 或开始研制另一种小型机动的洲际弹道导弹之前,苏联就在进行 PL-4和 PL-5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试验了。他还说,PL-4比 MX 好,苏联已经计划用这种新型的 PL-4取代他们在七十年代中后期部署的相当于 MX 的洲际弹道导弹。PL-5比美国的小型机动导弹“侏儒”好,而“侏儒”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已研制成功携带高度精确制导战斗部的新一代“飞毛腿”弹道导弹。该导弹(北约命名为“飞毛腿”B2型)最大射程为300km。它比普通型“飞毛腿”远得多,运输时在MAZ-543P(8×8)TEL轮式车前部伸出好多。  相似文献   

15.
潘兴Ⅱ导弹采用全数字式制导和控制系统,包括惯性测量装置、弹载计算机和地形匹配末制导系统。本文介绍了潘兴Ⅱ导弹弹载计算机的性能及其在制导和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无核防御敌方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已获得巨大的发展。84年6月10日在地球上空的100英里处进行了试验。这项试验获得了成功,它标志着光学和数据处理技术近十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为里根总统提出的“星球战争”计划奠定了基础。这项试验是用一枚洲际弹道导弹(ICBM)再入飞行器(模拟的苏制弹头),从加州的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的反战术弹道导弹计划以色列的反战术弹道导弹(ATBM)计划由国家预警系统、包括“箭”导弹的导弹拦截系统、火控雷达系统、全国指挥/控制系统组成。目的指挥/控制系统已告完成。导弹拦截系统由以色列自行研制的“箭”导弹和火控雷达系统、美国的“爱国者”组...  相似文献   

18.
雨丝 《航天》2014,(4):49-49
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宣布:俄军队将于2018年~2020年获得名为“萨尔玛特”的新型重型弹道导弹,用其取代洲际弹道导弹“撒旦”。由马卡耶夫国家导弹中心牵头相关单位合作研制的新型战略导弹综合体暂定名萨尔玛特。计划以俄罗斯工业目前有能力建造性能超过“军政长官”的现代化作战导弹系统的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为基础来研制和生产“萨尔玛特”导弹。  相似文献   

19.
美海军为了承担更多的“先发制人”攻击任务 ,将改造四艘最陈旧的 ,并计划于 2 0 0 3年退役的“俄亥俄”级“三叉戟”弹道导弹潜艇 ,使每艘潜艇携带并能发射 1 66枚“战斧”巡航导弹 ,取代原每艘潜艇装备的 2 4枚潜射核弹道导弹。改造后的核动力潜艇将用于快速和隐蔽攻击敌纵深防空火力等致命目标。海军其余的 1 4艘“三叉戟”弹道导弹潜艇仍担负核打击威慑职能。改造后的这四艘“俄亥俄”级潜艇将装备战术“战斧”巡航导弹武器控制系统 (TTWCS)和复合式球型导弹装运箱 (MAC)。TTWCS现已装备在“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  相似文献   

20.
目前,惯性导航技术和再入弹头技术正在取得进展,这将改进美国战略导弹突破苏联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和摧毁加固目标所需的命中精度。美国国防部打算在今后五年内花费10亿美元来完善现有的制导和控制系统以及再入弹头系统,包括准备用在 MX 导弹、潘兴Ⅱ导弹、三叉戟导弹以及小型洲际导弹上的突防装置。据国防部的官员透露,美国一方面在审慎地将各种先进技术用于已服役的导弹上,另一方面则力争将环形激光陀螺那样的新型装置用到今后的导弹上。预计称作侏儒的小型洲际导弹(SIC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