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6,25(6):90-90
据俄罗斯有关媒体12月2日报道,从事“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飞行指挥工作的科学家们日前完成了对探测器轨道的调整,这一调整将使“罗塞塔号”于2007年2月飞越火星。欧洲宇航局“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的最终考察目标是“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号彗星,其代号为67P。在抵达目标之前  相似文献   

2.
在欧空局的“惠更斯”探测器投入泰坦怀抱之际,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航天器正在以11.27km/s的速度飞往“TEMPEL1”彗星。  相似文献   

3.
庞之浩 《国际航空》2014,(10):74-77
2014年,国际空间探测活动十分活跃。欧洲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于8月进入了彗星67P的近距轨道;美国和印度的火星探测器分别于9月进入火星轨道;日本则计划在2014年年底用H-2A火箭发射第2个小行星探测器“隼”-2。  相似文献   

4.
从2004年到2005年的3月,世界深空探测取得了不少喜人成就,新一轮探月热潮、火星探测重大发现、土星探测器成功入轨和彗星探测器发射成功是其中的四大亮点  相似文献   

5.
徐世杰 《国际航空》2003,(10):50-52
人类在40多年火星探测中,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为了进一步探测这颗红色星球的奥秘,美国于今年6、7月又分别发射了"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上安装了许多用于科研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并采用了许多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士元 《国际航空》2005,(8):14-16
“深度撞击”是人造探测器首次以主动撞击的方式来探测彗星,美国航空航天局已证实,其精度比科学家预计得还要精确,误差还不到1米(事先预计为1千米),因而可以说它代表了空间技术的一次大飞跃,并有望取得天文学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7.
美国宇航局10月6日宣布将于19日发射“星际边界探测器”,飞赴遥远的太阳系边界。这将是人类发射的第一个专门探测太阳系与星际空间交界地带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8.
《航空制造技术》2012,(Z2):22-25
1"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8月6日1时30分,"好奇号"(Curiosity)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这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耗资25亿美元的旗舰探测器,将在火星开始长达2年的探测任务。而此前,探测器火星表面着陆成功率仅为30%,多数火星探测器难逃坠毁、灼伤、失踪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庞之浩 《国际航空》2007,(10):68-69
8月4日,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从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它历时近10个月的飞向火星的旅程。在火星北极地区着陆后,"凤凰"号将通过挖掘并分析火星极区土壤样本以确定当地环境是否适合生物生存。  相似文献   

10.
佳力 《国际航空》2004,(12):56-58
由美国NASA、欧洲航天局和意大利航天局共同实施的土星探测计划中的"卡西尼"土星探测器,经历近7年的宇宙飞行后到达土星预定轨道。该探测器发现了土星的新卫星、探测了土星光环结构和拍摄了大量土星照片。"卡西尼"在今后较长时间内还将对土星、土星光环和土星卫星进行更深入的探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