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载人航天实施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2000,(7):30-34
载人航天是一项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系统工程。其中的航天员医学系统就是研究和实施航天员保健、提高工作效能和保障生命安全的医学工程系统。它的工作重心立足于航天员生命与医学工程保障、航天员健康的医学保障、航天员工作效能保障和航天环境医学基础与应用的研究。航天员健康的医学保障包括航天员选拔、训练、医监和医保,以及航天员生活与饮食营养等内容。这些内容有着重要的研究内涵,并在航天实践中充分地体现着“实施”的重要性和操作性的特点。美国将这些内容称之为载人航天“实施医学”(OperationMedicine),…  相似文献   

2.
陈善广 《航天员》2012,(4):44-45
6月29日。神舟九号乘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经过不平凡的13天太空之旅回到地球家园回到祖国的怀抱,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完美收官。承担航天员系统和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任务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本次任务中肩负新的繁重使命,面对这次任务的“四个首次”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3.
长期空间飞行会对航天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开展航天员生命保障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核磁共振技术是疾病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同样在航天员生命保障医疗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航天员选拔、训练和航天员医监医保的相关知识,探究了超导核磁共振技术在航天员生命保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载人航天是一项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系统工程。其中的航天员医学系统就是研究和实施航天员保健、提高工作效能和保障生命安全的医学工程系统。它的工作重心立足于航天员生命与医学工程保障、航天员健康的医学保障、航天员工作效能保障和航天环境医学基础与应用的研究。航天员健康的医学保障包括航天员选拔、训练、医监和医保,以及航天员生活与饮食营养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出舱活动所必须个体防护系统,具有为航天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功能。在空间特殊的环境中,如高真空、极端温度交变环境、微流星和空间碎片、各种辐射等,舱外航天服外层材料必须有特殊的防护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实施载人航天计划以来,已顺利完成载人航天两步一阶段的任务,正在向第三步目标——载人空间站目标进发。在载人飞船探测阶段,航天员的生命保障和工作状态倍受关注。航天员在外太空复杂的环境下会引起一系列适应性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在短时间或长时间会引起病理改变,从而对航天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确保航天员的身体健康以及太空探索任务的圆满成功,对航天员在完成任务前后的治疗与保养就成了航天医学领  相似文献   

7.
载人航天测控与医学监测王德汉,陈广善在载人航天中,为了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和飞行任务的实现,飞行中的航天器环境和工作状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状态和工作情况都应进行监测和控制。载人航天测控网就是为此而设置的。它对航天器的发射、轨道运行、再入和返回以及航天员...  相似文献   

8.
吴轩  吴斌 《航天员》2014,(6):66-69
太空并非“仙境”,而是险境。高真空、强辐射,巨大的温差,以及空间碎片威胁等,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航天员想要出舱作业,可谓困难重重,危险万分。但舱外航天服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出舱作业时必须穿戴的防护装备,它构成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的“生命方舟”,可以说是穿在航天员身上的最小的“载人航天器”。不过,在出舱前,要穿戴好这个“航天器”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李黎峰 《航天员》2008,(5):14-19
时间定格在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身穿"飞天"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漫步太空,举国欢腾,世界为之震撼。航天员返回后,我们采访了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的领军人物——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博士,听他为我们讲述神七飞天背后,航天员系统攻坚克难的感受和故事。  相似文献   

10.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是空间站上的主要系统之一。人在空间站能停留多长时间,空间站能容纲多少航天员在上面生活与工作,主要取决于该系统的性能,本文重点介绍国际空间站和“和平”号空间站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同时对两者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器空间环境试验设备俗称"载人舱"。它是在地面条件下漠拟空间高真空、冷黑背景和太阳强辐照环境的"有人参与其中"的试验设备,用于载人飞船及各分系统在研制各阶段的性能检验、鉴定、验收试验,"人-船-服"联合试验,航天员出舱及舱外活动(俗称舱外行走)试验,特别是航天员系统的适应性试验、航天员的操作训练、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舱外航天服、舱外活动机构、生保背包等的研制。  相似文献   

12.
席玲 《中国航天》2012,(7):50-50
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3名航天员奔赴"太空之旅"。如何保障他们在神舟九号飞船内的生命安全格外引人瞩目。作为保障飞船内空气环境安全和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飞船舱体密封件,则是整个飞船舱体结构密封的关键部件。由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42所生产的飞船舱体密封件在此次任务中将全程与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相伴。由于外太空的环境复杂,要求密封件在高真空、高低温交变、紫外辐照、带电粒子辐照和原子氧等特殊的使用环境下不产生降解、老化和龟裂,始终保持可靠的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13.
动态     
《航天员》2014,(6):47-48
航天员刘旺作客中北大学 10月16日,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出席了中北大学第68期中北大讲堂,并作了题为《人在太空》的讲座。讲座中。航天员刘旺以人类对太空的向往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太空环境、中国载人航天系统构成、神舟九号太空飞行活动和人类航天的未来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庞丹 《中国航天》2012,(7):61-63
当挺拔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呼啸而起、直刺太空,将载有2名男航天员和1名女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送入太空时,长二F火箭总指挥刘宇再次热血沸腾。伴着火箭发射的巨大轰鸣声,一个多月前发射试验队出征的话语——"长二F火箭即将开始它最闪耀的生命之旅。我们将在过程完美的基础上,实现结果圆满"——犹在耳畔。刘宇和他的团队兑现了"十全十美、神箭完胜"的诺言。自2005年以来,执掌"神箭"总指挥帅印的他,带领同事们一起在天地间搭建了一条无形的"天梯",将多名航天员送上神秘的太空,去更广阔的空间探索那神秘世界。  相似文献   

15.
于5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第16届"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可说是一个载人航天的高峰论坛,亦可说是一次关于"人在太空"的新想法、新概念、新思路的碰撞和融合。21世纪探月高潮即将来临,火星征途正在开启,我们的航天装备需要改进吗?航天员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该怎样解决,而他们自身应做出怎样的努力?在行星探险和地外生命探索的过程中,只有人类在到达某个地方之前,能够了解自己将会带来的生物污染并能加以控制,航天员的独特能力才是有益的。以此来看,太空环保是人类得以向外探索的道德基石和利益保证,这也是人类必须面临并思索的问题……有意思的话题还有很多,比如航天员如何捆住小行星来进行太空行走,航天员可以有"第二皮肤"吗,太空游客的居住环境该如何设计?航天无疑最需要一个想象的殿堂。这次会议无疑带给我们思维一次强烈的冲击,就让我们站在各国航天专家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梦得更远,让我们儿时就憧憬的航天之梦沿着科学的轨迹飞翔……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长期在失重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员的康复训练问题,针对现有的航天员训练设备功能单一、训练效果不理想的现状,研制了多模式柔索驱动航天员训练机器人。基于模块化、可重构的机器人构型,通过机器人模拟重力环境的负载特征,把相应的载荷施加到人体上,实现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进行跑步、卧推和负重深蹲等体育训练,帮助航天员减轻或者克服空间适应综合征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机器人双闭环力控制策略,人机跑步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多模式航天员训练机器人构型合理,控制策略有效,可以辅助在失重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员开展体育训练。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08,(1):51-51
浙江诸暨的黄敏婕问:是不是航天员在天上的每一个动作地面上都能看到?他们的隐私怎样能够得到保护?航天员答:航天员的隐私将得到充分保护,他们在天上的每一个动作,地面上当然不是都能看到的。载人航天器座舱内设有功能完善的检测系统.包括图像监视器。但是,检测系统主要用以测量、监视航天器各功能系统的工作状态,检测座舱内部的环境参数,用以保证航天器的正常工作.保证航天员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同时也  相似文献   

18.
国外航天员心理卫生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其吉 《中国航天》2000,(8):27-28,38
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人在宇宙空间的时间越来越长,俄罗斯宇航员已创造了在空间停留438天的最新记录。未来的永久性空间站和火星计划使得航天员在空间停留的时间可能会长达3-5年。今后同时在空间停留的航天员也会越来越多,他们的背景和从事的职业也会各不相同。加之航天特殊环境如失重、社会隔离、狭小空间限制、缺乏独处、感觉输入减少或过多、生活单调乏味、累积的辐射剂量和有毒物质的污染、潜在的对生命的威胁等应激因素,均可使航天员产生明显的心理影响,从而对航天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筛除具有心理病理学情况的航…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6):520-520
5航天员系统航天员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选拔、训练航天员,并在训练和载人飞行任务实施过程中,对航天员实施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在北京建设了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制了航天服、船载医监医保设备、个人救生等船载设备。该系统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承担。  相似文献   

20.
互动信     
《航天员》2009,(3)
2008年11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翟志刚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刘伯明、景海鹏分别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受颁"航天功勋奖章"。此后,3位航天员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人民的美好问候和祝愿信件。航天员平时工作繁忙,不能一一回信,特通过《航天员》杂志向关心、支持祖国航天事业的人们表示歉意和感谢。也鉴于此,从本期开始,我刊"航天员俱乐部"栏目特增设"交流"版块,为广大读者及热爱航天事业的朋友提供一个与航天员交流的平台;同时,我们也会选登世界各国航天员向世界人民传达的问候和信息,使人们对航天员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本栏目欢迎广大读者来稿来信,在我们为您精心搭建的平台上和航天员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