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哈雷彗星的彗核是由冰和固体物质组成的,当它飞近太阳时,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冰被升华,喷出气体和尘埃,便形成了彗星之尾。  相似文献   

2.
羽子 《国际太空》2011,(1):23-25
星尘号探测器任务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一项行星际探测任务,也是第1项收集彗星尘埃并将样品带回地球的采样返回任务,其主要目的是研究怀尔德-2彗星及其彗发的组成。该探测器于1999年2月7日发射,经过4.6×109km的飞行之后,返回舱于2006年1月15日在地球着陆。星尘号探测器在7年的航行期间,共环绕太阳飞行3次。飞向彗星的途中,星尘号的气溶胶收集器在2次绕太阳飞行期间收集了星际尘埃(2000年2-5月和2002年8-12月)。2004年1月2日,星尘号在距怀尔德-2彗星240km处飞过,收集了彗发的尘埃样品,并拍摄了冰彗核的详细照片。此外,星尘号还于2002年11月2日在距离小行星安妮法兰克(小行星5535)3300km处越过,并拍摄了照片。  相似文献   

3.
纪龙  闻新 《太空探索》2013,(8):60-61
为什么彗星有两条尾巴?阳光辐射和太阳风会将彗星的头部"吹"出一条或者多条的尾巴,所以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彗尾最长,而远离太阳去时,彗尾开始缩短。事实上,大部分彗星通常有两条尾巴,一条是由尘土组成的,另一条是由气体组的,如图所示。由于彗星在太空中高速运动和行星引力的合成作用,尘土构成的尾巴会稍稍有点弯曲。由于气体比固体更轻,且更易被太阳风吹动,所以气体构成的尾巴通常是笔直的。另外,彗尾看起来都很亮,气体彗星尾巴是由于其中一些粒子本身就可以发光,尘土彗星尾巴是由于尘土颗粒反射光线,而变得闪亮。  相似文献   

4.
文青 《国际太空》2004,(12):16-19
人类对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探索从很早就开始了,特别是对彗星的考察,使人类有望揭开太阳系形成的秘密,因为从彗星上能够找到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线索。彗星由冰、气体和尘埃构成,这些物质来自约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早期的原始残骸。继美国航宇局(NASA)的“星尘”彗星探测器于2004年1月成功追上怀尔德-2彗星,并拍摄照片和收集其彗尾物质后,  相似文献   

5.
美欧天文学家发现,本世纪最亮的海尔—波普彗星远离地球时带着一条由钠原子构成的黄色彗尾,这是人们首次在彗星上观测到这种彗尾。 美国航宇局的卫星4月初发现,正逐渐远离太阳的海尔—  相似文献   

6.
彗星经天     
彗星,或称扫帚星,是一种天体,由太阳系外围行星形成后所剩余的物质(如冰冻的气体、冰块、尘埃)组成。彗星质量很小,只有地球质量的几千亿分之一,通常沿着扁平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绕行一周所需的时间由几年至几百万年不等。  相似文献   

7.
陈丹 《太空探索》1998,(1):26-29
我们肉眼所见的满天星斗皆属于银河系,它由上千亿个各种天体组成,其主要成员是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此外还有星团、星云、星际气体和尘埃等。  相似文献   

8.
史汪彗星彗尾里的纹纹路是怎么产生的?2006年11月,史汪彗星意外增亮到肉眼可见的程度,而离子尾也出现了幽灵般变幻的细部构造.离子尾是由太阳紫外线游离的体所构成,并在太阳风的推送下离开太阳.太阳风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结构性,并深受太阳变幻莫测的磁场的挟制.  相似文献   

9.
太空新航线     
深空一号亲密接触波瑞利彗星 9月22日,深空一号探测器从距波瑞利彗星仅仅2200千米处飞过,对其进行“观察、体验、感受”并成功地拍摄到了数十张波瑞利彗核的图片,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第二次领略到这种由星际尘埃和冰构成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最感兴趣、费用又较低的探测计划将由飞经3颗近地彗星和收集太阳风采样两项任务组成。这两项新的探测任务“成因”和“彗核旅行”(CONTOUR)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太阳、彗星和行星的起源。当美国科学家正准备从其他的探...  相似文献   

11.
闻新  周一凡 《太空探索》2012,(10):60-61
谁发现了天王星? 在1781年以前,人们一直把天空中天王星这个亮点当作是一颗恒星,直到天文学家威廉.赫胥尔一系列观察才改变了人们的看法。最初,赫胥尔感觉“天王星在接近圆形的轨道上运动,不像是恒星,也不像是彗星,因为彗星是在很扁的椭圆轨道上移动,而且也没有发现它的彗发或彗尾,很像是一颗行星”。但他不敢肯定自己的感觉。后来他继续观察天王星的运动并推算出了它的轨道,最终确定它是一颗行星。两年后,也即1783年,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证实赫胥尔发现的是一颗行星。  相似文献   

12.
宇宙过客     
@何裕祥彗星是夜空中能看到的最美丽动人的天体之一。大彗星出现的时候,一连几个晚上,甚至几个星期都能看到彗星那明亮而飘逸的彗尾。那么彗星来自何处?为什么运行轨迹与众不同?根据美国科学家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发回的数据,发现了在海王星围绕太阳运行轨道平面上,存...  相似文献   

13.
张唯诚 《飞碟探索》2014,(12):22-23
太阳系是从一团叫作星云的弥漫物质中演变而成的。其中太阳消耗了这片星云中99.8%的物质。而剩下的物质则以气体和尘埃的形式环绕太阳组成了一个稀薄的盘,盘中的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各自聚集成了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科学家推测,在盘的内侧,太阳使物质变得非常热,只有熔点高的金属和硅酸盐能在那样的地方存在并渐渐聚集成固体的行星。  相似文献   

14.
太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主要包括围绕着太阳旋转的九大行星、五十多颗围绕着不同行星运转的卫星、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气体和尘埃物质.  相似文献   

15.
正彗星探测彗星是太阳系里的"流浪者",它们的轨道大都非常扁平,其中大多数只会经过太阳附近一次而后飘然远去。彗星以其独具特色的彗尾而闻名,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近代研究表明,某些彗星拥有水冰,甚至还发现了某些氨基酸的踪迹。彗星的研究对于生命起源、行星诞生、太阳系演化等课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要想在茫茫太阳系中  相似文献   

16.
张唯诚 《飞碟探索》2011,(10):52-54
打破宇宙的规则 在我们的太阳系里,所有的大行星都沿着太阳的自转方向绕太阳公转,而且公转的轨道面与太阳的赤道面基本存在于同一个平面上。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太阳和它的所有行星都形成于同一片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分子云中的缘故。在引力的作用下,分子云发生收缩,渐渐变成了一个旋转着的扁平的盘。由于太阳和行星都由同一个行星盘中的物质所组成,而这些物质又原本都向着同一个方向旋转,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它们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同一个平面上,且行星公转的方向和太阳自转的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7.
星际怪兽     
贡海星 《飞碟探索》2008,(6):F0003-F0003
象鼻星云是由气体与尘埃云所组成的恒星形成区,看起来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在这团星云中,有一处像人形的部分。然而,这里唯一真正的“怪兽”,只是一颗因为距离地球太远而不致伤害我们的年轻亮星。从这颗恒星发出的高能量光线正逐渐侵蚀图片上方黑暗的彗星状云球的尘埃部分,同时,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天夜空中出现了上颗新彗星,这是我国天文爱好者首次发现的彗星,也是全世界在新世纪发现的第一颗较明亮的彗星,它的彗尾最长时已超过一千万千米。 大家想知道这颗彗星发现前后充满深情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19.
正太阳系诞生(46亿年前)46亿年前的银河系是不同于今天的,它是由5条旋转臂组成。在银河系的5条旋转臂的一条臂上,宇宙云中的星际气体和尘埃渐渐开始收缩,形成质量较大物质。又过了5000万年至1亿年后,这些收缩的星云就诞生出了太阳。围绕太阳轨道的颗粒发  相似文献   

20.
苏联的“维加-2”飞行器于3月9日以高速飞越哈雷彗星,并且提供了可能是不规则形状的彗核的照片,传回了大量的科学数据,从而扩充了几天前从“维加-1”飞行器接收到的初步信息。与“维加-1”同类型的“维加-2”飞行器在飞行期间可能是由于尘埃的碰撞或受到电荷集结效应的影响而受到了损坏。在飞行器与彗星相遇期间,飞行器上有几个仪器失灵,其中有些是飞行器飞越彗星过程中的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